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41572
编辑推荐
魏碧海、钟建国编著的这本《刘伯承画传》通过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再现了刘伯承波澜壮阔的一生。 刘伯承,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刘伯承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军向正规化、现代化迈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内容简介
刘伯承少年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被称为“开 县三才子”之一。辛亥革命时投奔学生军,在护国、 护法战争中屡建奇功,被誉为“川中名将”。大革命 时期,领导泸顺起义,为南昌起义作了预演。后任南 昌起义参谋团参谋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办红军 学校,任红军总参谋长,有“党内孙武”之称。抗日 战争时期,指挥八路军第129师开创了以太行山为依 托的晋冀鲁豫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指挥刘邓大军 千里跃进大别山,逐鹿中原,决战淮海,强渡长江, 进军大西南。新中国成立后,主动辞去西南军政要职 ,创办军事学院,7年呕心沥血,却受到错误批判, 从此蒙冤28载。晚年不顾年老体残,为国防建设积极 献策。魏碧海、钟建国编著的这本《刘伯承画传》以 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刘伯承传奇的一生。图片约 600幅。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是目前国内外刘伯承 的唯一权威画传。
目 录
第一章 川中名将
1 少年英才
2 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
3 巴蜀扬威
第二章 首举义旗
1 歧路彷徨
2 泸顺起义总指挥
3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4 将军学员
第三章 党内孙武
1 潜伏在白区
2 “蒋介石有个黄埔,我们要办个红埔”
3 红军总参谋长
第四章 英雄史诗
1 后卫
2 先锋
3 在雪山和草地之间
第五章 抗日名将
1 誓师出征
2 重叠设伏
3 “麻雀”满天飞
4 三个伏击战例
5 反“九路围攻”
6 开辟平原根据地
第六章 勇破“囚笼”
1 军事理论家
2 我们是有人民作后盾的
3 破击交通线
4 正太路战役
5 榆辽战役
6 血战关家垴
第七章 敌进我进
1 “敌进我进”方针的诞生
2 峥嵘岁月百战多
3 敌后武工队
4 五十大寿
第八章 寸土必争
1 挥师战上党
2 平汉路大捷
3 舌战新乡
第九章 常胜将军
1 出击陇海路
2 活捉赵锡田
3 “牛抵角”与“回马枪”
4 “猛虎掏心”战滑县
5 再战陇海路
第十章 逐鹿中原
1 大战鲁西南
2 千里跃进大别山
3 站稳脚跟
4 血战襄阳
5 决战淮海
第十一章 席卷千军
1 百万雄师过大江
2 解放大西南
3 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第十二章 虎踞钟山
1 创办军事学院
2 尊师重道,教学相长
3 呕心沥血
第十三章 烈士暮年
1 蒙冤怀仁堂
2 老骥伏枥
3 巨星陨落
后记
1 少年英才
2 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
3 巴蜀扬威
第二章 首举义旗
1 歧路彷徨
2 泸顺起义总指挥
3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4 将军学员
第三章 党内孙武
1 潜伏在白区
2 “蒋介石有个黄埔,我们要办个红埔”
3 红军总参谋长
第四章 英雄史诗
1 后卫
2 先锋
3 在雪山和草地之间
第五章 抗日名将
1 誓师出征
2 重叠设伏
3 “麻雀”满天飞
4 三个伏击战例
5 反“九路围攻”
6 开辟平原根据地
第六章 勇破“囚笼”
1 军事理论家
2 我们是有人民作后盾的
3 破击交通线
4 正太路战役
5 榆辽战役
6 血战关家垴
第七章 敌进我进
1 “敌进我进”方针的诞生
2 峥嵘岁月百战多
3 敌后武工队
4 五十大寿
第八章 寸土必争
1 挥师战上党
2 平汉路大捷
3 舌战新乡
第九章 常胜将军
1 出击陇海路
2 活捉赵锡田
3 “牛抵角”与“回马枪”
4 “猛虎掏心”战滑县
5 再战陇海路
第十章 逐鹿中原
1 大战鲁西南
2 千里跃进大别山
3 站稳脚跟
4 血战襄阳
5 决战淮海
第十一章 席卷千军
1 百万雄师过大江
2 解放大西南
3 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
第十二章 虎踞钟山
1 创办军事学院
2 尊师重道,教学相长
3 呕心沥血
第十三章 烈士暮年
1 蒙冤怀仁堂
2 老骥伏枥
3 巨星陨落
后记
免费在线读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于四川省开 县(今属重庆市)浦里区赵家场乡张家坝。刘氏 一脉乃西汉皇室后裔,原籍湖北省江陵县,清初 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迁居四川省云阳县 关口乡。清咸丰年问,刘伯承的祖父刘正富到开 县浦里河畔垦荒,定居于赵家场对面的张家坝。
刘正富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庄稼汉,铁匠手艺 尤其出色,还擅长吹奏唢呐,乡邻婚丧嫁娶时常 被请去帮忙。最初,他靠租种黎家的田地兼做铁 匠为生。随着他的六个儿子渐渐长大成人。劳力 增多了,办起了制作粉条和榨油的小作坊,日子 慢慢红火起来,先后买了20多亩田地,盖了两 处简陋的农舍。两处房屋相距千米,一处在浦里 河边,另一处在沈家湾的山坡上。
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在六兄弟中最小,靠着 父兄的辛勤劳作,读了十几年私塾。一家人盼望 老幺科举取士,光宗耀祖。一年秋天,刘文炳到 县城考秀才,县榜名列第三。按照惯例,刘文炳 骑马披红戴花,在父兄和一帮穷亲戚的簇拥下, 敲锣打鼓,到赵家场游街。恰巧这一年赵家场的 豪绅子弟全部落榜,他们妒火中烧,联名向开县 知县和夔州知府诬告刘文炳“出身卑贱,违典应 试”,犯了“欺君辱圣”的大罪。原来,朝廷有“倡 优皂隶”的子孙三代不许应试的规定,但刘文炳 的父亲真正的职业是农民兼铁匠,并非职业吹鼓 手。最终,刘文炳的秀才资格被褫夺,还花了几 百两银子,才免去牢狱之灾。从此,他以种田为 业,成了浦里河畔有名的“泥脚文人”,修订《刘 氏族谱》是其一大成就。刘伯承的母亲周寅香是 云阳县高阳堰湾一户贫苦农民的女儿。她身材高 大健壮,农活、家务活样样能干,虽识字不多, 却能出口成章,明事达理。
刘伯承出生时,其祖父、祖母去世不久,故 乳名孝生。三年服丧期满后,父辈六兄弟就分家 了。刘文炳让兄长们先挑选,最后自己只分得沈 家湾的几亩坡地螃田和三间茅草房。刘伯承5岁 时入私塾念书,取学名明昭,字伯承。几个月后, 一位叫任贤书的老人到张家坝行乞,自称是出身 贫寒、屡试不第的秀才。刘文炳见其谈吐不俗、 满腹经纶,便出面留他在本村开办私塾。任贤书 原为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的一名下级军官,太 平军失败后,流落民间,这个秘密只有刘伯承的 父母知道。刘伯承师从任贤书,不仅学习了《幼 学琼林》、《三字经》和儒家经典“四书”,还 学会了长拳、八卦掌等武术。
1904年,开县灯草坝的士绅刘华英在家乡 开办汉西书院,培养本家的十几位少爷,同时免 费招收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穷苦人家的子弟作为 “陪读”。刘伯承有幸成为“陪读”之一,从此 离开父母,到百里外的灯草坝寄居于刘华英家中。
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的刘伯承很快在同窗中出类 拔萃,每次考试均名列第一,深受刘华英赏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汉西书院的办学方针。
刘伯承在这里接触到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 自然科学知识,眼界大开。
1907年年初,开县新办的高等小学 堂正式张榜招生。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于 这年农历正月初七去世,本来就贫寒的家 境更是雪上加霜。刘伯承打消报考高小的 念头,准备挑起家庭的重担。后来,在刘 华英的再三鼓励和慷慨资助下,刘伯承以 优异成绩考入开县高小甲班。他十分珍惜 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攻读各 科知识,除他不感兴趣的“修身”课外, 门门功课均为优等。教“西学”的老师大 多曾留学日本,教“中学”的夫子们均获 取过举人、拔贡之类的功名。唯有体操教 员邵某行伍出身,因与知县是湖南同乡, 谋得教员职位。他不学无术,思想顽固, 深受进步师生厌恶。1907年5月,开县 浦里镇爆发红灯教起义,竖起“反清灭洋” 大旗。邵某在参加镇压起义军时作战身亡。
知县在县城忠烈祠设灵堂祭奠。刘伯承与同窗好友邹 靛澄、谢南城各送挽联 一副以嘲讽。三人均年少才高。愤世嫉俗,时称“开 县三才子”。1908年, 刘伯承以优异成绩考入夔府(今重庆市奉节县)官立 中学。在刘华英的资助下, 他勉强上了一年中学,因家庭极端贫困,被迫辍学回 乡务农兼打短工。
1909年,刘伯承在已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的刘华 英保荐下到巡警教练所 受训三个月,结业后被分配到开县巡警分署当了半年 多的巡警。他怀抱“除 暴安良”的愿望,惩处过调戏妇女的恶少和诈骗愚弄 工匠的书铺老板,因知 县徇私枉法而愤然辞职。
……P14-18
刘正富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庄稼汉,铁匠手艺 尤其出色,还擅长吹奏唢呐,乡邻婚丧嫁娶时常 被请去帮忙。最初,他靠租种黎家的田地兼做铁 匠为生。随着他的六个儿子渐渐长大成人。劳力 增多了,办起了制作粉条和榨油的小作坊,日子 慢慢红火起来,先后买了20多亩田地,盖了两 处简陋的农舍。两处房屋相距千米,一处在浦里 河边,另一处在沈家湾的山坡上。
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在六兄弟中最小,靠着 父兄的辛勤劳作,读了十几年私塾。一家人盼望 老幺科举取士,光宗耀祖。一年秋天,刘文炳到 县城考秀才,县榜名列第三。按照惯例,刘文炳 骑马披红戴花,在父兄和一帮穷亲戚的簇拥下, 敲锣打鼓,到赵家场游街。恰巧这一年赵家场的 豪绅子弟全部落榜,他们妒火中烧,联名向开县 知县和夔州知府诬告刘文炳“出身卑贱,违典应 试”,犯了“欺君辱圣”的大罪。原来,朝廷有“倡 优皂隶”的子孙三代不许应试的规定,但刘文炳 的父亲真正的职业是农民兼铁匠,并非职业吹鼓 手。最终,刘文炳的秀才资格被褫夺,还花了几 百两银子,才免去牢狱之灾。从此,他以种田为 业,成了浦里河畔有名的“泥脚文人”,修订《刘 氏族谱》是其一大成就。刘伯承的母亲周寅香是 云阳县高阳堰湾一户贫苦农民的女儿。她身材高 大健壮,农活、家务活样样能干,虽识字不多, 却能出口成章,明事达理。
刘伯承出生时,其祖父、祖母去世不久,故 乳名孝生。三年服丧期满后,父辈六兄弟就分家 了。刘文炳让兄长们先挑选,最后自己只分得沈 家湾的几亩坡地螃田和三间茅草房。刘伯承5岁 时入私塾念书,取学名明昭,字伯承。几个月后, 一位叫任贤书的老人到张家坝行乞,自称是出身 贫寒、屡试不第的秀才。刘文炳见其谈吐不俗、 满腹经纶,便出面留他在本村开办私塾。任贤书 原为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的一名下级军官,太 平军失败后,流落民间,这个秘密只有刘伯承的 父母知道。刘伯承师从任贤书,不仅学习了《幼 学琼林》、《三字经》和儒家经典“四书”,还 学会了长拳、八卦掌等武术。
1904年,开县灯草坝的士绅刘华英在家乡 开办汉西书院,培养本家的十几位少爷,同时免 费招收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穷苦人家的子弟作为 “陪读”。刘伯承有幸成为“陪读”之一,从此 离开父母,到百里外的灯草坝寄居于刘华英家中。
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的刘伯承很快在同窗中出类 拔萃,每次考试均名列第一,深受刘华英赏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汉西书院的办学方针。
刘伯承在这里接触到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 自然科学知识,眼界大开。
1907年年初,开县新办的高等小学 堂正式张榜招生。刘伯承的父亲刘文炳于 这年农历正月初七去世,本来就贫寒的家 境更是雪上加霜。刘伯承打消报考高小的 念头,准备挑起家庭的重担。后来,在刘 华英的再三鼓励和慷慨资助下,刘伯承以 优异成绩考入开县高小甲班。他十分珍惜 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攻读各 科知识,除他不感兴趣的“修身”课外, 门门功课均为优等。教“西学”的老师大 多曾留学日本,教“中学”的夫子们均获 取过举人、拔贡之类的功名。唯有体操教 员邵某行伍出身,因与知县是湖南同乡, 谋得教员职位。他不学无术,思想顽固, 深受进步师生厌恶。1907年5月,开县 浦里镇爆发红灯教起义,竖起“反清灭洋” 大旗。邵某在参加镇压起义军时作战身亡。
知县在县城忠烈祠设灵堂祭奠。刘伯承与同窗好友邹 靛澄、谢南城各送挽联 一副以嘲讽。三人均年少才高。愤世嫉俗,时称“开 县三才子”。1908年, 刘伯承以优异成绩考入夔府(今重庆市奉节县)官立 中学。在刘华英的资助下, 他勉强上了一年中学,因家庭极端贫困,被迫辍学回 乡务农兼打短工。
1909年,刘伯承在已任四川省咨议局议员的刘华 英保荐下到巡警教练所 受训三个月,结业后被分配到开县巡警分署当了半年 多的巡警。他怀抱“除 暴安良”的愿望,惩处过调戏妇女的恶少和诈骗愚弄 工匠的书铺老板,因知 县徇私枉法而愤然辞职。
……P14-1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