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35516
内容简介:
老子:闲散地生活,才能收获。
孔子:把学习跟人生相结合,学习是人生至上的价值。
庄子: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
墨子:做一个普通人,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易经》:读易经,是对我们自身感觉心智的锻炼。
《礼记》:人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宝藏;人要修行,实践;人要逍遥游于社会自然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面对这些每个人不可不解的生命课题,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时间的打磨和生命的沉淀。
那些自发的、灵动的、美好的东西,不应该从现代人的生命里消失。
目 录
序 / 001
老 子
赤子之心,见素抱朴
反智的人生 / 003
无为的人生 / 008
多藏必厚亡 / 012
《道德经》的病理认识 / 016
经典中的成功学 / 020
世界是自己的 / 023
我为什么要写《老子传》 / 027
庄 子
世道再坏,
人也可以追求内在超越
浮生如梦觉几分 / 033
天下沉浊不可庄语 / 039
什么是逍遥游 / 045
人世的自觉 / 051
怒者其谁的平等 / 057
孔 子
入世而生动
夫子自道 / 065
人生的准则 / 070
人在伦理之中 / 075
学习的至上价值 / 080
谁还记得果仁? / 084
孔子为什么反而不倒? / 089
孟 子
健旺的生命力量
孟子的时间观 / 099
舍我其谁 / 105
人生的乐趣 / 110
民贵君轻的大丈夫 / 115
孟子眼中的道 / 121
墨 子
平民的理想主义
日常生活演绎出的理性 / 129
什么是命运? / 133
贱人的自性和自信 / 138
疾病的哲学 / 142
墨守的意义 / 146
致歉墨子 / 150
韩 非
玩弄权术与勇敢发声
言说的困难 / 159
时代变了 / 164
如何死法与心性相关 / 169
面对人性黑暗怎么办 / 174
人生社会的时势权力 / 178
易 经
中国人的创世记
我们的空间意识 / 185
我们的时间观念 / 191
不知春去几多时 / 197
人乃自然之子 / 203
乾坤与人 / 209
为什么要回到《易经》 / 215
2013祭炎帝文 / 225
2014祭炎帝文 / 228
礼 记
止于至善的东方“启示录”
藏修息游的人生教育 / 233
什么是美好社会 / 240
人身之射与道极高明 / 247
儒行的意义 / 253
什么是大学之道? / 261
我们的世界图景 / 267
后 记
普通人有权与闻的资源和能量 / 281
经典阅读是一种责任 / 287
行夏之时——关于二十四节气 / 292
先觉者乃敢特立而独行 / 301
我们的创世记 / 313
经典语录:
孔子的光辉并不在他说了多少深刻的道理,而是他的常识感和常心常行,他因此从常人中浮现出来,首先为弟子们感受到这一光辉,并感动了千秋万世。
我们今天也活在现代性的飘忽不安里,但我们欢乐充实吗?我们能够“夫子自道”吗?
人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宝藏;人要修行,实践;人要休息,懂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人要逍遥游于社会自然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把人生当作一场学习或修行,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致精微。这才是人生的高明,也是中庸之道。
孟子对快乐的理解比拜物拜金者要深刻,即纯粹的物质拥有并非快乐,快乐跟物质无关,而跟人心人性相关,跟他人的承认相关。物质只是基础,只是需要,快乐必须跟他人相连。
孟子对人生快乐的理解是通达的,他的心量是宽广的。在孟子的快乐里,人生没有忧郁、狭隘可言,没有阴暗、琐碎可言。
读孟子的书让我们重温何谓大丈夫、何谓大写的人,但孟子让我们理解,这才是正常的人、阳光的生活。只有这样的人格才能自信而努力
韩非直面时势,他的解决之道则是因应时势,他的名言,“且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这意思大众不会讲理想,讲道义,大众是看时势的。韩非对时势的把握是丰富的,他固然要求人们因应时势,但我们从他的思考中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时间意识和权力意识。
读墨子的书,给我们的印象,在于他树立了人生社会的标准。这种标准并非普通人高不可攀,而是普通人都习以为常的性情道理。
墨子代表了极为珍贵的现代精神,现代人需要充分的社会化,也需要充分的个体化,墨子的一生做到了。他生前被人称为“布衣之士”,这是了不起的荣誉。用当代存在主义思想家毛喻原的话,做一个普通人,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老子本来就是一个有着至情的人类之子。
我多次告诫自己和身边的年轻朋友,要笨一些,勤奋一些,要做足笨工夫。
闲散地生活,才能收获。
有限的人生与无限的时间、天地、万物,人存在于宇宙之中,经验着真实的痛苦,唯有承认这种有限,承担痛苦,方能触摸到内心的自由和自性。他的文字念兹在兹于人的内在超越,念兹在兹于人的自由。他让人相信,与如此瑰丽的人性极境相比,外在的大富大贵或名利,都是不值一提的。
庄周哲学并不能使不得志的人成为得志,也不能使不如意的事成为如意。他不能解决问题,但它能使人有一种精神境界。对于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这些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他不能解决问题但能取消问题。人生之中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
读易经,不仅是还原先人的生活,不仅是体验某一卦的法则,而且是对我们自身感觉心智的锻炼,是洁净精微而洗心退藏,是寻回我们童年不意拥有而今在成年生活中丧失的天真、直觉和般若智慧。
传统中国人把易经当作人生自我完善的手段,也当作充实岁月的手段。人们说,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易经64卦并非占卜的碎片条目的汇总,它有着极为精准的生存法则。它是先秦中国的百科全书,是先人面对世界的实然和可能性,在文字匮乏状态下的背忘记录。
生生之谓大德,学生,要义之一在于先学而后生,在于“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抚慰天下苍生”。
精彩文摘:
反智的人生
说起老子的《道德经》,很多人以为老子在其中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反智。不仅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学人把老子归为“反智”一派大加嘲笑或批评,就是一些思想史家也作如此观,如余英时先生说,“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事实上他的重点却在‘无不为’,不过托之于‘无为’的外貌而已。故道家的反智论影响及于政治,必须以老子为始作俑者。”“我曾指出《老子》书中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属于反智的阵营;而这种反智成份的具体表现便是权谋化。”……我们普通读者读老子,也常常困惑于老子天下,老子绝顶聪明,却又那样明确地表示要“绝圣弃智”。
老子真的反智吗?
看老子的教诲,似乎真的如此,“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绝仁弃智,民利百倍。”“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老子那么智慧,为什么要反智呢?老子真的反对他拥有的智慧吗?我们需要这样想问题,而不是如余英时那样从表面的字句中去推论出老子是一个权谋者和独裁者,“老子在此是公开地主张‘愚民’,因为他深切地了解,人民一旦有了充份的知识就没办法控制了。老子的‘圣人’要人民‘实其腹’、‘强其骨’,这确是很聪明的,因为肚子填不饱必将挺而走险,而体格不健康则不能去打仗或劳动。但是‘圣人’却决不许人民有自由的思想(‘虚其心’)和坚定的意志(‘弱其志’),因为有了这两样精神的武器,人民便不会轻易地奉行‘圣人’所订下的政策或路线了。”余英时的老子观有相当的普遍性,即断章取义,为己所用。
要知道,老子绝非矛盾得人格分裂,孔子称道过,“老子犹龙。”“圣人”在老子笔下也绝非如余英时推论出的是一个独裁者,相反是一个“功成而弗居”的德者。只要看看《道德经》中有关圣人的表述就清楚,“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关于老子反智的矛盾、困惑甚至不需要从老子的言论中寻找答案,只要我们反求诸己,我们就能明白老子的“反智”并非反对“智慧”。只要看看我们的生活,一方面是技术、工具充斥日用,一方面是大量的修行、养生言论,是相互提醒告诫要“安顿”、“平安”、“静好”等等的智慧,我们就大体明白老子的反智并非指智慧。从《道德经》中可以看到,老子对知、智、明三个字的用法是有区别。老子的“知”,一般指“了解”、“知道”,这不是他所要否定的。老子否定的知,是人的欲念。所谓“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里的“智”,正是老子强烈质疑和反对的,他是指“以知识为工具而行诈伪之事”的“巧智”,是我们常说的耍小聪明。至于智慧,老子一般用“明”来表示,是体“道”知“常”的智慧。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老子的“愚”,并非愚昧,而是朴实无华的意思。
为老子“反智”正名,对我们普通人也有重要的意义。这让我们更加明白,以老子的智慧,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感同身受,他跟我们一样反对独裁者、专横者的自作聪明。我们应该把加诸老子身上的阴谋色彩去掉,恰恰相反,老子是反对阴谋、权术的,老子要求的,是真正的智慧。
甚至智慧,在我们文化里未必是一个好的人生品质。从孔子开始,中国人都喜欢笨一些老实一些的人。孔子弟子多多,但他喜欢老实的颜回。我曾经说“活到今天,越来越理解孔子的人生,其中尤其理解孔子为什么喜欢颜回。人们都太聪明了,因此张狂、投机、势利,追求一夜暴发,三五年有成,或毕其功于一役。我多次告诫自己和身边的年轻朋友,要笨一些,勤奋一些,要做足笨工夫。”这其实也是对老子“反智”的极好解释。当然,苏东坡、郑板桥更沉痛地说过,“难得糊涂。”
诗人穆旦晚年有《智慧之歌》:“但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为营养,/它的碧绿是对我无情的嘲弄,/我咒诅它每一片叶的滋长。”这样的诗文同样是沉痛的。
因此,我们的人生之路有很多选择,维特根斯坦曾说,希望自己既明智又好。可见,西方思想家也注意到,智慧不一定就是好的。
至于老子的“反智”,我后来更发现,老子对一般智慧确实看不大起。从天地四时四方之学来说,跟孔子克己复礼归仁不同,老子是绝仁弃智的。我们说过,仁属于东方之学、春天之学;礼属于南方之学、夏天之学;智属于北方之学、冬天之学……孔子希望走向活泼泼的春天夏天,老子则放弃一时一地的归属,他希望的是归于道,归于圆满。
这也是现代人念兹在兹的,人是目的。人生不应该过成“类人孩”,不应该过成“书斋”的科学家或知识分子,不应该过成官家商家,不应该过成虚无的中年人或阴谋的老人……因为一个孩子还不是一个人,一个科学家、大师和知识分子还不是一个人,一个官家商家还不是一个人,权谋、虚无还不是人……人实际上是你,是我,是那个为遥远的全称之你所完全映照的我。
这就是人生的目的。
人世的自觉
先秦儒家孔孟的书以讲道理为主,他们也谈论自己,但那种谈论是活泼的、流动的、生发的,虽然在君王的炫耀面前他们的自我期许不免有酸涩之嫌。墨家谈论自己时则多有金石之气,其大义凛然可谓能够使贪者廉顽者立怯者勇。道家的老子几乎绝口不谈自己,这一缄默的意味是由庄子来揭示了,庄子的感觉是苦涩的。人性的精神发育正在其中,酸涩属于青春、春天、东方;辛辣属于成年、秋天、西方;苦涩则属于壮年、夏天、南方……对人生社会的不同感觉导致了不同的言路和思路。
跟悉达多王子相似,庄子的出身也是高贵的。研究者多认为,庄子是春秋时代的一代霸主楚庄王的后裔,只是距楚庄王二百多年后的庄家已经破落了。历史的因缘或吊诡在于,楚庄王的故事,“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几乎是其家族的一个规律,到庄子生活的楚威王时代,庄家只有一个叫庄跷的武将闻名于世,庄跷的开疆拓土使千年后的还写诗称道,“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跷流誉后……”千年后我们可以猜想,以先秦中国人恢弘的视野和感应强大的心理,庄子或者承受着家族的荣光,也跟悉达多王子那样明了自己的使命。
跟孔孟们相比,庄子有着极为穷苦的“屌丝”生活。他虽然也曾当过漆园小吏,但生活是穷窘的。据说他的衣服穿了几年还在补着穿,鞋子的后跟磨光了还在拖着穿。妻子经常跟着他处于半饥饿状态,为此,庄子曾不得已到监河侯家里借粮。监河侯说,“好啊,等我收到市邑的租金后,就借给你三百金,你说好吗?”
庄子说:“我昨日来的时候,路中有呼救声,回头一看,原来在车轮压下去的地方,有一条鲋鱼在那里。我就问它:‘鲋鱼啊,你这是干什么呢?’鲋鱼回答:‘我是东海里的水族,您能取一斗水救我吗?’我说:‘好。我马上到南方吴越游走一番,请他们引西江的水来救你,好吗?’鲋鱼气得要死:‘我失去在水中的正常生活,现在我只需一斗水就可以活命。您这样敷衍我,那还不如到干鱼铺子里去看我挂了的模样!’”
跟一般人不同,比如李白、杜甫以降的读书人或穷屌丝们,在此情形下仍不会得罪监河侯一类的“人物”,但庄子不在乎这一得失,他要当面揭穿这些人物的虚伪。虽然代价是沉重的,他的妻子就是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的,但庄子受了这样的打击,竟然想通了一切。就像悉达多看到生老病苦而要去寻访大道一样,庄子是在苦难面前有“目击道存”的彻悟,他因此没为妻子的死亡而悲伤太久,而是“鼓盆而歌”:“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他说,妻子刚死的时候,他何尝不慨然流泪,但想到妻子的生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样运行不止。现在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他却还要哭哭啼啼,这不是太不通达了吗?所以止住了哭泣。
庄子的通达并非自以为是的“看透”,而是在苦难中更努力地研究,更深入地思考。历史学家司马迁说庄子对任何学问都研究过,“其学无所不窥。”这应该是真实的纪录。这种努力在当时人人都追求成功、追求名利的环境里,可以说是“逆流而动”。大概知道庄子的身世,也知道庄子渊博的学问,使得一些君王也能容忍他的穷窘苦相,面对他的抢白讥讽而无可奈何。有一次,他穿得破破烂烂,去见魏王,魏王说,“庄先生怎么这么狼狈呢?”庄子说:“我这是贫穷,不是狼狈。读书人不能躬行道德,那才是狼狈;穿破衣服,拖破鞋子,是贫穷而已。这就是所谓没遇到好时代的现象……”庄子还在魏王面前毫不客气地指明时代的昏乱,“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征也夫。”
但庄子的努力荣耀了大道,使人世的大道显示其力量。楚威王也开始知道了庄子的份量,他派使者却迎请庄子。司马迁的记载是,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这样的人生选择在今天仍在考验每一个人,我们时代仍有人愿做郊祭或太庙的牺牲,在台上一脸正经地装扮做秀,以上台表演为人生的目标。庄子自己记载的这一事件是,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但大夫认知的道理却未必能够实行,一般人也不易实行。庄子的朋友惠施也是,在一次去梁国想去拜访做相国的朋友惠施时,有人跟惠施说恐怕你的朋友是来取代你的,惠施听信了命人搜查庄子,庄子就去跟老朋友讲了一个故事,“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看破名利富贵的庄子是真正理解了富贵的某种本质。曹商在他面前夸耀说,“住穷弄窄巷里,因为贫穷而要编织鞋子,这不是我曹商所能耐的;出门见君王,获其欢心,赏车百乘,这是我老曹的本事。”庄子回敬,“听说秦王有病,悬赏说能够消除他身上肿痛的,赏车一乘,替他舔痔的,赏车五乘,治疗越下,赏车越多,难道你是给秦王舔菊的吗?你走远点吧。”
只可惜,曹商乃至一般人都不理解庄子的话,他们即使同意庄子,也未必接受庄子的人生选择。庄子希望人们接受本真的生命,在他看来,在一个乱世,尤其需要人们葆全生命。这个毁灭生命本真灵性的乱世却被人为地“养食”并“衣以文绣”,被人们说成是发展的时代、占有的时代、消费的时代……但庄子说,方今之世,仅免刑焉。
庄子的选择不仅跟一般世人有别,也跟悉达多王子的选择有别。后者是明了苦谛而寻找解脱之道,庄子是明了苦谛而去经验人生诸苦。他们也有共同点,悉达多王子的选择是涅槃、弃绝,庄子则是坐忘、心斋;但庄子仍跟普通人一样经验着人生,他只是告诫说在经验中不要忘记大道。就像龟一样,龟贵为神龟并非大道,龟在烂泥中摇头晃脑才是大道。即使烂泥中有苦,那也是生活,也是存在的生命,也是本真的生命。
日常生活演绎出的理性
读墨子,给人印象深的是他的思想、观念完全立足于现实生活、日常实践。他的书中充满了木鸢、车辖、咫尺之木、方圆、规绳、陶者、穴师……这类市井话语。他有名的“所染”开篇即是,“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墨子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中抽象出普遍的道理,并运用到历史现实中去。“齊桓染於管仲鮑叔,晉文染於舅犯高偃,楚莊染於孫叔沈尹,吳闔閭染於伍員文義,越句踐染於范蠡大夫種。”他后感叹:「必擇所堪,必謹所堪」者,此之謂也。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墨子从染坊这一行业联想到人生社会的环境、交往对人的影响。
这一种了不起的生活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思维偏好,从一点一个细节出发去把握万事万物的结构;比如当代人从《纸牌屋》、《来自星星的你》等电视剧里去认识官场、爱情的本质或韩国、美国社会的生态,国人从《西游记》一类的人物命运中去把握中国社会的秘密……但墨子的高明处在于,他比一般人走得更远一些。他的抽象性演成了一种了不起的理性、逻辑,后人尊称为墨辩逻辑,跟古希腊的形式逻辑、古印度的因明逻辑并称为轴心时代的人类三大逻辑。
古希腊哲人德谟克利特说,求故胜当波斯王。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胜过当波斯王。墨子的思想跟德氏有相似处,《墨经》中说,“巧传则求其故。”即对世代相传的工艺技巧,要探明其缘故。也许正是这种求知心,使墨子发展了我们中国人极为罕见的理性,他成为我们中的异类。
墨子感慨,“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墨子不仅求其所以然,还把理性精神上升到极为抽象的层面。他的工作是一步一步地完成的。我们看他的很多判断都似曾相识,如“知,材也。”“知,接也。”“身观焉,亲也。”“闻,耳之聪也。”“久,弥异时也。”“传受之,闻也。”……到了“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就有了思辨,有了分析综合的活动。……而到了“中央,旁也。”“端,体之无厚而前者也。”就出现了认识的飞跃,进入到思维的自由王国里。墨子意识到,一个事物的中央,可以是另一事物的周边,这是异于传统和常识的卓越见解,从中不难理解那些中心主义者的自大。后来的惠施说,“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而对点的理解,无厚而前,不仅与欧几里德对点的定义相似,而且明白预示了由一点开始生成大千世界的本质。
由此可知我们跟墨子的距离。墨子跟我们一同起步,甚至他比不少“成功人士”或富贵二代的起点要低,但他从浅近处入手,持久地努力、一步步走向了思维王国的堂奥,收获了我们一般人少能窥见的大道至理。用墨子的话,“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
我们以墨子的“兼爱”为例。他的兼爱思想就是从现实中收获的。我们今天知道,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情操、观念意识和社会主张。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方人很少直面“爱”这一话题,人们多谈论“恩”,多谈论忠孝,多把爱跟“仁”放在一起讨论,仁爱,而仁爱在我们这里是以己为中心推衍开来的“差序格局”。人们很少像墨子那样谈论爱,墨子是我们中间的异数,在于他像耶稣那样要求“爱邻如己”,他的“兼爱”既是启蒙运动以来的“自由平等博爱”之号召,又是当代社会深入人心的“公益”“慈善”等人生社会价值的关键。现代很多志愿者意识到,在家国体系里,个人很难超乎家庭家族的利益,但在今天家国体系溃败的时代,个人的情感认同、爱的实现则自然而然地跟他人相联了。
墨子的“兼爱”思想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从现实中推断的。墨子说,“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的比喻极为现实而精彩,“爱人非为誉也,其类在逆旅。”就是说,爱人不是为个人沽名钓誉,就像旅店接待客人一样,是为了与人方便。
墨子进一步的收获令人击节赞叹,他说,“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爱别人并没有把自己排斥在外,在爱别人的同时也就爱了自己。他从事物的包容性中看到了爱的真谛。他还说,“爱众众世、与爱寡世相若,兼爱之有相若,爱尚世与爱后世,一若今之世人也。”爱世间多数人和爱世间少数人相同,兼爱就是这样。爱上世之人和爱后世之人,都像爱今世之人一样。他从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上看到了爱能抵达的终极。
怒者其谁的平等
现代中国人对平等的理解多半来源于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启蒙和政治建构,也有来自于佛经、圣经一类的教导,这种便利使人的精神发育成长容易错失两大资源:现实的和中国历史的。我们经常以为人是平等的,但忘记了人与人之间深刻的不平等,在性格、材质、经历、认知感受、人生目标等诸多方面是不对等的,难以形成有效的交流沟通,也难以因材施教。这样的情形也极易使我们走向另一,即以为人是不平等的,有的人天生高富帅,生来有福,有的人注定受苦受累……可以说,平等意识如果没有现实和历史的路径,就难以落实。而中国的历史资源中,庄子无疑是为完备的。他的《齐物论》一如佛经智慧,对众生平等、是非平等、万物平等、物我平等做了深刻的阐述。
人们都说庄子的《齐物论》是少有难懂的文字,里面有思辨、有寓言,有哲学、有信仰。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庄子的齐物论,就容易把握庄子的精神了。即以佛经思维来看庄子,确实,庄子对世间的不平等和平等所达到的认知,大概只有释迦牟尼能够与之并列。
《齐物论》开篇即说,“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一如佛经中说佛陀的“打坐”、“敷座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一如佛陀在很多时候示现异象,以为缘起而方便弟子提问。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这几句,一如佛经中弟子发问,佛陀善其问:“善哉,善哉。”熟悉佛经如《金刚经》的人都了解:“如是我闻。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
这样对勘来读《庄子》,让人对人类和人性不无赞叹,并保持信心。那样一个穷窘状态的庄子,其言路、思路居然再现了活着时即为人间导师佛陀说法的场景。庄子的文章,尤其内七篇,其文体表达和思维样式,也是多如佛法思维。因缘设问,层层递进,风波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们如果以佛经的阅读习惯来看《齐物论》,很多问题可以说是迎刃而解。庄子开篇提示的问题,就是要告诉人们,你整天听的都是世间声尘,却不知道“反闻闻自性”。据说古希腊的哲学家也说过,宇宙群星每天都在演奏非常壮观的交响乐,只不过我们人的耳朵听不到。如果人能听到的话,一定会惊叹那个宇宙之声,那首宇宙交响乐的美妙、壮丽与伟大!
庄子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他还代为发问:“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用佛法的角度,庄子想说,“万物”由“自心随外境摇动”而“有”。“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抅,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这不就是“无明”、“轮回”吗?!“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这不就是“如来”“佛性”“本心”“自性”“真心”“金刚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首楞严三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庄子以他的般若智慧,看到了世间万物的虚妄或“空性”,他说,“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这样的提问顺理成章地通往《心经》中所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庄子还说,“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这样的悲哀一如佛陀在《楞严经》中说,“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这样的成就一如佛陀所说:“若我说是佛顶光聚般怛罗咒,从旦至暮,音声相联,字句中间,亦不重叠,经恒沙劫终不能尽,亦说此咒名如来顶。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若我灭后,末世众生有能自诵、若教他诵,当知如是诵持众生,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龙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恶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诅、厌蛊、毒药、金毒、银毒、草木虫蛇、万物毒气,入此人口,成甘露味。”
庄子在世间万象中发现了天籁、地籁、人籁的存在,证实人在放弃成见后,从纯净的自性中流出来的声音话语才是自然的、和谐的、有意义的。他独立发现了佛法中的“诸法无我”,他对“自我”做了深刻的反思,他跟佛陀一样认识到人的渺小,同时又寻求超越之道。这就是平等。
庄子的悲悯也一如佛陀,他在《齐物论》中讲述了一个后来流传千年的寓言和流传千年的成语:朝三暮四。他称那些未能看到万物之“同”,即“空性”、“真性”的人物为“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寓言,千百年来的人多以为是狙公赋予众狙食物,很少人看出是狙公向众狙征赋。也就是说,千百年来的众多读者以为大家的生计是大家长赋予的,他们的心思既善意、乡愿,又为三、四而患得患失。他们跟众狙一样或悦或怒,但借用庄子的话,怒者其谁?他们未能意识到自己的被剥夺、自己的迷失,他们未能意识到万物之齐、自己在宇宙大化中的平等。如果用庄子的话,他们也是“朝三”。后来的明白人,刘伯温看到了这一点,他说,“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群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在庄子之前的明白人,老子看到了这一点,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庄子看到众生之迷,众生追逐于假象或未定的“是非”,他主张全面地看待“是非”,而休止于永恒不变的“天钧”,如此才是“两行”,各得其所的自行发展。读《庄子》,我们其实也能感觉到他也怒的,只不过跟佛陀一样,他的怒都化在虚无、相对的情景中了,让一般人难以感受。他怒的是众生的迷失、无明、轮回,他张扬的是“无我”“齐物”“如梦”。在《齐物论》后,他发布有名的“庄周梦蝶”的寓言,他提出一个观念,只有看出万物之齐之深刻平等的,才能终其天年地“物化”,自然死亡而又自然新生。
千百年后读《庄子》,站在东西方的文化资源上去汇通理解庄子,可以看到人心在纯粹极致处的思考的相似或相同。如此我们更可对人性人心怀抱信心,在万物之不齐中认出“齐”,认出“平等”、“物化”之同。我们也可以理解钱锺书在读尽东西方典籍之后的感叹:“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孔子为什么反而不倒?
孔子的缺点太多、局限性太大,反他容易,打倒难。
自他从老子、子产、师襄、郯子、苌弘等一系列师友那里闻道得道起,他就跟师友们拉开了距离。因为师友们或者传统保守,或者投闲置散,或者在形格势禁中演完自己宿命般的人生剧本而已。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雄心勃勃,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孔子善用了当时天下的文化中心——鲁国保存下来的华夏经典,以及的交流工具——文字,培育了当时世界上庞大的人才团队——孔门贤达,准备建设他心中的王道乐土——大同社会。
尽管文字在当时记录话语思维的有效性并不大,老人家亲手动笔劳作的《春秋》被后人称之为“断烂朝报”,但鲁国文字的先进已经为天子和列国周知;有周公后人和史官们一代代的努力,到了孔子时代,文字开始了突变。孔子整理了古籍;集体智慧更在孔门弟子那里获得了历史的展开,弟子和再传弟子们合力把孔子的话语记录下来,成为一时的典范。有效文字一经出现,由公卿至于列士、瞽者、史者、师者、瞍者、矇者等保存下来的诗曲书赋,以及春秋战国时代新的文明思考、问题答案,开始了沉淀、积累,开始了数百年间的启蒙传播,自然地,那些无名的天才劳作假借黄帝、文王、周公外,就只有假借孔子才能闻名于世。直到汉朝,《内经》、《易经》、《礼记》等口耳相传或个体原创的华夏典籍仍多要借助于孔子的盛名才能大行其道。
因此,孔子占了便宜,但这个便宜如果真要给某个人的话,也非他莫属。他是集大成者,是三代以来的贯穿天地人三才的王者,他被后人称为“素王”。
有效文字的出现是一件大事。文字本来有着“天雨粟鬼夜哭”的神奇力量,甲骨文一类备忘符号、钟鼎金石一类的训诫符号还不足以把人类的史前史照亮,人类在黑暗中多只能歌哭、谈话、对话,有效文字的出现使得言为心声、手写己口成为可能,使得个体的沉思、反思、写作……成为可能。在东方红亮的过程中,孔子的作用是的。故此宋儒们感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但在人生的事功方面,孔子失败了,他承认自己是丧家狗,他不是一个成功人士。据说,失怙造成的对父亲的想象,使得他一生的言行依傍于权力、依止于人主。但他的弟子比他更善于傍官傍商,甚至成为一流的官僚商贾。孔子没有自铸伟辞,他的话卑之无甚高论,多是给三代以来或周公以来的华夏普遍专制和等级专制装饰得更为温情,但这种人生的往返省思更值得听闻者珍惜。诸侯散落,政逮大夫,陪臣执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在当时人都活得飘忽不安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们见证了跟老师一起的欢乐和充实。因此,孔子死后,他杰出的弟子们在就业机会俯拾皆是时能够为他服丧三年,而“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大商人兼当时流的外交专家子贡一人庐墓六年。这是有限时空中的无限把握,一种优雅高尚的信仰情怀。尽管孔子的思想在国际社会像疯狗一样争霸逐鹿时不合时宜,但一旦六合扫定、海县清一,农耕时代的差序格局定型,他的仁道、恕道、君臣父子伦理等思想就是王土王臣们尽忠尽孝或说人生展开的不二之选。
孔子是现实的,他从未像释迦牟尼一样为个体的生老病死忧患而寻求安身立命,未像苏格拉底一样去爱智慧,未像耶稣一样自傲“我的国不在这一世界”……但孔子也没有爱国情怀,他的梦不在春秋的鲁、齐、陈、卫,他的梦在周公、在三代以上,这个造次于是颠沛于是、念兹在兹的梦没有成就现实的大同,却无意中成全了当时文明面临革命前夕稀缺的思想理论,这个梦想无意中成为“超越性突破”,用雅斯贝尔斯的话是,孔子参与的“轴心时代”建构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用马克思的话是,孔子等人的传统,梦魇般地压在活人的心头。
轴心时代的孔子何以噩梦般地纠缠活人的头脑?用现代理性的眼光解释,无非是社会的路径依赖、偶然性的先入为主等等,他是“箭垛式”的人物。但孔子万世长存,也自有其必然性,有其自身的努力。孔子确实是大禹、墨子之外华夏世界早勤奋的人物了。禹墨的勤劳为人周知,孔子的勤奋少有人道,他的勤奋一生堪称是早把人一辈子都搞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是典范的一生。用后来儒生们总结的话说,他是履践的,他不仅心仪礼乐,他自己也活在礼乐世界里;他不仅表达真理,他本来就活在他表达的真理之中。他的爱在人世而非爱于纯粹的自己或食色之欲,因此成就了为美丽也为现实的人类精神家园——一个文化中国,在他、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屈子等先秦巨子们的梦想中诞生,并经千百年来的学人、才子、士大夫们开疆拓土,成就了人类传承丰富的庄严国土,成为东土大陆对峙政统、权力、金钱、宗族、迷信、商贾、农工……有魅力的人生之道。孔子是这个文化中国坚实的奠基者,是三代文明精神的传承者和集大成者。自孔子之后,一切权力、金钱、血亲可以兴勃亡忽,但文化中国越百世而不亡,贯穿千秋江山而始终。
尽管文化中国的开国之父不止于尼父一人,但只有孔子集中了当时华夏文明的资源优势。用现代的语言,他不仅拥有意识形态,他还培育了干部队伍;他不仅有产品,他还懂得市场营销;他不仅有价值理性,他还有理性工具;他不仅提供了立国原则,他还提供了外交哲学、家国天下的个人生存坐标……因此,无论来自外部的反对派如阳虎、叔孙武叔、齐景公,还是内部的反对派如墨子、庄子、楚狂……都不足以撼动这个国度,这是孔子反而不倒的秘密。
当然,反对孔子者有足够的理由。一旦他从边缘走进中心,走向了神坛,他被政统利用,甚至被文化中国的执掌话语权者利用,他也就成为了管制和异化的工具,成了打人杀人的凶器。就是说,孔子是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的意识形态,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大同梦想,是地主阶级的外衣;却非个体心灵的自我完善,非人身成道的开放人格,非大同而异端的力量。无论是外部的文化如印度文明、基督教文明,还是内部的精神、心灵等无限丰富的探索,甚至革命转型、移民时代、陌生人社会……都有着孔子不可思议的不虚真实。孔子和孔子霸权有足够的弱点、缺点、局限、盲区、短板、罪错……供人们仇恨、逃避、造反。
但孔子反而不倒。孔子如佛陀、耶稣、老子一样,构成了我们人类已知行为和思维的边界。除非我们如庄子所说的往而不反、孤标傲世,如宗教家们所倡导的万法唯心、因名因信称义,或如科学主义所谓的独立远行、探索无极。对转型时代、移民时代的人类来说,没有孔子,他们确实也活出了新天新地、、真实不虚。当王安石痛惜两汉以来的中国圣人多生于佛门中时,张方平说,因为儒门淡薄,收拾不住人才,所以江西马大师,汾阳无业禅师,雪峰,岩头,丹霞,云门等一流的天才皆归释氏。大字不识的惠能大师说过,心生万法。五四诸巨子说过,打倒孔家店。这都是我们自家人欲因应时世安置心灵和性命的必由之路。反对孔子、打倒孔子、离开孔子,是我们文明从宗亲单位走向四海之内六合之外的必然过程,是我们文明从中国之中国走向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必然过程。
老子说过,反者道之动。孔子反而不倒。反对孔子和返回到孔子那里去,都是人性和文明的真实。
如果现代科学哲学给现代文明提供的基础支持足够有效,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言,当人类的一体化状态日渐深入人心之际,孔子的思想、言行、人生将是我们人类社会可观的个体榜样。我们人类社会确实活出了老子、庄子,活出了基督、佛陀,但我们也活出了孔子。迄今为止,未完成的现代化其实是人类的一体化。未完成的现代性其实是致广大以尽精微而未能返回的现代性,它的返回或完成将是对传统文化的包容或说有效归队,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反思人生。在这方面,无论是偏重个体化的老子、苏格拉底,还是同样有教主气概的耶稣、佛陀,都不如孔子那样入世,那样生动。文明在动态的平衡中,在沉淀积累中,或者将在加入陌生、异端、怪力乱神等第六伦后,把孔子以来的天地君亲师伦理发扬光大。
舍我其谁
人们对现代社会的一个观察是,“搭便车”现象严重,这是我们当代人的乡愿或犬儒。对人生社会中很多应该做的工作,我们多指望别人去做,我们要么跟随其后,要么等着去享受沾光受益。这种心理使得我们自己的生活缺乏足够的自信,我们的人格是矮化的。据说有中关村的企业家面对比尔·盖茨那样的企业家就有些抬不起头来,“没想到活得那么阳光!”其实,活得阳光的人岂止外人,翻开《孟子》一书,孟子本人就给我们做出了人生的表率。在照亮幽暗的心理、培育健全的人格方面,没有比《孟子》更让人提气的书了。
我多次说过,传统中国的圣贤即是现代社会所称道的公民人格。这句话来源于孟子,孟子说过,“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上》)在孟子时代,世道浇漓残酷远甚于今日,以至于他比孔子等前贤要更多的关注人性的善恶,但他坚定地说,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我们可以想象,孟子并非没有看到人性的阴暗一面、社会的无望一面,但他仍对人或人生寄予了美好的希望。他的目的无非是如钱穆先生所说,一是启迪人们向上的自信;二是鞭促人们向上的努力。他自己在四十出头时起就奔走于邹、齐、鲁、宋、梁、滕等国之间,在诸侯之间宣扬自己的学说,但直到七十余岁仍是徒劳无功。他一辈子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坚定地“自任以天下之重”。
读孟子的书,了解他的人生,令我们很多人汗颜。当代的很多“屌丝”或受过教育仍以为自己是“升斗小民”的人,面对孟子恐怕应该惭愧才是。我们以为自己穷苦,没有条件,但孟子的名言就是,“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我们以为苦难遥遥无期,活着的目标大概只能是早日脱贫而已,但孟子却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心力太强大了,当代社会很少有孟子那样的人物。我们从孟子那里可以呼吸到一种健旺的生命力量,用他自己的话,这是一种天地浩然之气。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有这种浩然之气,就看人是否能够自觉到这一点。这种“人的自觉”在中国历史上大概只有魏晋风度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时期的思想家们可与之相比。
曾有人问孟子,你有何长处,“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的回答是:“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们今天在这类谈话中,多半是说自己会英语、驾驶、会计、企业管理、职业培训,一句话,我们把自己人力资本化了。但孟子坚持人格的丰富完整,他在讲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时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孟子认为,个人只有善养这种浩然之气,才能贯通天地,并使自己跟万物有同情之理解。“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这样的话相当于马克思所说的,“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这种对人格的自我期许值得今人深思。孟子奉行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他是真正“知其不可为”也要“为之”的典范,他是力挽狂澜的榜样。在他那里,时代的混乱也罢、残酷也罢,都需要人挺身而出。后来人在这种人格面前退步了许多,一退为“天地闭、贤人隐”的思想,再退为“行藏在我,用舍由时”的思想,三退为“同流合污”(If you can not lick him, join him!)的思想……
孟子说他那个时代的混乱,“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在这样的世道面前怎么办?孟子说他想到了历史上的圣贤们,“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孟子的这段话可圈可点。他想到了圣贤,即我们说的现代文明国家的公民精神,我们从王小波的名言中也可以印证这种圣贤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王小波在谈到时代的混乱时说,“我认识很多明理的人,但他们都在沉默中,因为他们都珍视自己的清白。但我以为,伦理问题太过重要,已经不容我顾及自身的清白。”
可以说,王小波的感叹、孟子的“不得已”都说明人面对黑暗中的态度,那就是迎难而上的态度。孟子总结,这就是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读孟子的书让我们重温何谓大丈夫、何谓大写的人,但孟子让我们理解,这才是正常的人、阳光的生活。只有这样的人格才能自信而努力,用孟子的话,“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也只有这样的人格才不会把世界交给别人,而是当作自己的,才能自救并救他,自度并度人。用孟子的话,“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经典阅读是一种责任
传统学问有正义、集解一类的方式。正义又名“疏”,也称“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集解则是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何晏曾说:“今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名曰《论语集解》。……”裴则说:“采经传百家并先儒之说,豫是有益,悉皆抄内。删其游辞,取其要实,或义在可疑,则数家兼列……号曰《集解》。”
凡是打开过本书的人都承认,这是以传统正、解的方式阅读经典。但跟传统以经解经的方式不同,在“正解”之外,本书堪称和解。本书有离经叛道之处,即是对经典的注解不仅只依从于自家经典,如一些儒生们习惯的只能以儒家经典来注孔孟;编者从经典的文句、义理等出发,联接古今中外,让读者看到一段经典话语下,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康德、黑格尔、鲁迅、胡适、罗尔斯、汤因比、余英时……经典作家们在互动、对话,在辩难、阐发,“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在某种意义上,本书既是传统图书的新成果,又鲜明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精神:万物相互联接。
在网络阅读当令的时代,纸质经典阅读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奢侈的人生经验。现代人已经习惯了轻阅读、快悦读、消费式阅读、网络阅读,等等,纸质经典阅读似乎已经过时,我们从网络上随时可以猎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墨子等经典人物的言行事迹。但返回到纸质经典阅读,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更是他对自己的责任。
在传统社会,无数寒门子弟的心愿是,“我要读书!”无数的苦难大众,那些终生劳作不得温饱的“睁眼瞎”们的心声是,“我连到学堂里面去摔一跤的机会都没有。”今天的文明在整体上已经迈过了短缺、匮乏的时代,知识大规模下移,使任何一个卜居或旅居偏远地带的人,就能随时阅读;只要有一手机在,他就可以连接人类文明的图书宝库。
网生代享受的文明福祉是空前的。但跟文明史上那些传媒介质咸与维新的革命有所不同,网络阅读并不会取代纸质阅读。跟专家们预测的网络阅读取代纸质阅读的趋势相反,纸质阅读仍是今日人类个体宝贵的生活内容。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网络精神,我们当知在网络时代,新的革命不是推翻旧的、取代旧的,而是对旧的包容。即使从小生活在无纸化的新一代人,他们的大脑皮层有异于上代人,他们仍会向传统归队,会获得纸质经典阅读的生命成就。
对纸质经典阅读的乐观不仅是源自网络精神,网络的共生精神跟古典文化的认知一致,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甚至说,古典文化未能实现的梦想今天由网络实现了。网络不会推倒纸质图书,更不会解构经典阅读。更为重要的是,在共生的网络时代,纸质经典阅读对习惯无纸化的网生代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修行。
谈论网络阅读和纸质经典阅读的差异还为时过早,一般人理解的网络阅读多不走心,是刷屏,是走马观花,是采集狩猎,等等,并非网络阅读的本质,网络阅读同样能够求知问学、明心见性。但从网络的角度理解,纸质经典确实过于沉重、晦涩、凝固了,过于安静了。纸质经典乃是用纸质把人类流传千年的文明精神“封印”了。这些先人的精神文化血脉,如仅仅靠网络阅读是不足以消化为阅读者自身的资粮的。现代人要打开人类的文明精神、听取先贤们的深刻思想,仅仅靠网络的音频视频介质去阅读听取是不够的。在打开“封印”的文明之旅中,尤其是在跟先人对话并滋养自身的修行中,专注、精纯的纸质经典阅读几乎是不二之路。一份调查显示,在美国著名大学的阅读榜上,占前一二十名的仍是古往今来的人类经典。
跟一般阅读有所不同,经典阅读是一种对自己的打开,是把自己从外在的世界中找回来。这一特征可以判定一个人是否读进了经典、读出了自己。有人拿着书“一目十行”,有人拿着书“心不在焉”,这些阅读都非对经典的正当态度。经典并非“咳风唾地”的时语或“明日黄花”,而是文明演进的界石、台阶。在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这些界石、台阶需要我们去一一领略。在日常生活中阅读经典是如同信徒做礼拜一样听闻福音的方式,更是我们成全自己、安顿自己的方式。遗憾的是,现代人容易忽略经典,容易倾向于在网上冲浪去获取知识。但用网友们的总结,知识易得,智慧难求。
传统社会的读书,首先是调心。礼闻来学,无闻往教。没有对自己心的把握,机械地认字识文,是难以读好书,难以打开自己和经典的“封印”状态,更难以获得智慧。如同中西贯通的大儒马一浮先生所说,“故欲读书,先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若以散心读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必不能入。以定心读书,事半功倍。随事察识,语语销归自性。然后读得一书,自有一书之用。不是泛泛读过。须知读书,即是穷理博文之一事。然必资于主敬,必赖于笃行。不然,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马一浮先生还说,“读书如人行远,必假舟车。舟车之行,须由轨道,待人驾驶。驾驶之人,既须识途,亦要娴熟。不致迷路,不致颠覆,方可到达。故读书之法,须有训练,存乎其人。书虽多,若不善读,徒耗日力。不得要领,陵杂无序。不能入理,有何裨益?”
关于国民阅读的倡导是近年我国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既有我国民对经典文化的疏离问题,也有我国民人均阅读较为低下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让大家从纷繁复杂的世界和生活中有所解脱,使浮躁的心得以安顿,“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显然,阅读经典仍是方便,“安禅制毒龙”,借用孟子的话,经典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叶随雨落 –
书刚到,外封内敛,内封的浅绿也是心头好,喜欢喜欢!曾经有幸读过余世存老师的《老子传》《时间之书》,知道余老师一直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存续,不知这本灌注他十年心血的读经笔记会给我带来什么新的惊喜,期待!
月斜天心 –
刚拆封。书的封面大方端正,一个大大的“国”字中,突出一个小黑点的设计很有意思,似乎映照了书名《微观国学》中的“微观”两字。内封的浅草绿很清雅,内文排版,纸张选择可以看出出版社用了心,很喜欢,适合阅读收藏。
烧烤 –
屋里有一些古文经典的书,但个人底子太差,每次只能望洋兴叹。无意间逛到余老师的微博,看到这本新书,连忙买来看看。读不懂文献原典,读读学者的读书笔记也不失为一种接近古人智慧的捷径,开心能遇到一本不错的国学导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