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039135
本质分析:
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因某种障碍或干扰导致行为目标无法实现、个人需求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在我们的一生中不可避免,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要想达成目的,都必须付出代价,而遇到挫折和失败是所付出代价的一部分。遇到挫折或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对待挫折,切忌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我们要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让这股意志陪伴我们,给自己鼓劲,给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实际表现:
(1)对自己的外貌、仪表感到不满意,总觉得自己太胖或太瘦,太高或太矮。
(2)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觉得自己能力不强,不够聪明。
(3)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或者因自己无法进入同学的小团体而感到孤单、落寞。
(4)自己和同学的价值取向、态度观念不一致,从而产生争执和不被理解的苦恼。
(5)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并无法与他们沟通。
(6)没有稳定的友谊,在群体中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与别人发生冲突等。
(7)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有时还适得其反,如在竞赛活动中失败。挫折会消磨你的心志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过程。所谓挫折,就是预定的目标由于某种原因没能实现,内心因此失落从而产生的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体验。挫折对人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生理上,经常会头晕、恶心、失眠、多梦、困倦、乏力等;在心理上,经常会烦躁、多虑、沮丧、抑郁、恐惧、淡漠等;在行为上,则表现出退缩、拘谨或是攻击、破坏等行为。这三方面的消极影响又会相互转化,消磨我们的心志。因而,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挫折情绪状态中,我们就会失去主动性和目的性,甚至会引发身心疾病。
那么,什么是挫折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挫折呢?
比如,一个学者的愿望就是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多取得一些学术成果。如果他发表的论文比较少,他可能就会有挫折感,但他绝不会因为不会玩牌、不会炒菜而有挫折感。挫折还与个人所定的成功标准有密切关系。各人的抱负水平高低不一,所感受到的挫折程度也有区别。如有的同学对自己要求不高,考试只要能及格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同学考不到一百分就觉得没有考好,就会有失败感。造成挫折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的,如他人有意的刁难、极其恶劣的气候等;另一方面是主观的,如个人的生理缺陷、智力水平较差以及内心产生动机冲突等。导致挫折感的一些主客观原因我们是无法控制的,但当因客观原因而导致失败和挫折时,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要敢于接受现实,否则就会因深深的挫折感而丧失心志。
有一位国际象棋高手,曾经两次获得全国冠军,但在第三次的冠军卫冕战中输掉了比赛。她当时很受打击,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在面对挫折时,她没有坚定自己的信心,而是一味地责怪自己。终她没有被象棋打败,而是被自己内心深深的挫折感打败,从此退出了国际象棋界。
挫折感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学业挫折感
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挫折感往往影响较深。长期处于学业挫折中,如达不到预期名次,不能考取理想分数等,极易使青少年丧失自信心,对学业放弃努力,产生学业无力感。这种概念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会让他们丧失对学业的兴趣,并将精力转向其他不良活动,以使自己获得某种有力感,从而得到心理平衡。这也就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同打架等违犯学校纪律的行为有关联的原因之一。
2.交往挫折感
交往是人获得归属与尊重需要的基本手段,也是一个人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青少年更需要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同伴群体的归属感,掌握交往技能,完成社会化过程。人际交往方式主要有三种:同伴交往、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其中同伴交往是主要内容,交往挫折也往往在这方面产生,主要表现为没有稳定的友谊,在群体中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与别人发生冲突等。长期处于这种挫折体验中,就会变得自卑、孤独、猜疑,甚至形成嫉妒、自私等不良个性,而这些不良个性反过来又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糟,从而影响青少年成年后的交往活动。
3.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挫折感
我们在集体活动中常常表现出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需求,并通过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能为集体带来荣誉而获得这种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但在实际活动中,影响成功的因素很多,个体往往不能如愿以偿,有时还适得其反,如在竞赛活动中失败等。这时有的同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而且若这种挫折感不能得到及时调整,就可能使其在以后的活动中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多虑等不良的性格特征,从而影响个体能力的发展及勇于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4.由于家庭、学校等原因产生的挫折感
我们在心理上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外界的某些原因影响而产生挫折感。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家庭中意外事件的发生都会使我们产生挫折感。另外,学校的级别、地理位置、社会声望、教师的水平等也会使我们产生挫折感,这也就是所谓的“校牌效应”。
虽然挫折会消磨我们的心志,但不可否认的是,挫折也有利于我们的成长。我们每经历一次挫折,都会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心理上抵御挫折的能力和意志也会增强。我们一生中会经历无数次的挫折或失败,却也是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成长起来,逐渐变得坚强,所以千万不要惧怕挫折,而要勇敢地去面对它。
挫折只不过是湖中的一丝波纹,只要你坚持下去,它总会消失。
——孙世贤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