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8759204
◆爱的启示与心灵的洗涤,收获人性的丰饶和美好
◆入选众多权威选本,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和读者的广泛好评
◆一种生命的朴实,一种精神的韧度,
◆一种天然的乡野气息,一种人性的丰饶和美好
本书精选知名作家周海亮近几年所创作的美文,其中绝大多数被《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所转载,部分被选为中高考阅读试题及模拟试题。本书共分四辑,其精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深受读者喜爱,给人爱的启示与心灵的洗涤。
这些美文,不仅能让我们常常读出一种生命的朴实,一种精神的韧度,一种天然的乡野气息,一种人性的丰饶和美好,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一种有韵味有厚度的艺术世界。
辑一 一路阳光
一路阳光.
. .002
爱的颜色.
. .005
一年鱼.
. .008
疤痕.
. .011
父亲的光头.
. .014
你想把不好的留给谁.
. . 017
你永远没有一败涂地.
. .020
母亲灯.
. .023
父亲的玩笑.
. .026
梦想是你的脊梁.
. .029
请与我保持距离.
. .032
秋夜,火车站广场的老人.
. .034
父亲的秘密.
. .037
女人的胆量.
. .040
贫穷不是别人的过错.
. .043
母亲的心愿.
. .045
情理之间.
. .048
让客套变得真诚.
. .050
辑二 娘在烙一张饼
亲爱的,特雷西.
. .054
特雷西的单车.
. .057
十字红唇.
. .060
娘在烙一张饼.
. .063
枪口上的小花.
. .066
情无赝.
. .069
请求支援.
. .073
穷人节.
. .077
入侵者.
. .081
山谷之城.
. .084
世界.
. .088
世间决战.
. .091
上帝的恩赐.
. .094
十里梨花.
. .098
属于儿子的八个烧饼.
. .102
四大冥捕.
. .105
太阳裙.
. .109
桃源.
. .113
辑三 如果你足够优秀
母亲心.
. .118
平凡或者平庸.
. .121
乞丐的骨气.
. .123
秦歌.
. .127
清明你或许该做的几件事情.
. .131
让我们活过一个蛙卵.
. .134
饶过喷嚏.
. .136
人有远虑,必有近忧.
. .138
如果你足够优秀.
. .140
山村交通岗.
. .143
身体接触.
. .146
生命总该绚烂一次.
. .149
请弯下腰.
. .151
失踪的戒指.
. .153
是一尊雕塑.
. .157
手心朝下.
. .161
天籁之声.
. .165
辑四 一条巷的记忆
茶趣.
. .170
如墨人生.
. .172
麦光铺几净无瑕.
. .175
笔的前世今生.
. .178
书房里的案几桌柜.
. .181
天公娇子性通灵.
. .184
紫泥新品泛春华.
. .188
添成窗下一床书.
. .191
宛宛兮黑白月.
. .194
一条巷的记忆.
. .196
母亲的红宝石.
. .200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204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 .207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 .210
万物过眼,即为我有.
. .21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216
绚烂至极,复归平淡.
. .219
尊重每一扇门.
. .222
尊重生命的存在方式.
. .224
辑五 请收回你的目光
朋友去新疆.
. .228
请参观我的花园.
. .230
手纸武器.
. .233
谁为你长夜不眠.
. .236
十万分之一的概率.
. .239
请收回你的目光.
. .241
岁月的鞋子.
. .243
天使的产房.
. .247
铁人男人.
. .250
同伙.
. .253
童年里不要仇恨.
. .256
突如其来的财富.
. .259
土路.
. .262
团队的生存法则.
. .265
万花筒.
. .267
天使的晚宴.
. .270
朋友如茶.
. .273
屁大点事.
. .276
品质的评级.
. .279
水果.
. .283
一 路 阳 光
那排双人座上坐了一位老人和一位年轻人。老人的脸上皱纹拥挤,年轻人的脸上长满粉刺。他们是一起上车的,年轻人小心地搀扶着老人,微笑着,让她坐了靠窗的座位。车子马上就要启动,老人打开窗子,把头伸到窗外张望。乘务员对年轻人说,让你妈把车窗关上吧,要开车了,那样危险。年轻人于是轻轻推推老人。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关上了窗子。她靠着椅背,很快打起了盹儿。
车子驶出车站,在土路上颠簸。车厢里很快挤满了人,车子被挤得几乎变了形状。有人提着鼓囊囊的旅行袋,有人扛着脏兮兮的蛇皮口袋,有人抱着色彩鲜艳的纸壳箱,甚至有人在手里拿了钓鱼竿和新买的拖把。车厢里也许是世界上复杂拥挤的空间。何况,要过节了,似乎所有人都着急赶回家。
年轻人承受着拥挤,端坐不动。他的姿势有些别扭,细看,才知是因为老人。老人睡得安静和香甜,脑袋歪上年轻人的肩膀。车不停地晃,年轻人用一只胳膊支撑着座椅,努力保持上半身的静止。看得出来,他所做的努力,只为身旁的老人能够睡得更舒服一些。后来他干脆将一只胳膊护在老人面前,以防有乘客不小心撞上老人,或者他们手里的钓鱼竿和拖把突然碰上老人的身体。年轻人做得小心翼翼,他像保护一个孩子般保护着老人。
乘务员挤过来,年轻人掏出钱,买了两张车票。乘务员看了他的样子,说,您可真是孝顺。年轻人笑一下,不说话。他费力地将找回的零钱揣进口袋,上半身仍然静止不动。老人灰白色的头发被风吹乱,粘上他淌着汗水的脸。于是他冲前面的乘客轻轻地说,劳驾关一下窗子。他指指身边的老人说,她睡着了,别受凉。
车子一直往前开,车厢里的人越来越少。有那么几次,年轻人似乎想推醒身边的老人,他把手一次次抬起,又一次次放下。终于,年轻人在一个小站推醒了的老人。他对她说,我们到了。该下车了。
他扶着似乎仍然停留在睡梦中的老人,慢慢下了车。车子继续前行,将他们扔在小站。
老人看着离去的公共汽车,忽然想起了什么。她说我好像还没买票吧?年轻人笑着说,车已经开走了,您现在不用买票了。老人说这怎么好?刚才,我一直在睡觉吧?年轻人微笑着点头,他说是,您一直在睡觉。老人说我记得上车时,你说你在东庄站下车,你坐过了两站吧?年轻人说是这样。不过没关系,我再坐回程的车回去就行。或者我还可以走回去,反正也不远。老人说你怎么会坐过站呢?你也在睡觉?年轻人继续着他的微笑。他点点头说是的。刚才我也在睡觉。好在您没有坐过站。
老人向年轻人道别,踅上一条小路。年轻人大声说需要帮忙吗?老人说不用了,五分钟后我就能赶回家。年轻人问您是要回老家过节吗?老人说是啊。闺女在城里,儿子还在乡下老家呢。老人站在阳光下,一边说一边笑。她没有办法不笑。五分钟后,她就能够见到日夜思念的儿子。
年轻人一个人站在站牌下,等待回程的公共汽车。阳光照着他生机勃勃的脸,透进他的内心。他感到温暖并且幸福。
爱 的 颜 色
想必,爱也是有颜色的吧?玫瑰红的,温暖并且浪漫;柠檬黄的,清澈并且明净;宝石蓝的,内敛并且深沉;那么,红色的呢?我是指,那种火一样的红。
男人喜欢穿红颜色的衣服,淡红的、赭红的、砖红的、橘红的、朱红的、紫红的……像开着一朵火焰,喜庆并且热烈;然而女人却是一袭素衣,或白或蓝或灰,标准的大都市调子。两个人站在一起,或并排走,或一前一后,看起来便很是协调。或许夫妻相不单指两个人相似的长相吧?还有站在一起的视觉效果。
秋天时他们一起去西藏旅游。没打算登山,只想住在山脚看一看风土人情,然后就回家。可是那天女人突然来了兴致,她说要不我们跟哪个登山队走上一程?男人说登山可不是闹着玩的。女人说我们又不登顶……只跟着走一段,就下来。男人拗不过女人,他说,好吧。
就开始准备。能准备什么的呢?他们连一根绳子都没有。
第二天一早,他们真跟在一个登山队后面朝一座雪山进军。攀到约一千五百米高度,男人不再往前。他说下吧,再往上可能就危险了。女人点头同意,两个人开始返回。当然意犹未尽,不到两千米高度,感觉像在家里蹬跑步机。女人说在她的老家,这样的山到处都是。说话时女人看着男人,白雪皑皑里,男人就像一只火红的狐狸。
往山下走,脚步轻松很多,可是等下到山脚,才发现迷路了。好像他们是从另一条路下山的,明明记得山下有一所房子,现在却变成了草野。
偏偏天空突然布满乌云,世界转眼间被狂舞的雪花填满。草野变成雪地,两个人的周围,只剩下望不到尽头的白。
男人耸耸肩膀,对女人说,也许我们可以堆一个雪人。
问题并非太严重——他们是在山下而不是山上——可是仍然不敢懈怠。在空无一人的冰天雪地里迷路,两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容不得半点儿马虎。
互相鼓励着对方,一步一步往前。走了约两个小时,女人突然滑了一跤,再站起来,就走不了路了。她的脚被重重地崴了一下,女人皱着眉头,表情很是痛苦。男人早已体力不支,这样的天气里背着女人,对瘦小孱弱的他来说,根本没有可能。
他们决定改变一下策略。男人说你在这里等我,我一个人先走,等找到能够帮助我们的人,就回来接你。女人点点头说,好像只能这样了。男人脱下他的羽绒服,说,穿上。女人说你疯了?你会冻成冰棍的!男人说把你的羽绒服脱给我——我们换一下穿——穿着对方的衣服,身上或许更有力气。女人就笑了。她想怎么这种时候,男人竟还有心思开玩笑?
女人穿了男人的羽绒服,男人穿了女人的羽绒服,两个人轻轻拥抱,然后男人冲女人做一个鬼脸,就转了身。他刚刚走出几步,两个人就同时听到远处有人朝这边喊叫——那里晃动着几个很小的身影,另一支登山队正在返程……
甚至有些失望。故事缺了惊险的情节,没有大难不死或者劫后逢生的激动……
女人喝着一杯热茶,问一名登山队员,隔了这么远,你们怎么能够发现我们?对方回答说,因为你的衣服啊!那么红,一片白里很是扎眼。难道你不知道吗?登山时好穿上颜色鲜艳的衣服,比如大红,这样万一遇上险情,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女人扭过头,盯住她的男人。男人冲她笑笑,继续喝茶。甚至有些尴尬,只因他的心思,终被女人觉察。
女人想这样的男人,注定可以依靠一辈子了。也许这就是红色的爱情吧?喜庆并且热烈。平日里火炉般小心燃着,散给她恰到好处的温暖;而在危急时分,就变成了不顾一切的熊熊烈焰。
一 年 鱼
那是个很小的装饰品店,门口挂两个火红的中国结,很喜庆。那几天正拾掇书房,总感觉电脑桌上光秃秃的。心想进去看看吧,说不定,能给我的桌面上增加一件物美价廉的小摆设。
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瓶子。
瓶子芒果般大小,晶莹剔透的玻璃,夹一丝丝金黄。也是芒果的造型,艳丽、逼真。之所以说它是瓶子,是因为那里面装了水,并且那水里,正游着一条两厘米多长的粉红色的小鱼。
瓶子里装了水,水里面游着鱼,这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这个瓶子是全封闭的。它没有瓶口,没有盖子,没有一丝一毫的缝隙。它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玻璃芒果。
可是那些水,那条鱼,它们是怎么钻到这个完全封闭的玻璃世界中去的呢?
厂家在生产这个瓶子的时候,就把鱼装进去了。店主告诉我,这需要很尖端的技术。
你想啊,滚烫的玻璃溶液,一条活蹦乱跳的鱼。
我去啤酒瓶厂参观过。我知道所有的玻璃瓶子都是吹出来的。在吹瓶的时候,瓶子会达到一种可怕的高温,鱼和水不可能那时候放进去。那就只剩下一个解释:厂家先拿来一个芒果造型的瓶子,装上水,放上鱼,然后想办法把这个芒果完全封闭起来。
我想店主说的没错,这样一件小小的工艺品,的确需要很尖端的技术。
店主告诉我,这个玻璃芒果,这条鱼,只需六十块钱。
倒不贵。可是我弄不明白,我们怎样来喂这条鱼?怎样来给这条鱼换水?
不用喂,也不用换水。店主说,这里面充了压缩氧气,这么小的一条鱼,一年足够用了。也不用换水,水是特殊处理过的吧。只要别在阳光下暴晒,这条鱼完全可以在这个小瓶子里很好地活上一年。
那么一年后呢?我问。
鱼就死了啊!店主说,六十块钱,一件极有创意极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也值了吧?
当然,我承认值。这比在花瓶里插一年鲜花便宜多了。可是,店主的话还是让我心里猛地一紧。
鱼长不大吗?我问。
你见过花盆里长出大树吗?店主说。
那么,这条鱼的自然寿命是几年呢?我问。
三四年吧。店主说。
心里再一紧。
自然寿命三四年的鱼,被一个极有创意的人,被一个有着高端技术的工厂,硬生生剥夺了自然死亡的权利。一年后是鱼这一生的什么时间?少年吧?青年吧?或者中年?
可怜的一年鱼!
为了自己日益苛刻的味蕾,我们杀掉才出生几天的羊羔,从蛋壳里扒出刚刚成形的鸡崽,把即将变成蝴蝶的蚕蛹放进油锅煎炸,将一只猴子的脑袋用铁锤轻轻敲开……
现在,为了日益荒芜的眼球,又“创意”出一条小鱼的死亡期限,然后开始慢慢地倒计时。
当我们在自家的茶几或者书桌上盯着那条鱼看,我不知道,我们看到的是美丽和幸福,还是残忍、悲伤、恐惧以及死亡?
我想有此创意的人,如有可能,也应该享受到这条鱼的待遇吧?把他装进一个电话亭大小的完全封闭的钢化玻璃屋里,准备好三年的空气、食物和水,然后扔进寒冷的北冰洋,让一群巨鲨们,每天眉开眼笑地倒计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