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84341丛书名: 大夏书系·语文之道
语文教学工具书
助益教师切实提高文本解读的质量
如何上出精彩、生动的语文课?这与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相关,与教师的学养相关。决定教师学养关键的因素就是其专业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很多教师有为了提高专业水平而阅读的动力,但苦于不知读什么书以及如何读书。本书为语文教师读哪些书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并为如何将阅读与语文教学关联起来提供了切实的参考。
推荐文章:
《中国小说史略》导读 P24
《艺术的故事》导读 P145
《吕著中国通史》导读 P173
《大夏书系·给语文教师的阅读建议:基础书目与导读》推荐了数十本适合语文老师阅读的书籍,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美学与审美、哲学与历史、原典五类。这些书都符合三个标准:系统性与基础性、实践性、可读性。作者从每本书里选取了精彩的内容对其进行分析,为语文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提供有价值的切入点和背景资料,切实帮助他们提高文本解读的质量。
引
言 / 1
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导读 / 5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导读 / 8
《中国诗史》导读 / 12
《唐宋词艺术发展史》导读 / 17
《中国散文史》导读 / 20
《中国小说史略》导读 / 24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导读 / 34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导读 / 38
《中国历代文论选》导读 / 42
《水浒传(金圣叹批评本)》导读 / 47
《迦陵文集》导读 / 53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导读 / 60
《古文精读举隅》导读 / 71
《小说面面观》导读 / 76
《老舍文集》(第十五、十六卷)导读 / 82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导读 / 90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导读 / 96
美学与审美
《中国古典美学史》导读 / 106
《美学三书》导读 / 112
《一以当十》导读 / 120
《美学散步》导读 / 124
《谈美》《谈文学》《悲剧心理学》导读 / 130
《艺术的故事》导读 / 145
哲学与历史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导读 / 154
《中国哲学史》导读 / 164
《吕著中国通史》导读 / 173
《士与中国文化》导读 / 183
原
典
《论语》导读 / 193
《庄子》导读 / 206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导读 / 214
《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导读 / 220
《古文观止》导读 / 226
《世说新语》导读 / 234
后
记 / 243
《中国小说史略》导读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小说可能受学生欢迎。个体在幼儿时期就非常喜欢听故事,而这是小说的内核之一。故事是“过去发生的事”,我们从故事中可以看到感官所不及的世界,包括自然、社会,还有人心。虚构的故事才能称为小说,我们读小说时知道其中的人和事都不是真的,却为何会被深深地感动?这是因为虚构以现实为基础,好的虚构富有逻辑,是对诸多现实因素合理的变形与组合,这形成小说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它呈现的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更本质,也更撼动人心。
了解中国小说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后称《史略》)是书目。鲁迅逝世时,蔡元培所献的挽联是:“著述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不只是蔡元培对《史略》评价甚高,很多名人都对这本中国小说史赞誉有加,如:
在小说史料方面我自己也颇有一点贡献,但的成绩自然是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析别也甚谨严,可以替我们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的精力。(胡适)
我在上海研究中国小说完全像盲人骑瞎马,乱闯乱摸,他的《中国小说史略》的出版,减少了许多我在暗中摸索之苦。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奠定了中国小说研究的基础。(郑振铎)
此书条理明晰,论断精当,虽编成在距今十多年以前,但至今还没有第二部比他更好的(或与他同样好的)中国小说史出现。他著此书时所见之材料不逮后来马隅卿(廉)及孙子书(楷第)两君所见者十分之一,且为一两年中随编随印之讲义,而能做得如此之好,实可佩服。(钱玄同)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郭沫若)
《中国小说史略》的产生,不但结束了过去长期零散评论小说的情况(一直到“五四”前夜的《古今小说评林》),否定了云雾迷漫的“索隐”逆流(如《红楼梦索隐》、《水浒传索隐》,以及牵强附会的民族论派),也给涉及小说的当时一些文学史杂乱堆砌材料的现象进行了扫除(如《中国大文学史》)。基本也突出的,是以整体的、“演进”的观念,披荆斩棘,辟草开荒,为中国历代小说,创造性地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图。(钱杏邨)
迄今(2000年)为止,小说家之撰写小说史,仍以鲁迅的成绩为突出。一部《中国小说史略》,乃无数后学的研究指南。(陈平原)
《史略》建立的框架、梳理的线索、提供的资料、发表的评论自问世以来就广受学林推崇,至今仍被治小说史者奉为圭臬。
《史略》以时间为线索,从远古神话与传说起溯,依序论述各历史时期的小说,包括:汉代小说,六朝小说,唐宋传奇,宋代话本及拟话本,元明讲史小说,明代神魔、人情、拟宋市人小说,清代拟晋唐、讽刺、人情、狭邪、侠义、公案、谴责小说。《史略》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小说作者和版本真伪、流变的考据;(2)收集并呈现历史上重要的小说;(3)对小说的评点;(4)对小说发展演进的分析。
《史略》往往通过短短一段文字,甚或只是三言两语,简明扼要地对中国小说发展路径进行清晰的梳理,剖析每一个时代有代表性的小说的特点、价值及来龙去脉。例如:
《世说新语》,世之所尚,因有撰集,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第七篇)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然而后来流派,乃亦不昌,但有演述,或者摹拟而已,惟元明人多本其事作杂剧或传奇,而影响遂及于曲。(第八篇)
宋一代文人之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彩,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是也。(第十二篇)
《史略》将小说的发展演进置于政治、经济、思想、习俗背景中,这对理解小说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很重要。如第七篇,作者从“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发展为魏晋“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的社会风气,从当时佛老思想盛行,终于在文人中形成清谈的风尚,来说明魏晋志人小说赖以产生的社会风尚和思想背景。再如第八篇论唐传奇,鲁迅指出,当时考试重“行卷”,以至有举子将小说放入行卷,以显示其史才、诗笔、议论等多种才能,这样的社会风习是唐传奇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第十二篇论宋话本的兴起,强调关注“民物康阜”的城市经济、“游乐之事甚多”的市民文艺等社会背景;第十六篇,强调明代中叶神魔小说的盛行与当时社会普遍尊崇道教的风气密切相关。
鲁迅对重点小说予以精到的评析。如对于前人认为《西游记》“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鲁迅指出:“然作者虽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尤未学佛,故末回至有荒唐无稽之经目,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元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再以鲁迅对《金瓶梅》的评价为例:
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故世以为非王世贞不能作。至谓此书之作,专以写市井间淫夫荡妇,则与本文殊不符,缘西门庆故称世家,为搢绅,不惟交通权贵,即士类亦与周旋,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盖非独描摹下流言行,加以笔伐而已。(第十九篇)
由此可见,鲁迅的小说评析言短意深,包括了小说的背景、主题、内容、手法等,同时也对小说评论的争议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
鲁迅在《史略》中凭借扎实的资料和深刻的洞察力,旁征博引,纵横开阖,以对比的方式阐释小说的发展演进,并对重要的小说进行评析,这样的内容值得关注。例如:
记人间事者已甚古,列御寇韩非皆有录载,惟其所以录载者,列在用以喻道,韩在储以论政。若为赏心而作,则实萌芽于魏而盛大于晋,虽不免追随俗尚,或供揣摩,然要为远实用而近娱乐矣。(第七篇)
幻设为文,晋世固已盛,如阮籍之《大人先生传》,刘伶之《酒德颂》,陶潜之《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皆是矣,然咸以寓言为本,文词为末,故其流可衍为王绩《醉乡记》、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等,而无涉于传奇。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第八篇)
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第二十二篇)
《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之取法传奇者途径自殊,然较以晋宋人书,则《阅微》又过偏于论议。盖不安于仅为小说,更欲有益人心,即与晋宋志怪精神,自然违隔;且末流加厉,易堕为报应因果之谈也。(第二十二篇)
寓讥弹于稗史者,晋唐已有,而明为盛,尤在人情小说中。然此类小说,大抵设一庸人,极形其陋劣之态,借以衬托俊士,显其才华,故往往大不近情,其用才比于“打诨”。若较胜之作,描写时亦刻深,讥刺之切,或逾锋刃,而《西游补》之外,每似集中于一人或一家,则又疑私怀怨毒,乃逞恶言,非于世事有不平,因抽毫而抨击矣。其近于呵斥全群者,则有《钟馗捉鬼传》十回,疑尚是明人作,取诸色人,比之群鬼,一一抉剔,发其隐情,然词意浅露,已同谩骂,所谓“婉曲”,实非所知。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第二十三篇)
鲁迅对不同的小说进行关联比较,凸显了这些小说的属性与特点。这对我们认识各类小说很有帮助,对语文教学来说也是重要的参考。
鲁迅在《史略》中呈现了大量他搜集到的此前不为人注意的小说,而这些作品是小说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这对我们把握小说发展演进的脉络很有意义。例如,鲁迅在《史略》第五篇呈现了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中的“阳羡鹅笼之记”:
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彦负笼而去,都不觉重。前行息树下,书生乃出笼谓彦曰:“欲为君薄设。”彦曰:“善。”乃口中吐出一铜奁子,奁子中具诸肴馔。……酒数行,谓彦曰:“向将一妇人自随。今欲暂邀之。”彦曰:“善。”又于口中吐一女子,年可十五六,衣服绮丽,容貌殊绝,共坐宴。俄而书生醉卧,此女谓彦曰:“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怨,向亦窃得一男子同行,书生既眠,暂唤之,君幸勿言。”彦曰:“善。”女子于口中吐出一男子,年可二十三四,亦颖悟可爱,乃与彦叙寒温。书生卧欲觉,女子口吐一锦行障遮书生,书生乃留女子共卧。男子谓彦曰:“此女虽有情,心亦不尽,向复窃得一女人同行,今欲暂见之,愿君勿泄。”彦曰:“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妇人,年可二十许,共酌,戏谈甚久,闻书生动声,男子曰:“二人眠已觉。”因取所吐女人,还纳口中。须臾,书生处女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乃吞向男子,独对彦坐。然后书生起谓彦曰:“暂眠遂久,君独坐,当悒悒耶?日又晚,当与君别。”遂吞其女子,诸器皿悉纳口中,留大铜盘可二尺广,与彦别曰:“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彦大元中为兰台令史,以盘饷侍中张散;散看其铭题,云是永平三年作。
鲁迅称此小说“尤其奇诡者也”。他指出,这样的故事题材早已有之且来自天竺。《酉阳杂俎》提到《旧杂譬喻经》有载:“昔梵志作术,吐出一壶,中有女子与屏,处作家室。梵志少息,女复作术,吐出一壶,中有男子,复与共卧。梵志觉,次第互吞之,拄杖而去。”《观佛三昧海经(卷一)》谈到观佛苦行时白毫毛相[1]有云:“天见毛内有百亿光,其光微妙,不可具宣。于其光中,现化菩萨,皆修苦行,如此不异。菩萨不小,毛亦不大。”鲁迅认为这是“梵志吐壶”这一故事情节的渊源。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魏晋文人译读佛典,使得其中的故事得到流传——“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鲁迅以晋人荀氏的《灵鬼志》为例说明这一点:
太元十二年,有道人外国来,能吞刀吐火,吐珠玉金银,自说其所受师,即白衣,非沙门也。尝行,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可受升余,语担人云:“吾步行疲极,欲寄君担。”担人甚怪之,虑是狂人,便语之云:“自可耳。”……即入笼中,笼不更大,其人亦不更小,担之亦不觉重于先。既行数十里,树下住食,担人呼共食,云“我自有食”,不肯出。……食未半,语担人“我欲与妇共食”,即复口吐出女子,年二十许,衣裳容貌甚美,二人便共食。食欲竟,其夫便卧;妇语担人:“我有外夫,欲来共食,夫觉,君勿道之。”妇便口中出一年少丈夫,共食。笼中便有三人,宽急之事,亦复不异。有顷,其夫动,如欲觉,妇便以外夫内口中。夫起,语担人曰:“可去!”即以妇内口中,次及食器物……”
《续齐谐记》与《灵鬼志》相比有一个重要的变化,书生吐出一女子后及女子吐出一男子后都有形象描写:“衣服绮丽,容貌殊绝”,“亦颖悟可爱”。此外,《续齐谐记》中女子吐出男子前跟彦说:“虽与书生结妻,而实怀怨,向亦窃得一男子同行,书生既眠,暂唤之,君幸勿言。”这些形象和情感描写,就使文字超越了记事、志怪,其文学性增强了。书生与彦分别时送其大铜盘并说,“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这是较为典型的文学笔法,给读者遐想的空间,有意犹未尽之感。
这些小说源自佛典,其内涵非常动人、值得思悟:我们似乎不是生活在一维时空,而是一个多维乃至嵌套的世界,哪个世界是真实的?我们倚赖的是哪个世界,我们相信的又是哪个世界?鲁迅能将这些动人的小说撷选进中国小说史并追根溯源,基于横纵关联显现出寄托深刻情意、永远感动人的文学母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小说不朽的魅力。
总之,通过《史略》,我们能感受到鲁迅带着情感在勾勒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他选取了那么多重要而有趣的小说,对它们进行动人的分析,使我们不仅能真切感受小说发展的脉络,还能体会到小说特有的生命力,这无疑是我们在读《史略》时应当细细品味的。
图书信息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
佛教所说佛的三十二种形象之一,谓佛眉长有白色毫毛,长一丈五尺,平时缩卷于眉毛旁。该形象体现了佛家圆融互摄理论,以为世界万事万物均发源于心,心无大小,“相”亦无大小,故毛内有菩萨——菩萨不小,毛亦不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