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9659541
内容简介
许高彬编*的《包公故事》是在历史故事、民间 传说、史料记载等基础上加工编写的一本故事集,展 示了我省历史文化名人、以廉洁奉公而名传千古的传 奇人物包拯的人生故事。本书以包拯的生平经历为线 索,分别叙述了包拯求学、包公在天长、包公在端州 、包公在庐州、包公入京城、包公在开封等一百多个 小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形象的人物和通俗的语言 ,加以丰富的配图,着力刻画出包拯智慧过人、明察 秋毫、廉洁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 正义等**品质。
目 录
前言(许高彬) 包公未出仕 文曲星下凡 嫂娘故事的由来 包拯放羊 三步成诗 包拯读书 包拯吟诗 包拯吃粥 幸遇恩师 包拯求学 巧对仁宗 包拯辞官 包拯尽孝 包公吃鱼 客店题诗 过宰相门而不入 少年包公传说 包公在天长 包拯当县令 巧避迎送 两次断牛案 审石擒凶手 包公在端州 岭南的“包青天” 留名端州“米仓巷” 察民情凿井治瘴疫 端州留美名 包公掷砚化渚洲 断焚永州之野庙 判妒妇杀子之冤 判石碑以追客布 包公在庐州 外甥有理打得舅 包公拒巢湖 包河藕无丝 “大门朝北”和“与牛同住” “原服”与“新衣下水” 不与富人交 廉泉故事 叫哑巴打兄 张贵妃之死 包公入京城 任监察御史 包拯与庆历新政 包拯出使辽国 执意抗辽 为民请命七斗王逵 任转运使 陈州放粮 任三司户部副使 皇帝怕包公 反对覃恩 以魏徵为师 三弹国戚 参掉不作为的宰相 遇到人生低潮 对策及七事 任河北都转运使 任瀛州边帅 任御史中丞 扳倒两个财神爷 尴尬的任命 任三司使 任中枢要职 包拯罢宴 包拯大义灭亲 处事公道不涉朝野党争 议用窜逐之臣 箭杆黄鳝马蹄鳖 包拯吃焦面 善辩的包拯 包拯施工 包公请客 包公做寿 包公肉 反穿朝服 智斗贪官 小萝卜减税 包公在开封 疏通惠民河 “阎罗包老”震京都 假皇子诈骗案 劝立太子的争论 包公智斩贪官 包拯巧取合同 包公三勘蝴蝶梦 严拒国舅贿赂 包公选师爷 赤桑镇 庞太师设计害包公 铡美案 打龙袍 打銮驾 巧断鸡蛋案 包公湖的传说 附:包公神断传说
在线试读
文曲星下凡 话说北宋末年,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玉皇 大帝特派赤脚大仙下凡做皇帝以救治民间疾苦,然而 赤脚大仙在天上享惯了清福,说什么也不肯答应。玉 皇大帝承诺派文曲星与武曲星下凡保他,赤脚大仙才 勉强答应下凡。赤脚大仙下凡后就是宋仁宗皇帝,但 一出生就大哭不止,催促文曲星与武曲星赶快下凡。
玉皇大帝被哭得心烦,急派二星火速下界。南斗主生 ,北斗主死。所要投胎的人,都要到南斗星君处注册 ,并取一个脸谱下凡。文曲、武曲二星到南斗君处报 到时,恰巧遇到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下棋。文曲等得 不耐烦,就直接从南斗星君的乾坤袋中拿了一个脸谱 匆匆下界。而武曲耐心地等到南斗星君下完棋后才说 明来意,南斗星君打算从乾坤袋中拿个武士脸谱给武 曲,但东找西找没找到,只好拿了文士脸谱给他。
民间传说,包公母亲怀包公前,洗澡时看见星星 落到了自己的澡盆里。落在澡盆中的星星就是文曲星 ,文曲星投胎后就是包拯。但因他匆忙之间拿了武士 脸谱,所以出生就是黑脸,以致父亲嫌,母亲弃。而 武曲星换脸后是狄青,生得眉清目秀,像个文弱书生 。
现实中,包拯在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在28岁时 ,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 后,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 职。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 ,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 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天天守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 辞职回家。他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即 便守丧期满,仍不愿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封建孝道 ,受到家乡人的称道。
民间传说中,包拯可审判上至天上的神,下至地 狱的小鬼;日审阳,夜审阴;死后还被派往阴间做了 阎罗王。从中可以看出民间对包拯评价之高。
嫂娘故事的由来 包公有个嫂娘,老百姓都知道。传说包拯家世清 贫,生下未满月,母亲病故。嫂子就把包拯放在自己 儿子包勉的摇篮里,喂他奶,喂儿子粥,将其抚养成 人,并聘请恩师,教诲他一举成名。毫无疑问,如果 没有这位贤惠的嫂子,也就没有包拯的后来。所以包 拯对嫂子始终十分感恩,尊称其为“嫂娘”。
史书记载,包拯的父亲叫包令仪,曾做过知县。
包拯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28岁一举考中甲科进士, 授官知县。这在当时是很突出的,不但可以借此登上 政治舞台,而且预示在仕途上有着光明的前景。当时 ,包公的父母年事已高,均在家居住,不愿远离家乡 。是上任为国尽忠,还是在家为父母尽孝,这让包拯 进退两难。包拯为了照顾父母,毅然辞去官职,定居 乡里,奉养双亲。直到父母去世,守丧三年期满之后 ,已经38岁的包拯才正式登上仕途,出仕做官。包拯 为了侍奉年迈的双亲,居家长达十年之久,不去做官 ,真可以说是“至孝”。
那嫂娘的故事又出自哪里呢?其实也确实发生在 包拯的家中。包拯有子二人:长子名繶,英年早逝, 其妻崔氏,誓不改嫁。次子名绶,是包拯家中陪嫁的 丫头所生。包拯逝世时,包绶才5岁,由长嫂崔氏照 管。包拯一生居官清廉,没有给家里留下多少遗产, 崔氏清贫度日,一直把包绶抚养成人,包绶便对其嫂 崔氏“以母礼事之”。这就是长嫂如母故事的原形。
宋代以后有关包公的戏剧、小说中,都说包公称其嫂 为“嫂娘”,这完全是将包绶之事移花接木安在了包 拯头上。崔氏后来受到朝廷的表彰,朝廷写了封赠送 她为永嘉郡君的一个制书。这个制书是由大文豪苏轼 起草的。同时还封表门楣,就是在家乡为她建了一个 节妇台,还给她写了传记。P3-6
玉皇大帝被哭得心烦,急派二星火速下界。南斗主生 ,北斗主死。所要投胎的人,都要到南斗星君处注册 ,并取一个脸谱下凡。文曲、武曲二星到南斗君处报 到时,恰巧遇到南斗星君与北斗星君下棋。文曲等得 不耐烦,就直接从南斗星君的乾坤袋中拿了一个脸谱 匆匆下界。而武曲耐心地等到南斗星君下完棋后才说 明来意,南斗星君打算从乾坤袋中拿个武士脸谱给武 曲,但东找西找没找到,只好拿了文士脸谱给他。
民间传说,包公母亲怀包公前,洗澡时看见星星 落到了自己的澡盆里。落在澡盆中的星星就是文曲星 ,文曲星投胎后就是包拯。但因他匆忙之间拿了武士 脸谱,所以出生就是黑脸,以致父亲嫌,母亲弃。而 武曲星换脸后是狄青,生得眉清目秀,像个文弱书生 。
现实中,包拯在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在28岁时 ,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 后,便可以做官。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 职。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 ,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但 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天天守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 辞职回家。他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即 便守丧期满,仍不愿离开故土。当时,这种封建孝道 ,受到家乡人的称道。
民间传说中,包拯可审判上至天上的神,下至地 狱的小鬼;日审阳,夜审阴;死后还被派往阴间做了 阎罗王。从中可以看出民间对包拯评价之高。
嫂娘故事的由来 包公有个嫂娘,老百姓都知道。传说包拯家世清 贫,生下未满月,母亲病故。嫂子就把包拯放在自己 儿子包勉的摇篮里,喂他奶,喂儿子粥,将其抚养成 人,并聘请恩师,教诲他一举成名。毫无疑问,如果 没有这位贤惠的嫂子,也就没有包拯的后来。所以包 拯对嫂子始终十分感恩,尊称其为“嫂娘”。
史书记载,包拯的父亲叫包令仪,曾做过知县。
包拯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28岁一举考中甲科进士, 授官知县。这在当时是很突出的,不但可以借此登上 政治舞台,而且预示在仕途上有着光明的前景。当时 ,包公的父母年事已高,均在家居住,不愿远离家乡 。是上任为国尽忠,还是在家为父母尽孝,这让包拯 进退两难。包拯为了照顾父母,毅然辞去官职,定居 乡里,奉养双亲。直到父母去世,守丧三年期满之后 ,已经38岁的包拯才正式登上仕途,出仕做官。包拯 为了侍奉年迈的双亲,居家长达十年之久,不去做官 ,真可以说是“至孝”。
那嫂娘的故事又出自哪里呢?其实也确实发生在 包拯的家中。包拯有子二人:长子名繶,英年早逝, 其妻崔氏,誓不改嫁。次子名绶,是包拯家中陪嫁的 丫头所生。包拯逝世时,包绶才5岁,由长嫂崔氏照 管。包拯一生居官清廉,没有给家里留下多少遗产, 崔氏清贫度日,一直把包绶抚养成人,包绶便对其嫂 崔氏“以母礼事之”。这就是长嫂如母故事的原形。
宋代以后有关包公的戏剧、小说中,都说包公称其嫂 为“嫂娘”,这完全是将包绶之事移花接木安在了包 拯头上。崔氏后来受到朝廷的表彰,朝廷写了封赠送 她为永嘉郡君的一个制书。这个制书是由大文豪苏轼 起草的。同时还封表门楣,就是在家乡为她建了一个 节妇台,还给她写了传记。P3-6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