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362770
“佛光山金玉满堂系列”,星云大师佛学励志思想精华大集成,助你远离迷障、愚痴与痛苦,以大自在的心境,取得人生的成就。
本书翻开即见星云大师亲笔题写“金玉满堂”墨宝。随书赠送星云大师烫金法相卡,一书一卡,伴您365天平安吉祥!
《星云法语》荟萃生活与佛法的智慧结晶,为大众提供丰盛的心灵飨宴。星云大师深入浅出地分析人情、人性、人心,分析家庭、社会、世间,以及穷究宇宙、人生、生命,有知识、有趣闻,还有隐喻、有明示,以日常生活中日用而不知的点滴智慧、为人处世的通达之道、心灵处处无碍的圆融心法,为大众指点迷津。
“佛光山金玉满堂系列”由星云大师任总策划,由佛光山金玉满堂编辑小组编辑,内容以星云大师多年的佛法通俗著述与精彩言说为主,也有星云大师的高足慈庄法师、慈惠法师的佛学心灵励志的机锋妙语,以“人间佛教”的弘法精神,为当下世人因欲望、执念、迷障、焦虑而干涸的心田,引来股股清泉,启迪人们做人、做事的智慧,以大自在的心境中,取得人生的成就。
章
自在的生活/ 003
善知识的条件/ 006
无常的价值/ 008
乐之源/ 011
究竟的财富/ 014
如何靠自己/ 017
树立自我的形象/ 020
如何发挥自我的潜能/ 023
力量用在何处/ 026
放大心胸/ 029
第二章
去除心病/ 035
我能为世间留下什么/ 038
看心/ 041
如何孝顺父母/ 044
怎样生活/ 047
怎样修行/ 050
如何修持身口意/ 053
道在哪里? / 056
第三章
如何学道修行/ 061
学佛的利益/ 064
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067
成功的观念/ 070
如何健康/ 073
处理是非的方法/ 076
如何使自己进步/ 078
如何增加修养/ 081
如何广结善缘/ 084
第四章
如何不侵犯/ 091
快乐之道/ 094
真正的富人/ 097
读书的利益/ 100
识人之道/ 103
人之本性/ 106
如何做一个正当的人/ 109
为学与做人/ 112
做人处世的态度/ 115
第五章
拥有全面的人生/ 121
自由自在的人生/ 124
如何圆满人生/ 127
怎样充实人生/ 130
富有的人生/ 133
在大众中相处/ 136
养心/ 139
耐力/ 142
第六章
积极的人生/ 147
处事禅心/ 150
高尚的人品/ 153
生命的动力/ 156
处世四戒/ 159
做人四原则/ 162
处世哲学/ 165
快乐的人生/ 168
领众之道/ 171
第七章
修行之道/ 177
领导之道/ 180
人的层次/ 183
生活四心/ 186
犯错/ 189
培植之道/ 192
修身/ 195
人际相处/ 198
人生的真相/ 201
第八章
人我之间/ 207
心平气和之方/ 210
一日到一生/ 213
忏悔的力量/ 216
四不非礼/ 219
法/ 222
人要自知/ 225
一字福/ 228
安居之道/ 231
四好之道/ 234
第九章
智者所求/ 239
四种涵养/ 242
四得/ 245
四种病/ 248
使人信受/ 251
现代人/ 254
处难处之人/ 257
如何规劝/ 260
有用的条件/ 263
六根修行/ 266
第十章
无为之德/ 271
工作之要/ 274
人生四谛/ 277
做人的条件/ 280
人生四时/ 283
做人的风仪/ 286
道心/ 289
修道者的心/ 292
做人四要/ 295
修行在人间/ 298
自在的生活
对感情要不执不舍,对五欲要不拒不贪;
对世间要不厌不求,对生死要不惧不迷。
【提要】
《佛光大辞典》将“自在”解释为“无碍、纵任”,说明一个真正自在的人,面对顺逆之境时,都能了然于心,没有任何牵绊与挂碍的意思。面对感情时,不会太过于执着,有也好,没有也很好,虽然佛经说情不重,不生娑婆,但如果能将感情升华成对大众的慈悲,那么就不会被情感束缚。《礼记》有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在面对欲望时,要懂得节制,不可沉溺、纵欲;对于世间的顺逆、苦乐,要有随缘不变的性格;面对生死,要能够不恐惧、不迷惑,明白缘起缘灭的道理,就能拥有一种自在无碍的人间生活了。
【正文】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每天同样拥有二十四小时,有的人活得很惬意,有的人过得很苦恼。为什么同样的日子,会产生快乐与烦恼的不同感受呢?主要在于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不同,所以,如何面对生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有四项建议:
一、对感情要不执不舍。经常有人问:“人怎么会来到世间上呢?”人是从情爱而来的!佛教将人叫作“有情众生”,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每个人皆离不开感情生活。纵然如此,我们对感情也应该要做到不执不舍,也就是中庸之道,既不过于执着,为情所困,也不要舍弃感情,好把感情升华为对众生的慈悲,这才是美好的人性。
二、对五欲要不拒不贪。五欲的财、色、名、食、睡,乃是人类基本的欲望。对于这五种欲望,我们既无法完全舍弃,却也不能过分地沉溺、纵欲,好抱持既不排拒,也不贪求的态度,就像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这才是我们对五欲应有的态度。
三、对世间要不厌不求。在这个世间,难免有顺境有逆境,不管是苦是乐,我们应该要随遇而安、随缘生活,千万不要有消极厌世的逃避心理,也不要有希求“长生不老”的妄想。
四、对生死要不惧不迷。有人说“人生如战场”,在人生的旅途中,的确有许多的关卡要过,所谓名关、利关、生死关,关关难过。
有的人在面对生死时,心生畏惧、迷惑,那是因为不能体悟生命的真谛,从世间缘起去观照,懂得生死一如的道理,便不再对生死感到畏惧、迷惑,一切就能自由自在了。
如何求得自在的生活?就是:
一、对感情要不执不舍。
二、对五欲要不拒不贪。
三、对世间要不厌不求。
四、对生死要不惧不迷。
【思考】
1. 对亲情、友情、人情,要如何做到不执不舍?
2. 面对财、色、名、食、睡,你如何不拒不贪?
3. 对我们生活的世间,要怎样做才能不厌不求?
4. 对病苦生死,如何才能不惧不迷?
【延伸阅读】心中有佛
● 法本无法,无法亦法;
心中有佛,心亦是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