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68774丛书名: 新编21世纪社会工作系列教材
第一节社会工作行政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社会工作行政的价值与伦理
第三节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第四节社会工作行政学科的基础与发展
第二章成立社会服务机构
知识基础
第一节社会服务机构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实验指南
第一节实验基础
第二节实验工具包
第三节实验过程
第四节实验结果
第三章社会服务机构的使命与行政环境
知识基础
第一节社会服务机构的使命
第二节社会工作行政环境
第三节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
实验指南
第一节实验基础
第二节实验工具包
第三节实验过程
第四节实验结果
第四章决策
知识基础
第一节社会服务机构的基本决策过程
第二节决策方法与技巧
实验指南
第一节实验基础
第二节实验工具包
第三节实验过程
第四节实验结果
第五章计划
知识基础
第一节计划
第二节战略规划
实验指南
第一节实验基础
第二节实验工具包
第三节实验过程
第四节实验结果
第六章组织
知识基础
第一节组织结构设计
第二节组织结构类型与运作
第三节社会服务机构的理事会制度
第四节控制
实验指南
第一节实验基础
第二节实验工具包
第三节实验过程
第四节实验结果
第七章领导、沟通与激励
知识基础
第一节领导
第二节沟通
第三节激励
实验指南
第一节实验基础
第二节实验工具包
第三节实验过程
第四节实验结果
第八章人力资源与督导管理
知识基础
第一节员工管理
第二节志愿者管理
第三节督导
实验指南
第一节实验基础
第二节实验工具包
第三节实验过程
第四节实验结果
第九章项目管理
知识基础
第一节社会服务项目
第二节项目管理
第三节项目管理的职能领域
第四节项目论证与项目申报
实验指南
第一节实验基础
第二节实验工具包
第三节实验过程
第四节实验结果
第十章筹资与财务管理
知识基础
第一节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管理
第二节资金管理
第三节成本和费用管理
第四节财务信息透明管理和财务审计
实验指南
第一节实验基础
第二节实验工具包
第三节实验过程
第四节实验结果
教学应当遵循教育认知规律。在高校教学中,教与学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技术核心。课堂是教与学的载体,教学平台是通往成功教学的途径。高校文科实验室作为教学的平台,为开启教与学、学与用之间的知行互动提供了条件。但是,高校文科实验室教学模式缺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与理工科实验室相比,文科实验室的讲授和实验环节无法贯通,而且不能做到教、学、用一体化,即教材、讲授和实验三位一体的连续运作,致使教与学无法有机循环。因此,突破教与学之间的壁垒、连接教学链、完善教学模式成为课程平台体系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维果茨基认为,教育过程是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以及处于他们二者之间的环境的积极性三方面的积极互动过程,学生、教师和教学环境三个主体是紧密互动的整体。《社会工作行政实验教程》依据维果茨基教学过程原理进行布局,整合教材、课堂讲授和实验室模拟三种教学资源,将学生、教师和实验室环境三个主体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其思想立意是将理论教学、知识理解和应用实践体验落脚在实验教学模式之中;讲授环节以适时对应方式贯穿教、学、用全过程,学习与应用效果统一在模拟实践的环节,形成过程化的一体化课程平台体系。
本教材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社会工作行政》理论教材的基础上,本教材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将实验教学和知识讲授对应起来,开发了实验教学模式。经过课程教学检验,该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学生的喜爱。课程研究成果《文科模拟实验教学模式的开发、设计与教学实践:基于〈社会工作行政〉翻转课堂实践》获得2017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由课前准备、课堂学习、实验模拟和课后评估过程构成。前三个互动学习系统都明确设有学生任务、教师任务和教与学技巧,体现连续一体的课程内容及其转化过程。该设计将师生及实验环境等各个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连贯的学习过程,有效地组织起教与学的各个环节。各环节都会融入知识要素并设有自我认知、理解转化、模拟策划、脚本设计等开放学习环节,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挑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进步。其中,实验模拟过程更多地促进了学生自我思考,拓宽了自由表达空间,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学目标的有难度系数的思维能力提升过程。通过此过程,学生会逐步感受到学习、思考和能力的提升过程。总之,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时间过程为索引展开,即根据知识理解转化的认知逻辑,依照课前课中课后的顺序,延伸教与学过程的前置和后延。该设计体现了学习系统的开放性和周期性,以知识理解转化为逻辑的内涵设计符合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对应着效果评估要求;以教、学、用一体化为机制的运行设计突出了不同教学模块之间的功能性连接,体现为教与学之间转换的技术水平,对应着教学目标控制要求。这一教学设计将思维逻辑与操作流程一体化了。
教材分为十章,除第一章外,第二章至第十章由知识基础和实验指南两部分构成。第一章、第二章为教材预热部分,主要发挥教学环境带入功能;第三章至第五章为增压介入部分,主要发挥推进教学的功能;第六章至第十章为深化学习部分,主要起提升转换作用。
教材由时立荣教授主编并统稿,时立荣负责导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的知识基础部分的撰写工作和全书实验指南的撰写工作,许斌负责第四章、第五章的知识基础部分的撰写工作,寇浩宁负责第七章的知识基础部分的撰写工作,邢朝国负责第八章的知识基础部分的撰写工作。
特别感谢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2011级社工1101班和1102班、2012级社工1201班和1202班、2013级社工1301班和1302班、2014级社工1401班和1402班、2015级社工1501班和1502班的全体同学,他们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实验田,我们在一起学习研究的时光无限美好。特别感谢刘蔚、郑瑶瑶、闫昊、胡艺、侯小童、田沁兰、王呈珊、刘璐等同学参与材料整理工作。本教材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教材提供了依据,在此对相关的研究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已经列入脚注进行了说明。感谢使用本教材的高校教师和学生,你们的激励是我继续开发教学课程的动力来源。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我们及时改正。谢谢!
时立荣
2018年9月初稿
2019年2月定稿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