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222587丛书名: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绪论
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创新
一、中医学及其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创新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一、取象比类
二、司外揣内
三、归纳演绎
四、试探反证
第四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方法
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节 气学说
一、气的基本概念
二、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的基本特性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特性与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藏象
节 藏象概述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藏象学说的形成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附)心包络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附1)命门
(附2)五脏藏神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附)神明之主的争论
二、女子胞
(附)精室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的关系
二、腑与腑的关系
三、脏与腑的关系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功能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二、人体之气的来源与生成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变化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第三节血
一、血的概念
二、血的生成
三、血的运行
四、血的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血与津液之间的关系
四、气与精的关系
五、血与精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节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和表里关系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附)十二经别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命名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特点
三、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及功能
第四节 络脉
一、络脉的含义
二、络脉的分类
三、络脉的循行分布特点
四、络脉的生理功能
(附)十五别络循行部位
第五节 经筋
一、经筋的含义
二、经筋的生理功能
三、经筋的循行部位
第六节 皮部
一、皮部的含义
二、皮部的生理功能
三、皮部的循行部位
第七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行气血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平衡作用
第八节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二、指导临床诊断
三、指导疾病治疗
四、指导养生保健
第五章 体质
节 体质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二、体质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体质的标志和影响体质的因素
一、体质的标志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特点
第四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
二、体质的阴阳分类法及其特征
第六章 病因
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过度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二、寄生虫
三、药邪
四、先天因素
五、毒邪
第七章 病机
节 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虚弱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三、正邪相争的胜负决定是否发病
四、影响发病的其他因素
五、发病的类型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精气血津液失常
第三节 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二、寒从中生
三、湿浊内生
四、津伤化燥
五、火热内生
第四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第五节 经络病机
一、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
二、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
三、经络的气血逆乱
四、经络的气血衰竭
第六节 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一、疾病的传变
二、疾病的转归
三、影响疾病传变与转归的因素
第八章 防治原则
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三、愈后防复
第二节 治则
一、正治反治
二、标本缓急
三、扶正祛邪
四、调整阴阳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六、调理脏腑
七、三因治宜
暑邪具有以下性质及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邪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生,火性炎热属阳,故暑邪属阳性邪气,性质炎热。暑邪伤人致病,侵犯人体会出现一派阳热亢盛的征象,如高热、面赤、心中烦乱、脉象洪大,甚至神昏等邪热扰乱心神证。
(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升,即升发、向上。散,即发散、散乱之意。暑为阳邪,其性主升,易于侵犯头目,上扰心神,多出现心胸烦闷不宁、头昏、目眩、面赤气粗等症;暑性散者,其致病可致腠理开泄而汗出,出现口渴喜饮、唇干舌燥、尿赤短少等。由于汗大泄,气随津泄,导致津气两虚,因此其症还可见气短乏力、少气懒言等。气津耗伤太过,甚则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3)暑多夹湿 盛夏暑热之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常常多雨潮湿,热蒸湿蕴,湿热之气胶着弥漫,故暑邪常夹有湿邪侵犯人体致病。因而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等暑热证外,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证。
6.火(热)邪 火邪是致病后具有升发、炎热、蒸腾性质的邪气。热邪为病称为外感热病或外热证。火热之气虽旺盛于夏季,但不具明显的季节特性,也不受季节气候的限制。当气温骤然上升,火热之气亢盛,人体无法顺应并调节时,便易伤人致病。火、热、温,三者之间在程度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可以概括为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火为热之极、热为温之甚、温为热之微等。火、热、温,其本质皆为阳热亢盛,虽常混称为温热或火热之邪,但三者又有一定的区别。温和热均指病邪而言,热邪多属于外感之邪,如风热、暑热、温热等,属外感六淫类;而火则有正气、邪气之火的区分。正气之火为“少火”,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邪气之火为“壮火”,是一种脏腑功能过度活动对人体产生戕伐的贼火。因此,火邪则常自内生,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所致,如心火上炎、肝火炽盛、胆火横逆等,属内生五邪之类。此外,尚有暑与热之别,暑乃夏季的主气,是火热所化,所以暑邪即为热邪。但是,暑邪独见于夏季,纯属外邪而无内生,火(热)之邪为病却无明显的季节性。
火邪具有以下性质及致病特点:
(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火(热)属阳性邪气。火(热)阳邪伤人,易致机体出现阳热亢盛之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临床表现为高热、恶热、面赤、烦渴、脉洪数等一派阳热亢盛的症状。
火性炎上,火热之邪侵犯人体,作用的趋势和部位多表现在上部,尤以头面部多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如风热之邪上扰,可见头痛、咽喉红肿疼痛;心火上炎,可见舌尖红赤疼痛、口舌生疮;肝胆火热上冲,可见目赤、头痛眩晕、耳鸣;阳明热盛,可见牙龈肿痛、齿衄、唇口糜烂等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