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058269丛书名: 晚清四大名臣人生智慧
内容简介
晚清名臣左宗棠为人处世、用人用事以“傲”闻名:在处世上,他以当世诸葛亮自居,认为天下事没有他做不到的;在待人上,他唯我独尊,直言无忌,身边几无知心朋友;在处理家事上,一贯都是大家长作风,说一不二;在用人上,视天下人才若无物,九州之大,唯有他左宗棠一人为旷代奇才。
在以谦抑自贬为美德的传统文化语境下,他的“傲”,因与传统价值观不合,与世道人心不合,给他一生的功名事业带来了诸多麻烦,以至于他虽然建立了足以自傲傲人的业绩,但一生知交零落、仕途多舛,甚至差点因“傲”而招来杀身之祸。
本书收集他给友人、家人的信件、札记及各类文稿中的“傲言”,再佐之以他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傲行”,便命之为《傲经》。张扬其严格自律及百折不挠,同时也警示其自傲之偏,为今人敲响警钟。
在以谦抑自贬为美德的传统文化语境下,他的“傲”,因与传统价值观不合,与世道人心不合,给他一生的功名事业带来了诸多麻烦,以至于他虽然建立了足以自傲傲人的业绩,但一生知交零落、仕途多舛,甚至差点因“傲”而招来杀身之祸。
本书收集他给友人、家人的信件、札记及各类文稿中的“傲言”,再佐之以他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傲行”,便命之为《傲经》。张扬其严格自律及百折不挠,同时也警示其自傲之偏,为今人敲响警钟。
目 录
第一章 命世英豪,诸葛再世
一、少年志趣固宜高
二、开口能谈天下事,读书深抱古人情
三、不为名儒,即为名将
四、惟督抚握一省大权,方可展布
五、吾能用人而不甘为人所用
六、今亮孰如古亮
七、以“忠介先生”自居
八、尝尽艰辛,方能功名震世
九、命世英豪亦需凭借运气
十、此等锋芒,不可不露
十一、我辈行止,自关天数
十二、虽极知狂谬,然鄙怀如此
第二章 动心忍性,荣辱不惊
一、人在不如意时,最可验平素道力
二、世上尽有风波,胸中自无冰炭
三、干一件好事,如神仙炼丹
四、修身功夫,当从寡言、养静入手
五、忠恕二字,是处事的最好法则
六、动心忍性,方能卓然有成
七、留几分余地,显君子度量
八、知过即改,不空留一悔字在胸中
九、临危神志湛然者,方显操守之高明
十、学问当以有益于身心为目标
十一、学业才识,皆出自不断磨砺
十二、时俗毁誉,无须介意
十三、自古任事之人,无不任怨之理
第三章 睥睨天下,臧否人物
一、胡林翼喜任术,此其不及我者
二、涤公才短,且少阅历
三、王鑫不过一志士,而欲自命圣贤
四、本西人通例,合肥则奉为秘诀
五、臧否之论,切忌匆忙说出
六、胸中有泾渭,不谈故乡事
七、吾于古之狂狷,尚有不及
八、九州之大,相与支撑者,不越十余人
九、才气恢廓之人,时有粗豪之病
十、同僚相处,当直而无竞
第四章 丈夫事业,非刚莫济
一、古今成大事者,当不为流俗所转移
二、吾才足以傲当世庸耳俗目
三、罕见以柔德而成事者
四、不以事不可为而奉身以退
五、大事宜独断,不贵苟同
六、事到无可如何时,且索性做去
七、我即是我,与人无干
八、鄙人血诚,勇于任事
九、不强人就我,亦不枉己徇人
第五章 为官之道,贵能忧勤
一、能忧勤,则人心转
二、为人臣子,当一心为国家计算
三、吏治振新,全在上司精神贯注
四、服事上司,当和悦而诤
五、考核宜严,执法当宽
六、官场风气,总想面面俱到
七、惩贪奖廉,不让贪墨者存侥幸之心
八、小子狂简,欲究心于时政实务
九、天下之乱,由于学术不明
十、迭遭诽谤,当奉身暂退,以待时机
十一、世道人心,工于护小人而陷君子
第六章 用兵如神,节制精明
一、用兵全仗在训练和谋略上下功夫
二、兵事属阴,战阵尚气
三、用兵之道,气愈旺而神愈敛
四、从来兵事,宜朴实而忌乖巧
五、局势迫促之时,须从容以待
六、用兵最贵节制精明
七、痛剿方能收招抚之功
八、南疆底定,全在缓进急战
九、凡将将,必先得其心
十、军旅之事,必亲历而后知
一、少年志趣固宜高
二、开口能谈天下事,读书深抱古人情
三、不为名儒,即为名将
四、惟督抚握一省大权,方可展布
五、吾能用人而不甘为人所用
六、今亮孰如古亮
七、以“忠介先生”自居
八、尝尽艰辛,方能功名震世
九、命世英豪亦需凭借运气
十、此等锋芒,不可不露
十一、我辈行止,自关天数
十二、虽极知狂谬,然鄙怀如此
第二章 动心忍性,荣辱不惊
一、人在不如意时,最可验平素道力
二、世上尽有风波,胸中自无冰炭
三、干一件好事,如神仙炼丹
四、修身功夫,当从寡言、养静入手
五、忠恕二字,是处事的最好法则
六、动心忍性,方能卓然有成
七、留几分余地,显君子度量
八、知过即改,不空留一悔字在胸中
九、临危神志湛然者,方显操守之高明
十、学问当以有益于身心为目标
十一、学业才识,皆出自不断磨砺
十二、时俗毁誉,无须介意
十三、自古任事之人,无不任怨之理
第三章 睥睨天下,臧否人物
一、胡林翼喜任术,此其不及我者
二、涤公才短,且少阅历
三、王鑫不过一志士,而欲自命圣贤
四、本西人通例,合肥则奉为秘诀
五、臧否之论,切忌匆忙说出
六、胸中有泾渭,不谈故乡事
七、吾于古之狂狷,尚有不及
八、九州之大,相与支撑者,不越十余人
九、才气恢廓之人,时有粗豪之病
十、同僚相处,当直而无竞
第四章 丈夫事业,非刚莫济
一、古今成大事者,当不为流俗所转移
二、吾才足以傲当世庸耳俗目
三、罕见以柔德而成事者
四、不以事不可为而奉身以退
五、大事宜独断,不贵苟同
六、事到无可如何时,且索性做去
七、我即是我,与人无干
八、鄙人血诚,勇于任事
九、不强人就我,亦不枉己徇人
第五章 为官之道,贵能忧勤
一、能忧勤,则人心转
二、为人臣子,当一心为国家计算
三、吏治振新,全在上司精神贯注
四、服事上司,当和悦而诤
五、考核宜严,执法当宽
六、官场风气,总想面面俱到
七、惩贪奖廉,不让贪墨者存侥幸之心
八、小子狂简,欲究心于时政实务
九、天下之乱,由于学术不明
十、迭遭诽谤,当奉身暂退,以待时机
十一、世道人心,工于护小人而陷君子
第六章 用兵如神,节制精明
一、用兵全仗在训练和谋略上下功夫
二、兵事属阴,战阵尚气
三、用兵之道,气愈旺而神愈敛
四、从来兵事,宜朴实而忌乖巧
五、局势迫促之时,须从容以待
六、用兵最贵节制精明
七、痛剿方能收招抚之功
八、南疆底定,全在缓进急战
九、凡将将,必先得其心
十、军旅之事,必亲历而后知
在线试读
第一章 命世英豪,诸葛再世
一、少年志趣固宜高
原文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三十年前,我写了上述话来自夸,现在也常常能想起来,并试着朗诵给儿辈们听,不过已不免有惭愧的感觉。但是一个人的志趣不妨高远,怎么能因为我自己德行不高,才能浅薄,就不让子弟们学我少年时的狂妄呢?
【解读】
上诗写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当时左宗棠24岁。
就在写这首诗的前一年,左宗棠第二次赴京参加会试,初时被选为第15名,后来因为湖南的“招生”名额已满,左宗棠仅被取为“誊录”。心高气傲的左宗棠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毅然回家,继续“留心实学”。左宗棠的留心实学,就是重视对地理、盐政等的研究。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应是正道,但左宗棠对此似乎并不热衷,他在以后的各种场合和各类信件中,亦屡屡表现出自己从来就对科举功名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或许是他的真实想法,也或许是对自己没有考取进士耿耿于怀,但这一切都从另一个角度更明确地证明:左宗棠从年轻时起就立有大志,并自信一定会成为对国家有大用的人才。
诗中“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首先反映了左宗棠当时的生存处境——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左宗棠在24岁以前的生活经历。
清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也就是公元1812年11月10日凌晨寅时,左宗棠出生在湖南湘阴。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1778—1830),字晏臣,又字春航,县学廪生,曾自己捐献钱财倡议修建了一所宗祠。左宗棠的祖父左人锦(1738—1817),字斐中,又字松野,国子监生,著有《族仓条约》,曾经仿效古代社仓法,提议平时由乡里一道设一座义仓,大家捐出一点稻谷,集中起来,名为族仓,若遇荒年,即开仓赈济,使族人得以温饱,并且自己带头捐谷,热心公益。左宗棠的曾祖父左逢圣,字孔时,县学生员(即秀才),是一个品行高洁的书生,以“恭悫”、“诚孝”闻名乡里,虽然家境贫困,但他却乐善好施,对维护本地区的统治秩序非常关心,曾在高华岭给行人提供茶水消渴。乾隆十七年(1752年),家乡遭遇天灾,他典当衣服,与族人一道在袁家铺施粥,救济饥民——虽然生活贫苦,却仍行慷慨义举,这是左家的传世家风。
左宗棠家的家境并不优裕,祖父和父亲平日教读诗书,有一些收入,再加上家中的几十亩田,每年可获租谷40石。但这些微薄的收益,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左宗棠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他降生时,母亲已经38岁了。由于家中人口太多、收入有限,维持生计非常困难,母亲没有足够的乳水,只好用米汤来喂养他,所以左宗棠幼年时体弱多病,肚脐凸出。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左宗棠祖父左人锦带着全家人迁到府城长沙,在贡院东街的左氏祠堂开馆授徒。依照传统,病不自医,子不自教,可由于无钱聘请塾师,只得由祖父和父亲教左宗棠兄弟三人读书学习。左宗棠禀性聪颖,祖父和父亲便适时对他进行严格的儒学训练。左宗棠3岁时就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5岁时就正式开始诵读《论语》、《孟子》这两部儒家经典。后来,他继续读《大学》和《中庸》,并兼读朱熹的《四书集注》。读完《四书》,又接着读《五经》,并学习修辞和作文。左宗棠8岁就开始学习写作八股文,父亲每命一题,都要令他先仔细诵读《四书集注》中的相关内容,使他认真领会命题的释义,以防在行文时出现偏差。
左宗棠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学习时又全神贯注。每当父亲为学生和两个哥哥授课时,他都在一旁静听默记。尽管没有名师指点,可在祖父、父亲的谆谆教诲和严格管教下,左宗棠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基本功,并写得一手苍劲俊秀的好字。
道光六年(1826年),左宗棠14岁,首次参加湘阴县试(又叫童子试),名列第一。第二年五月去长沙应府试,仍居首位。不过,虽然知府原来欲列他为头名,但是由于被录取者中有一位年事已高,为照顾老者,发榜时抑左宗棠为第二。为了这个,知府还专门召见了左宗棠,对他加以鼓励。
按例院试是由皇帝派遣学政到省里去主持考试。这一考试是以县为单位,只有及格者才能算正式秀才。左宗棠由于母亲病重,错过了学政主持的院试。左母病重时,因买不起贵重药品,很快病故,死后丧葬的费用,也是靠着四处借贷,才凑了二百多两银子。这笔债,左家过了好几年才得以偿清。
道光十年(1830年)正月,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病重,于元宵节后的第三天去世了,终年53岁。左观澜半生教书,并未给儿女留下多少遗产。此时左宗棠的长兄宗械已于道光三年(1823年)病逝,次兄宗植为生计操劳,不得不与宗棠分别,做了三年新化训导,与宗棠相聚时间也很少。依据那时的规定,碰上父母之丧必须丁忧守制27个月,而且在丁忧期问,为官者要卸任回乡,应试者也不能够参加考试,左宗棠只好在家加倍努力地读书。
道光十一年(1831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可由于家境贫寒,没过多久他就不得不离开城南书院,转入长沙的贫民子弟学校,那时称为公资书院。学校提供膳食,以便家境贫穷的学生能够继续读书。这时,新任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湘水校经堂,亲自教授经学,并且学生每人每月有膏火银八两,与其他书院相比,条件更为优厚,左宗棠于是便转学到了湘水校经堂。在湘水校经堂学习期间,因为曾一年内7次经学考试名列第一,左宗棠给吴荣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P1-4
……
一、少年志趣固宜高
原文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三十年前,我写了上述话来自夸,现在也常常能想起来,并试着朗诵给儿辈们听,不过已不免有惭愧的感觉。但是一个人的志趣不妨高远,怎么能因为我自己德行不高,才能浅薄,就不让子弟们学我少年时的狂妄呢?
【解读】
上诗写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当时左宗棠24岁。
就在写这首诗的前一年,左宗棠第二次赴京参加会试,初时被选为第15名,后来因为湖南的“招生”名额已满,左宗棠仅被取为“誊录”。心高气傲的左宗棠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毅然回家,继续“留心实学”。左宗棠的留心实学,就是重视对地理、盐政等的研究。作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应是正道,但左宗棠对此似乎并不热衷,他在以后的各种场合和各类信件中,亦屡屡表现出自己从来就对科举功名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或许是他的真实想法,也或许是对自己没有考取进士耿耿于怀,但这一切都从另一个角度更明确地证明:左宗棠从年轻时起就立有大志,并自信一定会成为对国家有大用的人才。
诗中“身无半亩,心忧天下”,首先反映了左宗棠当时的生存处境——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左宗棠在24岁以前的生活经历。
清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也就是公元1812年11月10日凌晨寅时,左宗棠出生在湖南湘阴。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1778—1830),字晏臣,又字春航,县学廪生,曾自己捐献钱财倡议修建了一所宗祠。左宗棠的祖父左人锦(1738—1817),字斐中,又字松野,国子监生,著有《族仓条约》,曾经仿效古代社仓法,提议平时由乡里一道设一座义仓,大家捐出一点稻谷,集中起来,名为族仓,若遇荒年,即开仓赈济,使族人得以温饱,并且自己带头捐谷,热心公益。左宗棠的曾祖父左逢圣,字孔时,县学生员(即秀才),是一个品行高洁的书生,以“恭悫”、“诚孝”闻名乡里,虽然家境贫困,但他却乐善好施,对维护本地区的统治秩序非常关心,曾在高华岭给行人提供茶水消渴。乾隆十七年(1752年),家乡遭遇天灾,他典当衣服,与族人一道在袁家铺施粥,救济饥民——虽然生活贫苦,却仍行慷慨义举,这是左家的传世家风。
左宗棠家的家境并不优裕,祖父和父亲平日教读诗书,有一些收入,再加上家中的几十亩田,每年可获租谷40石。但这些微薄的收益,很难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左宗棠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他降生时,母亲已经38岁了。由于家中人口太多、收入有限,维持生计非常困难,母亲没有足够的乳水,只好用米汤来喂养他,所以左宗棠幼年时体弱多病,肚脐凸出。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左宗棠祖父左人锦带着全家人迁到府城长沙,在贡院东街的左氏祠堂开馆授徒。依照传统,病不自医,子不自教,可由于无钱聘请塾师,只得由祖父和父亲教左宗棠兄弟三人读书学习。左宗棠禀性聪颖,祖父和父亲便适时对他进行严格的儒学训练。左宗棠3岁时就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5岁时就正式开始诵读《论语》、《孟子》这两部儒家经典。后来,他继续读《大学》和《中庸》,并兼读朱熹的《四书集注》。读完《四书》,又接着读《五经》,并学习修辞和作文。左宗棠8岁就开始学习写作八股文,父亲每命一题,都要令他先仔细诵读《四书集注》中的相关内容,使他认真领会命题的释义,以防在行文时出现偏差。
左宗棠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学习时又全神贯注。每当父亲为学生和两个哥哥授课时,他都在一旁静听默记。尽管没有名师指点,可在祖父、父亲的谆谆教诲和严格管教下,左宗棠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基本功,并写得一手苍劲俊秀的好字。
道光六年(1826年),左宗棠14岁,首次参加湘阴县试(又叫童子试),名列第一。第二年五月去长沙应府试,仍居首位。不过,虽然知府原来欲列他为头名,但是由于被录取者中有一位年事已高,为照顾老者,发榜时抑左宗棠为第二。为了这个,知府还专门召见了左宗棠,对他加以鼓励。
按例院试是由皇帝派遣学政到省里去主持考试。这一考试是以县为单位,只有及格者才能算正式秀才。左宗棠由于母亲病重,错过了学政主持的院试。左母病重时,因买不起贵重药品,很快病故,死后丧葬的费用,也是靠着四处借贷,才凑了二百多两银子。这笔债,左家过了好几年才得以偿清。
道光十年(1830年)正月,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病重,于元宵节后的第三天去世了,终年53岁。左观澜半生教书,并未给儿女留下多少遗产。此时左宗棠的长兄宗械已于道光三年(1823年)病逝,次兄宗植为生计操劳,不得不与宗棠分别,做了三年新化训导,与宗棠相聚时间也很少。依据那时的规定,碰上父母之丧必须丁忧守制27个月,而且在丁忧期问,为官者要卸任回乡,应试者也不能够参加考试,左宗棠只好在家加倍努力地读书。
道光十一年(1831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可由于家境贫寒,没过多久他就不得不离开城南书院,转入长沙的贫民子弟学校,那时称为公资书院。学校提供膳食,以便家境贫穷的学生能够继续读书。这时,新任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湘水校经堂,亲自教授经学,并且学生每人每月有膏火银八两,与其他书院相比,条件更为优厚,左宗棠于是便转学到了湘水校经堂。在湘水校经堂学习期间,因为曾一年内7次经学考试名列第一,左宗棠给吴荣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P1-4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