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19487
《社会建构论视域下的消费信任危机:以乳业质量典型事件为例》借鉴社会建构论,特别是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从行动者的角度来探讨消费信任危机的建构机制。本文认为在乳业场域中主要存在着六方相关行动者,即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媒体、专家和消费者。他们负载着”积淀”的”惯习”,客观上推动着消费信任危机的持续建构,使消费信任危机成为一种”建构性的客观存在”。当代中国乳业消费信任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风险社会、消费社会与转型社会三重叠加所造成的总体性失范在乳业场域中的体现,与此同时风险社会、消费社会和转型社会也构成了乳业频现危机的宏大结构性背景。
章导论
节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相关理论研究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研究设计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四节研究背景
一、国内乳业的历史演变
二、频发的乳业质量事件
三、乳业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制度承诺的乏力
节政府的策略行动
一、制度的缺陷
二、资源调控能力的欠缺
第二节行业协会的策略行动
一、行业协会的演变历史
二、行业协会的尴尬地位
三、行业协会的行动:在场与缺场
四、行业协会的合法性问题
第三章媒体的引燃与扩散
节拟态环境:危机的先验基础
一、我国媒体的属性
二、拟态环境的建构
第二节场域中的较量:问题的呈现与演化
一、前问题阶段的较量
二、后问题阶段的较量
第三节议程设置:危机的建构机制
一、议程设置的中国情境
二、议题的设置
三、属性议程
第四章专家权威性的流失
节专家的在场性
一、专家的出现
二、专家在场的条件分析
第二节专家的策略行动
一、依附权力资本
二、置换经济资本
三、协同符号资本
第三节专家的自反性危机
一、自反性的内涵
二、专家自反性危机溯源
第五章消费者的极化
节我信谁:消费者的困惑
一、消费者的出现
二、消费者的困境
第二节弱者的抗争:从逃避到替代
一、谁是弱者
二、抗争的策略
第三节极化:消费信任危机的蔓延
一、极化的展演
二、极化的心理机制
三、极化的疏导路径
第六章总结与讨论
节主要结论
一、消费信任危机的建构性存在
二、乳业场域中消费信任危机的建构机制
三、消费信任危机的结构性根源
第二节进一步的讨论
一、乳业场域中,多方行动者之间以及各种资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勾连机制
二、消费信任危机一体化的建构机制是什么
三、在风险社会、消费社会和转型社会的背景下,消费信任危机如何降低和化解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访谈人物表
后记
总序
大学者,大学问也。唯有博大学问之追求,才不负大学之谓;唯有学问之厚实精深,方不负大师之名。学术研究作为大学与生俱来的功能,也是衡量大学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上海政法学院自建校以来,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己任,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专业与学科并举,不断推进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学科为学术之基。我校学科门类经历了一个从单一性向多科性发展的过程。法学作为我校优势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高原学科,积数十年之功,枝繁叶茂,先后建立了法学理论、行政法学、刑法学、监狱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金融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诉讼法学等一批二级学科。2016年获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法学学科建设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法学学科群日渐完备,学科特色日益彰显。以法学学科发端,历经数轮布局调整,又生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再生教育学、艺术学等诸学科,目前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科布局日臻完善,学科交叉日趋活跃。正是学科的不断拓展与提升,为学术科研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支撑,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兴旺与繁荣。
学术为学科之核。学校支持和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钻研学术,从事研究。如建立科研激励机制、资助学术著作出版、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创建创新性学科团队等。再者,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建设,先后建立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市高校”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和上合组织研究院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智库、上海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平台。以这些平台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以学术资源优化整合为举措,涌现了一批学术骨干,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亦促进了学科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在巩固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在国际政治、国际司法、国际贸易、国家安全、海洋法、教育法、体育法等领域开疆辟土,崭露头角,获得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学校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包容、追求卓越之上政精神,形成了百舸争流、百花齐放之学术氛围,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科研成果和学术精品,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上者,高也。学术之高,在于挺立学术前沿,引领学术方向。”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潜心学术,孜孜以求,探索不止,才能产出精品力作,流传于世,惠及于民。政者,正也。学术之正,在于有正气、守正道。从事学术研究,须坚守大学使命,锤炼学术品格,胸怀天下,崇真向美,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久久为功,方能有所成就。
好花还需绿叶扶。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术创新和学术繁荣,展示上政学者的学术风采,促进上政学者的学术成长,我们特设立”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旨在资助有学术价值、学术创新和学术积淀的学术著作公开出版,以褒笔者,以飨读者。我们期望借助”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这一学术平台,引领上政学者在人类灿烂的知识宝库里探索奥秘、追求真理和实现梦想。
3000年前有哲人说:”头脑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那么,就让”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成为点燃上政人学术智慧的火种,让上政学术传统薪火相传,让上政精神通过一代一代学人从佘山脚下启程,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愿”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的光辉照亮上政人的学术之路!
刘晓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