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504638
纷繁复杂的时代风云;波澜壮阔的山河画卷。
纵横捭阖的三国往事;跌宕起伏的英雄史诗。
王朝末路,刀光剑影,一时风云际会,谁来为这纷扰世界定下乾坤?
耶律大石出身于契丹王族,原本在辽国的南京过着儒雅的翰林生活。战事频起,枭雄将出。在经历了数次同北宋与金军的交战后,耶律大石既领略到了完胜的得意,也品尝到了兵败被俘的苦果。
同天祚帝失去联系后,耶律大石迅速拥立新主耶律淳,稳定纷乱局势。耶律淳又亡,耶律大石带领两百铁骑毅然出走,一路向西,穿越蜿蜒千里的雪山,走进风沙飞扬的大漠深处,重振旗鼓,开始了奇迹般的西征之旅,开创了显赫一时的西辽帝国。
开国英主的雄才大略,乱世英雄的末路悲歌,说客佞臣的口若悬河,无情战场的诡谲风云……一曲《大辽晚歌》,一咏三叹,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第一章 药师计杀韩丑儿 大石乘夜取沈州
第二章 何论古出使大宋 武石碾反叛辽朝
第三章 耶律大石平叛乱 金军四万围上京
第四章 天祚帝逃亡西京 萧奉先谋害晋王
第五集 天祚帝逃亡夹山 萧奉先失宠被逐
第六章 雅里称帝忽夭亡 耶律术烈又僭号
第七章 耶律术烈丧沙场 耶律淳南京称帝
第八章 耶律淳向金乞和 宋徽宗幽会师师
第九章 耶律大石败宋师 莎耶牧羊遇郎君
第十章 郎才女貌定终身 巧嘴八哥拆鸳鸯
第十一章 四棍儿抢占莎耶 耶律浩隐忍大恨
第十二章 取上京天祚复兴 灭辽军余睹施威
第十三章 李处温父子遭戮 郭药师率军降宋
第十四章 郭药师奇袭南京 刘延庆贻误战机
第十五章 遇山崩辽军自溃 离金营大石脱险
第十六章 童贯讨回燕山府 萧干称帝建奚辽
第十七章 萧干率军攻大宋 药师受命平奚辽
第十八章 义士坚守平州地 张觉落荒奔宋朝
第十九章 宋廷失信杀张觉 药师叛宋降金兵
第二十章 金军攻打汴京城 钦宗割地求退兵
第二十一章 天祚拼命攻金国 娄室以小胜敌兵
第二十二章 娄室生擒天祚帝 大石称王可敦城
第二十三章 大石西征无功返 萧后抗金获全胜
第二十四章 贵妃淫乱遭杀戮 叶护起兵讨昏君
第二十五章 耶律大石称大汗 叶护兵败逃西域
第二十六章 高宗乞和杀岳飞 辽军万里伐金国
第二十七章 耶律大石再西征 麻阼不屈丧沙场
第二十八章 大石破十万联军 西辽成中亚霸主
再说萧普贤女接到金军出兵的报告,大惊失色,急令耶律大石领兵去居庸关拒敌。耶律大石料宋军初败,必不敢贸然出击,便留五千辽军守白沟,自领一万五千辽军奔赴居庸关,抗击金军。
耶律大石来到居庸关,见居庸关外有一条山谷,谷底是通往居庸关的大道。于是他派两千军士埋伏在进入山谷的路口,看到金军全部进入山谷便截断金军退路。他亲率一万三千将士埋伏在大路两侧,但等金军进入峡谷,先是万箭齐发,大量射杀金兵;然后乘金军慌乱,埋伏两侧的辽军乘机冲杀过来,企图一举全歼完颜宗弼率领的三万金军。
耶律大石部署停当,但等金军上钩。到了日头偏西,只见远处尘土飞扬,完颜宗望率领大队金军奔驰而来。这完颜宗望根本没把南京辽军放在眼里,因此见这峡谷幽长,乃是凶险之地,他全然不怕,只顾催动三军驰行。
眼看金军快要全部进入谷底,耶律大石正要号令放箭,忽听山崩地裂一声响,大地剧烈地颠簸起来,山谷两侧的悬崖瞬间崩塌三四里!埋伏于峡谷两侧的辽兵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被崩塌的山石砸死。耶律大石忽觉眼前一黑,就被一块碎石砸在头上,倒地昏死过去。没有被砸死的辽兵,吓得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这时金军虽在谷底行军,但离悬崖较远,崩塌下来的山石滚到脚下,并没砸死士兵。金军只是受到了惊吓,骚乱了一阵。但他们发现了没砸死的辽兵乱窜,知道辽军在此埋伏,便向辽军杀了过来。大部分受伤的辽军都被金兵杀死,只有少数跑得快的辽兵攀上山崖,从倒塌的长城豁口逃之夭夭。
金军中有投降的辽将,认出了耶律大石,见他虽昏迷不醒,但胸口还有气息,便禀告完颜宗望。完颜宗望知道耶律大石是个英雄,非常敬重他,便令士兵把他抬到担架上,随金军过了居庸关。
再说从居庸关逃回的辽兵向萧干报告:“居庸关山体崩塌,砸死辽军无数,耶律大石生死未知,金军已过居庸关。”
萧干闻报大惊,急忙来见萧普贤女,并奏道:“金军已过居庸关,马上就到京城,请皇后快快出城,以避金兵。”
萧普贤女道:“我若一出城,满城百姓震动,还有许多文官、家眷都要随行。怎能逃脱金军追击?”
萧干道:“皇后传谕,就说要御驾亲征,让左企弓、康公弼等文臣守城,老百姓和文官家眷就不会骚乱了。”
萧普贤女就令左企弓和康公弼带五百士卒守城,自己带城中的五千辽兵亲征金寇。出了南京城,不向居庸关方向进发,却向西南太行山中逃去。
金军第二天就到达了南京城,左企弓征用城中男丁上城防守,谁知都监高六率部下打开迎春门,投降了金军。大批金军入城,左企弓和康公弼率军退入皇宫坚守。宗望派人劝降,并许以不杀城中一人、辽官可以各司旧职。
左企弓对康公弼道:“萧皇后和萧干说是亲率辽军去抵抗金兵,实是弃城而逃。咱们手里仅剩三百老弱残兵和一些文臣,怎能对抗如狼似虎的金兵?”
康公弼道:“我们已别无选择,为保百姓平安,还是投降为上策。”
左企弓和康公弼率领满朝文官,打开宫门,跪于道旁向金军投降。随后阿骨打也率军来到南京,他立即下诏,废了南京城的称号,改为析津府,命左企弓为太傅兼中书令;虞仲文为枢密使兼侍中;许勇义依旧为司空;康公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副使权院事。
这时耶律大石已经苏醒过来,阿骨打问他道:“你在居庸关设伏,企图一举歼灭金军,其用心何其毒也!”
耶律大石道:“彼时臣为辽将,只知忠于辽朝,唯恐谋划不周也。”
阿骨打道:“你今为我所擒,愿意降金否?”
耶律大石道:“天意灭辽兴金,大石岂敢违背天意?臣愿降金。”
阿骨打大喜道:“大石归顺大金,吾又得一千里驹,金军已无敌于天下!”于是封耶律大石为析津府管押,隶属完颜宗望部下。
耶律大石的妻子听说耶律大石在居庸关兵败,以为耶律大石已死,便也悬梁自尽,家里只剩下个十岁的儿子。耶律大石找到儿子,把他带在身边。宗望见耶律大石不卑不亢、沉毅果断,心疑其非池中之物,恐其再生祸端,便把一女真女子送给耶律大石为妻,一来为结耶律大石之心,二来为暗中监视耶律大石。
那女子本是宗望的丫鬟,名叫金珠。她心里本来瞧不起契丹人,觉得女真人才是世界上的优等民族,不想嫁给契丹人为妻。但受了完颜宗望的命令,让她暗中监视耶律大石,她没有办法,只好顺从地来到耶律大石家中。
可是当她第一眼看到耶律大石,就觉得眼前一亮!耶律大石那高大魁梧的身材,那美玉般皎洁的面容,特别是那两道剑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含着温和的笑容,竟一下子把金珠给征服了!她觉得耶律大石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男子,她突然就深深地爱上了他!又见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她的车前,彬彬有礼地道:“娘子好,鄙人有失远迎,请娘子谅解。”
这金珠在宗望家里是个逆来顺受的丫鬟,常常被呼来唤去,哪里受过这般礼遇?听了耶律大石这充满深情和体贴的话语,她心里不禁滋生出一股幸福的暖流,瞬间涌遍全身!耶律大石双手搀着她下了车。她感到耶律大石的大手厚重而有力,他那伟岸的身躯像大山一样稳重,她觉得自己终于遇到了可以寄托终身的主人。
金珠才一十六岁,情窦初开,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最容易坠入爱河,一旦爱起来,便爱得死去活来。何况耶律大石乃是极有谋略的人,他知道宗望送给他一个女真族的女子,目的是暗中监视他,怕他逃跑或者谋反,因而就在金珠身上格外下功夫,对金珠关怀体贴、无微不至,把个金珠哄得神魂颠倒,将一颗纯洁的爱心赤裸裸地奉献出来!
一日,金珠告诉耶律大石,跟随宗望说话要小心,宗望对你并不信任,他让我暗中监视你,怕你逃走。
耶律大石道:“我和娘子不求同生,但求同穴。只要有娘子在,我耶律大石就是死在这里,也不会逃走!”
金珠听了十分感动,又告诫耶律大石道:“夫君就是小奴家的天,如果有了危险,夫君不要以奴家为念,还是保全了夫君,我们夫妻才有幸福。”
一日,耶律大石从帅府归来,满面愁容,对金珠道:“宗望欲杀我,如之奈何?”
金珠道:“我听宗望说过,夫君非池中之物,早晚会反叛大金,待在这里凶多吉少,夫君赶快逃走吧!”
耶律大石道:“要走咱三口都走。”
金珠道:“咱家里只有一匹马,可以载夫君和儿子同行。若三人同行,行动迟缓,被宗望追上,咱都活不成。贱妾就留在家里,等夫君在外站稳脚跟,再来接我过去。”
耶律大石就跪下给金珠磕了个头,金珠急忙双手把耶律大石扶起来道:“夫君快走,这里由我应付。”
耶律大石趁着夜色和儿子骑上马,出了析津府,往西南太行山里驰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