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190145
★想要读懂一位文坛大师,你不能不知道的几个重要关键点: 他在文坛的地位是怎样的? 他的良师益友是哪几位? 为什么他能够拥有如此高的赞誉? 他是怎样一步一步的成为世界瞩目的文坛巨擘? 他所生活的国家和时代,对其写作初衷、语境和写作风格有什么影响? 在阅读名家经典著作的过程中,该如何吸取文学精髓,并能够灵活应用? 创新阅读体验NO.1,让世界文学“大人物”与你零距离接触 读懂一位文坛大师,就从本书开始!
本书讲述了莎士比亚传奇的一生和创作经历。这位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写了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2首长诗和其他诗歌。本书对莎士比亚创作体裁与创作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他的叙事诗故事很传奇,他的戏剧跨越几个世纪在世界范围传播。本书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喜剧、历史剧和传奇剧中,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写作的时代背景、故事梗概及特色赏析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讲解。
在本书中,莎士比亚告诉你戏如人生的那些事儿。
前言/001
引言/001
部分 历程
1.出生/003
2.童年,戏剧就来了/004
3.少年已知愁滋味/005
4.结婚了,梦想依旧/007
5.伦敦,梦起的地方/008
6.剧团生涯开始了/010
7.初露锋芒/012
8.博观约取,厚积薄发/015
寻觅创作的源泉/016
叙事诗的故事/016
9.走向成熟,感悟生命与舞台/018
在伦敦戏剧界的重要地位/019
无与伦比的悲剧、喜剧和历史剧/020
十四行诗的长梦/022
10.辉煌成就:四大悲剧诞生了/026
环球剧场/027
瘟疫与时局/028
走向辉煌/029
11.道德与宽恕的传奇喜剧/031
创作晚期/031
环球剧场失火/032
12.故里——生命的回归/033
第二部分 创作
1.创作体裁与创作成就/039
诗歌/039
戏剧/040
2.早期创作(1590—1600)/043
歌颂爱情的长诗和“莎士比亚式”的十四行诗/044
喜剧中的浪漫主义和淡淡的忧伤/048
历史剧再现英王朝兴衰/056
喜剧时期的悲剧不失希望的曙光/059
3.中期创作(1601—1607)/061
悲剧始于社会问题,传世悲剧三大特点/062
罗马悲剧,流血的社会和政治/068
悲剧时期的阴暗喜剧/069
4.晚期创作(1608—1612)/071
宁静深邃的意境与浪漫空幻的寻求/071
瑰丽多姿的传奇剧/072
第三部分 艺术特色与艺术成就
1.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现实性/077
2.作品的典型人物形象/079
3.情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戏剧结构的广阔性/081
情节线的延伸与人物的戏剧冲突/081
“福斯塔夫式的背景”的广阔性,悲喜兼容的情节特征/082
4.形象化、个性化的语言范例/084
5.追求诗意的剧场艺术/087
6.跨越时空的戏剧成就/088
第四部分 主要作品介绍
《哈姆雷特》/093
《李尔王》/112
《威尼斯商人》/139
附录
莎士比亚生平及创作年表/155
参考文献/158
让我们随着这套“大人物系列”走近世界文豪,聆听大师们的妙言,感受大师们非凡的生活。
置身于历史的画卷,仰望文字长空的星辉,寻找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历程。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瀑布、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森林、峡谷、田庄,世界文学之窗一扇一扇向我们打开,久远凝固的历史画面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在我们面前展开,让我们去漫游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让我们去游历文学世界的每个角落,体会人们的情感、爱恋、幸福以及痛苦、忧伤、希望……
在品读这些经典原著时,我们体会着大师们灵动的语言,共享着人类精神的家园,和大师们零距离接触,感受他们的生命和作品的意义,我们将能更多获取教益。让我们每一个人的文学梦从这里走出,在人生之路的不远处收获盛开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
莎士比亚是美妙的幻想之子。
——英国诗人 约翰·弥尔顿
莎士比亚为人类伟大的天才之一。
——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 马克思
莎士比亚是播种‘眩晕’的人。他的每一个字都有形象;每一个字都有对照;每一个字都有白昼和黑夜。
——法国小说家 雨果
得意吧,我的不列颠,它拿得出一个人,这个人可以折服欧罗巴全部的戏文。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英格兰剧作家、诗人、演员 本·琼森
十四行诗的长梦
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爱情诗盛行,写十四行诗更是一种时髦。在1592—1598年间,莎士比亚除了紧张的戏剧活动外,还写了154首十四行诗,表达了个人的内心情感。
十四行诗原是意大利流行的一种抒情诗体,早在13世纪就出现了,据说是普罗旺斯的诗人们创造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1304—1374)继承并发展了普罗旺斯和意大利“温柔的新体”诗派传统,故称彼特拉克式十四行诗体。16世纪上半叶,彼特拉克的两位模仿者怀阿特(1503—1541)和萨利(1516—1542)把它引进了英国。16世纪末,十四行诗在英国才兴盛起来,成为当时各种诗歌中的流行的一种形式。有统计称,1592—1597年在英国发表的十四行诗达2500首之多。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早被提及的是大学人士F.米尔斯。他在其《智慧的宝库》中说:“他(莎士比亚)在私交之间传抄的甜蜜的十四行诗。”可见,在1598年以前,莎士比亚的诗还没有被刊印时,就已经在流传了。1599年,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的第138首、第144首被私自收录到一本诗集中。伦敦的出版商托马斯·索普到处收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诗稿的手抄本,居然有人为他弄到了一箱子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索普将这些诗稿编印成集,于1609年5月20日刊印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诗集收纳了154首十四行诗,这就是早的、完全的“四开本”。索普在这本书的献词中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献给下面刊行的十四行诗的促成者W.H.先生,祝他万事如意,并希望我们永生的诗人所预示的不朽得以实现。对他怀着好意并断然予以出版的T.T.。
T.T.是托马斯·索普的名字缩写,W.H.成为考证者们争论的话题。据说,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献给两个人的:前126首是献给一位贵族青年美男子的,第127—152首是献给一位黑肤女郎的。后两首及中间个别几首与此无关。全诗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关联,有着清晰的情节脉络,赞美着生活中的友谊与爱情。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总体上表现了一个思想:爱征服一切。他的诗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赞颂了人的尊严、个人的理性作用。诗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象,用可感可见的物质世界,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人文主义的命题。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被评论家们认定具有一定的传记性,反映了莎士比亚的真实生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