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806853
《梦解红楼》
有新意,用西方的梦学理论解读中国古典名著。
有实力,作者六十岁后十年记梦解梦一万三千。
有力度,全面解读《红楼梦》所写四十二梦。
有深度,潜心挖掘梦境下的人物内心。
有趣味,作者妙笔生花,常有新意。
后记
初中时节,与《红楼梦》次握手,它的巨大魅力深深吸引了我,从此不离不弃。后来无论是在广州军区政治部当记者,还是转到《人民公路报》当记者直至主编,我对《红楼梦》的钟爱热度不减,迤逦同行半个世纪又十年,至今爱不释手;尤其是有缘得识红学文字,高评雅点,落英缤纷,目不睱接,常读常新,犹似一颗宝玉,愈摩挲愈清亮。
红楼有梦,我亦有梦。自60岁起,连续10余年记录梦境13000多个,自析梦境3000余个;在此期间,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进入我的认知,他的划时代巨著《梦的解析》像一盏神灯,将我的1万多个梦照得通明雪亮。围绕弗氏梦学理论,我像海绵吸水一样,以10余年时光博览梦学理论群书3000多万字,由浅入深领会梦学真谛,努力追寻从记梦(实践)到学梦(理论)直到解梦(理论联系实际)的飞跃之路,深感这是一条趣味盎然又无止尽的漫漫求索之路。
先读《红楼梦》60年,后读《梦的解析》10余年,偶然之中,当将两部巨制联系到一起时,灵光一闪,感到有一缕暗香在胸中涌动:雪芹公以李白之笔,写梦生花;弗洛翁以庖丁之刀,析梦如解牛。中西两位巨人,心有灵犀,实践在前,理论随后,珠联璧合,相映成趣。由此忽生狂想,何不以弗洛翁之刀解析曹高公之梦?
岂料这是一个动力十足的狂想!
至此,心无旁鹜,专一致志,晨昏之间,将《红楼梦》重读百十余遍,不觉间只见页破书残;又将《梦的解析》细读再三,深研再四,字里行间,锋刃闪灼。一旦操刀在手,《红楼梦》中42个梦中梦一一迎刃而解,恰似水到渠成一般。
古今中外,大凡文学家似乎拥有一个共识,即梦的描写可以表达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和隐秘思想,由此而将写梦当作了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这种认知外延到读者和评论家,也很自然而然地将文学作品中的梦境描写当作创作方法来读来评,很少有人从梦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梦境进行解析深究。
我的这次尝试,就是从解析梦的内涵、意境、原由这样的角度入手,对《红楼梦》中各种梦境的描写进行解剖,力图以梦的解析来更为深入地探讨《红楼梦》的人物设计、情境布局、全篇架构等宏观层面以及人物心理、作者意图等微观层面的潜在理境,为《红楼梦》的研究提供一个别具一格的模式。
这个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作家们写梦的动机、目的与弗洛伊德关于梦是潜意识的表露以及梦是愿望的满足这个核心论点高度契合;这个模式的实践结果是将对梦的心理分析与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融合为一,使得对文学作品中的梦进行解析成为客观可行,从而实现梦学与红学相结合,互为表里,交辉相映,同行不悖,开辟出一片研究红楼的新天地。
也许,这是次吃螃蟹吧,童稚无惧的涉险和妙不可言的滋味,皆是始料未及的。细细思之,若将这个模式类而推之,运用到一切具有梦境描写的文学作品之中,对于提高阅读质量和评点水平无疑大有稗益,实际上是梦学与文学在更加广阔的天地实现双赢。
人生能有几回搏,但得一纸遗后人,吾愿偿矣!
2017.06.12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