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24833
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武志红盛赞推荐
荣格说:“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
健康快乐地活着,比在别人心里活成什么样重要得多。
《把生命活给自己看》讲的是如何在关系中理解自己,认识到真正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生命。
“我不够好”“我不行”“不可能的”“我性格内向”“我害怕与人交往”“别人不会答应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这样的念头,每当我们要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内心的自卑、不自信、无助、愤怒、无力、躲避、恐惧就会涌出来,别人都还没有拒绝,自己就先拒绝了自己。
我们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心理防御机制来防御内心的痛楚,它如一堵高墙,曾保护过我们,同时也挡住了所有关系中的美好体验。你会发现,你的生命无法流动,他人走不进来,你又出不去,你让自己走进了孤独。
其实,你在所有关系中的问题,都是与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想让人生变得更美好,就从接纳自己开始吧。
如果你对自己多一点理解,你会发现自己受的苦往往是想象的苦。
如果你勇敢地去尝试,你往往会展现出远远超乎水平的能力来。
如果你忠于内心做事,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爱与被爱。
愿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读懂自己,悦纳自己,好好地把生命活给自己看。
关系就是一切,一切皆为关系。意思是,我们的一切言语、行为和想象等,都是发生在关系中,而且都是为了获得关系中的认可。我们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活在别人的观感里。为了迎合他人,我们给自己带上面具,它如一堵高墙,曾保护过我们,同时也挡住了所有关系中的美好体验,让自己走进了孤独。
我们*终会发现,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我们与恋人的关系,都是我们的心在外部的映现,关系中令我们喜悦和令我们痛苦的,都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找到答案。
在《把生命活给自己看》这本书里,谈到了很多平时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也谈到了我们常常使用的一些心理防御机制,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理解自己在防御什么,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能真正地把生命活给自己看。
第一章 在关系中理解自己
003 在关系中理解自己
011 我们为什么总因小事起争吵
017 他怎么可以不懂我
022 有一种自卑叫试探人性
027 总是忍不住迁怒家人,怎么办
032 如果我不能满足你,你还会爱我吗
038 爱是温暖和照亮,不是牵绊和控制
044 高情商的孩子,都有父母情绪稳定的陪伴
第二章 触碰心墙的防御,才能打破自我的设限
053 为什么我总是优柔寡断没主见
058 别人看着我做事,为何我会做不好
064 你明明是受害者,为何还有负罪感
069 别人都没有拒绝,我却先拒绝了自己
075 孩子的世界,源于父母给他的人生信条
081 因为有爱,所以自信
086 过度自责,是为了内省,还是为了上瘾
091 过分独立的背后,藏着对爱的渴求
第三章 真实地爱自己,才能真正地爱别人
099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是抑郁
104 父母的共情,是孩子认识情绪的镜子
109 我们都渴望被看见,却常常视而不见
114 抑郁的妈妈,希望你也被温柔抱持
119 我想要的是拥抱,而你却跟我讲道理
124 我最怕的,就是你们太担心我
129 他完全可以做,为何总想依赖我
134 你觉得是在给,其实是在要
第四章 尊重情绪,才能尊重边界
141 你是否也变成情绪没有长大的成年人
146 别让情绪拉远了亲密关系的距离
151 他越是对我不好 我越是离不开他
157 明明恨他,为何对他反而更好
163 明明对他愤怒,为何自我攻击
168 凭什么你做不好却指责我
173 别再拯救别人的情绪了
178 不要破坏孩子自我的心理边界
185 当我们在嫉妒的时候,我们在防御什么
第五章 跳出命运,才是命运赋予我们的意义
193 有没有那么一刻,就想和父母对着干
199 每个孩子,都曾无条件地爱着父母
204 你是否也给孩子导演了一部惊悚片
209 成长,就是父母温和地把孩子从身边赶走
215 你想过与父母和解的目的是什么吗
221 愿每个女孩,都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227 人生遭遇无法左右,但你可以决定自己的活法
233 好好活着,才是死亡赋予生命的价值
238 跳出命运,才是命运赋予我们的意义
推荐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模式,这个生命模式导演了自己生命中的轮回。
我们该为这种轮回观庆幸,因为,这个轮回中的导演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要好好去认识自己,认识这个深藏于内心而又常常不为我们所知的导演。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他用他自己发明的苏格拉底问答法,在一次次辩论中破解别人所执着的逻辑,让其发现,他们所执着的任何一个信念从逻辑上来讲都是靠不住的。
在观照我自己的生命中,在和无数人深谈中,在治疗中,我发现,每个人的心都被一套模式给困住了,认识到这套模式,就可以将心解放,我们就可以获得自由。
这套模式,用两句话可以概括:
关系就是一切,一切皆为关系;
世界是相反的。
第一句的意思是,我们的一切言语、行为和想象等,都是发生在关系中,而且都是为了获得关系中的认可。
譬如,一个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处在深度的抑郁中一动不动,不和任何人做任何沟通。看起来他的抑郁是一个人的,其实他是抑郁给某个人或某些人看的。
又如,我的一个来访者,处于某种自己不满的工作状态已多年,总想突破但又总突破不了,最后发现,她的心所执着的模式令她自己陷入了一种可怜状态。她之所以陷入这种状态,是期望有一个人出现,去怜爱她,并将她拉到舞台中央,那时她便会大放光彩。
你的生命状态,又是在等待谁、想表现给谁看的呢?
第二句的意思是,那些令我们最头疼最苦恼的,恰恰是自己内心最需要历练的。
这一点在恋爱上尤其如此。一开始,我们几乎总是因为不同而被吸引,但爱情关系建立后,我们又总是为不同而痛苦,我们希望对方改变,但忘记了我们最初对这些是何等痴迷。
心追求的是圆满,所以,那些令我们痛苦的,恰恰是自己最欠缺最需要去学习的,所以我们在爱情上做选择时绝不是瞎子。相反,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非常有道理,问题是,自己能否领悟到这个道理的所在。
在天这本书里的《你觉得是在给,其实是在要》一文中,就描述了病理性利他这种心理防御模式,你帮助别人,帮助到了连自己都比别人过得差,这就叫作病理性利他。其逻辑是:你拼命给,但内心是想要,因童年被照顾得太差,以至于你觉得你的正常需求是贪婪,而给别人时,就避开了贪婪,但容易把别人变得贪婪。
在亲子关系中这一点也有充分的展现。我屡屡发现,非常优秀的父母却有非常无能的孩子,其根本原因是,父母的优秀是为了对抗自己内心的自卑感,所以他们追求优秀的同时会感觉到随时袭来的无助感,于是他们用一切方式将这种无助感排挤出去,而最有效的方式是排挤给周围的人,不幸的是,孩子跟随他们的时间最多,所以孩子最多承受了他们的无助感。
无论是第一句话,还是第二句话,我概括出的内心模式的这两个特点,都可以在三个最重要的关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三个重要关系即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以及我们与恋人的关系。
但我们最终会发现,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我们与恋人的关系,都是我们的心在外部的映现,这两个关系中令我们喜悦和令我们痛苦的,都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找到答案。
在关系中理解自己,认识到真正的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生命。
最后特别想说的是,吴在天的笔触非常细腻,他的文字中,有一股活力从不间断地在流淌,有了这样的活力,一本书就可以是滋养的了。
武志红
自序 把生命活给自己看
我的一位朋友每次去KTV 唱歌,总是把歌曲唱得很搞怪,比如他会特意变个腔调唱,而且看起来还活跃了场内的气氛。
我一直以为这就是他的风格。然而有次和这位朋友聊天,他说他这么唱,很多时候是为了遮住自己真实的唱腔。因为怕被笑,怕被说五音不全,所以干脆先自毁形象,让大家觉得他是特意搞怪,也就看不到他的真实了。
他给自己戴上一个面具,无论这个面具是走偶像路线还是喜剧路线,起码,他真实的自我被遮住了,这样,他就不会担心自己受伤了。
我们何尝不是一样,平时戴着各种面具,就是怕真实的自己会受伤。
我们给自己的成长裹上了一层层的外套,这些外套是保护我们的,可以防御保护内心不那么痛苦,但同时,也容易阻隔真我与世界的碰触,阻碍亲密关系的发展。
比如我的那位朋友,他一个人唱歌的时候,他觉得唱得很好,但是在一群人面前,他始终无法唱出,一开口就忍不住变个搞笑搞怪的腔调。但他其实很想试试真正在众人面前去唱一首歌,而不是每次都像小丑一样给大家活跃气氛。
这些保护层是怎样来的?
我们小的时候,经常被教导说:不许哭,哭了不是好孩子。于是,我们学会了假装坚强,受伤时候的柔弱被否定了;于是,我们加一件坚强的外套把受伤的柔弱隐藏了。
加上的外套有什么用?
保护自己,迎合他人。因为别人不接受我柔弱的样子,所以我假装坚强,这样父母就接受我了,我的重要他人就接受我了,大众就接受我了。
我们害怕的是别人不接纳真实的自己,所以,我们慢慢把自己变成另外的样子。
我们学会了要低调,要为他人着想,要谦虚;男人要坚强,女人要温柔。太多太多诸如此类的标签。
我们的生命变得不再是活给自己的,而是活给别人看的。
我们的生命就这样被限制住了。
所以活得压抑,活得不快乐。有愤怒不敢表达,有情绪迁怒他人,甚至难过了还哭不出来。
我们学会了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我们没有了自己的边界,也看不到他人的边界,我们学着和父母一样,也变得不再尊重孩子的边界。
我们因为不敢直接表达情绪,学会了隐形攻击、被动攻击。我们无法表达的情绪,很可能又间接地将愤怒转移到了孩子、伴侣的身上。
试想一下这个画面,你的老板无故对你发脾气,回到家你又对你的伴侣发脾气,伴侣很无辜,又冲着你们的孩子出气,孩子怎么办,他可以找谁出气,找比他弱小的人出气?而更可怜的是,孩子再次走进了这个轮回里面,就像我们一样。
人的内心有种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下,可以发展出一些保护自己,让自己不会意识到的心理防御。比如,有的人很渴望依靠,却比谁都独立;有的人很想拥有,却比谁都付出得多。
防御的背后,常常是渴望的泪水。
这些从小习得的心理防御机制,曾经保护过我们的内心,却又在不合时宜地破坏着亲密关系,甚至让孩子再一次重复我们的命运。
我在这本书的文章里面,谈到了很多平时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也谈到了我们常常使用的一些心理防御机制,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
理解自己在防御什么,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能真正地把生命活给自己看。
别人都没有拒绝,我却先拒绝了自己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别人还没有说行还是不行,你就已经自己先拒绝了自己。
有位朋友是公司的技术骨干,有一次公司给他机会去参加一个行业内的聚会。聚会设在星级酒店里面,而且会有很多业内大咖级的人物参加,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但是这位朋友放弃了这个机会。原因是聚会需要盛装出席,他觉得穿西装打领带很别扭。他说觉得穿西装别扭其实是个借口,这是为了给身边的人、同事一个解释。
真正的原因是他害怕。
怕什么?他说他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聚会,他不知道要怎么做,他怕自己会显得不合时宜,他觉得自己不可能出席这样的宴会。他说他很想去,但是最后又退缩了。
他说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问题:害怕去做些事情。别人都还没有拒绝,自己就先拒绝了自己。“不可能的”“我不行”“我性格内向”“我害怕与人交往”“别人不会答应的”,你是否也会经常有这些念头?为什么会这样?
1
先来说个关于跳蚤的实验。
这个实验先是给跳蚤罩了一个玻璃罩,跳蚤一跳就会碰到玻璃罩。
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来适应环境,而每次它能够跳跃的高度,总会自己限定在罩顶以下高度,因为这样就不会撞疼自己了。
实验又继续改变玻璃罩的高度,最后,当玻璃罩的高度接近桌面时,跳蚤已变得无法再跳了。实验者后来把玻璃罩打开,即使是拍动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跳蚤变成了“爬蚤”。
人和动物一样,在面临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时,会产生一种无助感,久而久之,即使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仍然难以从这种无助感中走出来。因为,他们已经自我设限了。
跳蚤给自己设置的,是跳跃的物理高度。
人们给自己设定的,是内心的心理高度。
2
为什么要自我限定这样的高度?因为撞到了罩顶会疼呀。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高度,而自我设限,不过是一种保护自己不受伤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我设限是指,当个体面临某种情境产生了自我不确定感时所采取的一种防御机制。通过这种策略,可以达到保护自我的目的。
自我设限保护自我免受伤害,它不仅保护着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保护着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不去做这件事情,就不会出丑,就不会显得自卑,就不会出现各种他内心猜想的可能会出现的不好的状况。这样,至少在别人看来,他的自我形象没有被破坏。
但是,这个心理高度常常会给自己暗示:我不可能做到的,也无法做到。这种暗示在保护我们的同时,也阻碍了我们自身能力的突破。
3
如果你没有发挥过,也许根本不知道自己有怎样的潜力。但我们为什么还会限定自己的心理高度呢?
很多时候,当我们还在童年时,就从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的感受或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话语,并逐渐成为自己的认知,甚至是人生信条。
知乎上有位女生说,从小到大,父母就天天对着她哭穷,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为家里快揭不开锅了。
直到有一天妈妈突然告诉她家里买了新房子,她一脸蒙:我们家还买得起房子?!
然而,因为长期受到父母影响,她很自卑,也常常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有次男友请吃饭,她说果汁很好喝,男友随口说了下果汁的价钱。当时她就下意识地以为男友计较请她吃饭的钱,于是愤怒地甩出了钱包。
4
有些父母无论经济是否宽裕,都常常在生活中向孩子传达:家里没钱,你要学会省钱,那些太贵的东西我们用不起,那些高级场所我们去不了,我们只是普通人。
我们真的是普通人,但如果连梦想都不敢有的话,连尝试的心都不敢有的话,还谈什么自我实现?
孩子最忠诚于父母,如果父母的内心都是自我限定的,孩子自然不敢在生活中过得比父母幸福。这和父母是否有钱、是否知识渊博,没有必然的联系。
泰国短片《豆芽》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个小女孩问妈妈:“为何菜场里豆芽卖得最好呢?”
妈妈告诉她,因为只有一家货摊出售豆芽。小女孩想,那我们是不是也能种豆芽卖呢?妈妈说:“我们可以试试!”
于是,她们就开始了种豆芽的尝试。她们用心准备了土壤、种子,但不幸的是,豆芽培育失败了。
但母亲笑着说:“没关系,我们可以再试一次!”于是她们又找来了一本种豆芽的书。
妈妈小学四年级就离开了学校,识字不多也不会写。小女孩念出书中关于种豆芽的方法,并和妈妈一起去实践。在改进了种豆芽的方法之后,女孩问妈妈:“这次会成功吗?”妈妈说:“我们试试!”
结果,这次又失败了。
继续找原因,她们发现,原来是没有按时浇水。但是忙于生计,她们无法做到按时浇水。她们想到了个办法,把废弃的塑料瓶收集起来,在瓶子上打些小孔,然后绑在木杆上,挂在豆芽上面,给豆芽浇水。
第三次尝试,女儿又问妈妈:“会成功吗?”妈妈说:“我们试试!”
妈妈说的“我们试试”就像一剂神奇的养料,这养料不仅帮助豆芽成功长出,也给小女孩未来的成长带来了无穷的动力。
这个短片是由真人故事改编的,小女孩如今已顺利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瑞典从事研究工作。
5
你是想让孩子学会自我设限,还是想让孩子超越自我?
父母的三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心理高度。
可是,那么多年了,我们都已经学会自我设限了,怎么办?
我们试试!
有些人一直以为自己不行,却在偶然的机会中得到尝试,惊喜地发现自己并不是以前所认为的那样。
有位叫蒋甲的少年,曾梦想要达到比尔·盖茨的高度,但是直到他 30多岁的某天醒来,赶去上班时还被主管骂了一顿。
他开始反思:为什么当年的梦想还没实现?
他发现,他不敢尝试。因为每次当他有想法和创意时,内心的恐惧就会涌出来,他害怕被拒绝,于是他抢先自己拒绝自己。
想到这里,他觉得有必要改变一下。于是,他带着摄像机,准备迈出第一步,试试向不认识的人借 100美元,顺便记录下自己伟大的一步。
虽然初次尝试很害怕,但他还是去问了对方,对方很明确地回答:不行!
“太可怕、太尴尬了,我就知道不行,我就知道别人会拒绝我。”蒋甲一口气跑了回去,等内心稍微平静了一会儿,他再把刚刚的视频看了一遍,发现对方最后还问了句:“为什么?”
蒋甲说,看来对方给了他机会解释,他可以争取、可以交涉,还可以有机会,但是他什么都没有做,因为他的心理高度让他先把自己拒绝了。
再后来,他又尝试请求一个汉堡的“续杯”、索要甜甜圈、在陌生人家里种花等各种事情。
他发现有的事情是可以做成的,关键在于是愿意去试试,还是事先就告诉自己不可能。
于是,他尝试了,他也做到了,他的故事甚至被几十家新闻机构争相报道。
曾经保护自己的防御机制也许是如今的天花板,未知的不确定,总是容易挑起过往受挫的神经。
但现在的你,已不是过去的你,不用因为害怕别人的拒绝,而先自己拒绝了自己。更不要因为对自我的限定,而影响孩子人生无限的可能。
因为你还可以选择多试试。
人生遭遇无法左右,但你可以决定自己的活法
有一期的《奇葩大会》节目来了一位盲人,他绝对是视障群体里的奇葩。
他玩杂志,做媒体,搞培训,做过很多事情,而且都是他喜欢做的事情,他的人生简直就像开挂了一样。
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不应该有“残疾人”。
从小双目失明的蔡聪,被医生诊断为不治后,周围的人都对他表示惋惜:“这小子这辈子算完了,差不多就这样了。”老师也不断对蔡聪说:“千万不要有其他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周围的环境似乎都在给他传递一种信念 —“你的人生就这样了”。你的眼睛盲了,你的人生仿佛就已经被定格,已无任何其他选择。
然而蔡聪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伤残不是优点,但也不是缺点,它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特点。
这些年他一直在给大众传递一种新的理念,他认为“伤残”或者“视障”只是一个人的特点或者条件,真正让我们的生活遇到很多问题的是我们的社会充满了太多的刻板印象。
这种刻板印象,不光对残障有,对性别、对种族、对贫困、对很多很多方面都有。它像一种信念一样,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说:“如果有更多的和残障有关的家庭在遇到残障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告诉他们,其实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新的活法,那他们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真的换了一种新的活法,会是什么样子呢?
1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阿甘正传》。
影片开始不久,阿甘的妈妈就告诉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句话, “You are no different than anybody else is”(你和别人没有任何的不同)。
说完这句,电影的画面便跳转到了另一个场景。一个中年男人对阿甘的妈妈说:“你的孩子有点不一样。”那是镇上一所学校的校长,校长说阿甘的智商测试只有75。阿甘的妈妈则立即回应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阿甘的妈妈说:“他不该去上特殊学校,阿甘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得到机会。”
坐在办公室外面的阿甘,默默地听着妈妈说过的话。阿甘的妈妈无时无刻不在给她的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念:你和别人没有任何不同。
我和别人没有任何不同,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活法。
正如电影片头和片尾都出现过的那片羽毛,它仿佛就像每个人的人生一样,随风飘零没有定数,你不知道它最后会在何处落地,就像阿甘的妈妈一开始并不知道会成为阿甘的妈妈,就像阿甘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智商只有75。
人生遭遇无法左右,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活法。
阿甘不介意别人的拒绝,也不在意别人的嘲笑,因为他根植于自己的信念,他的人生只是换了一种活法。
他不停地奔跑,跑出了很多东西,跑出了大学文凭、战争英雄,还有很多人从他的奔跑里,找寻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在他人看来,他已然是世俗的成功者了,甚至是人们的精神导师。但是对于阿甘来说,他只是在跑他自己的人生,跑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活法。
2
年过 75岁的玛莎·斯图尔特,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却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女性之一。
她出身贫困家庭,不到 10岁便去当保姆补贴家用。因为外形不错,后来成了百货商场的模特。靠着当模特赚来的钱,她考入美国顶级女子学院之一的纽约巴纳德学院。
同年,和丈夫相识并结婚,然而婚姻又给玛莎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为了支持丈夫的学业,玛莎不得不把事业和学业中断一年。当她想重返模特行业的时候,却又发现已经怀孕,只好再度放弃这份工作,转而成为一名证券经纪人。
好景不长,因为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她失业了,最后成了一名家庭主妇。
即便如此,她仍然选择活出自己的美丽人生,玛莎和丈夫花掉所有积蓄买下一间旧农舍,刷房子、种蔬果、玩园艺、搞家装……她花了 3年,把这几年自己做家务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美食飨客》,一出版就好评如潮,受到家庭主妇们的喜爱。
玛莎迅速红遍美国,“玛莎”不单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活法的代言。
随后,一场官司让她入狱。入狱,人生就完蛋了吗?入狱,也可以换一种活法。
她被分配去打扫监狱卫生,但凡只要是她打扫过的地方,都一尘不染。她每天坚持锻炼、教狱友做美食,还在监狱里开设瑜伽课,空闲时间还编写了下一本新书《玛莎法则》的提纲,甚至她还教狱友创业知识。
真正的独立,是选择为自己而活。
阿甘总是提起妈妈和他说过的话: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什么。
玛莎却用个人的经历告诉你,人生,不过是换一种活法。无论命运把你放在什么地方,你仍然可以选择活出自己的人生。
在别人看来,这样的人生简直是一部传奇;对玛莎而言,她不过是一直在为自己而活。驱使她开挂人生的动力来自于她内心的召唤,而不是别人看她的眼光,不是环境对她的影响。
3
心理学把人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地对所从事的活动的一种认知,如果听从内心的召唤,我们就是自己命运的主角。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很容易被外部环境左右,比如别人看你的眼光和对你的评论。
正如蔡聪说的,对于盲人来说,只有三大传统行业的路可以走,乞讨、卖艺和算命。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你进入盲校,盲校里面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将来你是要去做按摩的。
可是蔡聪心里不这么认为,特别是当他和哈本·吉尔玛(HabenGirma)有过一次交谈之后。
哈本·吉尔玛天生失明、失聪,是第一位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的聋哑人,她曾在 2015年获得美国白宫引导改变领袖奖,并有幸受到奥巴马总统的接见。如今,她是一位维护残疾人权益的律师。
她告诉蔡聪,自己和其他的兄弟姐妹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父母生命里面最珍贵的礼物,自己和其他人又确实有些不一样,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医生说,不过是换一种活法。于是她学盲文,学定向行走,做她感兴趣的一切事物。
哈本·吉尔玛觉得人们往往会对残疾人抱有消极的态度,总是假定盲人不能做一些事,坐轮椅的人不能做一些事,但实际上,一切皆有可能。
而她自己,就是活生生的证明。
如今,做了父亲的蔡聪依然在用他的行动和工作告诉世界,每个人的缺陷都可以看作是生命的一种特点,不用把问题扩大,不用把缺陷放大。
对于孩子的教育,他有着同样的观念:“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的我们教育方式并不适合我们所有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一个视角改变我们的教育呢,这是社会模式带给我们全新的思考方式,它的基础在于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拥有同等的生命价值和尊严。”
有缺陷,有挫折,有问题,但它就是这么一件事而已,并不意味着你其他方面有问题,并不意味着你生命的整体都有问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这个世界上自由发展,任何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活法,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
4
卢梭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命运可能会和我们开玩笑,生活可能会给我们诸多坎坷。
也许你会像玛莎一样经历各种人生的坎坷,也许你会像阿甘一样遭遇各种环境的嘲笑,也许你会像蔡聪一样面临各种身体的缺失。
也许,你也可以像玛莎一样活出丰富的人生,你也可以像阿甘一样跑出自己的命运,你也可以如蔡聪一样无视缺失的影响。
也许,你也可以尝试着换一种新的活法。人生遭遇无法左右,但你可以决定自己的活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