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12038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会吃会做的聪明能手不乏其人,美食秘籍的书籍、视频更是铺天盖地,可为什么比起那些奇珍异鲜来,还是妈妈做的那一碗炸酱面*香、*舒坦?其实这些美食背后包含更多的是生活智慧的集结,是懂得取舍的明智与爱的传递。
本书在上海、北京、成都三地寻找到20位懂得生活的民间生活家,通过美食来透视这些生活家背后的故事,发现他们不一样的生活主张与态度。
正因为我们彼此共同坚信在这无常的生活与人性中依然存在着晶莹的闪光与美好,所以由这些美好构建起的一桌桌美食、一幕幕人生大戏才显得弥足珍贵。而这些美味背后真正的秘籍,并不是技巧,也不是其他,只是那些对生活满含热情与爱的人,本身而已。
目 录
魔都篇
左壮右竣:平行线的交叉生活 19
两条平行线的交集
认知的高度决定一切
自己做,做自己
爱吃自己做:贵州辣子鸡& 霸王鸡腿
陆原:Zizi 的慈善美食 39
慈善晚宴的初心
真诚美食的正能量
爱吃自己做:三色豆腐盏
何宇栋:美食的FUSION 之旅 47
丰富的经历造就融合的口味
回归东方哲学
爱吃自己做:牛肝菌烩意大利饭
张美:复古的老上海滋味 59
美是永恒的主题
复古女王的老上海情结
爱吃自己做:手打?t鱼狮子头
李峻:“酒鬼”的深夜食堂 71
挑剔的“美德”
两面派的复合统一
爱吃自己做:“酒鬼”卤肉饭
林文穗:懒人的美味众筹 85
偷懒有品质
食物是一种状态
美味众筹
想吃自己做:东家烧烤汇
李响:吃回简单美好的时光 99
外面的精彩喂不饱一个中国胃
体会生活,不仅仅是活着
爱吃自己做:法式风情?h番茄
姜轩:“日食记”中的温情记忆 113
食物,都是有回忆的
闷头往前,走出一片天
罐头场的“中学生”们
爱吃自己做:石锅腊肠饭
张小华& 张俊毅:水火不容的深情美食 131
沉默中的默契
传统的延续
爱吃自己做:“偷天换日”的拿破仑
帝都篇
刘晖:“老炮儿”饭桌上的逝水年华 149
味道还是老的好
吃饭的三纲五线
铁打的饭桌,流水的席
爱吃自己做:老北京懒龙
孟婧:为零食正名 167
改变自己,找回感知力
从零食出发,寻找更多可能性
眼光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
爱吃自己做:健康零食:羽衣甘蓝片
韩斌: 美食生活的平衡法则 179
美食平衡法则
美食里的情怀
爱吃自己做:肝腰合炒
赵歆宇:现实世界的乌托邦 191
“鸡汤”的另一种诠释
生活还有吃和远方
好心态:美食的杀手锏
爱吃自己做:白斩鸡
冯梦涛:一口爆肚的百年变迁 205
传承祖辈的精气神
菜里的情感
除了尊重,其他都可以变
爱吃自己做:葱爆羊肉
赵国权:家常菜里的道法自然 221
动手,是自然的事儿
家常菜的“秘籍”
道法自然的遵循
爱吃自己做:窝骨筋炖炸豆腐
蓉城篇
陈静:美味的“化学”反应 239
因祸得福
不走江湖阳关道,只过良心独木桥
老本行的新用途
爱吃自己做:烧椒鲍鱼片
刘少波:用匠心做一碗中国面 253
细节决定一切
做饭没有捷径
爱吃自己做:兔兔香
邓培& 钟伟:三人食,一切从家徒四壁开始 263
一切从“家”开始
“在路上”的美食学习之旅
三人食的美好未知
爱吃自己做:子姜鸭脚
张辉:三代人,饭桌上长情的告白 277
爱的食疗治愈病痛
承上启下的亲情密码
爱吃自己做:干锅排骨
泰然先生:还食本味“桃花源” 289
“雅”之传承
一生的土地之情
还食材以本味
爱吃自己做:杨氏秘制红烧肉
左壮右竣:平行线的交叉生活 19
两条平行线的交集
认知的高度决定一切
自己做,做自己
爱吃自己做:贵州辣子鸡& 霸王鸡腿
陆原:Zizi 的慈善美食 39
慈善晚宴的初心
真诚美食的正能量
爱吃自己做:三色豆腐盏
何宇栋:美食的FUSION 之旅 47
丰富的经历造就融合的口味
回归东方哲学
爱吃自己做:牛肝菌烩意大利饭
张美:复古的老上海滋味 59
美是永恒的主题
复古女王的老上海情结
爱吃自己做:手打?t鱼狮子头
李峻:“酒鬼”的深夜食堂 71
挑剔的“美德”
两面派的复合统一
爱吃自己做:“酒鬼”卤肉饭
林文穗:懒人的美味众筹 85
偷懒有品质
食物是一种状态
美味众筹
想吃自己做:东家烧烤汇
李响:吃回简单美好的时光 99
外面的精彩喂不饱一个中国胃
体会生活,不仅仅是活着
爱吃自己做:法式风情?h番茄
姜轩:“日食记”中的温情记忆 113
食物,都是有回忆的
闷头往前,走出一片天
罐头场的“中学生”们
爱吃自己做:石锅腊肠饭
张小华& 张俊毅:水火不容的深情美食 131
沉默中的默契
传统的延续
爱吃自己做:“偷天换日”的拿破仑
帝都篇
刘晖:“老炮儿”饭桌上的逝水年华 149
味道还是老的好
吃饭的三纲五线
铁打的饭桌,流水的席
爱吃自己做:老北京懒龙
孟婧:为零食正名 167
改变自己,找回感知力
从零食出发,寻找更多可能性
眼光在哪里,结果就在哪里
爱吃自己做:健康零食:羽衣甘蓝片
韩斌: 美食生活的平衡法则 179
美食平衡法则
美食里的情怀
爱吃自己做:肝腰合炒
赵歆宇:现实世界的乌托邦 191
“鸡汤”的另一种诠释
生活还有吃和远方
好心态:美食的杀手锏
爱吃自己做:白斩鸡
冯梦涛:一口爆肚的百年变迁 205
传承祖辈的精气神
菜里的情感
除了尊重,其他都可以变
爱吃自己做:葱爆羊肉
赵国权:家常菜里的道法自然 221
动手,是自然的事儿
家常菜的“秘籍”
道法自然的遵循
爱吃自己做:窝骨筋炖炸豆腐
蓉城篇
陈静:美味的“化学”反应 239
因祸得福
不走江湖阳关道,只过良心独木桥
老本行的新用途
爱吃自己做:烧椒鲍鱼片
刘少波:用匠心做一碗中国面 253
细节决定一切
做饭没有捷径
爱吃自己做:兔兔香
邓培& 钟伟:三人食,一切从家徒四壁开始 263
一切从“家”开始
“在路上”的美食学习之旅
三人食的美好未知
爱吃自己做:子姜鸭脚
张辉:三代人,饭桌上长情的告白 277
爱的食疗治愈病痛
承上启下的亲情密码
爱吃自己做:干锅排骨
泰然先生:还食本味“桃花源” 289
“雅”之传承
一生的土地之情
还食材以本味
爱吃自己做:杨氏秘制红烧肉
前 言
推荐序:味外之味
好几个晚上,看着玥栖的书稿发着呆,一时间感觉智商锐减,情商也一塌糊涂。让我这个一心专注传统美食,会心于以往的“老古董”十分地“压力山大”。书中的这些个食色男女,也包括作者自己,都让我呼吸急促。这些在我眼里堪为新生代的时尚“知食分子”,其对人生、生活的另类理念与超凡脱俗的感知,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展现得那么淋漓尽致。就我这个差不多与新中国一般大的老人之一日三餐、粗茶淡饭而言,简直像城隍庙的菩萨,不像是在食人间烟火了。在吞云吐雾中,慢嚼细咽,字里行间流溢出的新鲜生命之生态真味,既让人惊讶又令人为之动情和感怀……
诚然,“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自古也有“好味民间”,“好吃不过家常菜”之说。这就表明,厨神与食神也都在民间江湖。凡人百姓对山珍海味、奇肴异馔不屑一顾,大都取乡野之食材,山水之鲜珍,田园之蔬果,农家之窖藏;甚或是变腐朽为神奇,变弃料为美肴;腊肉香肠绿豆花,泡菜腌菜萝卜干,原真美味,令人哽咽。真可谓:取之自然,烹之自然,食之自然。那美味其间,母之情怀,父之厨艺,家之味道,常让人心泪涟涟。
一道菜肴或食物,无关食材和烹调技艺之高低贵贱,无疑都蕴含着一种道法与人文,也有某种难以言表的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这种道法、人文、情感寄托之内涵,即是生理与心理情感的交叉反馈。如此而塑造了一代代特殊“美食达人”、“另类吃货”的独特饮食感觉和美味认知。
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那么一道朴实却特殊的食物,是任何其他食物都代替不了的。也总有一种滋味让你一生耿耿于怀,是你浪迹大江南北都很难再找到的那无以言喻的滋味。然而当你静下心绪,顺着味觉记忆去搜索,当你将那个味道的记忆进行细腻地梳理感悟之后,或许,某些被你一直忽略,然而却深深影响着你的东西,才真正浮出水面,你也将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这就是“Foodoir”——食忆。这个由“food”(食物)和“memoir”(回忆)所合成的法语新词,以及英文“Food Enlightenment”(食悟)。“食忆”或者说“食悟”,就是饮食的外延,或者说是滋味的延伸。我想这也就是玥栖书中那些另类吃货的感悟与升华。孙中山先生则是把这种饮食和滋味内涵延伸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至高境界,从中发现中华文明之精髓所在。
就拿四川有名的泡菜来说吧,不仅需沐日月之光华,吸水土之灵气,还要接地气,融通天地,其美味自然天成。同时,泡菜虽不言语,却通人性,不是为它所熟悉之人动了它,必定会耍脾气,不是盐水生花,就是泡菜变质变味。很多人至今对此百思不得其解。1997年笔者到峨眉山与青城山拍摄《中国川菜》时,多与方丈和道长交流,虽是闲聊,却让人心灵震撼。佛家、道家亦将泡菜升华到了这样的境界,认为:泡菜似修行,即需修身养性。倘是人不正、身不净、性不和、心不宁、气不顺,那就泡不出上品泡菜,六根不净亦会影响泡菜之风味品质。道家还认为,泡菜,当取之自然、泡之自然、食之自然,顺应天时,自然而然,方使泡菜成为灵气之物。
二十年间我常悟此理,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可有时一细想啊,人真还不如草木。饮食男女一样会蔫,被岁月晒蔫,被风雨吹打蔫,也会形变色衰,好似“泡青菜”、“酸黄瓜”皱缩成一把把。可人能如土坛里的泡菜那样虽蔫却鲜美香脆风味诱人吗?如泡菜那般尽可能地延续生命的风华吗?想来,泡菜确如做人般修生养性,这恐怕就是佛家、道家之泡菜既美口又养生的玄机吧。这也是苏东坡这位名誉古今的江湖饕客之吃喝感悟。
“味外之美”、“味外之味”的观点,就是苏东坡提出的。其内涵甚为丰富,有美名、美器、美景和饮食之氛围、生活态度及情礼、情趣。所谓饮食情礼和情趣,即指饮食生活中的礼仪与情感,亲情、乡情、友情、人情。通过饮食吃喝,积淀在人的情感记忆里,这就是“味外之味”、“味外之美”。某种意义上讲,饮食文化就是一种感悟文化、感动文化、情感文化和记忆文化。
像玥栖此本佳作里的主人公,新生代的时尚“知食分子”,在作者外星般视角与纳米样思维中,将他们性情和日常中的点滴雨露,放在朝霞的金色阳光下,如珍珠琥珀般五彩斑斓,令人惊叹不已。加之玥栖近乎于精雕细描又轻松侃聊的笔下,字里行间,个个超凡脱俗。这些个别样经典的饮食男女,都是吃出了境界,吃出了人生真谛,吃出了纯真情趣,吃出了真知记忆,品味出了生命精彩的凡间食神,潇洒着十八般武艺之外的独门绝技,鼓捣着旁人嗤之以鼻的闲碎吃食与休闲零食。而那些醉生梦死,吃喝腐败之土豪劣绅、达官贵人们,那是既不知道如何吃,也不懂得怎样喝的,于他们而言,美食与滋味,趣味与情味的感觉和记忆真也是在“吃喝”之外了。
资深川菜文化人 向东2016年9月白露于锦城蜗居
媒体评论
这里的故事或许没有那么惊心动魄,却个个满含着民间的真知记忆。人生本就是一桌大菜,菜里菜外各司其职各居其位,只有坐下细细品尝方知其中滋味。文君的《食味人生》值得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央视《中国味道》总顾问、著名美食评论家 董克平
追随文君的步子,我们阅读的不仅仅是美食家,也是在阅读N种生活态度,教我们照拂身体,安顿心灵。
——原《*财经日报》创办人之一、“猎宴美食”创办人、“收了”艺术视频创办人 韩国强
味蕾绽放,趣味方出!舌尖上的美感乃综合之美,更是生活之韵。美食的生活家们都深藏于民间,就让我们通过文君这本美书,去寻找本土美食的“生活美学”吧!
——生活美学倡导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总执委 刘悦笛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