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医学护理学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图解(修订版)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图解(修订版)

作者:皮慧敏、田莉、魏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ISBN: 978730249696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9.99

类别: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护理学 SKU:5d8451a25f984910454116f1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6960丛书名: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实验教材

编辑推荐
全书分三篇,共16章。*篇分3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与教的策略,第二篇分16章以文字和图片从技能的目的、评估、用物、操作流程、评价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护理从业人员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第三篇为各项常用操作评分标准;附录部分介绍了护士基本礼仪规范。全书在内容编排上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对技能的认知水平,明确技能学习的内在科学规律同时借助于丰富翔实的操作图片提高感性认识,有效促进技能的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篇,*篇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简述了操作技能的形成、保持及影响操作技能获得的因素,重点阐述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与教的策略,并叙述了操作技能迁移规律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第二篇系统介绍了护士必须掌握的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第三篇为各项常用操作评分标准;附录部分介绍了护士基本礼仪规范。本书适合护理专业教师、学生及临床护理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田莉,教授,硕士,专业方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护理学导论黄石市护理学会常务理事,黄石市护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委。1986年至1997年,在黄石市一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1997年至今,在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从事护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级教科研课题11项,主、参编专业教材8部。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1项、校教学成果奖1项。
目  录

第1篇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获得

第1章 操作技能概述  3

一、操作技能的概念  3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与保持  3

三、熟练操作的特征  4

四、影响操作技能获得的因素  4

第2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与教策略  6

一、有效的讲解与示范  6

二、有效的练习  7

三、有效的反馈  8

第3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迁移 10

一、迁移的概念 10

二、操作技能迁移规律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10

第2篇 常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第4章 铺床术 15

技术 4-1备用床 15

技术 4-2 暂空床 18

技术 4-3 麻醉床 19

技术 4-4 卧有患者床更单 20

第5章 患者的移动和搬运 24

技术 5-1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24

技术 5-2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25

技术 5-3平车运送术 27

技术 5-4轮椅运送术 30

第6章 无菌技术 32

技术 6-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32

技术 6-2 无菌容器的使用 34

技术 6-3取用无菌溶液 35

技术 6-4 无菌包的使用 36

技术 6-5 铺无菌盘 38

技术 6-6 戴、脱无菌手套 39

第7章 隔离技术 42

技术 7-1 帽子、口罩的使用 43

技术 7-2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44

技术 7-3 避污纸的使用 46

技术 7-4 穿、脱隔离衣 46

第8章 患者的清洁护理技术 49

技术 8-1 特殊口腔护理 49

技术 8-2 床上洗发 50

技术 8-3 床上擦浴 52

第9章 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 56

技术 9-1 体温的测量 56

技术 9-2 脉搏的测量 59

技术 9-3 呼吸的测量 60

技术 9-4 血压的测量 61

第 10章 患者特殊饮食护理 65

技术 10-1 鼻饲术 65

第 11章 导尿术及应用 70

技术 11-1 女患者导尿术 70

技术 11-2 男患者导尿术 73

技术 11-3 留置导尿管术 74

技术 11-4 膀胱冲洗术 75

 

VI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图解(修订版) 

 

 

第 12章 灌肠术及应用 77

技术 12-1 大量不保留灌肠 77

技术 12-2 小量不保留灌肠 79

技术 12-3 保留灌肠 80

技术 12-4 肛管排气 81

第13章 药疗技术 83

一、安全给药的原则 83

二、注射原则 84

技术 13-1 口服给药术 85

技术 13-2 超声雾化吸入术 87

技术 13-3 氧气雾化吸入术 88

技术 13-4 药液抽吸术 89

技术 13-5 皮内注射术 91

技术 13-6 皮下注射术 92

技术 13-7 肌内注射术 94

技术 13-8 静脉注射术 96

技术 13-9 滴入术  100

技术 13-10 栓剂给药术  101

第14章 药物过敏试验技术  104

技术 14-1 青霉素过敏试验术  104

第15章 静脉输液技术  110

一、输液原理  110

二、常用溶液  110

三、输液部位  111

技术 15-1 周围静脉输液术  111

技术 15-2 静脉留置针输液术  113

技术 15-3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术  116

技术 15-4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术  118

第16章 静脉输血技术  126

一、血液制品的种类  126

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126

三、输血的原则  127

四、静脉输血前准备  127

技术 16-1 间接静脉输血术  127

第17章 冷、热疗技术  131

一、冷、热疗的作用  131

二、冷、热疗的禁忌证  131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131

技术 17-1 热水袋的使用  132

技术 17-2 烤灯的使用  133

技术 17-3 热湿敷  134

技术 17-4 热水坐浴  136

技术 17-5 冰袋的使用  136

技术 17-6 冰帽的使用  138

技术 17-7 冷湿敷  139

 

技术 17-8 乙醇拭浴  139第18章 标本采集技术  142

技术 18-1 尿标本的采集  142

技术 18-2 粪便标本的采集  144

技术 18-3 痰标本的采集  145

技术 18-4 咽拭子标本采集  146

技术 18-5 静脉血标本的采集  147

 

技术 18-6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  149第19章 常用抢救技术  152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152

二、抢救设备管理  152

技术 19-1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153

技术 19-2 氧气吸入术  157

技术 19-3 吸痰术  161

技术 19-4 胃管洗胃术  163

第3篇 各项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

 

说明  169操作评分标准  170

附录 常用护理工作礼仪  193参考文献 197

前  言
基础护理操作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备条件。操作技能的获得有其心理学基础,如何应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学习的效率,一直以来是我们探讨的课题。本书的编写以能力培养为基点,将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独成体系,尝试应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传统实验教材模式进行改革。本书共 3篇。第 1篇分 3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简述了操作技能的形成、保持及影响操作技能获得的因素,重点阐述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与教的策略,如什么是有效的讲解与示范,什么是有效的练习与反馈,并叙述了操作技能迁移规律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第 2篇分 16章,系统地介绍了护士必须掌握的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第 3篇为各项基础护理操作评分标准;附录部分介绍了常用护理工作礼仪规范。本书在编写中注重贯穿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吸收了新技术、新方法和操作技能教学研究的科研成果。首篇引入教育心理学中有关操作技能学与教的内容,科学指导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各项操作流程突出主要步骤,编排简洁,脉络清晰,以提高护士对操作的整体认识;各章后有补充内容,介绍与本章节相关的知识,可拓展视野,增加趣味,激发思维;本书是图解性指导书,书中附图 450余幅,绝大多数为真人实景拍摄,增加了操作的直观性,便于自学。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附属医院黄石市中心医院同仁的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致以真诚感谢。限于编者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疏漏和不当之处难免,敬请使用本书的教师、学生及临床护理人员不吝赐教和指正,并预致谢意。编 者    2018年 2月
免费在线读
第1篇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获得
基础护理操作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它们是对各专科疾病的患者进行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是成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备条件。操作技能的获得有其心理学基础,已有无数研究证实,在操作技能的教与学过程中,懂得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与特点,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本篇主要介绍了操作技能的概念、操作技能的形成与保持、熟练操作的特征及影响操作技能形成的因素;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习中的示范、讲解、练习、反馈与迁移。
一、操作技能的概念操作技能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序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其本质上体现为按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的成套实际动作,是动作的连锁化,如静脉输液技术一旦形成,只要动作刺激出现,就能自动地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反应过程,表现为迅速、准确、协调、流畅、娴熟的特点。操作技能又称心因操作技能( psychomotor skill),这个术语中的 psychomotor是由 psycho和 motor两个成分合成的,意在强调这里的动作不是简单的外显反应,而是受内部心理过程控制的,也就是说操作技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能力,个体越是经济、有效、合理地利用身体动作完成任务,其操作技能的水平就越高,其能力也就越强。心理学家 P.M.费茨( P.M.Fitts,1965)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操作技能具有四种成分:(1)认知成分:即学习者对操作技能项目的理解水平。(2)知觉能力:即学习者能准确、敏锐地辨别需要做出反应的线索的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3)协调能力:即对手眼协调、手脚协调、身体平衡等方面的调控。
(4)个性与气质:如冷静与放松等。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与保持(一)操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操作技能的形成是指通过练习从而逐渐掌握某项外部动作方式并使之系统化的过程,费茨等将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初期,学习者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动作的示范,来理解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并作初步尝试。学习者会出现注意范围小,动作不连贯、不协调,多余动作多,难以发现错误等问题,需较多的意识控制。此阶段主要任务是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及重点,掌握组成技能的基本动作。
(2)联系形成阶段:是指学习者把已掌握的局部的、个别的动作联系起来,形成比较连贯的初级动作系统。学习者对操作技能的视觉控制作用逐渐减弱,反应时间缩短、控制感增强,肌肉、神经紧张度下降,多余动作减少。此阶段主要任务是排除过去的经验和习惯的干扰,加强动作间的联系。
(3)自动化阶段: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一长串的动作系列似乎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须特殊的注意和纠正,紧张状态与多余动作消除,注意范围扩大,学习者能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迅速而准确地完成整套的动作。

(二)操作技能的保持操作技能一经学会,就不易遗忘,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其原因为: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图解(修订版) 
(1)操作技能是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获得的。大量练习往往意味着过度学习,一般来说,经过过度学习的任务是不易遗忘的,研究表明,操作技能越复杂,练习得越多,遗忘发生得越少。
(2)许多操作技能是以有序连续任务的形式出现的,有序连续的动作只要出现某一局部动作,动作的其他连锁就会相应地出现,故不易遗忘。
(3)操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小脑的低级中枢,这些中枢可能比脑的其他部位有更大的保持动作痕迹的能量。

三、熟练操作的特征熟练的操作是技能获得的标志,是指动作已达到较高的速度,准确、流畅、灵活自如,且对动作组成成分很少或不必有意识注意的状态。主要特征如下:(一)意识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操作熟练后,意识调控被自动化所取代,动作是无意识进行的。(二)能利用微弱的线索操作熟练后,学习者不仅对那些明显的线索发生反应,还能感觉到自身动作的细微差别,从而改进、调整自己的动作。(三)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操作熟练后,学习者不必等到对结果的知悉来调整自己的动作,而主要是依据其肌肉活动本身的动觉反馈来进行操作,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如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熟练的护士可凭手的动觉来调整进针的角度、深度,使穿刺成功。(四)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当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达到某一阶段时,人的头脑会形成关于操作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知识,局部动作已被综合成大的连锁,它能使完整的操作流畅地进行。(五)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一般来说,越熟练的操作越能在外界情况变化下或面临紧急情况时维持正常的操作水平,如训练有素的护士在不同的情境下,都能对心搏骤停的患者正确进行心肺复苏。
四、影响操作技能获得的因素操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充分了解影响操作技能获得的因素,才能提高操作技能学习的效率。操作技能的获得除要求学习者应具备正常的智力水平外,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一)内部因素 1.生理成熟水平和知识经验 大量的研究与日常观察表明,学习者掌握操作技能的能力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加而提高。一般而言,成熟与知识经验对操作技能学习的影响是相对的,对简单操作技能的学习,生理成熟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大,对复杂操作技能的学习,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大。 
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操作技能的内驱力,它对学习者持久学习操作技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个性 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忍耐力、抗挫折能力、控制力、自信、大胆、心胸开阔等品质对操作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二)外部因素 1.讲解与示范 不同的讲解与示范方法,可使操作技能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差别。操作第 1章操作技能概述
技能越复杂,其认知学习的成分就越增加,讲解可以提供操作本身有用的信息,并提醒学习者识别自己的错误,如“戴无菌手套时,未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手套的外面”等,而完美的示范可以对学习者起到榜样作用。 2.练习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任何新的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多次的练习。若要熟能生巧,则需要加倍练习。 
3.反馈 反馈是指学习者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学习者只有及时从自己动作中得到反馈信息,才能了解自己的动作正确与否,从而调整练习动作,提高练习的效果,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不可能改善操作技能的学习。

(田 莉 夏玉琴)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图解(修订版)”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培训教材——重症专科护理

EUR €56.99
加入购物车

品管圈护理实用手册

EUR €31.99
加入购物车

英汉对照护理英语会话(第2版)

EUR €58.99
加入购物车

养老护理员(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EUR €19.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