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2080956
序
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究,通常有未来和已流逝的历史两个面向,而这两个面向,在内容上均存在不少的不确定性。对于过去而言,缘于没有人可以囊括天垠间所有的文物、文献——历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资料,进而重构某一特定时期的人和事,又或是某一历史现象。同时,重构出来的现象的可信性和真确性,又取决于治史者的史识、史才或史德。史学的魅力,或在于此!
中国美术史学萌芽时期的南北朝,画人的行状已闪烁于文字之中。由此可见,画人的出身、教育背景、生存状态、生存环境、艺文主张、社交范围等,都是影响绘画创作的因素,亦由此而决定自身的艺术成就。一部美术史,就是不可胜数的英才之士,以及佚去姓名的勤劳与充满智慧的人共同创造的历史的一部分。正由于此,有关画人的个案考察或研究,对于某一地域或某一国别的美术史而言,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郑锦在中国近代绘画史、近现代中外美术交流史,甚至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这在于他既是甚早负笈日本正规美术院校的学生,也是早入选日本别美术展览的中国人,同时又是中国所国立美术学校的首任校长。学校所聚集的教师,阵容强大,造诣深厚,尤其在中国画方面,多为开宗立派的人物。单看如此的经历,已足以令世人关注。然而,二十世纪上半叶纷乱的客观政治环境,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又或是人事迁移,文献匮乏之下,国内对于郑锦的系统性研究一直缺位。21 世纪初,继春君有关郑锦的研究文章甫一面世,就纠正了不少长期以来中国美术史学界有关郑锦记述的误失。其对于郑氏艺业的介绍,引起了学界的重视。杨先让教授就认为继春君有关郑锦与徐悲鸿的因缘的揭示,解决了他多年以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而南京的美术史学者赞继春之文,足居当时内地研究郑锦的一流水平。而其今日历时四载,利用工余时间而成的系统性研究,颇使人走出雾里看花之感,重构出20 世纪初中国美术教育的一角同时,亦让人们对郑锦于河北定县所从事的平民美术教育,又或是后来归隐澳门的艺术创作有系统性的认识。
新材料、新视角、新观点,无疑是画家个案研究的必要条件。也许,继春君可以说是目前拢集多有关郑锦文献的研究者。其在20 世纪90 年代末已足履葡萄牙寻觅郑氏的后裔,带回郑氏当年作画用具与颜料,以及当年美术事件的剪报而使之不流落他乡。要知道,尽管今天互联网上可查阅到不少的民国时期的出版物,但不代表所有上载的东西均可解决某一研究的文献需要,何况还是十多年前!由此,继春君在中国台北的图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又或是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等地耐心细致地搜索有关郑锦的只字片言、画作的零篇缣絮,更于近年四诣日本京都,漫步当年郑锦就学之所、卜居之处及“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京都市立绘画专门学校”的运作之地,甚至当年该校学生的写生之所。年来更远及河北定州及翟城村,实地感受,以为研究及撰述依据,可见其对郑锦研究的专注。继春君一直凭一己之力,没有任何研究经费而多年沉浸于斯,甚至为求一纸,重金托人或利用网购的方式越洋搜集。环顾当下,又有何人对此投下不折不扣的深情?
余与继春君相往还二十年,一直寓目其美术创作及美术史研究轨迹,从早期对“岭南画派”的关注,至十多年来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总署、澳门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及香港艺术馆所撰的美术史论文,回应内地《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和《南方日报》的访问,从而被誉为此课题的研究权威之一,到随业师金维诺教授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宗教美术史博士课程,学术成果丰硕。其孜孜以求、考据细致的治学风格,甚是出色,足堪当下从事美术史研究者参考。
透过对比而获得对某一现象的认识,其信度与效度甚高。继春君有关郑锦的研究,年来亦参与一二,其从事美术史研究注重不同文献对同一历史事件的陈述差异,中外文献的比较,以及文献与作品互证的研究方法,于《郑锦艺术研究》中依然保持,由此,继春君新著的魅力,不难想见。
当然,尽管书中对某些事件的细节仍有深究的空间。可是,正如人生的一切都在运动一样,这仅是其美术研究中的一个段落,但已是一个了不起的成果,相信读者展读此著后,当有如此的认识。
是为序!
2018 年3 月于北京王府井校尉胡同寓
袁宝林 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