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350837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钱学森是我国国防科学事业的拓荒者、奠基人,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为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一生默默治学,但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他所选择的,既是一个科学家的天职,也是一个炎黄子孙的崇高使命。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在中国的国家史、华人的民族史和人类的世界史上,同时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先行人,他不仅是知识的宝藏、科学的旗帜,而且是民族的脊梁、华人的典范、时代的先锋与楷模。
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在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并先后出版了两部近70余万字的钱学森长篇传记的基础上, 以“知识就是力量”与“爱国主义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为贯穿全书的主旋律,精心为青少年撰写的《钱学森的故事》,旨在让“80后”“90后”“00后”们了解钱学森是怎么走过来的,“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是怎么走过来的,共和国的国防科学事业是怎么走过来的。期望年轻人读《钱学森的故事》,传承钱学森的精神,成长为千千万万的“钱学森们”。
钱学森一生默默治学,但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他所选择的,既是一个科学家的天职,也是一个炎黄子孙的崇高使命。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在中国的国家史、华人的民族史和人类的世界史上,同时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先行人,他不仅是知识的宝藏、科学的旗帜,而且是民族的脊梁、华人的典范、时代的先锋与楷模。
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在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并先后出版了两部近70余万字的钱学森长篇传记的基础上, 以“知识就是力量”与“爱国主义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为贯穿全书的主旋律,精心为青少年撰写的《钱学森的故事》,旨在让“80后”“90后”“00后”们了解钱学森是怎么走过来的,“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是怎么走过来的,共和国的国防科学事业是怎么走过来的。期望年轻人读《钱学森的故事》,传承钱学森的精神,成长为千千万万的“钱学森们”。
内容简介
《钱学森的故事》根据青少年人生成长需要与阅读兴趣特点,精选钱学森精彩人生片段,倾情讲述少年钱学森、“学神”钱学森、教师钱学森、戎装钱学森、伉俪情深钱学森、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传奇故事,生动展现钱学森卓越的人生追求、高尚的精神世界与非凡的科学成就,为广大青少年爱国家爱科学,素描了一位可亲、可敬、可学的超级偶像。
钱学森,一位昂扬自信的中国人。留美时,他自信:“人比人,你们谁敢与我比”;归国时,他自信:“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科学拓荒时,他自信:“不就是摔下来一个‘东风二号’吗?今天它掉下来,明天我们将把它射上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钱学森,一腔热血报效祖国。五年归国路,审判桌上赤子情深:“我是中国人,忠于中国人民。”“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软禁期间,与美特工斗智斗勇,向祖国发出求助信。辗转归国后,刮起“钱学森旋风”,首倡“火箭军”,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显风流,成就“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谁都爱听故事。钱学森的故事很多,而且也很有趣。作者娓娓道来,透过这一连串的故事,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就深深烙在你的脑海之中。
钱学森,人民的优秀代表,杰出的人民科学家!
钱学森,一位昂扬自信的中国人。留美时,他自信:“人比人,你们谁敢与我比”;归国时,他自信:“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科学拓荒时,他自信:“不就是摔下来一个‘东风二号’吗?今天它掉下来,明天我们将把它射上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钱学森,一腔热血报效祖国。五年归国路,审判桌上赤子情深:“我是中国人,忠于中国人民。”“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软禁期间,与美特工斗智斗勇,向祖国发出求助信。辗转归国后,刮起“钱学森旋风”,首倡“火箭军”,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显风流,成就“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谁都爱听故事。钱学森的故事很多,而且也很有趣。作者娓娓道来,透过这一连串的故事,一个实实在在、有血有肉的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形象,就深深烙在你的脑海之中。
钱学森,人民的优秀代表,杰出的人民科学家!
目 录
前言
在钱学森麾下拍电影 1
首长批准,叶永烈可以进入“21”基地 5
1开头的故事 9
从一辆天蓝色的轿车说起 10
钱学森是什么样的科学家? 12
2早年的故事 17
钱学森名字的来历 18
坐“洋包车”到“蒙养院” 22
手帕胡同里的飞镖 23
名师出高徒 27
“豆腐乳卤加稀饭” 32
绘画和音乐的“发烧友” 34
请求老师扣分 38
“进京赶考” 41
幸遇“培养大师的大师” 43
3留学的故事 47
“人比人,你们谁敢和我比?” 48
冯?卡门的“铁杆粉丝” 50
加盟“自杀俱乐部” 56
投进英国大使馆信箱的情报 61
好友汇聚在钱学森身旁 66
跨进门卫森严的五角大楼 69
追捕“回形针” 72
美军上校钱学森飞赴德国 76
一张历史性的照片 80
提审德国“火箭之王” 82
36岁那年双喜临门 87
青梅竹马“燕双飞” 90
蒋家有女初长成 94
科学与艺术喜结良缘 97
4抗争的故事 103
美国温馨的三口之家 104
来自延安的“红色”挚友 106
“应该回祖国去” 112
半路杀出“程咬金” 114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119
特工细细“研究”钱学森行李 122
牢狱之灾突然降临 125
监控的眼睛紧紧盯着 128
甩掉特工寄出至关重要的信 132
“火箭专家返回红色中国” 138
5归来的故事 143
终于跨过罗湖桥 144
陈赓大将乘专机赶来 147
密谈中国导弹计划 151
北京刮起“钱学森旋风” 154
称钱学森为“火箭王” 157
出任“导弹研究院”院长 158
女秘书眼中的“国宝” 161
“中将”军衔的传说 165
手心上的神机妙算 170
6 两弹一星的故事 175
入党的时刻 176
主动要求降为副职 177
身边多了一个军人 178
姓钱不爱钱 182
“争气弹”首战告捷 185
“失败为成功之母” 190
钱学森“失踪”了 193
穷途末路的“黑寡妇” 196
“邱小姐”跟导弹结合 201
中国卫星跃上太空 207
力荐逆向思维的年轻人 212
7 后的故事 217
一生的三次激动 218
剪报的故事 221
“铁杆”广播迷 224
科普高手 227
写信的故事 231
小青年PK钱学森 233
跟茅以升“商榷” 235
学问的来历 237
丰硕的人生秋天 240
“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246
后的岁月 249
万众送别科学巨星 252
在钱学森麾下拍电影 1
首长批准,叶永烈可以进入“21”基地 5
1开头的故事 9
从一辆天蓝色的轿车说起 10
钱学森是什么样的科学家? 12
2早年的故事 17
钱学森名字的来历 18
坐“洋包车”到“蒙养院” 22
手帕胡同里的飞镖 23
名师出高徒 27
“豆腐乳卤加稀饭” 32
绘画和音乐的“发烧友” 34
请求老师扣分 38
“进京赶考” 41
幸遇“培养大师的大师” 43
3留学的故事 47
“人比人,你们谁敢和我比?” 48
冯?卡门的“铁杆粉丝” 50
加盟“自杀俱乐部” 56
投进英国大使馆信箱的情报 61
好友汇聚在钱学森身旁 66
跨进门卫森严的五角大楼 69
追捕“回形针” 72
美军上校钱学森飞赴德国 76
一张历史性的照片 80
提审德国“火箭之王” 82
36岁那年双喜临门 87
青梅竹马“燕双飞” 90
蒋家有女初长成 94
科学与艺术喜结良缘 97
4抗争的故事 103
美国温馨的三口之家 104
来自延安的“红色”挚友 106
“应该回祖国去” 112
半路杀出“程咬金” 114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119
特工细细“研究”钱学森行李 122
牢狱之灾突然降临 125
监控的眼睛紧紧盯着 128
甩掉特工寄出至关重要的信 132
“火箭专家返回红色中国” 138
5归来的故事 143
终于跨过罗湖桥 144
陈赓大将乘专机赶来 147
密谈中国导弹计划 151
北京刮起“钱学森旋风” 154
称钱学森为“火箭王” 157
出任“导弹研究院”院长 158
女秘书眼中的“国宝” 161
“中将”军衔的传说 165
手心上的神机妙算 170
6 两弹一星的故事 175
入党的时刻 176
主动要求降为副职 177
身边多了一个军人 178
姓钱不爱钱 182
“争气弹”首战告捷 185
“失败为成功之母” 190
钱学森“失踪”了 193
穷途末路的“黑寡妇” 196
“邱小姐”跟导弹结合 201
中国卫星跃上太空 207
力荐逆向思维的年轻人 212
7 后的故事 217
一生的三次激动 218
剪报的故事 221
“铁杆”广播迷 224
科普高手 227
写信的故事 231
小青年PK钱学森 233
跟茅以升“商榷” 235
学问的来历 237
丰硕的人生秋天 240
“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246
后的岁月 249
万众送别科学巨星 252
前 言
前 言
在钱学森麾下拍电影
我结识钱学森先生,始于1979年2月23日。那天,我忽然接到国防科委科技部副部长柳鸣的电话,说是“钱副主任”到上海,约我一谈。“钱副主任”是谁?当时,钱学森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圈内人习惯于称他为“钱副主任”。
事情的起因是,当时我担任电影《向宇宙进军》的导演,《向宇宙进军》分三集,每集半小时,总共一个半小时,拍摄的内容正是钱学森“管辖”的范围。我把拍摄提纲寄往主管部门——国防科委以及第七机械工业部审查,没想到钱学森亲自看了拍摄提纲,乘来沪之际跟我谈谈他的意见。
当天晚上,我如约前往位于上海延安中路的延安饭店。柳鸣领着我来到六楼一间会客室。我刚坐定,穿着一身军装的钱学森就来了。他摘下军帽,露出宽广丰满而白净细嫩的天庭,书生气质,温文尔雅。一双眼睛,射出睿智的目光。虽说他出生在上海,由于三岁时便随父亲前往北京,所以满口京腔。他谦逊地自称“笨人”“对艺术外行”,却对影片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他告诉我,来上海之前,曾经与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任新民就拍摄提纲交换了意见。
钱学森说,影片的开头应该表现中国古代对太空的美好幻想: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立轴上的月亮、太阳、神仙,到嫦娥奔月神话、敦煌飞天壁画。在历数古人的飞天之梦时,钱学森还建议,这一组镜头好以古筝配上中国古典乐曲……其实,渊博的钱学森对艺术十分在行,尤其是音乐。他当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曾是校乐队的主力圆号手,何况他的夫人蒋英是留学德国的女高音声乐家。
钱学森非常概括地说,空间技术分三部分,“送上去,传下来,接收”。
“送上去”,就是用火箭把卫星、飞船送上太空;“传下来”,就是把卫星、飞船在太空的观测数据传下来;“接收”,就是地面接收站接收来自太空的数据。
对于“送上去”,钱学森说,“要宣传一下我们发射的火箭。火箭是空间技术的基础,要有一定的篇幅,讲这件事情。”
我问钱学森,如何把握有关火箭的保密尺度。他回答说:“关键看你是不是泄露要害。如果拍火箭,一个圆筒子,朝上跑,那有什么可保密?大家都是这个样子的嘛!现在你们别多想这些保密问题,想多了,会束缚思想。思想束缚了,什么都不敢动了。”
我当时感棘手的是影片的第三辑《载人航天》。虽然知道中国早在1971年就开始秘密选拔航天员,但航天员训练基地是严格保密之所,外人无法进去拍摄,所以我只能准备采用美国和苏联的载人航天电影资料。
趁接见的机会,我问钱学森,摄制组能不能前往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拍摄中国的载人航天?
令我非常兴奋的是,钱学森当场答应了!
钱学森说:“你们要求到基地拍摄,这件事,我们国防科委同意了,就可以办到。”
钱学森一锤定音!正是钱学森的这句话,打开了那严格保密的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的大门。
钱学森还说,人类并不局限于“航天”,将来还会发展到“航宇”。
当时,我还是头一回听说“航宇”这新名词。我问,“航宇”与“航天”有什么区别?
钱学森说,“‘航宇’——这个名词是我首先提出来的。”
他解释说,“我提出‘航宇’,这是从中国人的习惯,从航海、航空、航天推出来的。‘航宇’,就是星际航行。我在《星际航行概论》这本书里,一开始就说‘航宇’在今天指的是行星之间,还不是指恒星之间。飞出太阳系,今天来说这还不很现实。火箭要达到光速才行。近的两颗恒星之间,距离是四个光年。用现在火箭的速度,要几万年,这怎么行呢?飞出太阳系,是现在火箭解决不了的问题。”
钱学森笑着对我说,你们去航天员训练基地,一定会受欢迎。他们是专干这个的。他们就是要抓住这个拍电影的机会,好好扩大影响,宣传一下载人航天。
钱学森非常健谈,一口气谈了两个多小时。一边谈话,我一边作详细的笔记。翌日,我根据他的谈话整理出8000多字的记录,并交打字员打字,向电影厂领导汇报。我一直保存着那份打字稿。
有了钱学森给我开绿灯,我当然很“积极”,深知能够到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拍摄,是极其难得的机会。就在与钱学森谈话之后,我随即办好了前往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的手续,到那里作采访,并写作分镜头剧本。果真,在那里我受到热烈的欢迎,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在所长陈信领导下成立了专门的小组,负责接待、协助我们拍摄电影。
1979年4月,我带领摄制组从上海前往北京。由于当时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处于严格的保密之中,我们摄制组成员事先都经过有关部门的政治审查,同意之后才获得通行证。于是,我率摄制组进入“507所”——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及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在那里拍摄了半个月。那部《载人航天》影片,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艰难历程。为了拍摄《向宇宙进军》电影,我与钱学森有了多次交往,有时在北京国防科委他的办公室,有时在文化部电影放映室。《向宇宙进军》分三集三次送审。每一回去北京送审影片,他总是亲自看,一边看一边谈意见,而我则坐在他的旁边做记录。
钱学森说:“中国人早发明火箭。这是世界公认的。我们发明了火箭,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在南宋的时候,我们发明了火箭。这一点,提纲中是讲到了,不太着重,但是值得给予相当的分量,这件事应该好好宣传一下。”根据钱学森的意见,后来在影片中,我特地加了一个动画镜头,按照中国古代的火箭“飞火龙”的形象,设计了“火龙出水”的场面。钱学森在审查影片时,对这个动画镜头十分满意。
我发现,钱学森审查影片非常仔细,尤其是涉及保密的问题。比如,在我看来,火箭发射时,尾部喷射的火焰极其壮观,所以先用尾部喷火近景,再跳接火箭上天远景。钱学森告诉我,那个近景镜头一定要剪短,火箭尾部的喷射口刚一露出,马上跳远景。他说,那个近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泄密就会泄在近景上。所以,在影片中,大都用“一个圆筒子,朝上跑”,这样就避免了泄密。
影片结尾,一架中国航天飞机喷射着耀眼的火焰,载人航天,载人航宇,飞向太空深处。这架中国航天飞机是我们用模型做成的,在特技摄影棚里拍摄完成。钱学森非常赞赏这个镜头,因为这架远航的中国航天飞机,满载着中国航天人的希望,象征着中国载人航天辉煌的明天。钱学森对解说词也很注意。看完影片,总是向我要一份解说词,细细推敲一遍。
首长批准,叶永烈可以进入“21基地”
1980年我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钱学森是中国科协副主席,在会议期间,也多次见到钱学森,跟他交谈。
1980年6月17日,上海科学家彭加木在新疆罗布泊考察时失踪,我奉命从上海赶往罗布泊追踪采访。罗布泊已经干涸,成了一片盐碱荒滩,本来谁都可以去。然而罗布泊附近,却有一个代号叫“21基地”的军事要地,是必经之处。没有办理特殊的通行手续,是无法进入“21基地”这个神秘地方,当然也就无法进入罗布泊。这个“21基地”,其实也就是中国的核基地。前往罗布泊,途径中国的核基地,必须办理严格的审批手续,尤其是对于记者和作家。这一手续,要到北京办理。众多的记者一时无法到北京办理这一手续,因此只能滞留在乌鲁木齐,不能进入罗布泊。
当得知“21基地”由国防科委主管,我心中有底,即请新疆军区马申参谋长致电北京国防科委科技部副主任柳鸣,向钱学森报告。半小时之后,柳鸣致电新疆军区,告知“经首长批准,叶永烈可以进入‘21基地’”。柳鸣所说的“首长”,也就是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这样,当天晚上我就乘坐专车前往“21基地”,后来从那里乘坐直升机降落在罗布泊库木库都克,成为获准进入罗布泊采访的作家,参加搜索彭加木。我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追寻彭加木》。
我虽然与钱学森有了许多交往,但是那只是工作上的聆教,并未打算为钱学森写一本传记。
少年儿童出版社得知我与钱学森熟悉,约我去专访钱学森,为小读者们介绍钱学森。1980年4月28日,他们为此事发出致钱学森公函,请钱学森讲述青少年时代、留学和回国这三个阶段的故事。然而钱学森却没有答应我的采访。后来我得知,钱学森反对在生前写传记,而且极少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的这一态度,并不始于他成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之后,而是早在1950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就说过:“人在临终前好不要写书(传记),免得活着时就开始后悔。”
然而,在26年之后,我却接到为钱学森写作传记的任务。起初准备写作一本图文并茂的《钱学森画传》。在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开始着手采访,写作《钱学森画传》。我决定把书名改为《走近钱学森》,是因为这本书的主要读者定位为年轻人,这本书是让年轻读者“走近钱学森”。
我确立了写作《走近钱学森》的三条“准则”:
一是钱学森本人很少谈及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因此也就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关于他的讹传随之流传,其中不少是“真名人,假故事”。我在写作《走近钱学森》时不得不担负起“考证”史实的任务,期望本书能够清除这些虚构、胡编的污垢。
二是这本书以广大年轻读者为主要阅读对象,让“70后”“80后”“90后”们了解钱学森是怎么走过来的,“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是怎样走过来的,我们的共和国是怎么走过来的。期望年轻人能够传承钱学森精神,在未来能有千千万万个“新钱学森”手持火炬朝着科学的迅跑。
三是虽然“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涉及种种艰深的科学原理,而这本书力求用明白而流畅的语言使每一个读者都能读懂钱学森。我希望能够写出一个平实可信的钱学森,坚持用事实说话。
此外,书中没有“火箭之父”“导弹之父”之类颂扬性的称谓,钱学森本人也不喜欢对他的不实赞美。“知识就是力量”和“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贯穿全书的主旋律。
钱学森的一生,如同一部中国的“两弹一星”发展史。这本书当然主要是写钱学森的生平,但是也写以钱学森为主的“两弹一星”群体。正如钱学森本人再三强调的,“两弹一星”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所以我在着力刻画钱学森的形象的同时,也旁及“两弹一星”的统帅聂荣臻元帅、恳请钱学森“出山”的陈赓大将、钱学森的挚友郭永怀、钱学森手下三员“大将”——任新民、孙家栋和王永志……此外,还注意勾画与钱学森人生道路有着密切关联的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父亲钱均夫、导师冯?卡门、夫人蒋英、堂弟钱学榘等。我还注意勾画美国海军次长丹?金贝尔、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钱学森好友弗兰克?E?马勃不同的鲜明个性。这样的众星拱月式的表述方式,以求有助于读者对于钱学森传奇人生的更深理解。
在钱学森去世不到一个月,2009年11月30日,42万字的《走近钱学森》就印出来了。2009年12月5日,《走近钱学森》首发式在北京隆重举行,钱永刚教授、孙家栋院士、航天英雄杨利伟、英雄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等以及40多家媒体出席。对于《走近钱学森》一书我并不满意。在这本书的首发式上,我表示将对钱学森生平进行深入采访,写出一部更有分量的钱学森传记。
2010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99周年(虚龄100周年)诞辰。为了纪念钱学森,经过一年时间大量补充采访、修订后的近70万字的《钱学森》一书,于2010年12月10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隆重的首发式。30多家媒体记者出席。钱永刚教授认为,经过这次大修改之后,《钱学森》一书显得可读性更强,内容更丰富,是美味的“红烧肉”。
《钱学森》一书篇幅宏大。为了适合众多青少年读者阅读,中国青年出版社建议,把70万字的《钱学森》一书加以精选,用故事形式写成一本《钱学森的故事》。这就是您手中的《钱学森的故事》。
叶永烈 2017年11月7日于上海
在钱学森麾下拍电影
我结识钱学森先生,始于1979年2月23日。那天,我忽然接到国防科委科技部副部长柳鸣的电话,说是“钱副主任”到上海,约我一谈。“钱副主任”是谁?当时,钱学森担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圈内人习惯于称他为“钱副主任”。
事情的起因是,当时我担任电影《向宇宙进军》的导演,《向宇宙进军》分三集,每集半小时,总共一个半小时,拍摄的内容正是钱学森“管辖”的范围。我把拍摄提纲寄往主管部门——国防科委以及第七机械工业部审查,没想到钱学森亲自看了拍摄提纲,乘来沪之际跟我谈谈他的意见。
当天晚上,我如约前往位于上海延安中路的延安饭店。柳鸣领着我来到六楼一间会客室。我刚坐定,穿着一身军装的钱学森就来了。他摘下军帽,露出宽广丰满而白净细嫩的天庭,书生气质,温文尔雅。一双眼睛,射出睿智的目光。虽说他出生在上海,由于三岁时便随父亲前往北京,所以满口京腔。他谦逊地自称“笨人”“对艺术外行”,却对影片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他告诉我,来上海之前,曾经与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任新民就拍摄提纲交换了意见。
钱学森说,影片的开头应该表现中国古代对太空的美好幻想: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立轴上的月亮、太阳、神仙,到嫦娥奔月神话、敦煌飞天壁画。在历数古人的飞天之梦时,钱学森还建议,这一组镜头好以古筝配上中国古典乐曲……其实,渊博的钱学森对艺术十分在行,尤其是音乐。他当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曾是校乐队的主力圆号手,何况他的夫人蒋英是留学德国的女高音声乐家。
钱学森非常概括地说,空间技术分三部分,“送上去,传下来,接收”。
“送上去”,就是用火箭把卫星、飞船送上太空;“传下来”,就是把卫星、飞船在太空的观测数据传下来;“接收”,就是地面接收站接收来自太空的数据。
对于“送上去”,钱学森说,“要宣传一下我们发射的火箭。火箭是空间技术的基础,要有一定的篇幅,讲这件事情。”
我问钱学森,如何把握有关火箭的保密尺度。他回答说:“关键看你是不是泄露要害。如果拍火箭,一个圆筒子,朝上跑,那有什么可保密?大家都是这个样子的嘛!现在你们别多想这些保密问题,想多了,会束缚思想。思想束缚了,什么都不敢动了。”
我当时感棘手的是影片的第三辑《载人航天》。虽然知道中国早在1971年就开始秘密选拔航天员,但航天员训练基地是严格保密之所,外人无法进去拍摄,所以我只能准备采用美国和苏联的载人航天电影资料。
趁接见的机会,我问钱学森,摄制组能不能前往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拍摄中国的载人航天?
令我非常兴奋的是,钱学森当场答应了!
钱学森说:“你们要求到基地拍摄,这件事,我们国防科委同意了,就可以办到。”
钱学森一锤定音!正是钱学森的这句话,打开了那严格保密的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的大门。
钱学森还说,人类并不局限于“航天”,将来还会发展到“航宇”。
当时,我还是头一回听说“航宇”这新名词。我问,“航宇”与“航天”有什么区别?
钱学森说,“‘航宇’——这个名词是我首先提出来的。”
他解释说,“我提出‘航宇’,这是从中国人的习惯,从航海、航空、航天推出来的。‘航宇’,就是星际航行。我在《星际航行概论》这本书里,一开始就说‘航宇’在今天指的是行星之间,还不是指恒星之间。飞出太阳系,今天来说这还不很现实。火箭要达到光速才行。近的两颗恒星之间,距离是四个光年。用现在火箭的速度,要几万年,这怎么行呢?飞出太阳系,是现在火箭解决不了的问题。”
钱学森笑着对我说,你们去航天员训练基地,一定会受欢迎。他们是专干这个的。他们就是要抓住这个拍电影的机会,好好扩大影响,宣传一下载人航天。
钱学森非常健谈,一口气谈了两个多小时。一边谈话,我一边作详细的笔记。翌日,我根据他的谈话整理出8000多字的记录,并交打字员打字,向电影厂领导汇报。我一直保存着那份打字稿。
有了钱学森给我开绿灯,我当然很“积极”,深知能够到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拍摄,是极其难得的机会。就在与钱学森谈话之后,我随即办好了前往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的手续,到那里作采访,并写作分镜头剧本。果真,在那里我受到热烈的欢迎,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在所长陈信领导下成立了专门的小组,负责接待、协助我们拍摄电影。
1979年4月,我带领摄制组从上海前往北京。由于当时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处于严格的保密之中,我们摄制组成员事先都经过有关部门的政治审查,同意之后才获得通行证。于是,我率摄制组进入“507所”——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及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在那里拍摄了半个月。那部《载人航天》影片,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艰难历程。为了拍摄《向宇宙进军》电影,我与钱学森有了多次交往,有时在北京国防科委他的办公室,有时在文化部电影放映室。《向宇宙进军》分三集三次送审。每一回去北京送审影片,他总是亲自看,一边看一边谈意见,而我则坐在他的旁边做记录。
钱学森说:“中国人早发明火箭。这是世界公认的。我们发明了火箭,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在南宋的时候,我们发明了火箭。这一点,提纲中是讲到了,不太着重,但是值得给予相当的分量,这件事应该好好宣传一下。”根据钱学森的意见,后来在影片中,我特地加了一个动画镜头,按照中国古代的火箭“飞火龙”的形象,设计了“火龙出水”的场面。钱学森在审查影片时,对这个动画镜头十分满意。
我发现,钱学森审查影片非常仔细,尤其是涉及保密的问题。比如,在我看来,火箭发射时,尾部喷射的火焰极其壮观,所以先用尾部喷火近景,再跳接火箭上天远景。钱学森告诉我,那个近景镜头一定要剪短,火箭尾部的喷射口刚一露出,马上跳远景。他说,那个近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泄密就会泄在近景上。所以,在影片中,大都用“一个圆筒子,朝上跑”,这样就避免了泄密。
影片结尾,一架中国航天飞机喷射着耀眼的火焰,载人航天,载人航宇,飞向太空深处。这架中国航天飞机是我们用模型做成的,在特技摄影棚里拍摄完成。钱学森非常赞赏这个镜头,因为这架远航的中国航天飞机,满载着中国航天人的希望,象征着中国载人航天辉煌的明天。钱学森对解说词也很注意。看完影片,总是向我要一份解说词,细细推敲一遍。
首长批准,叶永烈可以进入“21基地”
1980年我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钱学森是中国科协副主席,在会议期间,也多次见到钱学森,跟他交谈。
1980年6月17日,上海科学家彭加木在新疆罗布泊考察时失踪,我奉命从上海赶往罗布泊追踪采访。罗布泊已经干涸,成了一片盐碱荒滩,本来谁都可以去。然而罗布泊附近,却有一个代号叫“21基地”的军事要地,是必经之处。没有办理特殊的通行手续,是无法进入“21基地”这个神秘地方,当然也就无法进入罗布泊。这个“21基地”,其实也就是中国的核基地。前往罗布泊,途径中国的核基地,必须办理严格的审批手续,尤其是对于记者和作家。这一手续,要到北京办理。众多的记者一时无法到北京办理这一手续,因此只能滞留在乌鲁木齐,不能进入罗布泊。
当得知“21基地”由国防科委主管,我心中有底,即请新疆军区马申参谋长致电北京国防科委科技部副主任柳鸣,向钱学森报告。半小时之后,柳鸣致电新疆军区,告知“经首长批准,叶永烈可以进入‘21基地’”。柳鸣所说的“首长”,也就是国防科委副主任钱学森。这样,当天晚上我就乘坐专车前往“21基地”,后来从那里乘坐直升机降落在罗布泊库木库都克,成为获准进入罗布泊采访的作家,参加搜索彭加木。我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追寻彭加木》。
我虽然与钱学森有了许多交往,但是那只是工作上的聆教,并未打算为钱学森写一本传记。
少年儿童出版社得知我与钱学森熟悉,约我去专访钱学森,为小读者们介绍钱学森。1980年4月28日,他们为此事发出致钱学森公函,请钱学森讲述青少年时代、留学和回国这三个阶段的故事。然而钱学森却没有答应我的采访。后来我得知,钱学森反对在生前写传记,而且极少接受媒体采访。钱学森的这一态度,并不始于他成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之后,而是早在1950年,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就说过:“人在临终前好不要写书(传记),免得活着时就开始后悔。”
然而,在26年之后,我却接到为钱学森写作传记的任务。起初准备写作一本图文并茂的《钱学森画传》。在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开始着手采访,写作《钱学森画传》。我决定把书名改为《走近钱学森》,是因为这本书的主要读者定位为年轻人,这本书是让年轻读者“走近钱学森”。
我确立了写作《走近钱学森》的三条“准则”:
一是钱学森本人很少谈及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因此也就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关于他的讹传随之流传,其中不少是“真名人,假故事”。我在写作《走近钱学森》时不得不担负起“考证”史实的任务,期望本书能够清除这些虚构、胡编的污垢。
二是这本书以广大年轻读者为主要阅读对象,让“70后”“80后”“90后”们了解钱学森是怎么走过来的,“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是怎样走过来的,我们的共和国是怎么走过来的。期望年轻人能够传承钱学森精神,在未来能有千千万万个“新钱学森”手持火炬朝着科学的迅跑。
三是虽然“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涉及种种艰深的科学原理,而这本书力求用明白而流畅的语言使每一个读者都能读懂钱学森。我希望能够写出一个平实可信的钱学森,坚持用事实说话。
此外,书中没有“火箭之父”“导弹之父”之类颂扬性的称谓,钱学森本人也不喜欢对他的不实赞美。“知识就是力量”和“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贯穿全书的主旋律。
钱学森的一生,如同一部中国的“两弹一星”发展史。这本书当然主要是写钱学森的生平,但是也写以钱学森为主的“两弹一星”群体。正如钱学森本人再三强调的,“两弹一星”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所以我在着力刻画钱学森的形象的同时,也旁及“两弹一星”的统帅聂荣臻元帅、恳请钱学森“出山”的陈赓大将、钱学森的挚友郭永怀、钱学森手下三员“大将”——任新民、孙家栋和王永志……此外,还注意勾画与钱学森人生道路有着密切关联的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其中包括父亲钱均夫、导师冯?卡门、夫人蒋英、堂弟钱学榘等。我还注意勾画美国海军次长丹?金贝尔、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钱学森好友弗兰克?E?马勃不同的鲜明个性。这样的众星拱月式的表述方式,以求有助于读者对于钱学森传奇人生的更深理解。
在钱学森去世不到一个月,2009年11月30日,42万字的《走近钱学森》就印出来了。2009年12月5日,《走近钱学森》首发式在北京隆重举行,钱永刚教授、孙家栋院士、航天英雄杨利伟、英雄航天员聂海胜、费俊龙等以及40多家媒体出席。对于《走近钱学森》一书我并不满意。在这本书的首发式上,我表示将对钱学森生平进行深入采访,写出一部更有分量的钱学森传记。
2010年12月11日,是钱学森99周年(虚龄100周年)诞辰。为了纪念钱学森,经过一年时间大量补充采访、修订后的近70万字的《钱学森》一书,于2010年12月10日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隆重的首发式。30多家媒体记者出席。钱永刚教授认为,经过这次大修改之后,《钱学森》一书显得可读性更强,内容更丰富,是美味的“红烧肉”。
《钱学森》一书篇幅宏大。为了适合众多青少年读者阅读,中国青年出版社建议,把70万字的《钱学森》一书加以精选,用故事形式写成一本《钱学森的故事》。这就是您手中的《钱学森的故事》。
叶永烈 2017年11月7日于上海
在线试读
追捕“回形针”
追捕“回形针”冯?布劳恩,那曲折历程,可以写一部惊险小说。
1945年初,苏军从东面,美、英联军从西面,几乎同时攻入德国本土。这时,不论是美、英联军的先头部队,还是苏联红军的先头部队,都接到各自国家的情报部门的密令,不惜一切代价搜罗纳粹火箭科学家,头号追捕目标是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德国火箭的总设计师。德国火箭的种种秘密,全都装在他的脑袋里。抓住冯?布劳恩,等于占领了德国火箭的“保密库”。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施行“回形针行动”的时候,美国以1个伞兵师、2个装甲师加上第6集团军重兵出击德国,以求掩护一支刚刚成立的“阿尔索斯”突击队。“阿尔索斯”是一支间谍部队,秘密任务就是抢在任何国家尤其苏联之前,俘虏德国、意大利那些优秀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并劝服这些科学家加入美国籍,为美国工作。
当时的冯?布劳恩,不仅是美、苏两国特工搜捕的重点,而德国的盖世太保也严密监视着他。那是因为在1944年3月,身为纳粹党员的冯?布劳恩竟然声言,他反对把火箭用于战争,他研究火箭的目的始终是“宇宙旅行”。为此,他被捕入狱,差一点被以“叛国罪”枪毙。毕竟冯?布劳恩是德国秀的火箭专家,经过朋友们的多方营救和叛国罪名理由不充分,冯?布劳恩在斯德丁的监狱中被拘押了两周之后,终于获得释放,但是仍处于盖世太保监视之中。
1944年6月13 日,纳粹向伦敦发射了枚V-1火箭,冯?布劳恩闻讯,把这一天称为“一生中黑暗的日子”,并声称:“我们的火箭表现出色,只是它在一个完全错误的星球上着陆。”
当美英联军和苏联红军攻入德国,哈尔茨山区成为双方的必争之地。按照美英和苏联在此前秘密划定的双方军队占领德国的版图,哈尔茨山区属于苏占区。
作为V-1、V-2火箭总设计师的冯?布劳恩面临选择:到苏联去,还是去英国、美国?他反感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不愿意去那里。虽然同在欧洲的英国很适合于他,但是他深知,英国是万万去不得的,尽管他反对火箭用于战争,但是轰炸伦敦的正是他所研制的导弹,他脱不了干系。剩下的的选择,那就是前往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冯?布劳恩说:“把我们的‘婴儿’交给妥当的人,这是我们对人类应尽的责任。”他所说的“婴儿”,就是火箭。他把美国视为“妥当的人”。
1945年4月11日,美军军团不顾事先约定,抢先进入了本属于苏军占领区的诺德豪森市时。美军少校罗伯特?斯达弗领导的科技情报小分队,加入了美军先头部队的行列。这支科技情报小分队专门的职责就是实行“回形针行动”。美军从诺德豪森的地下工厂里,运走大批图纸、资料,运走已经制造好的100枚V-2型火箭、拆走制造导弹的设备,足足装满了300个车皮!
美军在诺德豪森俘获了492名德国导弹专家及其644名家属,把他们押上了美国的军车。另外,美军就连那些训练有素的德国导弹兵士也不放过,动员他们前往美国。
美军成功地实行了“回形针行动”。就在美军撤离6小时之后,当苏军赶到诺德豪森市时,那里的导弹工厂已经人去楼空!
对于来不及运走的导弹制造设备,美军就地销毁,不愿留给苏军。
然而,非常遗憾,美军在诺德豪森并没有发现,列在抓捕名单首位的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到哪里去了呢?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美军意外地在慕尼黑发现了冯?布劳恩。
原来,战争的形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在瓦尔特?罗伯特?多恩伯格率领下,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一批德国火箭精英,被转移到了巴伐利亚州慕尼黑附近的小镇奥伯阿梅高。
多恩伯格曾经担任佩内明德火箭研制中心和试验基地的司令官,是德国负责火箭研制的官员,他本人也是火箭专家。
1945年5月2日,当美国第44步兵师的一队巡逻侦察兵出现在慕尼黑城郊时,多恩伯格和负责看守的那批德国火箭精英的党卫军指挥官穆勒进行密商,“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背叛纳粹,向盟军投降。
他们派出了布劳恩的弟弟作为谈判代表。布劳恩的弟弟马格努斯是火箭引擎工程师。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
“我年轻,英语流利,万一美国人过于紧张向我开枪也不要紧,反正我是整个设计团队里不重要的一个。”
当时,马格努斯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美军巡逻侦察兵那里。这个小伙子用自以为“流利”而实际上是非常蹩脚的英语说,“我是马格努斯?冯?布劳恩,我的哥哥就是V-2火箭的设计师,我们现在投降了。”
真是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以冯?布劳恩为首的126名德国火箭精英,就这样倒戈,投进美国人的怀抱。
当冯?布劳恩到达美军营地的时候,美国士兵不敢相信这个年仅33岁的年轻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德国“火箭之王”。一位美国步兵说:“我们如果不是抓到了第三帝国伟大的科学家,就一定是抓到了个的骗子。”
除了冯?布劳恩之外,向美军投诚的还有在研制德国火箭方面仅次于冯?布劳恩的鲁道夫?内贝尔。当初被多恩伯格从德国“星际航行协会”选中的四位火箭专家,其中之一是冯?布劳恩,另一位就是鲁道夫?内贝尔。
瓦尔特?罗伯特?多恩伯格当然因此立了大功。后来,多恩伯格被送往美国,出任美国空军部所辖的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导弹设计顾问。1964年,他成为贝尔飞机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
美国还派出突击队深入佩内明德。虽然那里的专家和图纸已经不多,但是美军还是尽力收入自己囊中。
1945年5月5日,苏军占领了佩内明德,又比美军晚了一步。
美军在德国各地至少俘获了1000名火箭科学家、工程师。
苏联也赶紧出招。针对美国的“回形针行动”,苏军元帅朱可夫决定实行“面包换人”计划。在美苏占领区交界的小镇卡本霍夫,苏军把黄油和面包直接摆在检查站边上,号召德国的火箭科学家、工程师到苏占区吃“面包”。果真,也有不少德国专家被黄油和面包所吸引。其中的收获是赫尔穆特?格罗特鲁普向苏军投诚,他是佩内明德火箭中心专门负责制导控制系统研究的专家,后来成为苏联导弹工程的重要科学家。据赫尔穆特?格罗特鲁普后来自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导弹的关键技术,是应用了钱学森在两年前发表的论文《超声速气流中锥形体的压力分布》。
90%的德国一流的火箭专家被美国所俘获。苏联所得到的是剩下的10%以及美军一时搬不走的笨重的火箭生产设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一座V-2火箭制造工厂就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试验区内悄然开工。
美国与苏联之间的战备和太空竞赛开始了。
追捕“回形针”冯?布劳恩,那曲折历程,可以写一部惊险小说。
1945年初,苏军从东面,美、英联军从西面,几乎同时攻入德国本土。这时,不论是美、英联军的先头部队,还是苏联红军的先头部队,都接到各自国家的情报部门的密令,不惜一切代价搜罗纳粹火箭科学家,头号追捕目标是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德国火箭的总设计师。德国火箭的种种秘密,全都装在他的脑袋里。抓住冯?布劳恩,等于占领了德国火箭的“保密库”。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施行“回形针行动”的时候,美国以1个伞兵师、2个装甲师加上第6集团军重兵出击德国,以求掩护一支刚刚成立的“阿尔索斯”突击队。“阿尔索斯”是一支间谍部队,秘密任务就是抢在任何国家尤其苏联之前,俘虏德国、意大利那些优秀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并劝服这些科学家加入美国籍,为美国工作。
当时的冯?布劳恩,不仅是美、苏两国特工搜捕的重点,而德国的盖世太保也严密监视着他。那是因为在1944年3月,身为纳粹党员的冯?布劳恩竟然声言,他反对把火箭用于战争,他研究火箭的目的始终是“宇宙旅行”。为此,他被捕入狱,差一点被以“叛国罪”枪毙。毕竟冯?布劳恩是德国秀的火箭专家,经过朋友们的多方营救和叛国罪名理由不充分,冯?布劳恩在斯德丁的监狱中被拘押了两周之后,终于获得释放,但是仍处于盖世太保监视之中。
1944年6月13 日,纳粹向伦敦发射了枚V-1火箭,冯?布劳恩闻讯,把这一天称为“一生中黑暗的日子”,并声称:“我们的火箭表现出色,只是它在一个完全错误的星球上着陆。”
当美英联军和苏联红军攻入德国,哈尔茨山区成为双方的必争之地。按照美英和苏联在此前秘密划定的双方军队占领德国的版图,哈尔茨山区属于苏占区。
作为V-1、V-2火箭总设计师的冯?布劳恩面临选择:到苏联去,还是去英国、美国?他反感苏联的共产主义制度,不愿意去那里。虽然同在欧洲的英国很适合于他,但是他深知,英国是万万去不得的,尽管他反对火箭用于战争,但是轰炸伦敦的正是他所研制的导弹,他脱不了干系。剩下的的选择,那就是前往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冯?布劳恩说:“把我们的‘婴儿’交给妥当的人,这是我们对人类应尽的责任。”他所说的“婴儿”,就是火箭。他把美国视为“妥当的人”。
1945年4月11日,美军军团不顾事先约定,抢先进入了本属于苏军占领区的诺德豪森市时。美军少校罗伯特?斯达弗领导的科技情报小分队,加入了美军先头部队的行列。这支科技情报小分队专门的职责就是实行“回形针行动”。美军从诺德豪森的地下工厂里,运走大批图纸、资料,运走已经制造好的100枚V-2型火箭、拆走制造导弹的设备,足足装满了300个车皮!
美军在诺德豪森俘获了492名德国导弹专家及其644名家属,把他们押上了美国的军车。另外,美军就连那些训练有素的德国导弹兵士也不放过,动员他们前往美国。
美军成功地实行了“回形针行动”。就在美军撤离6小时之后,当苏军赶到诺德豪森市时,那里的导弹工厂已经人去楼空!
对于来不及运走的导弹制造设备,美军就地销毁,不愿留给苏军。
然而,非常遗憾,美军在诺德豪森并没有发现,列在抓捕名单首位的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到哪里去了呢?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美军意外地在慕尼黑发现了冯?布劳恩。
原来,战争的形势越来越紧张的时候,在瓦尔特?罗伯特?多恩伯格率领下,包括冯?布劳恩在内的一批德国火箭精英,被转移到了巴伐利亚州慕尼黑附近的小镇奥伯阿梅高。
多恩伯格曾经担任佩内明德火箭研制中心和试验基地的司令官,是德国负责火箭研制的官员,他本人也是火箭专家。
1945年5月2日,当美国第44步兵师的一队巡逻侦察兵出现在慕尼黑城郊时,多恩伯格和负责看守的那批德国火箭精英的党卫军指挥官穆勒进行密商,“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背叛纳粹,向盟军投降。
他们派出了布劳恩的弟弟作为谈判代表。布劳恩的弟弟马格努斯是火箭引擎工程师。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
“我年轻,英语流利,万一美国人过于紧张向我开枪也不要紧,反正我是整个设计团队里不重要的一个。”
当时,马格努斯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美军巡逻侦察兵那里。这个小伙子用自以为“流利”而实际上是非常蹩脚的英语说,“我是马格努斯?冯?布劳恩,我的哥哥就是V-2火箭的设计师,我们现在投降了。”
真是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以冯?布劳恩为首的126名德国火箭精英,就这样倒戈,投进美国人的怀抱。
当冯?布劳恩到达美军营地的时候,美国士兵不敢相信这个年仅33岁的年轻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德国“火箭之王”。一位美国步兵说:“我们如果不是抓到了第三帝国伟大的科学家,就一定是抓到了个的骗子。”
除了冯?布劳恩之外,向美军投诚的还有在研制德国火箭方面仅次于冯?布劳恩的鲁道夫?内贝尔。当初被多恩伯格从德国“星际航行协会”选中的四位火箭专家,其中之一是冯?布劳恩,另一位就是鲁道夫?内贝尔。
瓦尔特?罗伯特?多恩伯格当然因此立了大功。后来,多恩伯格被送往美国,出任美国空军部所辖的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导弹设计顾问。1964年,他成为贝尔飞机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
美国还派出突击队深入佩内明德。虽然那里的专家和图纸已经不多,但是美军还是尽力收入自己囊中。
1945年5月5日,苏军占领了佩内明德,又比美军晚了一步。
美军在德国各地至少俘获了1000名火箭科学家、工程师。
苏联也赶紧出招。针对美国的“回形针行动”,苏军元帅朱可夫决定实行“面包换人”计划。在美苏占领区交界的小镇卡本霍夫,苏军把黄油和面包直接摆在检查站边上,号召德国的火箭科学家、工程师到苏占区吃“面包”。果真,也有不少德国专家被黄油和面包所吸引。其中的收获是赫尔穆特?格罗特鲁普向苏军投诚,他是佩内明德火箭中心专门负责制导控制系统研究的专家,后来成为苏联导弹工程的重要科学家。据赫尔穆特?格罗特鲁普后来自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导弹的关键技术,是应用了钱学森在两年前发表的论文《超声速气流中锥形体的压力分布》。
90%的德国一流的火箭专家被美国所俘获。苏联所得到的是剩下的10%以及美军一时搬不走的笨重的火箭生产设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一座V-2火箭制造工厂就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试验区内悄然开工。
美国与苏联之间的战备和太空竞赛开始了。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