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99233丛书名: 无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被称为“清华园三剑客”之一的余昌民先生亲述生命历程,记录时代变迁。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先锋,余昌民先生经历了蛇口工业区的艰难与辉煌,追忆了激活经济、解放人性、发展文化等多方面的实验成果,真实记录了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先锋,余昌民先生经历了蛇口工业区的艰难与辉煌,追忆了激活经济、解放人性、发展文化等多方面的实验成果,真实记录了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2.书写一代人的奋斗、悲欢与真挚情谊,历史真实与理性中更有温暖入心的动人情感。
初入社会的无奈和自强、牵动人生命运的试炼与拼搏、跨越代际的中日人民交往、企业家的睿智与精明……富有画面感的故事里有欢乐,也有苦涩,有让人读来会心一笑的,也有凄然无语的。理性中不乏炙热如火的感性,真情中透露人性的伟大。
初入社会的无奈和自强、牵动人生命运的试炼与拼搏、跨越代际的中日人民交往、企业家的睿智与精明……富有画面感的故事里有欢乐,也有苦涩,有让人读来会心一笑的,也有凄然无语的。理性中不乏炙热如火的感性,真情中透露人性的伟大。
3.文笔老辣凝练,记人如速写,善抓人物关键特征。
作者省略读者可以意会的琐碎枝蔓,撷取关键场面,着力描写在此节点上的人物风采,几笔就勾勒出*鲜明的特点,人物个性跃然纸上,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和品味空间。如《那金刚瞥我一眼》一文中,一个场景、几句对话、几个眼神和表情,犹如快节奏地切换镜头,寥寥几笔就把主人公描绘得栩栩如生。
作者省略读者可以意会的琐碎枝蔓,撷取关键场面,着力描写在此节点上的人物风采,几笔就勾勒出*鲜明的特点,人物个性跃然纸上,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和品味空间。如《那金刚瞥我一眼》一文中,一个场景、几句对话、几个眼神和表情,犹如快节奏地切换镜头,寥寥几笔就把主人公描绘得栩栩如生。
4.时代的洪流、命运的羁绊、岁月的磨砺和生活的跌宕,相互交织,启迪心智。
作者通过追忆生命中的人和事,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深刻阐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交织,蕴含穿透时空的思辨研判,饱含忧乐天下的家国情怀。
作者通过追忆生命中的人和事,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深刻阐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交织,蕴含穿透时空的思辨研判,饱含忧乐天下的家国情怀。
内容简介
《人是天地间多彩的云》是蛇口工业区改革开放亲历者余昌民先生根据自身经历写就的一本回忆文集。
作者记述了生命里的人与事,从朝气蓬勃的校园生活和清华求学时的纯真质朴,到人生困局中的迷茫与磨砺,再到奔赴改革开放*线,规划并参与工业区的招商引资、文化建设和各项改革,见证了艰难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通过记录各类人物的坎坷人生,作者追忆深透的社会生活,书写了一代人的奋斗、悲欢与真挚情谊,刻画出时代众生相,折射出大时代的进步,不仅留存了岁月痕迹,更是一部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心灵史。
目 录
序 笔下彩云如画
我们的名字叫花朵
小皮球飞进了长春观
是花朵,不是宝贝(外四篇)
球王陶耶司
教师的天职
小皮球飞进了长春观
是花朵,不是宝贝(外四篇)
球王陶耶司
教师的天职
道不尽的清华园
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
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
那一份平静与高贵(外四篇)
恩师
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
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
那一份平静与高贵(外四篇)
恩师
走过肖家湾
人性的考验
有一座山我登过
如风的兄长
岳母三十三年祭
父子同读清华园
不苟一生
人性的考验
有一座山我登过
如风的兄长
岳母三十三年祭
父子同读清华园
不苟一生
也曾南海学弄潮
理想者袁庚
金贵大叔
香港的“表叔”数不清
轻履者行远
老乔
“改革试管”报告:我在蛇口的竞选经历
楼对楼,窗对窗
霍里耶先生
真诚的年代
陆上、水里、天空
港商马太同志
镜头·劲笔·思想者
江海浩荡
理想者袁庚
金贵大叔
香港的“表叔”数不清
轻履者行远
老乔
“改革试管”报告:我在蛇口的竞选经历
楼对楼,窗对窗
霍里耶先生
真诚的年代
陆上、水里、天空
港商马太同志
镜头·劲笔·思想者
江海浩荡
彩云纷飞
我与诗人李瑛的陈年往事
相伴棋圣三家灯火
韩美林的恢弘畅想曲
叩问生命
大师本色是春风
舞者印象
掌声鲜花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堂堂丑角
达观是上帝对生命的祝福
最后的名士
巧匠萧师傅
黑嘉嘉因什么而美丽
受勋的平民
莫非天堂羡围棋,催伊匆匆去
她是拯救人类的女神
我与诗人李瑛的陈年往事
相伴棋圣三家灯火
韩美林的恢弘畅想曲
叩问生命
大师本色是春风
舞者印象
掌声鲜花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堂堂丑角
达观是上帝对生命的祝福
最后的名士
巧匠萧师傅
黑嘉嘉因什么而美丽
受勋的平民
莫非天堂羡围棋,催伊匆匆去
她是拯救人类的女神
生活的滋味
那一次我没有去送站
忆念马兰士
一脸感动
善良心灵
二姨妹传奇
体育观念随想
中国少了感恩节
美丽的错误
缺陷美的魅力
歌,牵着往日时光走来
你从哪里来
在碟片里永生
那一次我没有去送站
忆念马兰士
一脸感动
善良心灵
二姨妹传奇
体育观念随想
中国少了感恩节
美丽的错误
缺陷美的魅力
歌,牵着往日时光走来
你从哪里来
在碟片里永生
公文、文学好商量
公文与文学的缘分
公文与文学的缘分
后记
前 言
序
笔下彩云如画
马雨农
为校友余昌民文集作序,在我纯属意外。昌民兄本来是请一位我们都敬重的学长撰写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清华校友中,这位学长无论学识胆识、为人为文都属翘楚,当是众望所归。无奈学长因故而欲为不能,荐我代之。于是,昌民与我开始有了邮件往来。知情后,我甚感惶恐不安,担心落差过大,于文集无益。但盛情难却,重托难辞,只好勉为其难应承下来。好在昌民兄为人豁达,写给我“人易朽,纸命长,就让你我共同留下些许痕迹吧”这样令人动情的话,我聊以宽心,写上一点读后随感,就教于昌民和诸位校友,就教于广大读者。
我与昌民缘分不浅。我们是同龄人,都出生在一九四六年,他的生日仅晚我四天。我们经历了同样的世事变迁,彼此有相同的人生体验。我们是校友,同在一九六四年考入清华。他在电机工程系,我在土木建筑系,虽然原先并不相识,但由于一位共同的朋友,使我们有缘交集。
那位朋友在一九七一年三月写给昌民的信文里,记述了我们三位清华毕业生被分配到鞍山冶金部第三冶金建设公司后,参加三冶文艺宣传队的一段往事。巧的是,那时昌民也在武汉冶金部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和冶金部武汉冶金机修厂操办文艺宣传队。我们竟同在一个系统,干上了同一个行当。
二○一六年五月,昌民在传来文稿时附言:“那封信函中赫然写着你的名字!我们‘ 相遇’,竟在45年前!”确实,这就是缘分。那是昌民与我结缘的始点。当时或许未必在意,今日读来感慨万千。谁曾想到,命运让我们又有了一次交集,四十五载前缘续成了后果。这是缘上有缘的一件幸事。
我与昌民缘分不浅。我们是同龄人,都出生在一九四六年,他的生日仅晚我四天。我们经历了同样的世事变迁,彼此有相同的人生体验。我们是校友,同在一九六四年考入清华。他在电机工程系,我在土木建筑系,虽然原先并不相识,但由于一位共同的朋友,使我们有缘交集。
那位朋友在一九七一年三月写给昌民的信文里,记述了我们三位清华毕业生被分配到鞍山冶金部第三冶金建设公司后,参加三冶文艺宣传队的一段往事。巧的是,那时昌民也在武汉冶金部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和冶金部武汉冶金机修厂操办文艺宣传队。我们竟同在一个系统,干上了同一个行当。
二○一六年五月,昌民在传来文稿时附言:“那封信函中赫然写着你的名字!我们‘ 相遇’,竟在45年前!”确实,这就是缘分。那是昌民与我结缘的始点。当时或许未必在意,今日读来感慨万千。谁曾想到,命运让我们又有了一次交集,四十五载前缘续成了后果。这是缘上有缘的一件幸事。
一
说幸事,还在于有幸先睹为快,通读了昌民的文集。
如同写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从藏经阁下武昌三小的入学考试落笔,记述了他人生经历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小皮球飞进了长春观》到《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从《有一座山我登过》,到《公文与文学的缘分》,他记述由孩提时代到退休岁月的种种往事,实际上也构成了独特的自传。读这些作品,能看到他的人生轨迹,一路砥砺奋进的不凡历程;看到他在岁月磨砺中显露的心志气度,在生活跌宕中表现的意志定力。由此,感受到一种触景生情的激励,领悟到为人处世的真谛。
昌民的作品,在记述自身经历的同时,也记录了他与家人、同学、朋友、师长、同事等众多人物的交情往来,描绘了这些人生旅伴的音容笑貌、坎坷人生,写出了时代的众生相。洋洋大观,犹如一幅人物群像的长卷,展现了栩栩如生的多彩形象。他以诙谐的笔调,叙说亲历的往事,穿插引用珍贵的信函笔记,还原了历史原貌。那些富有画面感的故事里有欢乐,也有苦涩,有读来可以会心一笑的,也有让人心头一紧、凄然无语的。作者到古稀之年书写这些往事,不仅留存了经过岁月过滤的历史真相,也写出了触类旁通的历史感悟。作品涉及社会生活深透,蕴含内涵哲理丰富,让人品味再三,频起共鸣,屡有共识,感触良多。
历史是无数人的经历组成的。无论《理想者袁庚》《相伴棋圣三家灯火》等篇章中的风云人物,还是《港商马太同志》《巧匠萧师傅》等故事里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作者笔下人物的人生经历,无不折射着时代的进程。读昌民此作,能读出真实的历史,读出人物的心灵史。
《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记下了大学时代校园生活的许多趣闻逸事。一个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写出了清华学子入学之初的清纯和质朴,也写出了“文革”狂潮下的盲从和偏激。其中《班会春秋》一节,最典型不过地反映了时代变迁留下的印痕:“曾经吃着瓜子杂果开联欢会”的宿舍,转眼间“在同样的地点召开过批判会、斗私批修会、‘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划清界线讲用会、平反会……”这种历史场景的急剧转换,极具象征意义,真实地揭示了那一场场运动的荒诞,实在有太多的教训值得思考和反省。
《人性的考验》是人性扭曲年代的历史记录,故事虽短,入木三分。作者的两次被“考”经历,其实也就是老父奉命搬家、妻子头胎临盆,需要请假出力、需要免于出差的应急家事。这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按人之常情,都应给予必要的关心和照顾。但在“文革”的特殊年代,却都被冠以“考验”之名而被拒绝。这种有违人性、不讲人道的荒唐逻辑,竟如无形戒律,弥漫成风。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表面执律森严、动辄考验他人的当权者,自己却经不住色欲的考验而“訇然跌倒”。作者固然至今心伤难愈,仍感愧对家严爱妻,但更为伤重可悲的该是那些人格分裂的人。透过这类戴着面具的人物典型,可对“文革”的祸害有更深的反思。
《有一座山我登过》记述了作者初入社会、寒窗茹苦的生活,以及身居陋室、尽享友情的滋润,追忆了作者为报考研究生挑灯夜读的一年艰辛,记录了他奋发自强的足印。肖家湾不时断电的夜晚,电石灯闪亮的不仅是适者生存的智慧之光,也是强者胜出的潜能之光。
《父子同读清华园》是特定时代的奇葩,让人深感“文革”的贻害,也让人看到浩劫过后社会出现的新气象。经济建设被确立为中心,知识不再越多越反动,人才开始广受尊重,作者重返清华读研究生,继而出国研修,在特区建设中大显身手。个人境遇的时来运转,是一代知识分子命运沉浮的真实写照。那个解放思想、大举变革的年代,至今仍让人心潮难平。《“改革试管”报告:我在蛇口的竞选经历》等篇章,详尽记录了拨乱反正时期国运复兴、民心振奋的新风激荡,记录了许多事始料不及,甚至来不及感动的沧桑巨变。
《楼对楼,窗对窗》书写了曾经的同事、邻居,离别多年后在博客上意外重逢的趣事。怀念拥有共同话语平台的峥嵘岁月,倾诉由寂寞失落到活力重现的退休生活,交流网购新书的经验心得,延续心灵相通的不了情结,富有诗意的故事里可见社会背景的急速更迭:“昔日把小女儿带来蛇口,而今被女儿牵引着走向世界”。虽然远隔重洋,有了博客却依然似楼窗相对、围炉倾谈,“地球村”的感觉,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的跨越式变迁。
本书收录的五十余篇文章,长短有异,体例不尽相同。窃以为《理想者袁庚》《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恩师》等分量尤重,不仅篇幅较长,结构完整,而且内容丰富,更显历史内涵。
《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以棋叙事,以棋说人,记述了清华七号楼围棋小屋内外的人情世事、悲欢故事,读来如棋坛传奇、“文革”逸史。
“文革”一年多后,狂潮稍落,乱象四起。在派战武斗升级、校无宁日的清华园,一伙棋友将“一间宿舍张罗成围棋圣地”,引来校园内外的痴心棋迷,“得以逍遥于尘嚣之外”。“棋友日夜云集,随时快意手谈”,“闹腾得春意盎然”,“呈现‘盛世景象’”。这片弈棋乐土的出现,真实地反映了曾经热情高涨的学子们很快陷入前途迷茫的境遇与心态。运动不知何去,学校复课无望,无力自主命运的学子,厌倦政治运动,不愿虚耗青春,开始寻找可以寄托心志的精神家园。
围棋小屋开张之日,正是清华两派争斗白热化之时。作者对当时所处环境背景的描述,尤其引录小棋友们的书信,记录了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见证了清华“文革”由文斗到武斗、由冷兵器到热武器一段近乎疯狂的历史。一些生动的细节,写出了那年月清华园的真实景象。
昌民真是有心人,留存了如此丰富的旧札原件。无论记事记人,信手拈来,引录原文,让事证说话,这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彰显其严谨的学者作风,也使作品真实生动、汁味醇厚。这些珍贵的信函,犹如历史碎片,可拼接还原出历史真相。清华“文革”史、中国围棋史,由此均可见一斑。
围棋小屋最精彩的华章,是一九六七年冬天泰斗级国手陈祖德的光临。运动中一样迷茫的国手们,应清华棋迷的邀请欣然而至,“开了围棋国手与大学生交流之先河”。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此举给棋迷们“带来了狂欢节般的快乐”和辅导对弈时的独特盛况:“三个双层木床和三张课桌的‘迎宾大厅’”,“桌边、身后、上层床铺上堆满了人,连窗户也遮满了人影,本来就不大的小屋只剩下两张棋盘上方的空间”。鏖战至深夜,一代国手就下榻在简陋的学生宿舍。作者直接引用陈祖德著作的自述,道出了平易近人的国手与清华学子们一见如故的亲热情缘。此后他们亲密往来,结下长久、深厚的友谊,尤为围棋史上的佳话。如此珍闻,是修编中国围棋史不可多得的素材。
《理想者袁庚》无疑是信史。作者聚焦蛇口作为改革开放最早试点的特定环境,聚焦袁庚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人的特殊身份,见证了袁庚拓荒创业的惊世壮举,见证了蛇口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一个缩影,是作者以平视角度、零距离观察的记录。成稿后又经袁庚本人审阅核实,使之成为一篇传记性的作品,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史料价值。与此相关的,还有《也曾南海学弄潮》一辑中记述袁庚与蛇口改革的篇章,犹如展示蛇口改革的历史大纲,从宏观战略到微观项目,全面陈述了激活企业、解放人性乃至民主体制建设等方面多项试验的成果,其翔实内容,无疑是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思想解放史一份难得的样本记录。
尤为难得的是,作品把袁庚放在一个凡人的位置来审视、评说,客观地陈述事实本相,不做应景修饰、引申拔高,套上什么时尚的光环。作者的这个定位,让我们看到的是本色的袁庚,真实的蛇口。作品不仅记述了先行者们的理念和功勋,也记述了他们走过的曲折之路,以及曾有的困扰和缺失。其中袁庚亲笔改稿的若干段落,让我们看到了当事人深思斟酌的关注点,以及它的闪光之处和牵制所在。这些都是非亲历者无法言说的珍贵史料。我们借助作者的眼睛,借助他的观察和感悟,得以探视到袁庚的内心深处,感受这位改革家开创蛇口奇迹的理想和追求,感受他“杀出一条血路来”的胆识和气魄,感受他以民为本、为民造福的人格魅力,也感受蛇口历史演进的复杂背景和艰难历程,从而加深对改革开放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如同写电影镜头一样,作者从藏经阁下武昌三小的入学考试落笔,记述了他人生经历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小皮球飞进了长春观》到《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从《有一座山我登过》,到《公文与文学的缘分》,他记述由孩提时代到退休岁月的种种往事,实际上也构成了独特的自传。读这些作品,能看到他的人生轨迹,一路砥砺奋进的不凡历程;看到他在岁月磨砺中显露的心志气度,在生活跌宕中表现的意志定力。由此,感受到一种触景生情的激励,领悟到为人处世的真谛。
昌民的作品,在记述自身经历的同时,也记录了他与家人、同学、朋友、师长、同事等众多人物的交情往来,描绘了这些人生旅伴的音容笑貌、坎坷人生,写出了时代的众生相。洋洋大观,犹如一幅人物群像的长卷,展现了栩栩如生的多彩形象。他以诙谐的笔调,叙说亲历的往事,穿插引用珍贵的信函笔记,还原了历史原貌。那些富有画面感的故事里有欢乐,也有苦涩,有读来可以会心一笑的,也有让人心头一紧、凄然无语的。作者到古稀之年书写这些往事,不仅留存了经过岁月过滤的历史真相,也写出了触类旁通的历史感悟。作品涉及社会生活深透,蕴含内涵哲理丰富,让人品味再三,频起共鸣,屡有共识,感触良多。
历史是无数人的经历组成的。无论《理想者袁庚》《相伴棋圣三家灯火》等篇章中的风云人物,还是《港商马太同志》《巧匠萧师傅》等故事里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作者笔下人物的人生经历,无不折射着时代的进程。读昌民此作,能读出真实的历史,读出人物的心灵史。
《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记下了大学时代校园生活的许多趣闻逸事。一个个让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写出了清华学子入学之初的清纯和质朴,也写出了“文革”狂潮下的盲从和偏激。其中《班会春秋》一节,最典型不过地反映了时代变迁留下的印痕:“曾经吃着瓜子杂果开联欢会”的宿舍,转眼间“在同样的地点召开过批判会、斗私批修会、‘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划清界线讲用会、平反会……”这种历史场景的急剧转换,极具象征意义,真实地揭示了那一场场运动的荒诞,实在有太多的教训值得思考和反省。
《人性的考验》是人性扭曲年代的历史记录,故事虽短,入木三分。作者的两次被“考”经历,其实也就是老父奉命搬家、妻子头胎临盆,需要请假出力、需要免于出差的应急家事。这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按人之常情,都应给予必要的关心和照顾。但在“文革”的特殊年代,却都被冠以“考验”之名而被拒绝。这种有违人性、不讲人道的荒唐逻辑,竟如无形戒律,弥漫成风。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表面执律森严、动辄考验他人的当权者,自己却经不住色欲的考验而“訇然跌倒”。作者固然至今心伤难愈,仍感愧对家严爱妻,但更为伤重可悲的该是那些人格分裂的人。透过这类戴着面具的人物典型,可对“文革”的祸害有更深的反思。
《有一座山我登过》记述了作者初入社会、寒窗茹苦的生活,以及身居陋室、尽享友情的滋润,追忆了作者为报考研究生挑灯夜读的一年艰辛,记录了他奋发自强的足印。肖家湾不时断电的夜晚,电石灯闪亮的不仅是适者生存的智慧之光,也是强者胜出的潜能之光。
《父子同读清华园》是特定时代的奇葩,让人深感“文革”的贻害,也让人看到浩劫过后社会出现的新气象。经济建设被确立为中心,知识不再越多越反动,人才开始广受尊重,作者重返清华读研究生,继而出国研修,在特区建设中大显身手。个人境遇的时来运转,是一代知识分子命运沉浮的真实写照。那个解放思想、大举变革的年代,至今仍让人心潮难平。《“改革试管”报告:我在蛇口的竞选经历》等篇章,详尽记录了拨乱反正时期国运复兴、民心振奋的新风激荡,记录了许多事始料不及,甚至来不及感动的沧桑巨变。
《楼对楼,窗对窗》书写了曾经的同事、邻居,离别多年后在博客上意外重逢的趣事。怀念拥有共同话语平台的峥嵘岁月,倾诉由寂寞失落到活力重现的退休生活,交流网购新书的经验心得,延续心灵相通的不了情结,富有诗意的故事里可见社会背景的急速更迭:“昔日把小女儿带来蛇口,而今被女儿牵引着走向世界”。虽然远隔重洋,有了博客却依然似楼窗相对、围炉倾谈,“地球村”的感觉,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的跨越式变迁。
本书收录的五十余篇文章,长短有异,体例不尽相同。窃以为《理想者袁庚》《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恩师》等分量尤重,不仅篇幅较长,结构完整,而且内容丰富,更显历史内涵。
《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以棋叙事,以棋说人,记述了清华七号楼围棋小屋内外的人情世事、悲欢故事,读来如棋坛传奇、“文革”逸史。
“文革”一年多后,狂潮稍落,乱象四起。在派战武斗升级、校无宁日的清华园,一伙棋友将“一间宿舍张罗成围棋圣地”,引来校园内外的痴心棋迷,“得以逍遥于尘嚣之外”。“棋友日夜云集,随时快意手谈”,“闹腾得春意盎然”,“呈现‘盛世景象’”。这片弈棋乐土的出现,真实地反映了曾经热情高涨的学子们很快陷入前途迷茫的境遇与心态。运动不知何去,学校复课无望,无力自主命运的学子,厌倦政治运动,不愿虚耗青春,开始寻找可以寄托心志的精神家园。
围棋小屋开张之日,正是清华两派争斗白热化之时。作者对当时所处环境背景的描述,尤其引录小棋友们的书信,记录了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见证了清华“文革”由文斗到武斗、由冷兵器到热武器一段近乎疯狂的历史。一些生动的细节,写出了那年月清华园的真实景象。
昌民真是有心人,留存了如此丰富的旧札原件。无论记事记人,信手拈来,引录原文,让事证说话,这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彰显其严谨的学者作风,也使作品真实生动、汁味醇厚。这些珍贵的信函,犹如历史碎片,可拼接还原出历史真相。清华“文革”史、中国围棋史,由此均可见一斑。
围棋小屋最精彩的华章,是一九六七年冬天泰斗级国手陈祖德的光临。运动中一样迷茫的国手们,应清华棋迷的邀请欣然而至,“开了围棋国手与大学生交流之先河”。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此举给棋迷们“带来了狂欢节般的快乐”和辅导对弈时的独特盛况:“三个双层木床和三张课桌的‘迎宾大厅’”,“桌边、身后、上层床铺上堆满了人,连窗户也遮满了人影,本来就不大的小屋只剩下两张棋盘上方的空间”。鏖战至深夜,一代国手就下榻在简陋的学生宿舍。作者直接引用陈祖德著作的自述,道出了平易近人的国手与清华学子们一见如故的亲热情缘。此后他们亲密往来,结下长久、深厚的友谊,尤为围棋史上的佳话。如此珍闻,是修编中国围棋史不可多得的素材。
《理想者袁庚》无疑是信史。作者聚焦蛇口作为改革开放最早试点的特定环境,聚焦袁庚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人的特殊身份,见证了袁庚拓荒创业的惊世壮举,见证了蛇口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一个缩影,是作者以平视角度、零距离观察的记录。成稿后又经袁庚本人审阅核实,使之成为一篇传记性的作品,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史料价值。与此相关的,还有《也曾南海学弄潮》一辑中记述袁庚与蛇口改革的篇章,犹如展示蛇口改革的历史大纲,从宏观战略到微观项目,全面陈述了激活企业、解放人性乃至民主体制建设等方面多项试验的成果,其翔实内容,无疑是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思想解放史一份难得的样本记录。
尤为难得的是,作品把袁庚放在一个凡人的位置来审视、评说,客观地陈述事实本相,不做应景修饰、引申拔高,套上什么时尚的光环。作者的这个定位,让我们看到的是本色的袁庚,真实的蛇口。作品不仅记述了先行者们的理念和功勋,也记述了他们走过的曲折之路,以及曾有的困扰和缺失。其中袁庚亲笔改稿的若干段落,让我们看到了当事人深思斟酌的关注点,以及它的闪光之处和牵制所在。这些都是非亲历者无法言说的珍贵史料。我们借助作者的眼睛,借助他的观察和感悟,得以探视到袁庚的内心深处,感受这位改革家开创蛇口奇迹的理想和追求,感受他“杀出一条血路来”的胆识和气魄,感受他以民为本、为民造福的人格魅力,也感受蛇口历史演进的复杂背景和艰难历程,从而加深对改革开放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读昌民的作品,能读出炽热如火的浓浓人情,读出余温尚存的人性暖意。
《岳母三十三年祭》《如风的兄长》,倾诉亲情、友情,酣畅淋漓。《莫非天堂羡围棋,催伊匆匆去》,记述作者与陈祖德四十五载的深情厚谊,感人肺腑。如此历久弥新的友情,都源于彼此的纯朴和真诚。那病床前辞行的缠绵,透显出彼此重友胜己的情义之深。一篇《陈公祖德行略》,倾注了作者对世间良友的深深怀念。这些浓墨重彩之笔,让人感受心灵的撞击;即使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也同样触动心扉,令人感动不已。
一九六四年初夏,反修斗争正热,极左思潮风起。高中毕业“一颗红心,两种打算”尤显得不够“革命”,“放弃高考下农村”倒成了时髦之举。成绩拔尖的作者,想报考大学却受到讥嘲的压力,在班会声调激越的讨论中,焦虑不安的他竟也有了“不考了”的念头。班主任李健生老师把他留下谈话,一番说理,把一时冲动的作者拉回到冷静理智的常态。这一拉,把他拉到了通往清华园、通往此后成功之路。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难免有一时的迷茫。有《教师的天职》中李健生老师这样指点迷津,是多么难得!对如此善良正直、不为潮流左右、信守良知和职责的教师,相信每位读者都会心生敬意。赞美朋友的纯真和善良,是贯穿本书所有作品的一条情感线。它让人感到世间的人情之美,感到即便在丧失理智的年代,依旧激荡在人们心头的真情暖流,看到人性良知的不灭之光。
这种人情之美,在《生活的滋味》一辑多有实例可见。《一脸感动》所辑录的几个温馨撩人的故事,读来都会感动得心头发热。那些乐善好施的陌生人,似乎随处可遇。《那一次我没有去送站》的感人之处,就在于两位陌路相逢的行善者。“文革”大串连中,作者的女友从武汉扒闷罐车闯到了清华园,是“一位毫无关系的高年级女生收留了她”,帮助惊喜中的作者解决了住宿难题。自称“方向白痴”的女友,返程去车站迷了路,是“一位蹬平板三轮的大叔”,二话不说拉着她急奔车站赶上了火车,而且分文不取。北京的“板儿爷”就这样仗义!还有《善良心灵》中医院勤杂工小王,以及酒店员工小湛和小林,看似平常的助人之举,凝聚着善解人意的纯朴大爱。人生的好运,大多就是在偶有困难时,遇上了仗义向你伸出援手的善良人。
《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寥寥数言,生动有趣。考研那天清早,赶赴考场的路上,因一夜难眠、头脑木然的作者焦躁不安,骑车同行的李老师见状开导说:“你要这样想:其他考生的把握还不如你呢!”一句话,使作者心窍大开,神情放松,自信顿升,以至于此后有了这样换角度思考的习惯。作者心存感念,记下了这个“一言师”的故事。类似的情形还有不少,这类点滴之恩的故事,寄托着作者涌泉相报的诚意。
《大师本色是春风》《舞者印象》《韩美林的恢弘畅想曲》《最后的名士》《我与诗人李瑛的陈年往事》《堂堂丑角》等,记述了作者与一些文化名人的交往经历。其中有诗人、美术家、钢琴家、舞蹈家、京剧名角、学者名士等,犹如洞开了一片彩云纷飞的瑰丽天地。作者登堂入室,高山流水般的相知之遇,自有他文艺涵养的功力为媒,更在于他真诚待友的君子之风,以及洞察世事的独到之见。才情因真情而溢,自有质朴儒雅之气;见识随诚意而发,尤见心弦共鸣之缘。作者与诗人李瑛仅两度书信往来,却从诗歌应和中感觉到了“共同的心跳”,就源于彼此有着一样的忧乐之心。
《理想者袁庚》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位改革开放的先锋闯将对人的充分尊重。
作者开篇所写的“夜访袁庚”,像一段镜头感十足的影片,引人入胜。这位时年65岁的招商局掌门人,招商之上更重招人,曾骑着自行车到清华大学招兵买马。面对昌民这位刚从日本研修和考察企业管理回来,正在为择业而逡巡探路的清华经管系首届毕业生,袁庚“像猎人面对一个找上门来的猎物一样喜出望外”,“一直在微微地点头”,然后“当即给蛇口打电话交代”要办的事情。如此当机立断,一锤定音,不只显现出袁庚办事作风的果断,尤见其思才求贤之渴、爱才惜才之切。
在蛇口发展早期,袁庚就意识到人的素质优化以及进步观念的树立,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他把人的改变放在各项改革的首位,尊重独立人格,鼓励激发每个人的最大能力。他曾说:“所有这些,加上人才的合理流动、职业的双向选择,都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华,受到社会的尊重,而不是违背自己的良知,扭曲自己的个性。”这大概就是袁庚为蛇口成功开启的活水之源,由此引来八方人才如浪滚潮涌而至,添翼之虎振翅腾飞。
围棋小屋里棋友们对弈中的戏笑百态,友善开朗,百无禁忌。融洽的关系,让人忘却了“文革”的喧嚣。大家一边感受纷纭棋局带来的至妙乐趣,一边结识“人品和才华都十分优秀的朋友”,收获丰厚的友情。围棋不仅给他们带来人生的快乐和生活的勇气,以棋会友,在切磋棋艺中,收获友情,修炼德性,领悟围棋国粹的文化和精神,也积蓄了日后登攀高峰的宝贵能量。君不见从那小屋里走出了多少博士、教授、企业家,走出了多少英才!作者饱含深情,书写了他“下棋之外的接触到的心灵”,写出了棋友们促膝手谈、长久交往的深厚友谊。他像点将一样,书写了一位位棋友的风貌特征、棋风趣事,也写出了几十年情意绵延的思念和牵挂。有多少位棋友,就有多少个精彩的故事。其中最感人的当是作者与常振明的师徒情。
一个21岁的大学生,一个11岁的小五生,因围棋作缘,结为师徒。从那时起,经年累月,他尽心尽责,呵护有加,亦师亦友,情同手足。他融入了常教授一家,似为家中的一员,为振明的进步而高兴,为之迷茫而担忧,为之出路而操心,为之排难而尽力,有时甚至起到了父母所不能的作用。就是在毕业离校以后,还牵肠挂肚,为振明学棋拜师,专门写信托付陈祖德等人。拳拳之心,如其自述:“我被分往武汉的工厂……同时我与清华依然保持着割不断的联系,主要是牵挂常振明——他的成长,以及与他的命运神秘相关的围棋。”
而常振明对昌民同样有着胜似亲情的依恋。亲热时如小鸟依人,调皮时会爬上脊背。当七号楼棋局散后,他在孤独中含泪写下的书信,以孩童般的天真幻想,追忆围棋小屋的情景,诉说对离别的伤感、对重逢的期盼,读来不禁泪湿双眼。不仅是常振明,还有其兄常振工。他写自太行山插队小村的信,同样沉浸在七号楼的围棋小屋里,怀念在那里感受到的亲如手足的兄弟情谊。他甚至“做起了诗人般的梦”:“我十分怀念你们,没事就假想我们将来相见的时候……甚至朝门外望了许久,盼望你能从大门飞进来……”童心稚言,道出了一片真情。昌民与常振明一家的友情延续至今,动人的故事足以构成一部“棋为缘”的情感剧。
《不苟一生》,细致地记述了作者与日本友人金森利也历时三十年的交往经历。共同的音乐爱好,以及对人品的欣赏,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大多属于生活琐事的体贴关怀,更让人感到情谊的细腻和温馨。金森先生执意用作者赠送的英雄金笔写信签名,并附以小照佐证,尤在细微处彰显其情意的专注。晚年的金森先生固执得可爱,萦绕于怀的是自制肥料,使农作物产量大增、滋味改善。他反复在电子邮件中详细介绍,甚至告知配方、流程,寄来样品,期盼作者“让更多的人了解……给亿万人带来幸福”,期盼作者告诉朋友们,“关心农业、人类环境和健康”。他的济世情怀和良苦用心,让人惊奇:日本竟有这样的人,为了向善睦邻不惜燃尽自己。
“ 向善睦邻”同样是中华美德。普天之下有几人不以此为愿?
作者正是出于同样的心愿而践行:“作为友好的回报”,尽力“为在蛇口人地生疏的日本人做点事,帮助他们早一天与当地融合,多一分便利、愉快和轻松”。《霍里耶先生》记述了作者与蛇口三洋公司会计师堀江正美的友情往来。虽然纯属偶遇,作者一家与堀江先生及家人,却建立了心灵相通的纯朴友谊,而且持之以恒,延续到了下一代。这种民间百姓的真诚友谊,效果惊人。它让人相信人性向善的力量,相信人民的世代友好,终究是历史的潮流。
《岳母三十三年祭》《如风的兄长》,倾诉亲情、友情,酣畅淋漓。《莫非天堂羡围棋,催伊匆匆去》,记述作者与陈祖德四十五载的深情厚谊,感人肺腑。如此历久弥新的友情,都源于彼此的纯朴和真诚。那病床前辞行的缠绵,透显出彼此重友胜己的情义之深。一篇《陈公祖德行略》,倾注了作者对世间良友的深深怀念。这些浓墨重彩之笔,让人感受心灵的撞击;即使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也同样触动心扉,令人感动不已。
一九六四年初夏,反修斗争正热,极左思潮风起。高中毕业“一颗红心,两种打算”尤显得不够“革命”,“放弃高考下农村”倒成了时髦之举。成绩拔尖的作者,想报考大学却受到讥嘲的压力,在班会声调激越的讨论中,焦虑不安的他竟也有了“不考了”的念头。班主任李健生老师把他留下谈话,一番说理,把一时冲动的作者拉回到冷静理智的常态。这一拉,把他拉到了通往清华园、通往此后成功之路。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难免有一时的迷茫。有《教师的天职》中李健生老师这样指点迷津,是多么难得!对如此善良正直、不为潮流左右、信守良知和职责的教师,相信每位读者都会心生敬意。赞美朋友的纯真和善良,是贯穿本书所有作品的一条情感线。它让人感到世间的人情之美,感到即便在丧失理智的年代,依旧激荡在人们心头的真情暖流,看到人性良知的不灭之光。
这种人情之美,在《生活的滋味》一辑多有实例可见。《一脸感动》所辑录的几个温馨撩人的故事,读来都会感动得心头发热。那些乐善好施的陌生人,似乎随处可遇。《那一次我没有去送站》的感人之处,就在于两位陌路相逢的行善者。“文革”大串连中,作者的女友从武汉扒闷罐车闯到了清华园,是“一位毫无关系的高年级女生收留了她”,帮助惊喜中的作者解决了住宿难题。自称“方向白痴”的女友,返程去车站迷了路,是“一位蹬平板三轮的大叔”,二话不说拉着她急奔车站赶上了火车,而且分文不取。北京的“板儿爷”就这样仗义!还有《善良心灵》中医院勤杂工小王,以及酒店员工小湛和小林,看似平常的助人之举,凝聚着善解人意的纯朴大爱。人生的好运,大多就是在偶有困难时,遇上了仗义向你伸出援手的善良人。
《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寥寥数言,生动有趣。考研那天清早,赶赴考场的路上,因一夜难眠、头脑木然的作者焦躁不安,骑车同行的李老师见状开导说:“你要这样想:其他考生的把握还不如你呢!”一句话,使作者心窍大开,神情放松,自信顿升,以至于此后有了这样换角度思考的习惯。作者心存感念,记下了这个“一言师”的故事。类似的情形还有不少,这类点滴之恩的故事,寄托着作者涌泉相报的诚意。
《大师本色是春风》《舞者印象》《韩美林的恢弘畅想曲》《最后的名士》《我与诗人李瑛的陈年往事》《堂堂丑角》等,记述了作者与一些文化名人的交往经历。其中有诗人、美术家、钢琴家、舞蹈家、京剧名角、学者名士等,犹如洞开了一片彩云纷飞的瑰丽天地。作者登堂入室,高山流水般的相知之遇,自有他文艺涵养的功力为媒,更在于他真诚待友的君子之风,以及洞察世事的独到之见。才情因真情而溢,自有质朴儒雅之气;见识随诚意而发,尤见心弦共鸣之缘。作者与诗人李瑛仅两度书信往来,却从诗歌应和中感觉到了“共同的心跳”,就源于彼此有着一样的忧乐之心。
《理想者袁庚》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位改革开放的先锋闯将对人的充分尊重。
作者开篇所写的“夜访袁庚”,像一段镜头感十足的影片,引人入胜。这位时年65岁的招商局掌门人,招商之上更重招人,曾骑着自行车到清华大学招兵买马。面对昌民这位刚从日本研修和考察企业管理回来,正在为择业而逡巡探路的清华经管系首届毕业生,袁庚“像猎人面对一个找上门来的猎物一样喜出望外”,“一直在微微地点头”,然后“当即给蛇口打电话交代”要办的事情。如此当机立断,一锤定音,不只显现出袁庚办事作风的果断,尤见其思才求贤之渴、爱才惜才之切。
在蛇口发展早期,袁庚就意识到人的素质优化以及进步观念的树立,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他把人的改变放在各项改革的首位,尊重独立人格,鼓励激发每个人的最大能力。他曾说:“所有这些,加上人才的合理流动、职业的双向选择,都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华,受到社会的尊重,而不是违背自己的良知,扭曲自己的个性。”这大概就是袁庚为蛇口成功开启的活水之源,由此引来八方人才如浪滚潮涌而至,添翼之虎振翅腾飞。
围棋小屋里棋友们对弈中的戏笑百态,友善开朗,百无禁忌。融洽的关系,让人忘却了“文革”的喧嚣。大家一边感受纷纭棋局带来的至妙乐趣,一边结识“人品和才华都十分优秀的朋友”,收获丰厚的友情。围棋不仅给他们带来人生的快乐和生活的勇气,以棋会友,在切磋棋艺中,收获友情,修炼德性,领悟围棋国粹的文化和精神,也积蓄了日后登攀高峰的宝贵能量。君不见从那小屋里走出了多少博士、教授、企业家,走出了多少英才!作者饱含深情,书写了他“下棋之外的接触到的心灵”,写出了棋友们促膝手谈、长久交往的深厚友谊。他像点将一样,书写了一位位棋友的风貌特征、棋风趣事,也写出了几十年情意绵延的思念和牵挂。有多少位棋友,就有多少个精彩的故事。其中最感人的当是作者与常振明的师徒情。
一个21岁的大学生,一个11岁的小五生,因围棋作缘,结为师徒。从那时起,经年累月,他尽心尽责,呵护有加,亦师亦友,情同手足。他融入了常教授一家,似为家中的一员,为振明的进步而高兴,为之迷茫而担忧,为之出路而操心,为之排难而尽力,有时甚至起到了父母所不能的作用。就是在毕业离校以后,还牵肠挂肚,为振明学棋拜师,专门写信托付陈祖德等人。拳拳之心,如其自述:“我被分往武汉的工厂……同时我与清华依然保持着割不断的联系,主要是牵挂常振明——他的成长,以及与他的命运神秘相关的围棋。”
而常振明对昌民同样有着胜似亲情的依恋。亲热时如小鸟依人,调皮时会爬上脊背。当七号楼棋局散后,他在孤独中含泪写下的书信,以孩童般的天真幻想,追忆围棋小屋的情景,诉说对离别的伤感、对重逢的期盼,读来不禁泪湿双眼。不仅是常振明,还有其兄常振工。他写自太行山插队小村的信,同样沉浸在七号楼的围棋小屋里,怀念在那里感受到的亲如手足的兄弟情谊。他甚至“做起了诗人般的梦”:“我十分怀念你们,没事就假想我们将来相见的时候……甚至朝门外望了许久,盼望你能从大门飞进来……”童心稚言,道出了一片真情。昌民与常振明一家的友情延续至今,动人的故事足以构成一部“棋为缘”的情感剧。
《不苟一生》,细致地记述了作者与日本友人金森利也历时三十年的交往经历。共同的音乐爱好,以及对人品的欣赏,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大多属于生活琐事的体贴关怀,更让人感到情谊的细腻和温馨。金森先生执意用作者赠送的英雄金笔写信签名,并附以小照佐证,尤在细微处彰显其情意的专注。晚年的金森先生固执得可爱,萦绕于怀的是自制肥料,使农作物产量大增、滋味改善。他反复在电子邮件中详细介绍,甚至告知配方、流程,寄来样品,期盼作者“让更多的人了解……给亿万人带来幸福”,期盼作者告诉朋友们,“关心农业、人类环境和健康”。他的济世情怀和良苦用心,让人惊奇:日本竟有这样的人,为了向善睦邻不惜燃尽自己。
“ 向善睦邻”同样是中华美德。普天之下有几人不以此为愿?
作者正是出于同样的心愿而践行:“作为友好的回报”,尽力“为在蛇口人地生疏的日本人做点事,帮助他们早一天与当地融合,多一分便利、愉快和轻松”。《霍里耶先生》记述了作者与蛇口三洋公司会计师堀江正美的友情往来。虽然纯属偶遇,作者一家与堀江先生及家人,却建立了心灵相通的纯朴友谊,而且持之以恒,延续到了下一代。这种民间百姓的真诚友谊,效果惊人。它让人相信人性向善的力量,相信人民的世代友好,终究是历史的潮流。
昌民勤于读书笔耕,博客上随笔杂感,已厚积千篇之多。尤为难得的是,他写作不仅是爱好和兴趣所致,更是出于一种责任和使命。书中有言:“我选择在人生的冬季修补犹存的生命,取一种自然的、人性的活法,特别是要说直率的话,倾本真的情,了纷纭的债,还深藏的愿,否则,人生又怎能完美?”正是出于这样的良知和担当,他的作品无不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诗化语言的妙笔中,常有意涵深刻的哲理警句;亲历史实的陈述中,蕴含穿透时空的思辨研判;凝聚笔端的浓情中,饱含忧乐天下的家国情怀。“人易朽,纸命长”,但凡倾真情秉笔直书之作,终会经得住岁月的荡涤留存于世。
读昌民的作品,也是一种文学享受。他行文走笔,居高望远,气度洒脱;叙事记人,简约传神;议事论世,启迪心智。他不求故事前因后果、环境背景等的结构完整,不拘泥于具体事件的演进过程、起承转合,大多省略读者可以意会的琐碎枝蔓,撷取一个关键场面,着力于描写在此节点上的人物风采。他文笔老辣、凝练,写人物善抓特征,如素描速写,几笔就勾画出个性形象,留给读者可以想象和品味的空间。《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的开篇《那金刚瞥我一眼》,就是这样的精彩之笔。一个场景,几句对话,几个眼神和表情,犹如快节奏地切换镜头,把几个人物展现得栩栩如生,过目难忘。
昌民为此文集起名为《人是天地间多彩的云》,极富诗意,也甚切题。他心中激情如火,笔下彩云如画。书中众多人物,何不如云似霞多姿多彩!他自己的生活,也十分绚丽多彩。年逾古稀,琴棋书画,全面开花。在家笔耕不辍,出门征战棋坛,每见硕果累累。他活得潇洒充实,尽享快乐人生。如今首部大著问世,更添丰收之喜。承他不弃,委以重任,勉力作此差强人意之序致贺。期待他佳作迭出,如泉喷涌。
读昌民的作品,也是一种文学享受。他行文走笔,居高望远,气度洒脱;叙事记人,简约传神;议事论世,启迪心智。他不求故事前因后果、环境背景等的结构完整,不拘泥于具体事件的演进过程、起承转合,大多省略读者可以意会的琐碎枝蔓,撷取一个关键场面,着力于描写在此节点上的人物风采。他文笔老辣、凝练,写人物善抓特征,如素描速写,几笔就勾画出个性形象,留给读者可以想象和品味的空间。《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的开篇《那金刚瞥我一眼》,就是这样的精彩之笔。一个场景,几句对话,几个眼神和表情,犹如快节奏地切换镜头,把几个人物展现得栩栩如生,过目难忘。
昌民为此文集起名为《人是天地间多彩的云》,极富诗意,也甚切题。他心中激情如火,笔下彩云如画。书中众多人物,何不如云似霞多姿多彩!他自己的生活,也十分绚丽多彩。年逾古稀,琴棋书画,全面开花。在家笔耕不辍,出门征战棋坛,每见硕果累累。他活得潇洒充实,尽享快乐人生。如今首部大著问世,更添丰收之喜。承他不弃,委以重任,勉力作此差强人意之序致贺。期待他佳作迭出,如泉喷涌。
2017年5月21日成稿于地中海邮轮
2018年12月8日修订于西子湖滨
2019年3月15日再订于万泉河畔
2018年12月8日修订于西子湖滨
2019年3月15日再订于万泉河畔
媒体评论
免费在线读
清华围棋纪事(1964—1983)
那金刚瞥我一眼
在武汉十五中最后两年迷上的围棋,一路上陪伴着我,须臾不曾分离。一九六四年考入清华的时候,我的棋力也就业余4段的样子,急着到处找棋下。有人告诉我教工俱乐部里常有棋局,周末前往,偏偏有一老头把守,不放杂人和佩戴白色校徽的学生进门。我徘徊于门外,情牵于室内,最后终于寻个破绽才蒙混过关。
有一桌正在对弈,观者如堵,笑语声喧。我挤近桌边,见一黝黑壮实如金刚的中年男子一边悠然落子,一边念念有词,不外逗弄与调笑;对面一恂恂老者受让数子,显然已被盘内及盘外的招数搅得乱了方寸,憨笑着听凭众人摆布。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老者支起招来。那金刚瞥我一眼,并不言语。这时有人用胳膊碰我,眼风示意老者说:“你知道他是谁吗?”我摇头。那人再次向我俯耳:“钱伟长。”
我一怔。那时大科学家“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的威名还鲜为人知,我只知道头戴“清华头号大右派”荆冠的钱伟长!在入学教育的反右展览上我看到的是他反苏谄美,在科学界的“假头衔”有几十个之多。今天与之不期而遇,近距离观察,他非但平凡,甚至稀松,感觉不到半点崖岸的高峻。那位老师提醒我的意思,究竟是不可与右派站在同一“营垒”呢,还是提示给我此人稀松平常背后的分量呢?我到底也没弄明白。
过后知道,轻轻教训我的是倪振伟,多年以后的“中关村下海教授第一人”;那尊“金刚”就是清华附小老师关培超。
许纯儒先生也在这里出没,起初他非让子不跟我下。许先生是工程物理系主任、教授,薄不胜衣的样子,飘洒得颇有点仙风道骨,但行棋凶悍,落子如飞,一股霸气让对手没脾气地矮了三分。等“文革”烽起,师道变得不那么尊严,我与许先生时常同室操戈,共同打发了许多苍凉无奈的日子;我毕业十年后再回清华读研,技痒难耐的许先生不时会找上宿舍来,我们成了一对旗鼓相当的好对手。
有一桌正在对弈,观者如堵,笑语声喧。我挤近桌边,见一黝黑壮实如金刚的中年男子一边悠然落子,一边念念有词,不外逗弄与调笑;对面一恂恂老者受让数子,显然已被盘内及盘外的招数搅得乱了方寸,憨笑着听凭众人摆布。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老者支起招来。那金刚瞥我一眼,并不言语。这时有人用胳膊碰我,眼风示意老者说:“你知道他是谁吗?”我摇头。那人再次向我俯耳:“钱伟长。”
我一怔。那时大科学家“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的威名还鲜为人知,我只知道头戴“清华头号大右派”荆冠的钱伟长!在入学教育的反右展览上我看到的是他反苏谄美,在科学界的“假头衔”有几十个之多。今天与之不期而遇,近距离观察,他非但平凡,甚至稀松,感觉不到半点崖岸的高峻。那位老师提醒我的意思,究竟是不可与右派站在同一“营垒”呢,还是提示给我此人稀松平常背后的分量呢?我到底也没弄明白。
过后知道,轻轻教训我的是倪振伟,多年以后的“中关村下海教授第一人”;那尊“金刚”就是清华附小老师关培超。
许纯儒先生也在这里出没,起初他非让子不跟我下。许先生是工程物理系主任、教授,薄不胜衣的样子,飘洒得颇有点仙风道骨,但行棋凶悍,落子如飞,一股霸气让对手没脾气地矮了三分。等“文革”烽起,师道变得不那么尊严,我与许先生时常同室操戈,共同打发了许多苍凉无奈的日子;我毕业十年后再回清华读研,技痒难耐的许先生不时会找上宿舍来,我们成了一对旗鼓相当的好对手。
当野花遇到了阳光
丁琢如兼有上海人脑子活络的精明和北京人目空一切的气度,在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他突发奇想,给国家围棋队的顶尖国手陈祖德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到清华园来做客。当得知陈祖德欣然同意的时候,我们这帮棋迷如同堕入了梦里,迷迷瞪瞪地在徒有三个双层木床和三张课桌的“迎宾大厅”(围棋小屋)里张罗起来。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日,我和金柏苓代表满满一屋子棋迷,冒着脆冷,前往31路清华园车站迎候尊贵的客人。看着陈祖德和曹植林跳下汽车,我有一种突然被照亮的感觉……我们推着自行车穿过纵深的校园—比这更朴素的礼遇便是后座伺候了,但毕竟不好意思。
按预定计划,我和陈祖德下第一盘棋,让四子。陈祖德落子很快,敏捷地手臂轻轻一送,棋子便珍珠落玉盘似的飞到棋盘上;而对面的我呢,好像刚从冰库里出来,两颊木然,从深心到脊背一阵阵地闪过激灵—我那时的模样一定可笑极了。桌边、身后、上层床铺上堆满了人,连窗户也遮满了人影,本来就不大的小屋只剩下两张棋盘上方的空间。我下的棋就像我的表情一样僵硬,又被几个变招乱了枪法,只好推枰认输。
接下来,金柏苓、许纯儒、关培超、丁琢如、姜彦福轮番上阵。许先生发挥正常,弈出一盘好局,只见陈祖德身陷险境却微微含笑,拼杀中双方一招一对,竟然下出一个神来之笔“倒脱靴”来,绝处逢生,妙不可言,小屋里爆发出轰雷般的欢呼声!
到姜彦福受九子那一局,气氛已融融洋洋,妙语、笑声此起彼伏。有一处纠缠是白方无理,我心一急忍不住迸出术语:“‘大头鬼’!”我的徒弟会心一笑,稳当操刀,取得了局部胜利,陈祖德但笑不语。另有一处对杀,眼见黑方已快一气取胜,从上铺传来老侯山东腔的呼喊:“再加一刀!”众人不解,老侯煞有介事地一板一眼解释“侯氏法则”:“跟低手下可以宽一气,跟高手下要紧一气!”满屋子人个个捧腹绝倒,陈祖德、曹植林也笑得喘不过气来……
陈祖德十九年后在《超越自我》一书中这样回忆: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日,我和金柏苓代表满满一屋子棋迷,冒着脆冷,前往31路清华园车站迎候尊贵的客人。看着陈祖德和曹植林跳下汽车,我有一种突然被照亮的感觉……我们推着自行车穿过纵深的校园—比这更朴素的礼遇便是后座伺候了,但毕竟不好意思。
按预定计划,我和陈祖德下第一盘棋,让四子。陈祖德落子很快,敏捷地手臂轻轻一送,棋子便珍珠落玉盘似的飞到棋盘上;而对面的我呢,好像刚从冰库里出来,两颊木然,从深心到脊背一阵阵地闪过激灵—我那时的模样一定可笑极了。桌边、身后、上层床铺上堆满了人,连窗户也遮满了人影,本来就不大的小屋只剩下两张棋盘上方的空间。我下的棋就像我的表情一样僵硬,又被几个变招乱了枪法,只好推枰认输。
接下来,金柏苓、许纯儒、关培超、丁琢如、姜彦福轮番上阵。许先生发挥正常,弈出一盘好局,只见陈祖德身陷险境却微微含笑,拼杀中双方一招一对,竟然下出一个神来之笔“倒脱靴”来,绝处逢生,妙不可言,小屋里爆发出轰雷般的欢呼声!
到姜彦福受九子那一局,气氛已融融洋洋,妙语、笑声此起彼伏。有一处纠缠是白方无理,我心一急忍不住迸出术语:“‘大头鬼’!”我的徒弟会心一笑,稳当操刀,取得了局部胜利,陈祖德但笑不语。另有一处对杀,眼见黑方已快一气取胜,从上铺传来老侯山东腔的呼喊:“再加一刀!”众人不解,老侯煞有介事地一板一眼解释“侯氏法则”:“跟低手下可以宽一气,跟高手下要紧一气!”满屋子人个个捧腹绝倒,陈祖德、曹植林也笑得喘不过气来……
陈祖德十九年后在《超越自我》一书中这样回忆:
我这一生中表演过很多次,观众密度最大的要数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了。然而,这种超密度却给予了我那样的温暖,晚上我睡在这简陋的学生宿舍里,觉得枕着温暖,盖着温暖,很快就美美地进入了温暖的梦乡。
是大学生们的热情招待使我首次品尝了方便面……
是大学生们的热情招待使我首次品尝了方便面……
从这两天的围棋盛典开始,清华的围棋强豪们与围棋国手们结下了亲密的友谊,缔造了友好往来的传统。
一九六九年毕业以前我给陈祖德写信:
一九六九年毕业以前我给陈祖德写信:
我们像连自己也习惯了的、被人遗忘了的墙角的小花突然受到阳光的沐浴一样,沉浸在欢欣和感激里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里,这宝贵的一段将记载在最瑰丽的一页上。
陈祖德在书中还写道:
在清华大学的那些日子是令人怀念的。对于爱好围棋的师生来说,可能是我辅导了他们棋艺;然而对于我来说,是他们在我空虚无聊的时候给我增添了生活的乐趣,也使我更坚定了对围棋事业的信心。
六十年代清华生活琐忆
只有转出了群山再回首望去,才能感受到山势的起伏、山色的衍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入学,如身在山中,“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四十余度风霜,中国巨变,清华的一切也与当年非同日之语,我熟悉的校园生活已成了尘封故事。而对所由之路的起码了解、对时代情感的基本把握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历史素养,有感于此,作纷纭杂忆,以存鳞爪。
冷水浴:像刚出笼的大馒头
在不得不洗热水澡的季节,只好去公共澡堂。澡堂的气氛充满了真率与舒放:首先,可以无牵无挂尽享腾云驾雾的尘外之感;其次,水声如瀑,正与生命的激荡相谐;再次,歌声如雷,难道不是天籁的自然释放?绝对的空空荡荡带来极强的回响共鸣,艺术上的自信心和自我欣赏的爱美心在这里叶展花开,没有介意,无须害羞,“大狗小狗”可以随意喊叫。
可能是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有一年冬天我坚持了冷水浴:一早醒来直奔盥洗间,打开冰冷的自来水使劲擦身,顿时热气蒸腾,那刺激、强旺的感觉好极了!同学们见了失声赞叹:“啊,像刚出笼的大馒头!”
可能是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有一年冬天我坚持了冷水浴:一早醒来直奔盥洗间,打开冰冷的自来水使劲擦身,顿时热气蒸腾,那刺激、强旺的感觉好极了!同学们见了失声赞叹:“啊,像刚出笼的大馒头!”
臭虫反击战
东区学生宿舍的房间比西区的略大,每间住八人,四张木架子床。书桌是双向带斗的,四张一拼,从窗下暖气管几乎延伸到门边。大约半数的同学习惯去图书馆、大教室上晚自习,王普和我实因玩心未敛,老是赖在宿舍里做练习、温功课,或说或唱,或躺或倚,更觉自在。
每逢夏天,我们便要苦受臭虫的折磨,虽然以暴易暴,也会把逮到的臭虫报复得血躯模糊,更多的时候却是它们趁我们熟睡大肆欺凌,这一幅场景有一天被夜归的室友证明了:一开灯,目睹臭虫在蚊帐上成阵列行动,不禁大声惊呼起来……
床老缝阔,我们以六六六杀虫粉剂填充,还是不能根治。常有奇情怪趣的王普用针在自己的木床上逐条缝隙搜剔,将捕获的臭虫一一关押进空墨水瓶,居然密不见底!
另一宿舍的傅胜初们竟生奇想,试图以水阵御敌:他们将四条床腿浸在注满水的罐头盒里,从而开创了“浮床”的概念,可是万万想不到竟引出惊人的发现:臭虫们沿墙壁向天花板远征,再“空降”到床上,“诺曼底登陆”奇迹般地成功,真是人类无奈小虫何!(可是它们又是怎么回去的呢?越洋通讯问傅胜初,他答道:“藏起来;随衣服出逃;或者饱死可也?”)
大决战终于不可避免。工宣队进校以后,十一号楼东头开掘了一口大坑,填入石灰、注上水,全楼的木床逐一抬下来扔进石灰水里浸泡,不惜以蛮横的全员行动坚决置臭虫于死地。臭虫之患,究竟乃木床古旧之咎,还是防治的意识不强、手段不得力,那就说之不清了。
若干世纪以后,倘若人们探得了那一口泛白的巨坑,专家们能考证明白是干什么用的么?
每逢夏天,我们便要苦受臭虫的折磨,虽然以暴易暴,也会把逮到的臭虫报复得血躯模糊,更多的时候却是它们趁我们熟睡大肆欺凌,这一幅场景有一天被夜归的室友证明了:一开灯,目睹臭虫在蚊帐上成阵列行动,不禁大声惊呼起来……
床老缝阔,我们以六六六杀虫粉剂填充,还是不能根治。常有奇情怪趣的王普用针在自己的木床上逐条缝隙搜剔,将捕获的臭虫一一关押进空墨水瓶,居然密不见底!
另一宿舍的傅胜初们竟生奇想,试图以水阵御敌:他们将四条床腿浸在注满水的罐头盒里,从而开创了“浮床”的概念,可是万万想不到竟引出惊人的发现:臭虫们沿墙壁向天花板远征,再“空降”到床上,“诺曼底登陆”奇迹般地成功,真是人类无奈小虫何!(可是它们又是怎么回去的呢?越洋通讯问傅胜初,他答道:“藏起来;随衣服出逃;或者饱死可也?”)
大决战终于不可避免。工宣队进校以后,十一号楼东头开掘了一口大坑,填入石灰、注上水,全楼的木床逐一抬下来扔进石灰水里浸泡,不惜以蛮横的全员行动坚决置臭虫于死地。臭虫之患,究竟乃木床古旧之咎,还是防治的意识不强、手段不得力,那就说之不清了。
若干世纪以后,倘若人们探得了那一口泛白的巨坑,专家们能考证明白是干什么用的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