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3922710
编辑推荐
本书是特别为期盼孩子成长、成功的家长准备的。不同于市面上同类型书籍是,本书摒弃了生涩、枯燥的教条,运用“孩子事例”、“心理分析”以及“专家支招”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年轻的父母们能够轻松地全面掌握孩子的心理,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心理,建立完美性格。
目 录
一、培养健全性格——塑造活泼开朗的宝宝
1.一个人的小世界——独生子女的孤僻症
2.玩具不给别人玩——小气的宝宝
3.躲在妈妈后面——害羞的小公主
4.“我为什么这么丑”——小孩子也会自卑
5.“谁让她不吃早饭,活该!”——宝宝没有同情心
6.脆弱的宝宝——婴幼儿的蛋壳心理
7.“妈妈我害怕”——胆子小
8.家有小“犟驴”——孩子的犟脾气
9.爱抹眼泪的宝宝——宝宝爱哭为哪般
10.“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没主见
11.“妈妈,你来帮帮我”——自理能力差
12.“她的发卡难看死了”——孩子的嫉妒心理
13.“他有的我也要有”——攀比心理
14.愤怒的“小天使”——孩子的小脾气
15.“我是男孩,还是女孩?”——性别倒错现象
16.输了就哭——孩子为什么输不起
二、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要扼杀孩子的童真
1.“我不是多动,我只是静不下来”——婴幼儿多动现象
2.“我只是想看看里面什么样”——孩子爱破坏东西的表现
3.家里有个“小疯子”——清楚认识孩子的“人来疯”
4.超级“模仿秀”——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5.马虎大意的“小画家”——谈婴幼儿的观察能力
6.小淘气鬼——孩子淘气为哪般
7.“让我再看会儿”——谨防婴幼儿“电视孤独症”
8.“我不想和别人玩”——孩子不合群的烦恼
9.宝贝的“最爱”和“次爱”——孩子的“冷热脸”心理
三、宝宝的朋友和家庭——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
1.围着妈妈转的孩子——孩子的依恋心理
2.爱和小朋友争吵——孩子吵架的背后
3.宝宝是个小霸王——谈孩子的霸道行为
4.认生的宝宝——解析孩子认生心理
5.“老师,彤彤没画好!”——小小“告状王”
6.“我们不带蓓蓓玩”——孩子为何被拒绝参加游戏
7.“妈妈,又有小朋友欺负我了”——孩子是个“受气包”
8.“学奥特曼替人报仇不好吗”——孩子为何爱管闲事
9.“为什么小朋友给我起外号”——外号伤了宝宝的自尊心
10.“你扮新郎,我扮新娘。”——小孩子喜欢“过家家”
11.躲在角落里一个人玩——孩子的退缩行为
12.“妈妈,为什么”——宝宝是个“小问号”
四、家有“讨厌鬼”——宝宝成长的烦恼
1.不干的褥子——宝宝尿床成了“习惯”
2.我家有个夜哭郎——谈幼儿夜啼
3.家有“夜猫子”——谈幼儿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4.墙角的魔鬼——可怕的夜晚
5.“哪个是左,哪个是右?”——分不清左右的宝宝
6.梦里的“大灰狼”——被噩梦缠身的宝宝
7.夜晚被惊醒的小宝贝——谈幼儿夜惊
8.宝贝的“小宝贝”——孩子的恋物行为
9.“我不要上幼儿园”——分离焦虑症
10.“小水杯哪去了”——乱丢东西
11.“手指真好吃”——爱啃他的“蜜”手指
12.“我就要摸”——爱摸“小鸡鸡”
五、与难缠的孩子过招——面对孩子的坏习惯
1.“宝贝,你能不能快一点”——慢吞吞的孩子
2.喜欢“顺手牵羊”——孩子成了“小小偷”
3.“我真的是在说谎吗”——宝宝谎言真真假假
4.“我骂人是因为他骂我”——讲脏话
5.“我不喜欢去厕所”——随地大小便
6.“奶奶帮我做”——只开口不动手
7.“我,我,我”孩子得了“口吃病”
8.“我也想吃”——贪吃
9.“我偏不”——小小“造反派”
10.我激动,我咬人——可爱宝宝爱“咬人”
11.“这不是我的错”——孩子做错事不认错怎么办
12.“我不爱吃这个”——挑食的宝宝
13.“妈妈,我肚子疼”——孩子为什么喜欢装病
14.“我不刷牙”——不爱卫生的“臭”宝宝
15.“我死给你看”——幼儿也会有极端心理
1.一个人的小世界——独生子女的孤僻症
2.玩具不给别人玩——小气的宝宝
3.躲在妈妈后面——害羞的小公主
4.“我为什么这么丑”——小孩子也会自卑
5.“谁让她不吃早饭,活该!”——宝宝没有同情心
6.脆弱的宝宝——婴幼儿的蛋壳心理
7.“妈妈我害怕”——胆子小
8.家有小“犟驴”——孩子的犟脾气
9.爱抹眼泪的宝宝——宝宝爱哭为哪般
10.“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没主见
11.“妈妈,你来帮帮我”——自理能力差
12.“她的发卡难看死了”——孩子的嫉妒心理
13.“他有的我也要有”——攀比心理
14.愤怒的“小天使”——孩子的小脾气
15.“我是男孩,还是女孩?”——性别倒错现象
16.输了就哭——孩子为什么输不起
二、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要扼杀孩子的童真
1.“我不是多动,我只是静不下来”——婴幼儿多动现象
2.“我只是想看看里面什么样”——孩子爱破坏东西的表现
3.家里有个“小疯子”——清楚认识孩子的“人来疯”
4.超级“模仿秀”——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5.马虎大意的“小画家”——谈婴幼儿的观察能力
6.小淘气鬼——孩子淘气为哪般
7.“让我再看会儿”——谨防婴幼儿“电视孤独症”
8.“我不想和别人玩”——孩子不合群的烦恼
9.宝贝的“最爱”和“次爱”——孩子的“冷热脸”心理
三、宝宝的朋友和家庭——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
1.围着妈妈转的孩子——孩子的依恋心理
2.爱和小朋友争吵——孩子吵架的背后
3.宝宝是个小霸王——谈孩子的霸道行为
4.认生的宝宝——解析孩子认生心理
5.“老师,彤彤没画好!”——小小“告状王”
6.“我们不带蓓蓓玩”——孩子为何被拒绝参加游戏
7.“妈妈,又有小朋友欺负我了”——孩子是个“受气包”
8.“学奥特曼替人报仇不好吗”——孩子为何爱管闲事
9.“为什么小朋友给我起外号”——外号伤了宝宝的自尊心
10.“你扮新郎,我扮新娘。”——小孩子喜欢“过家家”
11.躲在角落里一个人玩——孩子的退缩行为
12.“妈妈,为什么”——宝宝是个“小问号”
四、家有“讨厌鬼”——宝宝成长的烦恼
1.不干的褥子——宝宝尿床成了“习惯”
2.我家有个夜哭郎——谈幼儿夜啼
3.家有“夜猫子”——谈幼儿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4.墙角的魔鬼——可怕的夜晚
5.“哪个是左,哪个是右?”——分不清左右的宝宝
6.梦里的“大灰狼”——被噩梦缠身的宝宝
7.夜晚被惊醒的小宝贝——谈幼儿夜惊
8.宝贝的“小宝贝”——孩子的恋物行为
9.“我不要上幼儿园”——分离焦虑症
10.“小水杯哪去了”——乱丢东西
11.“手指真好吃”——爱啃他的“蜜”手指
12.“我就要摸”——爱摸“小鸡鸡”
五、与难缠的孩子过招——面对孩子的坏习惯
1.“宝贝,你能不能快一点”——慢吞吞的孩子
2.喜欢“顺手牵羊”——孩子成了“小小偷”
3.“我真的是在说谎吗”——宝宝谎言真真假假
4.“我骂人是因为他骂我”——讲脏话
5.“我不喜欢去厕所”——随地大小便
6.“奶奶帮我做”——只开口不动手
7.“我,我,我”孩子得了“口吃病”
8.“我也想吃”——贪吃
9.“我偏不”——小小“造反派”
10.我激动,我咬人——可爱宝宝爱“咬人”
11.“这不是我的错”——孩子做错事不认错怎么办
12.“我不爱吃这个”——挑食的宝宝
13.“妈妈,我肚子疼”——孩子为什么喜欢装病
14.“我不刷牙”——不爱卫生的“臭”宝宝
15.“我死给你看”——幼儿也会有极端心理
前 言
“我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为一名运动员,像刘翔一样棒!” “我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医生,女孩子做文静的工作比什么都好!” “我希望……” 身为父母,总对孩子寄予着许多期望,或是期待他能够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或是期待他能在长大后光宗
在线试读
1.一个人的小世界——独生子女的孤僻症
洋洋今年3周岁,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平时也没有时间照顾洋洋,就把他一个人放在家里由保姆看管。每次妈妈上班前都要叮嘱保姆:“看好洋洋,不要让他出去玩,外面不安全。”洋洋正处于爱玩的年龄阶段,总是耐不住寂寞,缠着小保姆带他出去玩,但每次都遭到拒绝。久而久之,洋洋便再也不要求出去玩了,每天就安安静静地闷在自己的小屋子里。
渐渐地,洋洋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父母把他送到离家很近的一所幼儿园就读。可每天还没到幼儿园门口,洋洋就会大声哭闹着不肯进去。老师告诉洋洋的爸爸妈妈,说洋洋从来不和小朋友一起玩,也不跟老师要玩具玩,就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其他小朋友玩。到了中午睡午觉的时间,洋洋就很乖地躺在床上。可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他的两个小眼睛一直睁着,既不睡觉,也不说话,就那么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前两天打预防针,很多小朋友都哭了,就洋洋一声没哭。曾有个小朋友想拉着洋洋的手一起做游戏,洋洋表现得很吃惊、很畏缩,表情木木的。
洋洋的爸爸妈妈听完幼儿园老师的话后,心里很担心:这个只有3岁的孩子会不会是患上了孤僻症呀。
心理解析
当孩子长到3岁左右时,就会表现出一种属于自己的特殊的心理需要:从依赖、依恋大人,到开始渴望与同伴交往。由于这种心理的形成,所以在这段时期内,孩子对周围小同伴往往是热情、主动的。即使是不相识的孩子,他们在共同交往的活动过程中,也能体现出彼此理解、相互照顾、共同分享、团队合作等行为。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孩子社交的萌芽,它对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与同伴交往关系的深度会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逐渐超过同家庭成员的交往深度。
但在这个案例里,洋洋却不是如此。如今像洋洋这样的独生子女有很多,这类孤僻的孩子对周围的人存有一种反感、鄙视、冷漠的态度。他们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也做出一副瞧不起别人的样子,凡事都装作漠不关心。
事实上,这类孩子的内心十分脆弱,他们害怕别人的伤害又害怕别人的不理睬。这种心态让孩子非常矛盾,它会让幼小的孩子难以应对,从而只好把自己“关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与其他人交往。
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会越来越敏感,尤其是对于那些身体略有缺憾的孩子。他们在参加集体活动时,很容易遭到其他小朋友的捉弄或者嘲笑,于是他们就会慢慢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拒绝集体活动。采取以孤僻的性格和行为来回避社会,回避人际交往,用孤僻来保护自己。
所以,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性格,父母就应当格外注意孩子的孤僻表现,尤其是3~4岁的幼儿。在这个时期内,孩子的心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良好性格和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此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某种兴趣过分地着迷,甚至对周围的人或者事采取不理睬、不参与的态度,而且较少与小朋友交往,那父母就要格外注意了。
那孩子的孤僻心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1.父母对孩子社交活动的过分保护和限制
在孩的子成长阶段,有的父母为了不让他招惹是非,就采取非常小心的态度来教导与照顾孩子。例如,有些父母会限制孩子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及游戏,常常告诉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理所当然,有很多小孩会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并因此对于自身之外的人或者事敬而远之。这样一来,孩子必然会产生多疑、自卑、孤僻等心理。
2.周围环境的影响
除了父母的教导之外,周围环境也是使孩子产生孤僻心理的关键因素。例如,本案例中洋洋的生活环境过于单一、封闭,以致洋洋的性格最终变得孤僻、不合群。
3.父母情感的缺失
情感缺失即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千万不要小看这份“爱”,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当孩子出生后,父母的爱,是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的第一途径。倘若此时孩子缺乏了这种爱,就会产生不安全感以及对社会的不信任感。
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而忽视对孩子感情的关注,这将导致孩子形成情感上的冷漠,逐渐走向孤僻。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日后自然会对社会和他人抱以冷漠态度,这一现象也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心理、健全性格的形成。
……
洋洋今年3周岁,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平时也没有时间照顾洋洋,就把他一个人放在家里由保姆看管。每次妈妈上班前都要叮嘱保姆:“看好洋洋,不要让他出去玩,外面不安全。”洋洋正处于爱玩的年龄阶段,总是耐不住寂寞,缠着小保姆带他出去玩,但每次都遭到拒绝。久而久之,洋洋便再也不要求出去玩了,每天就安安静静地闷在自己的小屋子里。
渐渐地,洋洋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父母把他送到离家很近的一所幼儿园就读。可每天还没到幼儿园门口,洋洋就会大声哭闹着不肯进去。老师告诉洋洋的爸爸妈妈,说洋洋从来不和小朋友一起玩,也不跟老师要玩具玩,就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其他小朋友玩。到了中午睡午觉的时间,洋洋就很乖地躺在床上。可从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他的两个小眼睛一直睁着,既不睡觉,也不说话,就那么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前两天打预防针,很多小朋友都哭了,就洋洋一声没哭。曾有个小朋友想拉着洋洋的手一起做游戏,洋洋表现得很吃惊、很畏缩,表情木木的。
洋洋的爸爸妈妈听完幼儿园老师的话后,心里很担心:这个只有3岁的孩子会不会是患上了孤僻症呀。
心理解析
当孩子长到3岁左右时,就会表现出一种属于自己的特殊的心理需要:从依赖、依恋大人,到开始渴望与同伴交往。由于这种心理的形成,所以在这段时期内,孩子对周围小同伴往往是热情、主动的。即使是不相识的孩子,他们在共同交往的活动过程中,也能体现出彼此理解、相互照顾、共同分享、团队合作等行为。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孩子社交的萌芽,它对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与同伴交往关系的深度会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逐渐超过同家庭成员的交往深度。
但在这个案例里,洋洋却不是如此。如今像洋洋这样的独生子女有很多,这类孤僻的孩子对周围的人存有一种反感、鄙视、冷漠的态度。他们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也做出一副瞧不起别人的样子,凡事都装作漠不关心。
事实上,这类孩子的内心十分脆弱,他们害怕别人的伤害又害怕别人的不理睬。这种心态让孩子非常矛盾,它会让幼小的孩子难以应对,从而只好把自己“关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与其他人交往。
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会越来越敏感,尤其是对于那些身体略有缺憾的孩子。他们在参加集体活动时,很容易遭到其他小朋友的捉弄或者嘲笑,于是他们就会慢慢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拒绝集体活动。采取以孤僻的性格和行为来回避社会,回避人际交往,用孤僻来保护自己。
所以,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性格,父母就应当格外注意孩子的孤僻表现,尤其是3~4岁的幼儿。在这个时期内,孩子的心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良好性格和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此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某种兴趣过分地着迷,甚至对周围的人或者事采取不理睬、不参与的态度,而且较少与小朋友交往,那父母就要格外注意了。
那孩子的孤僻心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1.父母对孩子社交活动的过分保护和限制
在孩的子成长阶段,有的父母为了不让他招惹是非,就采取非常小心的态度来教导与照顾孩子。例如,有些父母会限制孩子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及游戏,常常告诉孩子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理所当然,有很多小孩会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并因此对于自身之外的人或者事敬而远之。这样一来,孩子必然会产生多疑、自卑、孤僻等心理。
2.周围环境的影响
除了父母的教导之外,周围环境也是使孩子产生孤僻心理的关键因素。例如,本案例中洋洋的生活环境过于单一、封闭,以致洋洋的性格最终变得孤僻、不合群。
3.父母情感的缺失
情感缺失即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千万不要小看这份“爱”,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当孩子出生后,父母的爱,是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的第一途径。倘若此时孩子缺乏了这种爱,就会产生不安全感以及对社会的不信任感。
所以,父母一定不能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而忽视对孩子感情的关注,这将导致孩子形成情感上的冷漠,逐渐走向孤僻。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日后自然会对社会和他人抱以冷漠态度,这一现象也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心理、健全性格的形成。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