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955175
![](https://static.easterneast.com/file/easternspree/img/5e95c1ac5f984958c596ff1e_013438.jpg)
目录
譬如朝露
漫长的告别
狻猊
过午不食
阿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冠王”):
骆平的小说在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切换自如,以唯美肇始,以生活的形而下终结,沉淀着关于生命和时间的全部思考。
徐则臣(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
《过午不食》既具有细腻的、整体的、结构性的把握,又以微观的卷帙,展现了50后、70后、90后三代女性的人文生态与命运景观。
邱华栋(当代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骆平是一位耀眼的小说家,她的这一组被放置在较为广袤的参照系之下的高校故事,极具辨识度,亦是有关囚禁与逃离、陈述与沉默的表达,*终,停留在救赎与宽恕的层面,并试图延伸至寓言的世界,由此让我们看到了骆平的绝佳创造力和映照现实与人心的巨大能量。
这是生活的另外一种智慧。回去的路上,梁葵漫无边际地想着。人到老了,死的暗影慢慢簇拥过来,谁都会变得胆怯,甚至畏畏缩缩,总得用点儿什么抵挡住那份浸入骨髓的恐惧。
于是,索性虚构与编撰一个遥远的所在,跟现世相似,但比眼前的规则与方式更为理想,更加趋近于世外桃源。关于终极之地的设想,就像一堆安眠药,将惶恐的情绪催眠、麻痹,这样,无论是病痛难忍,还是忧伤彷徨,都显得不那么难以忍受,彼时,也许还会生出隐约的向往。毕竟,离别只是暂时的,万事、万物终将会有美满、极乐的团聚。
年轻的时候,梁葵对唯物主义之外的说辞嗤之以鼻,而今她倒是时常从民俗学的角度去思索里头潜藏着的某些类似心灵鸡汤的东西。对于心理学和宗教学的关注,大约专属于她这种中年女性群体。
婆婆的屋子与梁葵的家不过隔着几幢楼,短短的一段路很快就走完了。梁葵还不想上楼,她在石凳上坐了下来,可能是打盹那会儿受了凉,她觉得头晕。她抬起头,望向二十一层楼上自家的阳台。晾衣杆上,依稀挂着几件小婴儿的衣裳,在稀薄的阳光与微淡的风里晃悠着。
那些巴掌大的小衣裳,都是媳妇网购的。梁葵也买了一些,是慎重得近乎奢侈地从商场里挑回来的,价格昂贵到不可思议。但是,媳妇并没有给小囡穿上。原因是什么,梁葵没有询问。买了就好,尽尽心意。她是这样想的。她已经学会了不去刨根究底。
起初,媳妇打算去国外生产,后来,又准备到月子中心坐月子。不过,这一切都无疾而终。末了,到底还是呆在家里,雇了月嫂照看小囡,做饭则由梁葵负责。终的决定,是儿子跟梁葵谈的,媳妇没有露面。儿子怎么说,梁葵就怎么应着,心里却渐渐地紧张起来,像即将进考场的学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