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纸质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218228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作序力荐
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行部门领导的工作总结和管理心得
实用:经济学的启蒙读物
企业决策者和资本市场操作者的研修素材
■国家发展改革委直接负责监测和调控中国经济运行、对中国经济产生更直接影响的运行部门领导的工作总结和管理心得
■实践性极强
■非常宝贵的有关经济运行的研究和*手资料
壹 月
深入分析 理性思考 务实推进经济运行调节实践和理论探索
赵辰昕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势头巩固
开局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运行局
调查显示大部分地区2017年工业生产增速稳中有升
运行局
专家视点: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张宇贤 王远鸿
专家视点:动态均衡是2018年经济运行的主旋律
杜飞轮
叁 月
准确认识供需形势新变化
深入推进煤炭去产能工作
赵辰昕
各地区节后复工情况良好
企业对2018年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运行局
从大数据看2018年春运新变化
运行局
煤电油气运一季度运行态势分析报告
运行局
专家视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和综合政策体系
推动煤炭去产能
高世宪
肆 月
依靠“五个坚持”提升电力供给体系质量
赵辰昕
2018年以来装备制造业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运行局
专家视点:对电力市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张粒子
专家视点:加强电网建设促进新能源消纳
王伟胜
伍 月
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
不断提高石油天然气供应保障水平
赵辰昕
工业生产提速和结构调整深入推进
支撑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运行局
机械、电子等重点行业较快增长
支撑工业生产增速回升
运行局
专家视点:通过转型升级实现我国炼油工业均衡发展
柯晓明
专家视点:天然气市场发展潜力与方向
杨建红
陆 月
适应经济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
加强交通物流运行调节工作
赵辰昕
实体经济生产稳定增长
多种因素造成需求有所放缓
运行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部署2018年全国能源迎峰度夏工作
运行局
专家视点: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何辉
专家视点:发挥多式联运对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作用
谭小平
柒 月
有效防范应对突发事件
保障经济安全平稳运行
赵辰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运行局
2018年6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
需高度关注实体
经济企业融资大幅下降等问题
运行局
专家视点:对加强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张兴凯
专家视点:构建智慧安全城市
黄全义
专家视点:对应急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建议
徐建华
捌 月
持之以恒高质量做好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赵辰昕
工业生产平稳和制造业投资回升对实体经济形成有力支撑
运行局
专家视点:2018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态势更加明确
张立群
玖 月
2018年8月份工业生产略有回升
投资下滑态势仍在延续
运行局
火电利润水平远低于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运行局
拾 月
深入推进降成本 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赵辰昕
2018年9月份投资、消费略有回升
多重因素导致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运行局
专家视点: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吴晓华
专家视点: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三个关键问题
王元
拾壹月
以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为抓手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赵辰昕
经济运行中积极变化和制约因素交织
消费进一步放缓等问题
需高度关注
运行局
2018年各地区累计用电较快增长10月份部分地区
制造业用电负增长需关注
运行局
专家视点:推动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四大途径
周大地
拾贰月
坚持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高标准做好经济运行调节工作
赵辰昕
专家视点:我国煤炭产业格局变化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张宏
专家视点:加强天然气需求侧管理
陈进殿
行业经济运行回顾与展望
2018年煤炭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2018年电力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2018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018年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2018年建材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2018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2018年机械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018年汽车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8年船舶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
2018年纺织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2018年轻工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2018年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及2019年走势研判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后 记
如果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那么经济学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呢?我想是有的,那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这个方面,当代中国人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最有心得的,也最应该基于自己的实践对世界的经济学作出独特的贡献。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过去70年中国的经济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中国经济实践,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鲜活、最丰富多彩的经济活动,贯穿这一上下求索的核心课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新中国建立的70年,前30年基本上在试图走一条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之路。尽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绩,为后40年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中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男女平等,但是这条以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之路在很多方面显示出自己的弊病,核心问题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百姓的获得感非常差。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最重要的经验就是不断地摸索和调整政府与市场这对关系。这个调整过程涉及国民经济最核心的几个重要部门,体现在经济运行的调节方面,那就是所谓的油电煤气运。在新中国成立的头30年,这些重大的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主要是靠政府部门,也就是当时的经委和计委。根据很多老同志回忆,那个时候相关部门的领导天天跟打仗一样,尤其是在冬天取暖和春运等敏感季节,他们是极度紧张的。有关领导同志回忆说,改革开放之初当他们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时候,惊奇地发现在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居然没有人操心油电煤气的运行,非常羡慕。
现在,很多经济学学者往往会告诉大家这些经济运行部门留给市场就行了,市场能够自我调节,发达国家就是如此。这种认识恐怕有两个基本的事实上的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关键时候是要直接干预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73年石油危机的时候,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直接干预成品油市场的运行,不许无限涨价,每辆小汽车每次只能加一定数量的油,避免囤积和抢购,保证消费的公平性。另外,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回忆录中透露,当他刚刚入主白宫之时,非常关注高通胀,总统经济顾问告诉他通胀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一些原材料价格太高,如电解铝。尼克松毫不犹豫马上把美国铝业公司的老板叫到了自己办公室,直接要跟他商量怎么能够控制住电解铝价格的上升。所以在发达国家,政府并不是对这些国民经济的运行完全不操心,只不过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进入了稳态发展,社会经济的结构相对稳定,所以一般情况下不用政府去干预。第二个事实上的误区其实更为严重,市场调节不等于价格机制的自动调节。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市场调节就是相关的公司的内部调度人员的调节,其本质上也是计划经济,只不过是小型计划经济。这一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20多岁的时候就发现了,当时他第一次到美国游学,在美国通用汽车的水牛城工厂实习,他已经观察到这一点了,并据此写出了后来得奖的厂商理论。对此,他在诺奖演讲有生动的回忆。在发达国家,油电煤气的生产者一般都是大企业,这些大企业内部有着非常专业的调度人员,而这些调度人员往往不是以价格极大化为目标的,而是追求供给的稳定。我记得多年前我在美国读书和工作的时候,每年冬天地方新闻都要报道当地居民取暖用重油的价格走势。在天气突然变冷或者持续寒冷的时候,重油价格随之飙升,因为很多重油公司手中的库存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和公众就会紧急高声呼吁稳定价格,这些公司也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从外地调入重油。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企业并不是像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以利润最大化趁火打劫,而是和社会公众、地方政府以及媒体保持密切沟通,必须在社会责任和获取利润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其行为在短期内与我们的发改委并无大的差异。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极其有心得,一个突出的表现方面就是油电煤气的调控。40年来,油电煤气运正越来越多地由企业或者说市场来调节,但是政府的作用始终在发挥。发改委的运行局一直在为这些事情操心,应该说他们比新中国前30年老一辈的管理者要更加幸运也更为成功。他们对油电煤气运的调节极为精准,往往会落实到每一个小时,一旦发生情况就要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协调。像冰寒天气、春运以及夏季高温,这都是他们指挥作战的时候。我相信这种做法是有值得研究并可以为其他国家所借鉴的地方的。
我的观察是,发改委通过对油电煤气调节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保证短期内国民经济各方参与者,尤其是居民,不会受到过大的冲击。比如说这些年来,不管夏天天气多么热,空调需求有多高,在中国的主要城市的居民基本是不会停电的,生产企业则往往要做出牺牲。同样,冬天里,一般情况下,居民的天然气也不至于断供,这种调节靠的是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对于电和气的供应总量的调节,也是跨地区的调节,往往也在居民和企业需求之间进行精心调配。对于这种相对稳定的电力和天然气的供给,中国的百姓今天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而今天的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2019年年初我访问了南非,之前也多次去印度,南非和印度到今天依旧为煤电油气头疼。南非2019年年初的一个全国性重大话题就是电荒的问题,他们的电力供给远远跟不上,火力发电厂建设速度极慢,电网的调控也跟不上,以至于在南非开普敦城里白天经常是分区停电。高速路边的麦当劳经常要被迫关门。去中餐馆吃饭,事先要打个电话问问那里有电没有、开不开门。而印度的经历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几年前在印度的高级酒店里面开学术会议,发言人正讲得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房间一片漆黑,电脑、投影仪、扩音器都不工作,而当地的印度的学者镇定自若,继续在黑暗中给大家讲解已经消失的PPT。一两分钟后,酒店的发电机轰轰地启动了,扩音设备、投影仪、照明灯逐一恢复。一切恢复正常,大家连开个玩笑的意思都没有,太家常便饭了。所以,比较国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况,中国经济过去4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平稳运行应该说是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及市场紧密配合调节的结果。
第二,通过对油电煤气运的精心调节和监测,相关政府部门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经济运行数据,能够对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有最直接的感觉,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举例来说,1997年年底当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在我国宏观数据上反映的时候,相关掌控经济运行部门的基层官员就已经感觉到经济下行的态势,根据这些经济运行的最敏感的数据,春节前及时向当时主管经济工作的朱镕基副总理反复汇报。于是在1998年的春节期间,国务院及时地调整了当年的经济政策,避免了宏观经济的大幅度下行。
第三,通过对油电煤气运等指标的不断监测,相关部门也能够明确知道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长期性结构性问题,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投资建设布局。比如说,相关部门分析各年相关指标的运行情况就能够知道中国哪些地区的重化工业应该调整,哪些运输线的运力应该加强,哪些地方应该设港口。这并不等于说政府要自己直接去投资,而是说政府能够更好地引导市场的投资者去有针对性地投资,政府与市场同向发力,避免盲目投资。
本书是国家发改委直接负责监测和调控中国经济运行、对中国经济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运行部门的领导的工作总结和一些管理心得,实践性极强,是非常宝贵的经济运行的研究和第一手资料。我认为三类人特别应该学习研究本书。第一类是经济学的学子。近年来,我本人在清华大学的经济学教学中力主改革,那就是经济学的启蒙课,必须从学习经济实践出发,必须学习现实中经济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就好像物理学的学习必须从物理实验开始。否则刚刚步入大学,经过了几年高考备战的同学,极少有经济活动的观察和体验,他们既不可能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不可能理解以西方为案例的经济学原理的一些基本道理。这种脑子空空的学子往往把经济学当成了一些处理应用数学的习题来演练了,或者把经济学当成政治课来背诵概念了。我在清华大学最近几年来开了一门课就叫“中国经济”,就是想把它作为一门经济学的启蒙课,我计划把本书作为我所讲授的经济学启蒙课的阅读材料。第二类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他们应该把本书中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以及政府调控实际案例作为原始资料来加以研究,从中提炼一些他们的理论,或者是验证他们现有的理论。第三类应该是来自企业界和投资界的读者。因为中国许多企业的运行以及市场价格的波动都和油电煤气运相关,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波动也与此相关。只有真正理解了政府与市场在这些领域是如何互动的以及政府调控的规律和理念是什么,才能够真正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所以,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企业决策者和资本市场的操作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修炼的素材。
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消费者,我特别感谢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一线的政府调控者的辛勤努力,让我们逐步远离了停气、停电、春运拥堵的痛苦。作为经济学的学者,我特别感谢他们把一线实践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2019年3月3日
本书是国家发改委直接负责监测和调控中国经济运行、对中国经济产生更直接影响的运行部门的领导的工作总结和一些管理心得,实践性极强,是非常宝贵的经济运行的研究和*手资料。我认为三类人特别应该学习研究本书。*类是经济学的学子,本书可以作为经济学启蒙课的阅读材料。第二类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他们可以从中提炼一些理论或者是验证现有理论。第三类是企业界和投资界的读者,这本书可以作为企业决策者和资本市场的操作者的一个重要的研究修炼的素材。
——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准确认识供需形势新变化
深入推进煤炭去产能工作
按照党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2016年以来,煤炭去产能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煤炭行业发生了一系列积极变化。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煤炭行业的变化关联到整个国民经济运行。
一、准确认识煤炭供需形势发生的新变化
据摸底汇总,2015年年底我国煤炭产能总规模约57亿吨,年消费量在39亿~40亿吨,由于煤种结构、运输条件和沿海电厂成本经济性考虑,每年进口量一般在2亿吨以上。换句话说,57亿吨产能,对应37亿吨左右需求,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两年来,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在前期淘汰落后煤矿基础上深入推进去产能,2016、2017年共退出煤炭产能超过5亿吨,产能规模降至51亿吨多一些,行业发展环境和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单纯从数量上看,51亿多吨的产能规模相对于不到37亿吨的需求来说仍然过剩,产能利用率仍然不高。同时,现有产能规模中仍有一批环保、安全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与去产能相关的人员安置、资产债务处置、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产业布局等工作仍未系统性做到位。因此,去产能必须坚定不移继续推进。
但2017年下半年开始接连出现的区域性、阶段性煤炭供应偏紧和价格上涨,以及当前总体紧平衡的供需形势,都在不断提醒我们,在把握产能过剩的大前提下,必须准确认识煤炭供需形势发生的新变化。目前51亿多吨的产能规模中,建设煤矿约13亿吨,各类手续不全煤矿约4亿吨,合法生产煤矿只有34亿多吨。而且这34亿多吨生产煤矿中还有一部分受安全、环保不达标及自身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无法形成有效供给。
去产能之前,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和超能力生产还大量存在。随着去产能的推进和严格执法,行业法治化水平得到加强,违法违规行为和超能力生产得到有效遏制。也就是说,只剩下不到34亿吨的有效产能来满足37亿吨的需求,还存在3亿吨以上的硬缺口。所幸在17亿吨的建设煤矿和各类手续不全煤矿中,有6亿吨已形成生产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去产能部际联席会议相关单位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经请示国务院,按照追究责任、处理人员、办理手续、恢复生产“四个到位”的要求,对一部分手续不全的优质先进产能煤矿采取特别应急保供措施,加大释放力度,使目前的有效产能和实际需求大体相当。
另外,随着南方小煤矿快速退出,煤炭生产进一步向晋陕蒙新等地集中,加大了南方地区对北方煤炭资源的依赖,相应的运煤通道和集疏运系统建设面临更大压力。同时,在经济稳中向好等因素拉动下,电煤需求从2016年9月以来持续大幅增加。2017年电煤消耗同比增长8%,改变了过去几年连续下降的局面。特别是2018年以来,受部分地区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因素影响,阶段性需求大幅增长。
我们的结论是,煤炭产能总规模仍然过剩,去产能相关的“僵尸企业”问题、人员安置和资产债务处置问题、兼并重组转型升级问题等尚未系统性做到位,煤炭去产能必须坚定不移继续推进。但同时,煤炭供需形势已由去产能前的严重供过于求转变为供需基本平衡,且在需求增长和生产力布局变化的情况下,不时出现区域性和阶段性供应偏紧。准确认识这些新变化,是做好下一步去产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从总量性去产能到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
鉴于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已提前大头落地,以及供需形势发生的新变化,煤炭去产能工作要从总量性去产能转变到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具体说,要从此前更偏重完成数量目标,转到系统性做好工作,并推动实现产能结构优化,从而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为经济平稳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推进系统性去产能,就是要将去产能相关的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务处置、兼并重组、转型升级、产业布局以及运煤通道建设等系统性做到位。关于职工安置,要进一步拓展安置渠道,提高安置质量,在保障分流安置职工利益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和结构。关于资产处置,2018年年初有关部门就去产能国有企业的设备、厂房、土地、原材料等资产处置提出了指导意见,还要进一步完善,并推动落实。关于债务处置,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各方依法分担债务的处置机制,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关于兼并重组,政府要善加引导,更要尊重企业意愿,实事求是加以推进。关于转型升级,要引导煤炭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创新驱动,不断提升煤矿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形成高质量、高效率的供给体系。关于产业布局,要充分调查、深入研究、科学论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系统优化开发布局,确保煤炭为经济平稳运行服务。关于通道建设,要适应生产运输格局深刻调整的需求,加快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为更好发挥北方优质先进产能作用、确保南方资源接续提供运力保障。
推进结构性优产能,就是要着眼于供需形势变化和产业布局调整,推动产能结构更加合理。一方面,要多退无效产能,使有效产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在当前煤炭供需形势发生变化、有效产能和实际需求大体相当的情况下,去产能的进一步举措,一定要不忘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初衷,充分考虑到保障稳定供应。要重点聚焦“僵尸企业”出清,让长期停工停产的无效产能尽快从总产能规模中退出,使产能利用率提高到合理水平;同时,除按质量、环保、安全等标准衡量必须退出的煤矿外,其他有效产能要尽可能充分发挥作用,体现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另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南方地区退出标准,加快释放北方优质先进产能。受资源赋存条件限制,南方地区落后小煤矿较多,劳动生产率低且安全隐患大。因此,南方地区现有9万吨及以下的煤矿产能退出标准有必要适当提高,腾出市场空间,更好发挥北方优质先进产能作用。但一定要“破立结合” “先立后破”,不可“先破后立”,造成区域性、阶段性供应无法保障。要通过优质先进产能有序地增和落后产能有序地退,实现煤炭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
三、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减法和加法、供给和需求四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四大关系,为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两者各安其位而又相得益彰。一方面,要健全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能市场决定的都尽量交给市场,尽可能减少政府对微观主体和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另一方面,政府要更好发挥作用,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引导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但政府作用的发挥必须基于尊重市场规律、弥补市场失灵的出发点,不要越位。
正确处理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使两者各有侧重而又相互兼顾。既要着眼长远,从战略上打好“持久战”。通过明确工作方向,搞好顶层设计,强化系统谋划,构建长效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内生活力,着力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从根源上避免产能过剩。也要立足当下,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要从化解当前矛盾入手,抓住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有序推进,为解决长远问题打好基础。
正确处理减法和加法的关系,使两者破立得当而又接续平稳。一方面要精准做减法,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大力破除无效供给,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误伤优质先进产能,也不能把有现实必需的产能“一刀切掉”。另一方面要有序做加法,在总产能规模只减不增前提下,通过减量置换有序释放和发展安全高效的优质先进产能,扩大优质增量供给。这个过程要合理把握尺度,不能一拥而上无序释放,重蹈产能过剩覆辙。
正确处理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使两者相互策应而又协同发力。既要从供给侧发力,保障煤炭供给数量、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断以优质增量的供给满足需求变化、适应需求升级。也要从需求侧出发,结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需要,积极推进煤炭节能减排和高效利用,有效引导合理需求,推动优化消费结构。
四、抓住“僵尸企业”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大力破除无效供给。
这两年关闭退出煤矿中,“僵尸企业”占一半以上,但现有产能规模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僵尸企业”存在,只有加快这部分产能退出,才能更好为发展优质先进产能腾出空间,达到“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目的。因此,在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过程中,必须抓住“僵尸企业”牛鼻子。一要总结经验,典型引路。两年来已退出不少“僵尸企业”,要通过解剖麻雀、分析案例的办法,认真总结提炼出好经验、好做法;针对还存在的不好解决的问题,要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新办法,将典型经验和新办法推广应用。二要依法规范,协同推进。要加快修订资产处置、债务清偿、企业破产等有关法律法规,完善金融、财税、社保等方面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各方合理分担债务处置机制、平等协商谈判机制、失信违规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等有关制度,加大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三要分类处置,综合施策。对于违法违规和有不达标行为的,要通过严格执法,依法淘汰一批;对于没有违法违规行为但又不具备恢复发展潜力的,要发挥财政奖补资金和指标交易资金作用,引导退出一批;对于资源枯竭、灾害严重的,要通过行政、法治、金融等多种手段,关停出清一批;对于其他暂时陷入困境,但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重组价值的,要推动重整一批。
专家视点:对电力市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本轮电改进展及对电改的再认识
2015年3月以来的电改,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大用户进入市场购电及价格市场化;(2)核定各省独立的输配电价、跨省跨区输电价;(3)组建(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中心;(4)售电公司准入市场;(5)增量配电改革试点;(6)现货市场试点。
电改的目的是提高电力工业效率,推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但在实践中,社会各界的认识普遍有偏差,简单地认为电改的目的就是降低电价。
电改九号文明确指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制体系,为建立现代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考虑各方面诉求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兼顾改到位和保稳定。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改革,建立健全电力行业“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体制,努力降低电力成本、理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打破垄断、有序放开竞争性业务,实现供应多元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安全可靠性,促进公平竞争、促进节能环保。
因此,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电改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同时认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回升,必将带来新的电力需求增长,而由于一次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建立市场机制后,电力市场价格也必然会随着电力供需形势的变化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不单是下降,也有可能在一段时期会上升。因此,在建设现货电力市场的同时,还必须同时配套相应的能源政策和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电力大用户在享受电改红利的同时,也应该对电力市场化给用户带来风险和机遇有更深刻认识和更充分准备。
二、电力市场风险及对电力大用户的建议
现货市场能够正常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些条件包括但不限于:(1)市场范围和规模合理,能保证供求基本平衡;(2)市场机制与电力体制相适应;(3)市场风险管理机制较完善,市场主体能够做好风险管理;(4)市场结构合理,市场集中度适中;(5)市场主体均遵守市场规则,没有恶意竞争行为或制造供应短缺假象、操纵市场价格行为;(6)市场信息公开、透明;(7)市场交易规则合理,发电企业基本上能够回收存量发电资产的投资成本;(8)市场交易有信用保障。否则,现货市场会给电力用户带来价格上涨的风险,给市场主体带来经营风险,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如果构建的现货电力市场不具备这些条件,就需要从发电资产重组或扩大市场范围、市场监管、市场模式选择、市场机制改进、远期和期货市场的建设、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考虑,完善甚至重构市场设计方案;必要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市场建设初期,还需要借助政府对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的收入管制、受管制电力企业在市场中未收回的合理成本的疏导与超额利润的分配等相关政策等,保证市场机制的建立和顺利运行。
从长远来看,电力大用户应更加重视节能和合理用电,包括通过技术、管理实现节能;重视中长期购售电合同设计或选择;积极参与需求侧响应,合理选择用电时间;新投资的用电企业还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用电地点来降低用电成本,因而电力市场价格也将对优化全国产业布局起到积极作用;随着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配额制的实施,还要决策买什么电;抓住电力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产业发展新机遇,主动参与智能用电、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等等。
(根据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张粒子在2018年4月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会上的发言整理)
专家视点: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降成本角度看,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6%,该比率每降低1%,就相当于节约8000多亿元成本,也相当于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因此,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降本增效、调整结构上,不断缩小我国物流行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一、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与降本增效空间
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三家开始组织开展物流成本核算。从数据来看,1991年以来,我国物流业降本增效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1991年的24%降到2017年的146%,2018年一季度下降到145%,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不断下降,呈现出经济运行向好的态势。
尽管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在逐步下降,但相较国际发达国家来讲,仍处于较高水平。以2015年数据为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6%,高于发达国家水平7个百分点左右,高于新兴经济体5个百分点。
从物流成本内部构成来看,我国也有一定的不足。美国运输环节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为632%,我国为539%;美国保管环节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为328%,我国为331%;美国管理环节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为4%,我国为13%。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美国的运输环节占比较大,体现出物流的本质,货物在最大程度上是一直在移动的。当前,我国体现出的问题是管理环节成本占比过高,货物停滞的时间较长,整体物流运输系统还没有流畅运作起来。
从降成本角度看,201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6%,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万亿元人民币。折算下来,通过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每降低1%,就相当于节约8000多亿元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从效率角度上看,假设企业有1亿元的流动资本,在我国只能做25次周转,按照25亿元的产值乘以6%的工业产品利润率,可以产生1500万元的利润,发达国家可以做到9~10次周转,按照9亿元的产值乘以6%的工业产品利润率,产生5400万元利润,企业效率差距也会导致利润差距加大。
二、落实高质量增长与降本增效政策的措施
(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从国家层面,一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二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统筹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通过产业转移降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逆向分布程度。
(二)推进物流资源整合,加快供应链发展
从供应链的角度,单个企业降本增效幅度有限,但供应链整体的降本增效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大力发展供应链,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促进多业联动和产业融合,加快资金周转效率,有效提高物流整体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营造宽松发展环境,降低企业经营负担
从政府层面,要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通过简政减税降费措施,为物流企业“减负”,促进项目“落地”。企业普遍反映,审批手续过程中花费的成本要远大于税收成本。
(四)完善物流统计,把握物流发展规律
引导企业加强成本核算理念,推动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鼓励企业基于作业成本法开发一套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夯实物流成本核算的微观基础。
(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何辉在2018年6月经济运行态势分析会上的发言整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