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30032
◎汉学大家精解《孟子》,用现代国际视野看先秦经典
本书作者为著名汉学家、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贝冢茂树先生,他用海外汉学的国际性视野,发掘了《孟子》为人忽略的特质,并把孟子代入到我们现代生活的经验之中,发掘经典的当下意义。
◎从战国背景到孟子生平,在历史语境中寻找鲜活的孟子
仁义、王道、浩然之气,一提到孟子还只是这一堆刻板印象?
本书补充了战国的时代背景和孟子的生平,把《孟子》放到具体的时代语境中去理解,多角度看待孟子。“王道主义者孟子的污点”“喜欢奢华的孟子”“好辩的原因”……让你发现一个有血有肉的孟子。
◎从原文到解说,轻松把握原典内涵
不同于普通的译注类书籍,本书除了译注外,还有“解说”,解说部分结合当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深入解读孟子思想。每部分还有“认可革命”“孟子的职业观”等简短有趣的标题,带你轻松掌握原典精义。
◎便携小开本,随时充电
130mm*185mm的便携本,60g轻型纸,可以轻松放入包包中,无论是在旅途中,还是在户外,都可以方便地阅读,随时充电。
本书分为三部分,*部分讲述了孟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战国时代,诸侯混战,城市国家兴起。第二部分介绍了孟子其人的一生经历,从推行政治主张到退而讲学。第三部分为本书主体,作者选择了《孟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译注,并结合时代和孟子本人来讲述作品内涵。作者以一个日本学者的冷静、客观的认识,有温度地描述了乱世中的孟子及其思想主张,打破了对孟子的刻板印象,把他重新拉回到我们的生命经验之中。
孟子思想的时代背景—战国时代
一 混沌的时代 2
从西周到东周 …………………………………………………… 2
祭政合一的传统 ……………………………………………… 5
二 新文化的气息 7
西周文化的崩溃 ……………………………………………… 7
向新国家制度过渡 …………………………………………… 9
春秋战国的文化概观 …………………………………… 10
城市国家的扩张 …………………………………………… 12
三 孔子的历史地位与诸子百家 14
决定历史方向的孔子 …………………………………… 14
百家争鸣的时代 …………………………………………… 16
白热化的人才争夺战 …………………………………… 17
孟子其人与思想
一 孟母三迁 20
二 孟子的生涯 22
生卒年不详 ……………………………………………………… 22
邹 国 ……………………………………………………………… 25
游说诸国 …………………………………………………………… 28
政治野心 …………………………………………………………… 32
晚 年 ……………………………………………………………… 36
三 孟子的性善说 38
《孟子》这部著作
著作解题 45
成书时间 …………………………………………………………… 45
构成与内容概要 …………………………………………… 46
第一卷 梁惠王章句上 48
仁义之德 …………………………………………………………… 49
五十步笑百步 ………………………………………………… 52
类推法的逻辑 ………………………………………………… 57
仁者无敌 …………………………………………………………… 59
君主的资质 ……………………………………………………… 62
何谓仁政 …………………………………………………………… 64
第二卷 梁惠王章句下 79
与民同乐 …………………………………………………………… 80
任用人才 …………………………………………………………… 84
认可革命 …………………………………………………………… 87
王道主义者孟子的污点 ……………………………… 89
孟子的占领政策 …………………………………………… 92
喜欢奢华的孟子 …………………………………………… 95
第三卷 公孙丑章句上 99
浩然之气 ………………………………………………………… 100
不忍人之心 …………………………………………………… 112
人的职业与德性 ………………………………………… 115
第四卷 公孙丑章句下 118
天时·地利·人和 ………………………………………… 119
对国王的态度 ……………………………………………… 122
回避责任 ………………………………………………………… 128
孟子的一种性格 ………………………………………… 130
第五卷 滕文公章句上 134
井田制改革方案 ………………………………………… 135
面对许行的农本思想 ………………………………… 142
第六卷 滕文公章句下 154
何谓真正的大丈夫 ……………………………………… 154
好辩的原因 …………………………………………………… 157
第七卷 离娄章句上 164
政治的规矩准绳 ………………………………………… 165
修身的心得 …………………………………………………… 168
政治家的坏毛病 ………………………………………… 170
得民心 …………………………………………………………… 170
自暴与自弃 …………………………………………………… 172
诚者天之道 …………………………………………………… 173
如何观察一个人 ………………………………………… 175
偶然之妙 ………………………………………………………… 176
人的缺点 ………………………………………………………… 177
第八卷 离娄章句下 178
三有礼 …………………………………………………………… 178
孟子的大人观 ……………………………………………… 181
君子的求道 …………………………………………………… 182
人之所以为人 ……………………………………………… 184
历史批判 ………………………………………………………… 185
故的本质 ………………………………………………………… 186
君子之所以为君子 ……………………………………… 188
君子之眼 ………………………………………………………… 190
第九卷 万章章句上 193
对父母的感情 ……………………………………………… 193
政权授受的正统性 ……………………………………… 197
第十卷 万章章句下 201
对孔子的赞美 ……………………………………………… 202
孟子的职业观 ……………………………………………… 206
尚论·尚友 ……………………………………………………… 207
贵戚之卿·异姓之卿 …………………………………… 208
第十一卷 告子章句上 210
人的本性 ………………………………………………………… 210
人的善与不善 ……………………………………………… 212
人的生与性 …………………………………………………… 214
仁内义外 ………………………………………………………… 215
善乎?恶乎? ……………………………………………… 218
心灵的一致点 ……………………………………………… 221
理性的重要 …………………………………………………… 224
天爵与人爵 …………………………………………………… 225
第十二卷 告子章句下 227
《春秋》的解释 …………………………………………… 227
批判官僚军人 ……………………………………………… 231
第十三卷 尽心章句上 233
安身立命的根本 ………………………………………… 233
尽人事听天命 ……………………………………………… 234
求在我 …………………………………………………………… 236
万物皆备于我 ……………………………………………… 236
良知·良能 ……………………………………………………… 237
人之三乐 ………………………………………………………… 238
第十四卷 尽心章句下 240
春秋无义战 …………………………………………………… 240
历史书的读法 ……………………………………………… 241
民主主义的思想 ………………………………………… 243
对儒家的确信 ……………………………………………… 244
孟子相关年表 245
出版后记 251
孟子如果认识与他同时代的日本人的话,会是怎样的日本人呢?
中国的古代王朝,也就是商周王朝的人,是如何获得周边其他民族的知识的呢?按照惯例,比较正式地获得这方面知识的机会,是王朝为新任君王举行即位仪式时,要求周边广大民族的代表集中起来,也就是要求他们朝贡。该仪式的流程如何呢?《周书》中有一篇《王会解》讲述了周王朝让周边各国代表集中到成周,也就是洛阳所举办的仪式。
《王会解》的最后讲到,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让著名宰相伊尹制定了“四方献令”,规定了各民族需要负担的朝贡物品。
“四方献令”中提到的东方诸民族的九夷,也许就包括日本人。根据该书的注释,这些民族是披头散发的,也就是说,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穿着正式的衣冠,而且他们身上还有“文身”。中国人看见的可能是九州一带的渔民。他们文身是为了潜入海中捕鱼时,避免鲨鱼咬他们。据说他们献上了捕鱼时须臾不离身的防身匕首。
日本和中国开始有了交流之后,日本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等往来于中日两国之间。那时他们肯定穿着和中国人一样的服装。而且,像《孟子》这样的专门书籍也应该很自然地传到了日本。
孟子是儒学创始人孔子的继承者,至今孔孟并称,人们也一直认为孟子是圣贤,体现了儒学道德的理想人格。而我则试图将孟子当作一个在中国古代的战国这一时期出生并去世的、活生生的人。
如今出版的《孟子》的文本、译本、注释书可谓汗牛充栋,但却很难找到能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的。因此,尽管我不是专业研究孟子的,却仍然接受了写这本书的任务。
昭和六十年六月
贝冢茂树
第一卷 梁惠王章句上
汉代赵岐的《孟子》注解本由七篇构成,各篇又分为上、下两卷,共计十四卷。基本都是用篇首的语句作为篇名,这点和《论语》相同。
第一卷共有七章,本书略去第二章,对其余六章加以讲解。
第一章孟子首次谒见梁惠王时的对话,是值得纪念的一个场面。年届五十的孟子开始进入政治世界了。在这章中,面对当时占主流的墨子的实用主义政治哲学,孟子提倡的是以道
德为根本的理想主义政治哲学,要求施政者具备很高的伦理素质。但是,年老的梁惠王对于长期的治世已经觉得疲倦,又被齐国夺去了霸权,还得防备秦国的东进,因此没能有勇气采纳孟子提倡的新政策。
两三年之后,惠王去世,平庸的襄王继承了王位。于是孟子离开襄王,投靠了从梁国手中夺去霸权的齐宣王。通过问答,孟子逐渐让年轻的宣王对王道政治越来越感兴趣。他那雄辩的技巧真是精彩绝伦。他论证了宣王所憧憬的齐桓公、晋文公那种靠实力成为霸主的梦想缘何不可能实现。作为替代方案,他提出了王道政治。这个部分可以说是贯穿《孟子》全书的主题,非常重要。
仁义之德
【一】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③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④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⑤。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
① 魏惠王,名罃。魏国的都城原本在安邑(今山西省西南部的夏县)。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迁都到了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县),因此魏国此后被称为梁国。梁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关于惠王的年代,《史记》的记载有误,笔者根据《竹书纪年》进行了改订。惠王于公元前369年即位;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缔结了协定,互相称对方为王,并改年号为后元元年;公元前319年(后元十六年)去世,在位共50年。关于梁惠王的在位年代,有多种说法,这里采用了杨宽的《战国史》和陈梦家的《六国纪年》中的说法。据推测,孟子访问梁国并谒见惠王是在惠王的晚年,即后元十五年(公元前320年)。
② 五十岁以上的老人的尊称。普通称呼是“艾”。
③ 得到、取得。原义为收税。
④ 臣杀君,子杀父。
⑤ 满足。“餍”同“厌”。
【译文】
孟子拜谒了梁惠王。
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想必会给我的
国家带来利益吧?”
孟子恭敬地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要把利益放在嘴边呢?
我认为您只要关心仁义就可以了。假设现在大王说:‘怎样才能对我的国家有好处?’大夫(相当于日本的家老)说:‘怎样才能对我家有好处?’官吏和庶民们说:‘怎样才能对我个人有好处?’像这样上上下下都肆意追求利益的话,国家就会陷入危机。在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如果有人能杀掉君主的话,那一定是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如果有人能杀掉君主的话,那一定是拥有一百辆战车的大夫。作为臣下,从君主的一万辆中得到十分之一的一千辆,从一千辆中得到十分之一的一百辆,这绝不算少了。但是,如果不重视义,而把利放在第一位的话,不把君主的财产全部夺走就不会满足。我没见过社会上施行仁却有人遗弃父母的,也没有见过施行义却有人不重视君主的。大王您只要关心仁义就行了,为什么要把利益挂在嘴边呢?”
【解说】
孟子谒见梁惠王的年代到底在何时?这在学者间是有争议的。年届五十的孟子听说败给秦国之后东迁的惠王为了复兴国家,正在招募四方贤达,于是兴致勃勃地想要成为其顾问,从故乡山东不辞路远地来到了大梁。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是:一度进入中原并手握霸权的江南的越国已经衰落,从山西进入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的魏国实力渐增,有取而代之之势。能够和魏国抗衡的是以东方的山东地区为据点的齐国,但是齐国与中原的往来不多,在文化方面好像也没有直接的交流。孟子之所以造访魏国,恐怕是对得不到山东政治界的重用而感到绝望吧。在当时的思想界,墨子红极一时。墨子主张“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墨子·兼爱中》)。惠王面对孟子,开口就问“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这是站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墨子的实用主义立场上说出的话。对此,孟子的回答是:应该施行的不是墨子的实用主义政治,而是孔子流派的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主义政治。
孟子在这之前应该对墨子的学说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确信实用主义是无法拯救中国的现状的。所以他挺起胸膛,坦然提倡道德主义政治。
这段与梁惠王的对话是孟子首次在公开场合围绕道德主义的儒学政治理想进行的辩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孟子》一书将这段对话放在第一章,一定是因为孟子发出的这第一声在弟子们脑中留下了鲜明的记忆。
五十步笑百步
【三】
梁惠王曰:“寡人①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②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③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④鼓之,兵刃⑤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⑥食也;数罟⑦不
入洿池⑧,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⑨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⑩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① 中国古代的诸侯对人民使用的自称之词。谦称自己是孤独而又不幸的人。
② 河南省黄河以北,特别是济源县一带的地区。
③ 山西省西南角,被从北向南拐弯的黄河包围的地区。以安邑县为中心,汾西、隰县以南、安泽、沁水县以西的地区。
④ 鼓声。
⑤ 武器。
⑥ 全部、都。
⑦ 网眼细密的网。古代的渔网网眼禁止小于当时的四寸(92毫米),以便保存鱼苗。
⑧ 大池塘,池沼。
⑨“豚”是小猪,“彘”是大猪。食用时只吃大猪。小猪只用于祭祀。
⑩ 农村的私塾。商代称为“庠”,周代称为“序”。
? 同“反复”。
? 饿死的人。
【译文】
梁惠王问道:“我自认为对国家已经尽心竭力了。如果河内地区发生饥荒,我就让那里的人民移居到河东地区,并把河东地区的粮食运输到河内地区。如果河东地区发生饥荒,我就反过来做。我看了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么考虑周到的。但是,邻国的人民一点也没有减少,我国的人民一点也没有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恭敬地回答道:“大王好像很喜欢战争,那我就用战争来举例吧。咚咚地擂响战鼓,战幕拉开了。有些人丢盔弃甲,拖着刀枪逃跑。有个家伙跑了一百步之后停了下来,另一个家伙跑了五十步之后停了下来,跑了五十步的家伙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家伙,您觉得如何?”
大王说:“这不合理。虽然没有跑到一百步,但是跑五十步也同样是逃跑啊。”
孟子说:“没错。我想,大王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您的人民比邻国多了。您在征用人民参与土木工程等的时候,如果选择不会妨碍农耕的季节,那么谷物自然就会丰收,吃也吃不完。如果您禁止渔夫用细密的渔网在池沼里捕鱼,那么鱼和鳖就会大量繁殖,吃也吃不完。如果您对樵夫用斧子和锛子砍伐木材的季节加以限制,那么木材就会大量富余。这样一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和身后事都不会有任何遗憾。衣食住行和身后事能够毫无遗憾地进行,这才是称王天下的基础。让百姓在五亩的宅地上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的老人就可以穿上温暖的丝绸。让人民饲养鸡、猪、狗,提醒他们不要忘了繁育的时期,那么七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吃上肉。对赋税和徭役的季节加以限制,使其不会妨碍农家百亩田地的耕作,那么四五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填饱肚子了。留意村庄的私塾教育,再加以孝顺父母长辈的道德教育,就不会再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在路上背负重物的景象了。七十岁的老人能穿着丝绸的衣服,吃上肉,普通百姓也解决了温饱,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不能成为天下王者的。丰收之年,猪狗吃掉了人的粮食,却疏于管理;歉收之年,路旁躺着饿死的人,却忘记打开仓库进行救济。百姓死了,却说这不是自己的责任,是年成不好。这跟刺死别人却说这不是自己的责任,而是刀具的责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大王您能不把饿死很多人归罪于年成,在政治上负起责任来,那么天下的百姓一定会聚集到您的国家来的。”
【解说】
梁惠王的祖父文侯、父亲武侯时代的魏国处于全盛期,是战国最初的霸主,在文化上也是最先进的国家。到了惠王,没能阻挡西方的新兴国家秦国的东进,只能将都城往东迁。惠王任用运河土木工程专家,同时也是大投机商的白圭作为大臣,兴修运河和灌溉工程,大搞开发,试图复兴国运。正如上面惠王提到的那样,歉收之年的救济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然而,魏国的国势完全没有上升的迹象。当时一般认为,农业生产提高的基础在于农民人口的增加,也就是生产进步和劳动力成正比。人口增加不仅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提升,还意味着战斗力的增强,是富国强兵的最主要因素。对诸侯来说,人口是他们关心的重大政治议题。所以,惠王向孟子倾诉无法实现人口增长的苦恼。对此,孟子指出,与邻国相比,这种善政确实高出一筹;但对人民生活的关怀还没有在政策的每个方面施行到位。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是孟子拿手的雄辩术,如今仍作为成语在使用。但是,无视量的差别,只讲质,这是有问题的。孟子雄辩的第二个特色是对乌托邦社会的描写,体现在从“五亩之宅”开始的那段话中。描写方式也很新鲜,确实能吸引人。但是,游离于现实之外的这种理想社会带有空想的性质,缺乏能够将其变为现实的政策。孟子在此首次提出了这种乌托邦社会构想,此后,他逐渐将其在概念上加以整理,后来曾试图建立基于井田制的新社会体系(参照《滕文公章句上》)。这段问答是他第一次提出乌托邦社会,因此很受关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