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29883
●
他曾经作文不及格,却在11岁发表诗作;上的是北京大学化学系,却在19岁写出*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叶永烈有哪些创作心得?
●
从科普作家,到科幻作家,到纪实作家,再到小说家,文坛数度华丽转身,叶永烈有怎样的机缘与资源?
●
他经历了建国后的数次政治运动,父兄蒙冤,他也遭到批斗、抄家,还被送往
“五七干校”接受改造、劳动三年,是什么促使他不改写作初心?
●
大学毕业后进入电影系统,为*拍摄过“内片”,拍摄的影片也获过“百花奖”,叶永烈为何要进入上海作协成为职业作家?
●
前三十年远离政治,后三十年专写政治,揭秘叶永烈创作重大敏感政治题材却每每顺利出版的诀窍。
●
为创作传记作品,叶永烈采访了大量政界、文学界、艺术界名人,如陈云夫人于若木、王稼祥夫人朱仲丽、蒋介石女婿陆久之、陈独秀机要秘书郑超麟、“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数学家华罗庚等,他如何取得这些人的信任?
●
钱学森则显然不符合叶永烈挑选传主的“三原则”,叶永烈为何还要创作《钱学森》?
● 3000万字作品,如果每天抄5000字,也要抄上16年,叶永烈是如何完成这些创作的?
●
不仅仅是叶永烈的个人奋斗史,更涉及无数名人的人生过往,追忆了大时代背景下众多个体的悲欢命运,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与变局。
●
家教成功的典范,成人能从中感受到家庭教育的诀窍与重要,年轻人能从中获得提升人生的启示。
在中国文坛,叶永烈具备“双重身份”,既是纪实文学的主将,又是科普、科幻文学的“主力舰”。《华丽转身》是作者的长篇自传。作者从1951年11岁时发表*篇作品,在60多年间写出3000万字的作品。作者在《华丽转身》中,讲述了这3000万字的作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从科普作家“华丽转身”而成为纪实文学作家,又成为长篇小说作家,他是怎么做到的?叶永烈的纪实作品大都涉及中国当代的重大政治题材,但大多能够顺利出版,他有什么诀窍?作者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悲欢命运,对于每一位读者都是生动的启示。
目 录
小
引:怎样“估价”自己?
序:60 年写作的艰辛
章
温州小娃
我的故乡温州
殷实的叶家
“ 阿桃的儿子”
出生在温州英国教会医院
我的名字
度过童年的咸孚大楼
差一点断了舌头
父亲出任瓯海医院院长
我家珍藏的《申江战焰图》
父亲给我文学启蒙
父亲的古董书桌
细心是永远需要的
“ 少将”照片吓走国民党特务
打入我家的中共地下党员
红旗在温州城头飘扬
第二章
文学幼苗
我曾经作文不及格
初的兴趣是绘画和演戏
小诗的发表影响我的一生
启蒙恩师杨奔
九山湖畔八角亭
金鱼情缘
集邮的乐趣
“ 影戏”和音乐使我入迷
历史和文学的召唤
平生次采访
好书伴我成长
不动笔墨不看书
我也喜爱数、理、化
17 岁考取北京大学
第三章
北大岁月
“ 阶级斗争”课
傅鹰领我步入化学之门
化学系是“动手派”
写诗“发烧友”
父亲蒙尘
兄长蒙冤
在“大炼钢铁”的日子里
“ 战斗在硫酸塔下”
邵阳是我科普创作的起点
本书的诞生
千里迢迢回故乡
《 十万个为什么》成了“成名作”
我的科幻启蒙
写出《小灵通的奇遇》
拜访恩师高士其
向陈望道先生请教
北大图书馆的灯光
在光谱仪旁度过的日子
从不显山露水
天差地别的朋辈命运
怀念北京大学老校长
第四章
电影春秋
有缘千里来相会
次见到她
杨家的身世
订婚的故事
紫藤灿灿双燕飞
新婚别
“ 跳槽”到电影厂
“ 影片总检阅”
“ 半路出家”学编导
她次到上海
终于在上海安家
15 年的上海弄堂生活
听张春桥的报告
初为人父
突然遭到抄家
父亲后的日子
“ 美专”趣话
“ 秘密”重新写书
“ 研究”恐龙蛋
成为“三军统帅”——导演
为拍“内片”
“ 中央直接交办”的任务
给不听话的“演员”拍戏
拍摄《京剧唱腔音乐》
第五章
荣誉纷至
黄镇部长授予我1000 元奖金
《 文汇报》早“发现”了我
当选“先进生产者”
《 小灵通漫游未来》走红
象棋和陆军棋的启示
方毅副总理的关怀
获得电影“百花奖”
完成部长篇文学传记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拍摄《失踪的哥哥》受挫
在钱学森指导下拍摄《向宇宙进军》
进入宇航员训练基地
当选全国青联常委
陈逸飞给我们画速写
车祸使我离开电影厂
在罗布泊追踪彭加木
韩素音关注《腐蚀》
《 黑影》遭到政治性“大批判”
第六章
华丽转身
在《收获》发表小说《青黄之间》
上海狱中录音采访徐景贤
关于专业作家的大讨论
“ 考”上上海作协专业作家
写出长篇传记《爱国的“叛国者”》
“ 写字师傅”也要评级
在“沉思斋”中沉思
探索“文化大革命”进行曲
《 浩劫》一书在桂林受挫
“ 四人帮传”相继问世
闯进了中国政治的“百慕大”
公安部长送我照相机
《 巴金的梦》进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选
长篇小说“重返人间”三部曲
第七章
畅销并盗版着
作家出版社推出《叶永烈自选集》
亲历“深圳文稿竞价”
《 叶永烈自选集》热烈的首发式
应聘《中华五千年》系列片总主笔
出任巨片《大闹天宫》编剧
畅销并盗版着
“ 十指打天下”
卷入签名售书热潮
《 科学家故事100 个》畅销的故事
15 次成为全国书市嘉宾
“ 叩开”台北书展、香港书展的大门
担任“送书大使”
冒用我的名字的伪书达80 多种
历史的绝响
第八章
三度空间
两大爱好:旅游和摄影
两个儿子到美国留学
在星条旗下接受采访
在“9·11”发生时赶往纽约
浓浓的俄罗斯情结
与“乌克兰妹妹”喜相逢
走遍台澎金马
写出“叶永烈看世界”26 卷
《 伦敦 礼帽下的风度与坚硬》风波
第九章
亲历“癌病房”
遐迩闻名的医院
紧张的发条突然松弛
次打击
逃脱癌症阴影
癌症阴云再袭来
不得不四处求医
梁启超的肾癌风波
“ 末代皇帝”也死于肾癌
吴阶平切肾之后依然长寿
入住上海肿瘤医院
癌病房生活素描
这里拒绝红包
生命到了“危险的时候”
下床行走如同“太空行走”
走过风雨,前面就是阳光
形形色色的墓志铭
第十章
《钱学森》幕后故事
在北京举行《钱学森》首发式
钱学森不符合我的“三原则”
大病之后力不从心
决意另行独立采访
我写钱学森的三条“准则”
《 走近钱学森》受到广泛关注
在北京进行密集性采访
“ 拼命三郎”式的作家
这本书是美味的“红烧肉”
钱永刚极其细致的审阅
对于敏感问题的反复斟酌
在开印前才定下书名
还原钱学森普通人的一面
尾
声 又一次华丽转身
推出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
我的心跟上海脉搏同步跃动
我的上海情结
“ 180 度大转弯”
一气呵成《东方华尔街》
又一部长篇小说《海峡柔情》
我爱散文 我写散文
“ 年终大盘点”
出版28 卷《叶永烈科普全集》
作品的四个方阵
天边一抹亮丽的晚霞
后
记
序
60 年写作的艰辛
前30 年远避政治
从1949 年至2009 年这60 年间,其“中点”是1979 年。1978 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的转捩点,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袖,中国共产党从前30 年的封闭锁国、“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后30 年的改革开放。
作为生活在中国内地的作家,作为体制内的作家,我对1949 年以来的前30 年与后30 年的作家生存环境,有着不同的体验。
1951 年,11 岁的我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偶然心血来潮,写了一首题为《短歌》的小诗,掷进报社门口的投稿箱。一个多星期之后,我的小诗就见报了,从此我爱上了文学。
对于写作的热爱,促使我在1957 年高中毕业时要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然而,我得到消息,那一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只招50 名,其中的一半是“调干生”(即报社干部经组织推荐可以不经考试被录取),剩下的名额每个省连一名都摊不到,看来很难考取。我却坚持非进北大不可。于是只得退而求其次,弃文学理,报考化学系。正在遭受“反右派斗争”之苦的父亲,原本就不赞成我考新闻专业,以为政治风险太大,不如念化学实在。他说:“学化学好呀,将来可以做做雪花膏、做做肥皂,总会有碗饭吃。”
父亲说的是大实话,所幸我选择了化学系。我一踏进北京大学,铺天盖地的就是“批判右派分子”的大字报,那些“右派分子”大都是中文系的。从1957 年之后,“阶级斗争”的弦越绷越紧。我初的那些作品,远离“阶级斗争”,
只是用文学的笔调去描写科学,无关政治。1959 年,我写出平生本书——科学小品集,于翌年出版,成为出版的本书。1960 年,20 岁的我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1961 年,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我的写作当时一帆风顺,就在于作品远离“阶级斗争”,我顶多只在“又红又专”运动中被视为“白专”罢了。
北京大学理科当时实行六年制。1963 年,当我完成毕业论文,即将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刻,我遭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霹雳的袭击。根据的批示,当时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紧急开展“抓反动学生”的运动。睡在我的双层铺上面的同学由于对当时“批判现代修正主义”说了一些不满的话,被打成“反动学生”,
不发给毕业证书,不分配工作,送去劳动教养,从此苦难了一辈子。我当时发表了那么多的文章、出版许多著作,原本很容易被圈定为“阶级斗争”的“靶子”。还好,我的作品不涉及政治,我本人早出晚归,在图书馆里埋头做功课或者写作,几乎不在宿舍,寡言少语,得以避免株连——尽管我对他被“揪出”感到震惊和同情。包括他在内,年级里总共有四位同学当时被打成“反动学生”。
经历了这些触目惊心的政治运动,我越发小心,只写儿童读物、科普作品。然而,在那大灾大难的“文化大革命”中,没有“安全地带”。就连《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也遭到上百家造反派组织组成的“工农兵大批判联络站”
的“批判”,被定为“大毒草”。那种“批判”在今日看来简直是天下奇闻。例如“太阳为什么有黑子?”,被说成是恶毒攻击“心中红红的红太阳”;“喝盐卤为什么会死人?”,是从电影《白毛女》中杨白劳喝盐卤自杀说起,
谁知在“文化大革命”中《白毛女》经过“改编”,杨白劳不再喝盐卤自杀,而是成了“反抗的杨白劳”,于是《十万个为什么》就难逃“污蔑贫下中农”的大帽子……我成了“大毒草”作者,不仅遭到批斗,遭到抄家,还被送往杭州湾畔的“上海电影系统五七干校”接受改造、劳动整整三年。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我总算能够重新出书,从1973 年至1976 年10 月,
我出版了10 本著作,全是与政治无关的童话以及科普读物。按照当时“铲除资产阶级法权”的规定,出书没有稿费,只送50 册样书。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发生在1976 年初:我的童话《来历不明的病人》交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童话写一条菜青虫混进益虫医院,后被识破真面目。在印刷厂排印时,工人贴出大字报,指斥《来历不明的病人》违反“江青同志关于‘三突出’
的创作原则”。所谓“三突出”,是指“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来历不明的病人》中居然让大坏蛋菜青虫成为“号人物”,怎么行呢?这本书差一点流产,经过编辑反复说明这是童话,不是“革命样板戏”,这才终于在1976 年6 月印出,
于1978 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奇怪的病号》。
后30 年专写政治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我的创作进入了“爆发期”。我在“文化大革命”
中除了得以出版的10 本书之外,还有一批书稿已经完成,“躺”在抽斗里,一下子都得以出版。我在1978 年、1979 年差不多月出一书,如同喷泉一般。这些书的发行量都很大,有三部书的发行量超过100 万册,其中《小灵通漫游未来》印了300 万册。那时候恢复了稿费制——只是字数稿酬而已,然而比起“文化大革命”期间分文全无已经好多了。当时我还只是一个业余作者,我的正业是电影导演,我的影片也获得了“百花奖”。走出“文化大革命”,我确实有着“翻身感”。我一下子“红”了起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都刊登关于我的长篇报道。许多头衔朝我“飞”来。组织上有意栽培我入党、当官,我却以为“官场一时红,文章千古在”,仍然坚守写作。我转向纯文学小说的创作。我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的短篇小说《腐蚀》,差一点获得1981 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3 年末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迎头给我浇了一盆冷水,使我的头脑顿时清醒。我接连遭到报刊点名批判,那感觉仿佛是“文化大革命”卷土重来。我在《羊城晚报》连载的长篇小说《黑影》,珠江电影制片厂正准备改编为电影,却成了“清污”重点。1983 年11 月3 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刊登“批判”文章《思想上的黑影》,宣称《黑影》“违背四项基本政治原则”(《黑影》在1999 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重新出版)。“清污”运动使我意识到,“左”毒不除,中国不宁。过去对政治躲之不及的我,此时却勇敢地在政治领域冲锋陷阵。我放弃了小说创作,选择了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作为我创作的主攻方向。我放弃了电影导演工作,成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我从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主力舰”,转为中国纪实文学主将。
从此我奔走于北京高干住宅区,也走访全国各地的政治人物。我的采访差旅费差不多都是自费(除了某些报刊定题约写的报告文学之外),因此我的写作自由度就很高——
倘若要向作家协会“报销”的话,写作计划必须事先立项并获得批准。我庆幸在20 世纪80、90 年代访问了中国政坛诸多重要当事人,为中国当代口述历史留下上千盘珍贵录音磁带。
我在内地出书,
必须过作品的审查关。中国内地的图书审查制度在20 世纪80 年代就已经开始,到了1992 年形成严密的制度,而且越来越严格。我当然可以像有的作家那样把作品拿到香港出版,但是我始终以为必须为千千万万的内地读者服务。为此,我成了“报审专业户”。审查虽严,我的作品大都能够通过,在中国内地公开发行。其中的原因有三:
一是我坚持“用事实说话”,我的纪实作品没有虚构成分,追求史实100% 准确。凡是的话,均注明出处。凡是采访所得,均注明采访人物、时间、地点。这样审查时无懈可击。
二是“只述不论”,寓见解于史实之中。很多作家喜欢在作品中大发议论,
其实在内地此乃大忌,导致作品往往在审查时搁浅。
三是准确把握中国内地的政策分寸,认真研究中共中央相关的决议,作品中敏感的政治问题擦边而不越红线,就连审查者也称我“把握政治敏感问题详略得当”。
正因为这样,我的作品在审查之后几乎无大修改就能出版。我先后15 次出席全国书市,为当年的新作签名售书。特别200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 周年大庆,图书审查更加严格,恰恰就在这一年,我的182 万字的《“四人帮”兴亡》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查通过、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150 万字新版“红色三部曲”也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查通过,在全国公开发行。
我的作品也曾经遭到“麻烦”。例如在2008 年初,我的《真实的朝鲜》一书被出版社删去三分之一,终于得以在内地出版。这本真实地写出朝鲜国情和百姓生活的书,在中国极受欢迎。中国内地新浪、搜狐、腾讯三大网站转载了《真实的朝鲜》部分章节,在网上引起很大反响。光是新浪网上转载的《真实的朝鲜》,三天之内的点击率达到80 多万。搜狐网的点击率冲高到300 万。众网友在留言中就《真实的朝鲜》展开热烈的议论,光是新浪网的留言就近5000 条之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全文连播了《真实的朝鲜》。广大中国读者关注《真实的朝鲜》,其实是因为朝鲜作为一个“热点国家”,朝鲜真实国情太鲜为人知。这本书出版之后引起朝鲜当局的注意。由于朝鲜大使馆的“照会”,《真实的朝鲜》遭禁,盗版本满天飞,网络上更是到处转载,甚至还出现MP3 版本的《真实的朝鲜》,下载之后可以分18 段收听《真实的朝鲜》一书。我在香港出版了该书30 万字全文版《解密朝鲜》,算是充分享受“一国两制”的“优越性”。
中国毕竟在进步。就作家的生存环境而言,前30 年与后30 年不同是,
在前30 年倘若作品遭“批判”,遭殃是作家本人,或戴帽,或劳改,甚至入狱;在后30 年,则并不追究作家的责任。正因为这样,虽然我的纪实作品大都是写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我一直安然无恙。
我不属于那种因一部作品一炮而红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如同一堆干草,点燃时火势很猛,四座皆惊,但是很快就熄灭了。我属于“煤球炉”式的作家,点火之后火力慢慢上扬,持续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从11 岁点起文学之火,一直持续燃烧到60 年后的今日。
《开放》主编在“60 年大节日将至”之时,约我“写一篇回忆文章,略述两个时代(前30 年后30 年)写作的艰辛”,我遵嘱写了以上的“命题作文”,算是对这60 年创作艰辛的回顾。
考虑到这篇在香港发表的文章便于读者了解我的60 年创作生涯的梗概,也就用作本书序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