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地方史志洛阳老君山文化志

洛阳老君山文化志

学习齐鲁诸子经典,指导现实社会人生

作者:程钢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ISBN: 978730249734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3.99

类别: 地方史志 SKU:5d846b235f98491045413deb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7349

编辑推荐
将“洛阳老君山文化志”和“道家道教的文化解读”合为上下编,在知识性和文化方性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 
内容简介
洛阳老君山地处洛阳市栾川县,是洛阳市著名的道教名胜。自2011年起,本书主编组织清华大学同学前往老君山文化景区进行人文调研,连续调研五年,编写成本书——《洛阳老君山文化志》。全书分为两部分: 上编是集体编写的“洛阳老君山文化志”,下编是本书主编独自撰写的“洛阳老君山道家道教的文化解读”,在知识性与文化性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作为文化志,它填补了老君山志书编撰的空白,对洛阳市地域文化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图片丰富,文笔流畅可读,有助于一般读者包括旅游者理解老君山的道家道教文化内涵。
目  录

上编

章历史志 / 3

一、
老子与老君山 / 3

二、
北魏始建老君庙 / 5

三、
唐代、明代老君山的发展 / 5

四、
关于“崇祯太子逃遁老君山”的传说 / 6

五、
清代至民国老君山的逐渐没落和再次兴起 / 17

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老君山简史 / 17

第二章殿堂志 / 28

一、
老君山殿堂的总体建构 / 28

二、
简评 / 48

第三章神像志 / 49

一、
崇玄馆 / 49

二、
太极广场 / 50

三、
灵官殿 / 52

四、
三官殿建筑群 / 57

五、
救苦殿 / 59

六、
淋醋殿 / 60

七、
观音殿 / 61

八、
老君庙 / 63

九、
道德府 / 63

十、
金殿 / 65

十一、  玉皇顶 / 66

十二、  亮宝台 / 67

十三、  龙泉山公园 / 68

十四、  长春观 / 72

第四章壁画志 / 76

一、
老子文化苑 / 76洛阳老君山文化志目录二、
娘娘殿(紧邻三官殿、三星殿) / 81

三、
灵官殿 / 81

四、
观音殿(菩萨殿) / 90

五、
救苦殿 / 91

六、
淋醋殿 / 93

七、
老君庙 / 94

八、
夷希廊 / 94

九、
道德府 / 96

十、
龙泉山公园 / 96

十一、
长春观 / 96

十二、
崇玄馆 / 97

十三、
三官殿 / 98

十四、
三星殿 / 99

第五章文物与碑刻志 / 100

一、
铁铸神像 / 100

二、
铁铸“放光金殿”小庙 / 103

三、
铁瓦 / 103

四、
大铁钟 / 104

五、
碑刻 / 106

六、
其他文物遗迹 / 114

第六章景观志 / 116

一、
老子文化柱 / 116

二、
老子文化苑 / 118

三、
老君山道教文化区 / 118

四、
老君山山顶自然风光 / 123

五、
老君山山顶景观 / 127

六、
追梦谷风景区 / 129

第七章风俗志 / 132

一、
穿戴习俗 / 132

二、
人生礼仪 / 138

三、
岁时民俗 / 142

四、
村规民约与会社庙道 / 146

五、
道教音乐 / 148

第八章艺文志 / 153

一、
诗词 / 153

二、
文赋 / 156

三、
楹联 / 175

下编

第九章老君山怀古 / 181

一、
缘起 / 181

二、
老君山铁神像 / 186

三、
十方院与庙会 / 198

第十章灵官殿:入道之门 / 204

一、
王灵官 / 206

二、
“降鬼祟” “伏群魔”——传统社会中道教的重要功能 / 209

三、
王灵官与萨守坚 / 210

四、
王灵官与真武大帝 / 212

五、
周思得与王灵官崇拜的兴起 / 216

六、
王灵官崇拜的背景:
雷法 / 218

七、
“祈晴祷雨济世间”——王灵官法的经世功能 / 222

八、
灵官殿结语 / 223

第十一章道教仙境 / 226

一、
救苦殿壁画“韩湘子练气” / 226

二、
金顶 / 233

第十二章文化整合 / 259

一、
老君山与道乐 / 259

二、
八十一化图 / 268

三、
老子文化苑:“大道行天下” / 276

后记 / 284

致谢 / 289

前  言

《洛阳老君山文化志》是程钢老师带领清华大学同学利用假期持续对洛阳老君山进行社会调查结出的一颗丰硕的果实。从2010 年开始,程钢老师先后6次带领学生奔赴河南进行以老君山道教文化为中心的田野调查。这份努力如今终于瓜熟蒂落,成为这样一部著作,对此首先我要表达祝贺之意。

在我看来,这部著作有三个值得称道的地方。

,《洛阳老君山文化志》在写作方法上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特点。从区域文化研究领域看,按照以往的地方文化志写作传统,会依循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四分法,将一个地方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分类,再按照这一分类进行资料整理和章节题目设计,后按照这一体例完成写作。这种看似全面的写作方法,实际上存在着肢解地方文化、缺乏理解地方文化整体性和地域文化内在逻辑的弊病,后形成的文本,尽管格局上四平八稳,内容包罗万象,但很难真正反映出当地文化的鲜明特征。《洛阳老君山文化志》则采取集中考察老君山道教文化的方针,从始至终镜头一直聚焦于老君山道教这一地域的代表性文化,因此这一研究的展开既包含丰富的细节,同时对于老君山这一特定地域的整体生活秩序和精神层面的变化,对于老君山道教文化的历史与生态,都能够有比较整体性的把握。一卷在手,天地我有。方便读者,嘉惠地方,良可称赞。

第二,《洛阳老君山文化志》展示了新一代学人打通知识隔断的努力。在知识研究领域,专业研究者与地方研究者之间一直存在着明显的隔断。因为学术立场的差异,专业研究者面向更广大整体的知识领域,强调保证学术水准的高度,而地方研究者为扩展地域文化的丰富性,通常会围绕某一具体知识点竭尽全力搜罗资料,然而经常易于陷入扩大化解释的陷阱。本书对老君山这一地方前明太子传说的一系列讨论,对王灵官等道教诸神的考证,都可以看作一种打通这一隔断的努力。可贵的是,整本《洛阳老君山文化志》行文都贯穿了这一研究态势,基本做到了既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征,又保持相应学术水准,这是足可称道的。

第三,这本书展示出走向田野的精神。田野经验从来就是清华大学文科教师展开研究的方法。抗战期间清华师生徒步转战大西南之际,闻一多教授就对沿途的风土民情多有收集。这些田野资料,后来成就了他的《伏羲考》,成为他关于龙图腾、关于端午节研究的重要学术支撑。今天的清华大学非常重视广泛、深入地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学校设有学习实践部,围绕“实践育人”的宗旨引导学生切身接触民生、感受社会。本书就是程钢老师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先后6年持续进行社会实践,对老君山展开田野调查的结果。程钢老师在书中写下的这段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调研与思考,原本只是书本上的道家道教知识,在头脑中逐步鲜活起来,诸多不相关的信息,初步连成一张网格,各种概念变得丰满,内容更加充实,尤其是对于道家道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语境,有了更多同情的理解。”和书本上定型的道教知识相比较,老君山的田野是活的。有依靠“三条牛腿”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杨植森这样灵动的人,有老君山面貌与中国社会发展相同步的剧烈变化,有各种与老君山土地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变化的知识,这知识中既有久远的传统,又有根据社会需要发生的演进和创造。教学相长,我们看到带队与学生们一起投身社会实践,带给一位大学老师怎样明显的知识进步,我们看到田野体验怎样影响着调查者的情感与思想,促使人不再单纯依靠主观想象认识传统,而是拥有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思路。这让我们再一次确认走出书斋、走向田野的学术价值。雨大不润无根草,现实的中国,就是我们学术的根。

《史记》载:
“黄帝修舆封禅礼毕,采首山之铜,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太一。”首山即处于伏牛山脉。伏牛山脉为道教传统富集之地,尚有相当多区域的道教文化未充分得到调查。放眼天下,需要这样认真调查的地方还很多。从这一层面上来看,《洛阳老君山文化志》作为已经脚踏实地迈出的步,其意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是为序。

 刘晓峰

2017年7月30日

在线试读
第三章神像志参考文献见: 李养正编著.新编北京白云观志.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绘图来自: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外二种).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卢国龙整理;老君山景区导游讲解手册.〖1〗一、崇玄馆老子塑像诸子像(从左到右分别为庄子、列子、文子和庚桑子)【神像】 主座中位: 道教始祖老子。中位之左侧依次为南华真人庄子、冲虚真人列子。中位之右侧依次为通玄真人文子、洞灵真人庚桑子。【仪状】 (中央主座老子)端坐式,素面白髯,神情祥和,双目炯炯有神。身穿紫色道袍。左手指天,右手执竹简。【历略】 (老子)详见“历史志”部分。洛阳老君山文化志第三章神像志(庄子)庄子,姓庄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文学家和哲学家,老子之后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子想象力丰富,思虑深沉又妙笔生花,著有《庄子》一书,该书同时具有文学性和哲学性。由于曾隐居于南华山,所以唐玄宗曾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又被称为《南华真经》。(列子)列子,本名列御寇。郑国人,对后世影响深远。据说列子曾隐居郑国四十年。后代弟子辑录列子言行著成《列子》一书,但是散佚严重。唐玄宗曾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文子)文子,姓辛氏,号计然,生卒年不详。是道家祖师,被尊为太乙玄师,是老子的弟子。据传越大夫范蠡曾拜之为师。著有《文子》一书,也称《通玄真经》。(庚桑子)庚桑楚,相传为老子弟子,又名亢仓子、亢桑子,生卒年不详。《洞灵真经》记载庚桑楚的事迹,被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据传,在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李隆基曾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二、太 极 广 场〖*2〗1. 老子铜像老子立像【神像】 老子立像【仪状】 该露天巨型老子铜像呈立站式,像高38米,通高59米,重360吨,锡青铜铸造,是目前我国的老子铜像。《老君山解说词》称老子像“造型气势磅礴,坚毅沉着,厚重灵动,老成而无为傲气,谦恭而不失威严,稳健而又有飘然出尘,仙风道骨之感。天庭饱满,地阔方圆,额头隆起,长眉祥重,双耳垂肩,面部慈祥、威严、朴实,眼神深邃睿智、温情,充满智慧的脑额上有三理上下彻。老子左手食指指天,右手执书卷。其头饰如意宝冠,身披八卦道袍,道袍以太极阴阳鱼图为中心,八卦卦象沿服装边而走,依太极阴阳鱼图循环而变;内部衣着则是周朝守藏史之官服,线条细腻、飘逸、空灵。老子像下为‘大道行天下’五字,字高3.5米。老子立像坐台: 层直径36米,第二层27米,第三层18米,三层直径总和为81米。三层圆坛象征三重天,取义象征天道、地道和人道;象征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 又象征无极、太极、皇极,以及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空”。 【历略】 详见“历史志”部分。2. 元辰殿斗姆元君(左)和南极仙翁(右)【神像】 斗姆元君,南极仙翁,六十甲子神【历略】 (斗姆元君)斗姆,又称斗姥。斗指北斗众星,姆即母也,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斗姆形象为三目四面八臂。正中两手,合掌作手相,该殿中的斗姆塑像双手合十夹住拂尘。其余六臂分别执有日、月、宝铃、金印(该殿中的斗姆塑像拿的是师宝道经)、弓、戟。据《北斗本生经》记载,在遥远的龙汉年间,周御王的爱妃,号紫光夫人(即斗姆)。先后为周御王生下九个儿子。老大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老二是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其余七子分别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和破军七星,即北斗七星。(南极仙翁)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亦称寿星或老人星。南极仙翁是掌管寿命之神,其形象为白发白须,拄一弯曲长拐杖,头额长而向前隆起。寿星源自星辰崇拜,为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的角、亢两宿。《史记·封禅书》司马贞索隐说: “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现安,祠之以祈福寿。”(六十甲子神)中国古代是以天干地支法计时,天干有十,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循环相配,以甲子起始,癸亥结束,六十为一周期。道教为六十甲子年都配上一个神,即六十甲子神。三、灵官殿〖*2〗1. 主殿灵官殿灵官殿神像(从左到右依次为王灵官、岳飞、马灵耀、赵公明和温琼)【神像】 主座中位: 王灵官中位之左侧依次为岳飞岳元帅、马灵耀马元帅中位之右侧依次为赵公明赵元帅、温琼温元帅灵官殿左侧还有一尊老君像。【仪状】 (王灵官)立像,泥质塑像。红脸,满髯高翘,开口露獠牙,身披金甲,手执钢鞭,正对山门,额上有火眼金睛。(赵元帅)黑面浓须,骑黑虎,全副戎装。(温元帅)青面獠牙,遍体青色,头顶盔,身披甲,右手执枪。(岳元帅)略。(马元帅)遍体赤色,三目圆睁,左手执印,右手执剑。【历略】 (王灵官)王灵官是道门护法大神,负责镇守道观山门和保佑道俗安宁。王灵官主司善恶阴阳,纠举天上人间,是性情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明察秋毫,除邪祛恶的一位神灵。王灵官的能力在于暗中跟随众生,时时刻刻监督人的行为。民间有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即是如此。有人称赞其“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灵官疏文》上说王灵官: “雷霆远振,搜罗枉于明寰;电目遥观,察亏心于暗室。圣驾临时,遍护修真之士;火轮飞处,不惊积善之家。纠察阴条,逡巡秘欵。”王灵官既是雷神、也是火神。曾被封为“玉枢火府天将”,火神庙中也供奉着灵官。奉祀王灵官的殿堂一般都在道观山门处,因此道教徒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在福建地区,民众又称王灵官为天将而专为其建庙,称天将庙。王灵官神诞之日为六月十三日(亦有作六月二十三日),道教徒进庙奉祀王灵官的连绵不绝。晚明小说家邓志谟的《咒枣记》,将王灵官民间的传说进行了艺术整合和处理。书中描述,王灵官前世叫作王恶,为衡州府湘阴县人,性格凶恶,意外得到一窖纯铁,炼成铁鞭作为武器。他除掉了危害百姓的野猴精、野马精,却被妖气所冲,耗尽气力,气绝而死。城隍奏闻玉帝,敕令王恶为湘阴庙神。他因威逼百姓用童男女祭祀,被萨真人雷火焚庙。王恶不服,奏告天庭,玉皇大帝即赐慧眼并金鞭,准其阴随萨真人,察有过错,即可报复前仇,十二年间,王恶以慧眼观察无遗,竟无过错可归咎于萨真人,后于闽中,拜萨真人为师,萨真人乃以善易其名,改王恶为王善,并且奏告天庭,录王善为雷部三五火车雷公,又称豁落灵官。明永乐年间,杭州道士周思德(1359—1451年)行持五雷火府之法,以显扬宋元道教新出的灵官法。周思德跟随永乐皇帝,运用他的灵官法术,预测祸福,非常灵验。永乐皇帝为王灵官在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里面塑二十六天将,以王灵宫为首,王灵官遂显赫于京师。永乐皇帝还获得一个王灵官藤像,永乐皇帝将其放入寝宫,“崇礼朝夕,如对宾客”。永乐帝雄武大略,征战一生。每次出战,都要带上灵官藤像,作为军中的保护神。第五次出征漠北,打到金川河时,忽然藤像重得抬不动了。不久,永乐帝果然病重,不能前行,终病死在返京途中。在宣德皇帝时期,改天将庙为大德观,封王灵官为“隆恩真君”,加封“玉枢火府天将”,香火极盛一时,后成为道教护法主神。明清以来,全国各地建立了许许多多的灵官庙,很多道教宫观还专门修建了灵宫殿,塑了形象不尽相同的灵宫像。湖北武当山为道教名山,有“五百灵官”,在天乙真庆宫(又叫南岩石殿内),环列着五百尊铁铸饰金的灵官像,各高尺许,神态各异。民间对五百灵官的来历也有生动的叙事。据《太和山志·圣迹》记载: 净乐国王太子(即后来的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时,国王思念太子,令大臣率五百众,到南岩传递国王的旨意召太子回来,到了武当山之后部众突然不能够动弹,于是一起喊道,愿意和太子一起学习道法。于是他们一起归隐于山中,等太子成仙后,五百从众都登了仙道。后来遂造五百灵宫像供祭。道教奉与王灵官的宝诰为: 志心皈命礼,先天主将,一炁神君。都天纠罚大灵官,三界无私猛吏将。金睛朱发,号三五火车雷公。凤嘴银牙,统百万貔貅神将。飞腾云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驱邪治病。观过错于一十二年,受命玉帝。积功勋于百千万种,誓佐祖师。至刚至勇,济死济生。方方阐教,处处开坛。豁落猛吏,三五火车。太乙雷神应化天尊。(赵元帅)赵元帅即赵公明,又称“黑虎玄坛赵元帅”。道教护法四帅之一,因此又称赵元帅。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黑面虬髯,跨黑虎,动则有雷霆相伴,以彰其声威。初为恶神,明以后被道教奉为财神,其信仰普及民间。财神赵公明初的形象并非财神,而是冥神。后来赵公明又由鬼帅变成了“瘟鬼”,有时也唤作“瘟神”。直到宋代,已经开始兴起财神,但当时的赵公明并不在其列。在元明时代,已经有资料表明,赵公元帅是公平公正的象征。“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在明清时代,通过《封神演义》,赵公明的形象更为丰满生动,从而使得赵公明真正成为影响很大的财神。在《封神演义》书中,赵公明原属商朝殷纣王的阵营,与周武王、姜子牙作战,被姜子牙请来的陆压以咒术射死。后来,姜子牙敕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同时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晋宝”“招财使者邓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自此,赵公明摆脱了昔日为人所恐惧的冥神和瘟神形象,连同他手下的四位副帅成为了真正的财神,在民间广为接受。(温元帅)据《三教搜神大全》卷五载,温元帅姓温名琼,浙江温州人。于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出生。温琼7岁学步天罡,10岁通晓儒家经书,然而科举考试屡试不中,遂叹曰: “吾生不能致君泽民,死当为泰山神,以除天下恶厉耳。”郁抑间,忽然看见一条苍龙口吐宝珠,温琼捡起吞下后,瞬间变成了青面赤发蓝身之神。东岳大帝闻其勇猛,召为佑岳之神,后来被列为东岳十太保之一,故又称之为温太保。不久,玉帝又敕封他为“元金大神”,并赐玉环一只,琼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无拘霄汉”四字,这样可以自由出入天门,五岳诸神只有温元帅有此殊荣。宋代,温琼又被封为翊灵昭武将军正佑候、正福显应威烈忠靖王。(岳元帅)岳元帅即南宋抗金名将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人。中华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其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死后,民间祀之为神,岁时供奉。(马元帅)马元帅即道教常称的华光大帝,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等,为道教护法四帅之一。《三教搜神大全》记载,马灵耀曾经三次“显圣”,首先投胎于马姓家,杀东海龙王,盗紫微大帝镇妖枪,被困九曲珠内;第二次盗龙王聚宝珠,砸碎镇鬼棱婆镜,放走二鬼;第三次降五百火鸦,为救母亲大闹地狱。后来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将才,封他为真武大帝部将。《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中描述马灵官善于耍火。身上藏有金砖火丹,随时用火降妖伏魔,所以后来民间又把他视为“火神”,常在八、九月间举行“华光醮”,祈求免除火灾,长年康顺。2. 东配殿财神殿财神殿神像(依次为文财神比干、关圣帝君和文昌帝君)【神像】 主座中位: 武财神关圣帝君中位左侧: 文财神比干中位右侧: 文昌帝君【历略】 (关圣帝君)俗称关公,又称荡魔真君,伏魔大帝等。即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三国蜀将关羽。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字云长,仪表威武,武艺超群。东汉末天下大乱,投奔刘备,起兵争雄。明清时,关羽的事迹经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演绎,几乎家喻户晓。在古代,关羽是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典型代表,从宋代起就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曾被御封为“义勇武安王”“协天护国忠义帝”“天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赞宣德关圣大帝”。民众说他有庇护商人招财进宝之能,又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消灾、驱邪避恶、诛罚叛逆、巡查阴司之力。(文财神比干)比干为殷纣王叔父,忠正耿直,见纣王荒淫暴虐,常直言进谏。因听信妲己谗言,纣王恼怒,将他剖心。民间传说则为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置于地上,出王宫至民间,广散财宝。虽无心,但因服姜子牙所赠灵丹妙药,仍活人间。因无心,故不偏不私,在他手下做生意,买卖公平,老小无欺。于是被人们供奉为财神。(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此神早起源于地方神梓潼神。相传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蜀人张育自号蜀王,起兵抗前秦,后战死。蜀人为纪念张育,在梓潼七曲山建张育祠,尊张育为雷泽龙神,当年七曲山还有梓潼树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因此后人将两尊神张育和亚子合称为张亚子。在一些文献中,张亚子又名张恶子或张垩子。后来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途经七曲山,因感张亚子抗前秦的英烈,故封张亚子为左丞相,这使张亚子由地方神变为全国性的神明。在宋朝,梓潼神多次被皇帝敕封,并盛传梓潼神能庇佑士人中举。元朝时,在元仁宗延祐三年(1317年),因元仁宗明诏天下要以科举取士,所以敕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即文昌帝君。文昌帝君神貌雍容慧颜,坐骑为白骡,随身带天聋、地哑两个童子。3. 西配殿娘娘殿娘娘殿神像(从左到右依次为碧霄、云霄和琼霄)【神像】 主座中位: 云霄娘娘中位左侧: 琼霄娘娘中位右侧: 碧霄娘娘【历略】 (三霄娘娘)三霄娘娘指云霄、琼霄、碧霄,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三位仙女,为赵公明的三个结义妹妹。关于三霄娘娘的传说见于明朝时期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她们姐妹三人本在三仙岛修炼,拥有金蛟剪和混元金斗两件宝物。兄长赵公明因助纣伐周而死于姜子牙等人手下。后三霄为兄报仇摆下黄河阵,终死于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之手。小说末尾姜子牙封神时,将她们封为“感应随世仙姑”。她们的主要职能为主妇女生育之事。其中混元金斗尤其受到民间重视,人们相信,任何人,不论贵贱贫愚与否,降生都要从金斗转动。当地民众如有求儿女的需求,都要拜三霄娘娘,人称三霄娘娘为送子娘娘或送子奶奶,具体分为大奶奶(云霄)、二奶奶(琼霄)与三奶奶(碧霄)。四、三官殿建筑群〖*2〗1. 三官殿三官殿神像(从左到右依次为水官、天官和地官)【神像】 主座中位: 天官中位左侧: 地官中位右侧: 水官【历略】 (三官)道教三官为天官、地官、水官,三官殿中神像,天官居中着金袍,手捧玉圭,玉圭上有北斗七星星图,地官居左,着蓝袍,水官居右,着绿袍,手持量尺。天官治理天界,主为人赐福;地官治理地下,主为人赦罪;水官治理水中,主为人解厄。在《历代神仙通鉴》中,三官是道教元始天尊吸取始阳九气、清虚七气、晨浩五气,三气融会贯通后所创。相传分别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元始天尊从口中吐出尧、舜、禹。因尧、舜、禹治理天下有功,所以被敕封为三官大帝。有一民间说法认为三官为三兄弟,父亲叫陈子梼,他与龙王的三个女儿各有一个儿子,三个儿子都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老大是正月十五生的,元始天尊封他为“上元一品九气天官赐福紫微大帝”;老二是七月十五生的,被封为“中元二品七气地官赦罪清虚大帝”;老三是十月十五生的,被封为“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大帝”。2. 三星殿三星殿神像(从左到右依次为寿星、禄星和福星)【神像】 主座中位: 禄星中位左侧: 福神中位右侧: 寿星【仪状】 禄星着绿袍,手持书卷,象征科举高中。福星着红袍,手捧玉如意。寿星着黄袍,手持拐杖。【历略】 (禄星)禄星为官职禄位之神,源自星辰崇拜。据《史记·天官书》记载,文昌宫的第六颗星为司禄。相传禄星的原型为送子张仙。据说唐朝宰相娄师德年轻时患有虚劳病,身体十分虚弱。后得一紫衣人相助,病痛全消,并告知是禄神张仙。之后张仙托梦给娄师德,让他查看禄命典籍,他看见自己成宰相和寿终的记录,日后果然高官厚禄,位居宰相,应验梦中经历。(福神)福神的说法有三个。一说福神的原型为真武大帝大乔编著.图说中国祈福神.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二说福神是天官,主管赐福。三说福神是历史人物阳城(至元明时被误传为杨成)。相传道州人因水土原因,身材特别矮小,而朝廷规定每年都要进贡男子。刺史阳城不忍,上奏皇帝,终废除进贡矮小男子一事。后道州百姓供奉他为福神。(寿星)寿神即南极仙翁,详见本书上编第三章“神像志”中“二、 太极广场”中的“2. 元辰殿”部分。3. 娘娘殿药王孙思邈【神像】 主座中位: (自左向右)琼霄、云霄、碧霄中位左侧: 地皇母中位右侧: 药王孙思邈殿内还有一尊老君骑牛塑像。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洛阳老君山文化志”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新知文库60·城市的故事

EUR €31.99
加入购物车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EUR €38.99
加入购物车

台湾战后七十年

EUR €30.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

EUR €2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