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9959191
世界华文文学奖提名奖、郭沫若文学奖得主祝勇**力作
优美的文字+珍贵的史料+40余幅历史实景图片精彩呈现
透过细节、人物内心为你揭开历史真相
谨以《1894,悲情李鸿章》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 周年及李鸿章诞辰190 周年
一个人,一支舰队,一场战役和一个世纪的“长恨歌”
在*黑暗、*动荡的年代,李鸿章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大清帝国“危急存亡”之时,他所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难堪”之事,而这一切,尤以1894年为*。
在评价中国近代***具争议性的人物——李鸿章,这本书给出了*客观、*公正的答案!
图文再现那场穷了中国、富了日本,中国丢了钓鱼岛的两国间之正面较量!
李鸿章,晚清军政重臣,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正当他在官场与商场如日中天之时,一场外来侵略战争彻底改变了他和大清王朝的命运,他从“中兴名臣”变成了“千古罪人”,大清王朝的复兴强国梦也随着他创建的那支威名远播的北洋舰队一起覆灭了。
《1894,悲情李鸿章》以珍稀的史料和图片,从当时中日两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角度客观地描述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而这场战争的关键人物李鸿章也在受辱与自尊之间竭力挣扎,活脱脱地再现了一个身处风口浪尖上的悲情人物形象。
序言 对历史“理解之同情”
章 “世界第三伟人”
李鸿章与其他官员毕竟不同,他是一个想办事的官。李鸿章深信:“人生如朝露,倘及时得手,做成一两件济世安民顶天立地事业,不更愈于空言耶?”他清醒地觉察到此际的大清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第二章 日本也有“李鸿章”
如果说毛利敬亲是抵抗英军的“林则徐”,那么伊藤博文就是力促日本“师夷长技”的“李鸿章”。只不过伊藤博文对日本的改革更加彻底,不是“日学为体”、“西学为用”,而是“体”“用”全部西化。
第三章 “清国水兵事件”
几十年后,当伊藤博文的遗著《机密日清战争》出版时,人们才知道,这一事件对历史的深刻影响,不仅在于它丢了人,培养了日本人的自信心,而且丢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大清帝国用汉字译电的密码本。
第四章 啊!海军
李鸿章就在这时获得了关于海战的电文,但关于战果,他一无所知。没有人比他更加焦急,他像热锅上的蚂蚁等待着后的结局。他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维系在这场战斗中。
第五章 鬼子来了
日本与大清争夺海洋,目的还是争夺陆地,如果大清能够阻止日军登陆,也算亡羊补牢,然而,所有这些计划都是纸上谈兵。此时的大清帝国,仿佛浑身的关节都已经脱节,纵然头脑清醒,也无法做出有效的动作。
第六章 海宇升平日
金州形势危急的时候,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排除一切干扰,将庆典进行到底,已经成为慈禧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不知这是出于对日本军队的藐视,还是出于对战争的无知。
第七章 “此血可以报国也”
形势迫使李鸿章必须带伤坚持工作。4 月10
日,李鸿章面缠绷带,又回到谈判桌前。双方唇枪舌剑,有攻有守,伊藤博文看到李鸿章受了枪伤,做了一亿两白银的让步——李鸿章苦笑,这一枪挨得值。但李鸿章仍不甘心于此。
附录一 海军大事记(节选)
附录二 李鸿章函稿选
附录三 李鸿章奏折选
主要参考书目
1894年9月8日,甲午年八月初九,中日两军在朝鲜剑拔弩张,双方都闻到了战争的气味。就在这时,一颗“炸弹”却在紫禁城引起轩然大波: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炘弹劾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罪名骇人听闻——腐败、通敌。
在这篇《奏陈北洋情事请旨密查并请特派大臣督办天津团练折》中,向来以敢言著称的张仲炘,除了指控李鸿章在军事部署上“举动乖张、机宜坐失”、私放日本间谍石川伍一外,还指控李鸿章资敌:
至海上有事,米煤例不准出口,乃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在上海以米三千石售于倭人,候补道张鸿禄为之经手,绝不避讳。倭商定开平煤三万吨,战事以兴,局员拟不售给,而李鸿章乃谓订买在未失和之先,且促其速交,满载而去。其畏敌乎?其媚敌乎?反复思之,竟不知其是何意见。
张仲炘进一步指控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与日本王室攀亲,说李经方此前出使日本时,曾认日王之女为义女,此后甚至商议将此女聘为儿媳妇。李经方在日本还开了一家洋行,资本800万,盛宣怀在其中亦有股份,至今仍在经营。
张仲炘承认这些都是风闻,“始闻之而诧,继而不能无疑,如果属真,则自无怪乎纵容奸细、售买米煤之种种乖谬矣”。
接到张仲炘弹劾奏折的第二天,军机处便给出了处理意见,除了指控张士珩涉嫌采办军械时以劣充好、因关系到军务大事应稳妥查证外,其余所谓李鸿章纵释日本间谍、李经方向日本人出售米煤以及与日王攀亲等各项指控,“皆系影响之词,暧昧之事,碍难查办”。
查阅李鸿章八月初九电报,我们发现,就在受到弹劾的时刻,身在直隶总督衙门的李鸿章总共发出9封电报,密切关注着朝鲜半岛的局势。其中给刘公岛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2封、金州铭军统领1封、威海抚台1封,作战争部署,行文急促,透着大战临头前的紧张感。
李鸿章,一介江淮儒生,24岁考中进士,25岁入曾国藩幕府。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他放下笔杆子,拿起枪杆子,仿照曾国藩创立的湘军,照猫画虎地创立了淮军,上海一役,在大雨中向太平军阵地发起攻击,这些脚穿草鞋、头裹破布、满嘴安徽土话、被人瞧不起的“大裤脚蛮子兵”,居然以3000敌10万而胜,太平军死者万众,浦东一带尸堆如山,一举扭转了帝国大军在东南战场上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李鸿章也一战成名。39岁时就被任命为江苏巡抚,随后封肃毅侯、一等伯爵,戴双眼花翎。47岁时,他接替了自己的老师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后兼任北洋大臣。1894年,为了体现皇恩浩荡,朝廷又赐他三眼花翎,这是汉族官员前所未有的崇高荣誉,这一年,71岁高龄的李鸿章几乎到达了他一生事业的。
看看年过七旬的李鸿章,“不论冬夏,五点钟即起,有家藏一宋拓兰亭,每晨必临摹一百字,其临本从不示人。此盖养心自律之一法”。这是梁启超的说法,吴永则说他“每日起居饮食,均有常度。早间六七点钟起,稍进餐点,即检阅公事”,只有中午多吃一点,“饭后,更进浓粥一碗、鸡汁一杯”,所以他体态清瘦,只是掉了好几颗右牙,致使面颊呈左满右陷状,但他超过一米八的身板,常常只穿一袭单衣,“非严寒冰雪,不御长衣”,别有一番风骨,代表大清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丝毫不见“东亚病夫”的迹象。
梁启超说:“李鸿章接人常带傲慢轻侮之色,俯视一切,揶揄弄之。……与外国人交涉,尤轻侮之,其意殆视之如一市侩……崇拜西人之劣根性,鸿章所无也。”
美国驻华外交官何天爵后来在《中国人本色》一书中这样描述李鸿章:“他的仪态举止和思维方式更像一名战士,而不是政治家。他的身材要比一般的中国人高大,声音粗哑而充满饱满的精神,给人感觉非常平民化,易于接近。”曾经以《泰晤士报》记者的身份访问过李鸿章的英国人布兰德在《李鸿章传》里则记载了74岁的李鸿章在一个英国人眼里的形象:“当我走出下院时,我忽然迎面遇见了李鸿章,他急匆匆地走进去听一场辩论。他个头极高,一脸和善的表情,作为一个来自另一世界的陌生人,穿着一身蓝色的袍子,显得光彩夺目,步态与风度颇有尊严,嘴角挂着谦和的微笑,表明他对见到的一切都很欣赏。就外表特征而言,很难想象这一代或上一代的任何人能够亲近李鸿章,并不是因为他给了你功勋卓著或大权在握的印象,而是因为他的风采中散发出一种高贵的人品,如同半神半人的自我满足和超然物外,而又老于世故,向劳苦大众屈尊降贵。”
对身高格外敏感的日本人,在他们出版的明信片上,把李鸿章列为世界五大伟人中的第三位;欧洲雕塑家卡登堡为当时世界三大伟人制作了一尊雕像,这三大伟人分别是俾斯麦、李鸿章、格兰斯顿。
这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李鸿章的早一张照片,拍摄者是19世纪后期苏格兰著名的旅行摄影家,1862年到1872年的十余年间,他携带着笨重的摄影器材,经印度、柬埔寨来到大清帝国,使用湿版法拍摄了大量风光和人物照片。从这张李鸿章的全身照上,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刚刚主掌直隶和北洋大权时的精明干练和踌躇满志。据说拍摄这张照片时,李鸿章先后换了几次装,表明他对摄影这门“高科技”的认可和重视,这在把摄影视为“摄魂”之术的帝国官员中,实不多见。这张照片20多年后刊登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杂志《卡斯莫莱廷》上,发表的这一年,刚好是1894年。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