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260060
鲁迅和许广平从开始的相识到逐渐熟悉,一直到后来的相隔两地。在此期间他们不管是多近还是多远,写信的方式更能表达内心的想法。他们通信很勤,有时一个月的时间里,来来回回写了12封信,在信中鲁迅事无巨细地向许广平汇报,往返书信多达80多封,差不多平均36个小时就写一封信。鲁迅对这份感情日益增温,他曾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写道:“我寄给你的信,总喜欢送到邮局,不喜欢放到街边绿色的邮筒内,我总疑心那里可能是要慢一点的。”
这本书除了收录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件。在与许广平的信中,鲁迅经常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的事情以及以后的打算都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他们之间的感情在相互的通信中渐渐升温,并*终走到了一起。整本书的结构完整,安排合理,书中的他们因为爱情,冲破世俗的藩篱,勇敢地走到一起,他们相知相爱,一路携手。
第一章小鬼不要变成狂人
硬唱凯歌,算是乐趣 / 003
青年须不平而不悲观 / 007
“将来”和“准备”的“教训”,不过空言 / 010
我现在还要找寻生力军 / 012
我想无论如何,总要改革才好 / 015
“小鬼”的“苦闷”的原因是在“性急” / 018
我以为做编辑是不会有什么进步的 / 021
割去敝舌之后,也还有人说话 / 025
攻击朱老夫子的《假名论》 / 028
我还要反抗,试他一试 / 031
不愿将自己的思想,传染给别人 / 033
私拆函件,也不过心劳日拙而已 / 036
小鬼不要变成狂人,也不要发脾气了 / 038
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作诗 / 042
小鬼以后不准再来道歉 / 043
第二章愚兄无不乐从也
嫩弟时进针砭,愚兄无不乐从也 / 047
若嫩棣用起“教鞭”,愚兄只得“师古” / 048
天只管下雨,绣花衫不知如何 / 051
程门飞雪贻误多时 / 053
《一路无风,船很平稳》 / 054
寄给广平的明信片 / 055
此地四无人烟,无聊之至 / 056
熟识此后,觉得殊不尽然 / 058
自己心知其意,善为处理 / 060
昨天中秋,有月 / 063
今夜的月色还很好 / 065
今天是礼拜,大风 / 068
今天是我在等你的信了 / 069
想做事是应该的,但不要拼命地做 / 071
不能打手心,只得记账了 / 074
人间的纠葛真多 / 077
忙自然不妨,要多休息 / 080
收入不够用,我希望你通知我 / 082
厦大也可以“防老” / 084
为一点吃饭的小事情而奔忙 / 109
厦门当然难以久留,此外也无处可去 / 112
我常迟疑于此后所走的路 / 114
你此后所去的地方,我很难下批评 / 117
从昨天起,我又很冷静了 / 120
我自然要从速走开此地 / 123
我一生的失计,即一切听人安排 / 126
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 / 129
但愿明年有人管束 / 132
第三章 至于你的来厦,我以为大可不必
《华盖集续编》寄去付印了 / 089
白吃了一餐素斋 / 093
硬将一排洋房,摆在荒岛的海边上 / 095
我心绪比先前较安帖 / 098
人就能为这样的小问题所牵制 / 101
这几天很冷,可穿夹袍 / 103
小闲事,可以随便谈谈 / 105
总希望不要太做得力尽筋疲 / 107
第四章 中大又有信来,催我速去
我已决计离开此地 / 137
有人说我胖了一点了 / 139
对于厦大一切,已不过问了 / 140
我离厦门的日子,还有四十多天 / 143
教员的薪水,少一点倒不妨 / 148
至于主任,我想不做 / 150
告我通信地址 / 151
世故日深,量力为之 / 153
厦大是废物,不足道了 / 155
我这一走,搅动了空气不少 / 157
这几天“名人”做得太苦了 / 159
学生们想借我的魔力打破恶势力 / 161
厦大风潮,我又成了中心 / 163
我在“苏州”船中,泊在香港海上 / 167
第五章愿你安好,并保重为要
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 / 171
但刺猬也应该留心保养 / 173
我还希望你善自消遣,能食能睡 / 175
小刺猬要继续摄生,万勿疏懈 / 177
写信与小刺猬谈天 / 179
小刺猬报告她的近状,令我放心 / 181
遥想小刺猬或在南边也已醒来 / 183
小刺猬=小莲蓬=小莲子 / 185
小莲蓬,愿你安好 / 187
得不到来信,略觉怅怅 / 189
我看他未免太无刚骨,而他自说其实是勇士 / 191
路上一切平安,眠食有加 / 195
北平似一切如旧,念及乖姑 / 196
我很好,一切心平气和 / 198
我和两乖姑离开,已是九天 / 200
你至二十六止,便可以不寄信来 / 202
关于信件,你随宜处分 / 204
我也好的,勿念为要 / 206
鲁迅年表 / 208
鲁迅和许广平都在一个北京城,在一所学校里,可是写信的方式更能表达内心的想法。他们的信很勤,一个月的时间里,来来回回写了12封信,要知道北京城寄一封信,要三天才到,他们几乎是接到对方的信,就马上准备回信。鲁迅很喜欢这种充满了勃勃生机的通信,可又隐隐觉得不应该这么勤。第三封信的开始,他矜持地写道:“仿佛记得收到来信有好几天了,但是今天才能写信。”第四封信的开头他又写:“现在才有写回信的工夫,所以我就写回信。”即便故意拖延着,在通信第一个月的月末,鲁迅就将许广平称为“小鬼”了,他们在信中相谈甚欢,慢慢有了别样的情愫。
硬唱凯歌,算是乐趣
广平兄:
今天收到来信,有些问题恐怕我答不出,姑且写下去看——
学风如何,我以为和政治状态及社会情形相关的,倘在山林中,该可以比城市好一点,只要办事人员好。但若政治昏暗,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学生在学校中,只是少听到一些可厌的新闻,待到出了校门,和社会接触,仍然要苦痛,仍然要堕落,无非略有迟早之分。所以我的意思,以为倒不如在都市中,要堕落的从速堕落罢,要苦痛的速速苦痛罢,否则从较为宁静的地方突到闹处,也须意外地吃惊受苦,其苦痛之总量,与本在都市者略同。
学校的情形,向来如此,但一二十年前,看去仿佛较好者,乃是因为足够办学资格的人们不很多,因而竞争也不猛烈的缘故。现在可多了,竞争也猛烈了,于是坏脾气也就彻底显出。教育界的称为清高,本是粉饰之谈,其实和别的什么界都一样,人的气质不大容易改变,进几年大学是无甚效力的。况且又有这样的环境,正如人身的血液一坏,体中的一部分决不能独保健康一样,教育界也不会在这样的民国里特别清高的。
所以,学校之不甚高明,其实由来已久,加以金钱的魔力,本是非常之大,而中国又是向来善于运用金钱诱惑法术的地方,于是自然就成了这现象。听说现在是中学校也有这样的了。间有例外,大约即因年龄太小,还未感到经济困难或花费的必要之故罢。至于传入女校,当是近来的事,大概其起因,当在女性已经自觉到经济独立的必要,而借以获得这独立的方法,则不外两途,一是力争,一是巧取,前一法很费力,于是就堕入后一手段去,就是略一清醒,又复昏睡了。可是这情形不独女界为然,男人也多如此,所不同者巧取之外,还有豪夺而已。
我其实那里会“立地成佛”,许多烟卷,不过是麻醉药,烟雾中也没有见过极乐世界。假使我真有指导青年的本领——无论指导得错不错——我决不藏匿起来,但可惜我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倘若闯入深渊,自己有自己负责,领着别人又怎么好呢?我之怕上讲台讲空话者就为此。记得有一种小说里攻击牧师,说有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沥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牧师听毕答道:“忍着罢,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其实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所说,何尝能比这高明些,他们之所谓“将来”,不就是牧师之所谓“死后”么。我所知道的话就是这样,我不相信,但自己也并无更好的解释。章锡琛先生的答话是一定要模胡的,听说他自己在书铺子里做伙计,就时常叫苦连天。
我想,苦痛是总与人生联带的,但也有离开的时候,就是当睡熟之际。醒的时候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子是“骄傲”与“玩世不恭”,我觉得我自己就有这毛病,不大好。苦茶加“糖”,其苦之量如故,只是聊胜于无“糖”,但这糖就不容易找到,我不知道在那里,这一节只好交白卷了。
以上许多话,仍等于章锡琛,我再说我自己如何在世上混过去的方法,以供参考罢
——
一、走“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有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倘若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倘遇见老实人,也许夺他食物充饥,但是不问路,因为我料定他并不知道的。如果遇见老虎,我就爬上树去,等它饿得走去了再下来,倘它竟不走,我就自己饿死在树上,而且先用带子缚住,连死尸也决不给它吃。但倘若没有树呢?那么,没有法子,只好请它吃了,但也不妨也咬它一口。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像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刺丛里姑且走走,但我也并未遇到全是荆棘毫无可走的地方过,不知道是否世上本无所谓穷途,还是我幸而没有遇着。
二、对于社会的战斗,我是并不挺身而出的,我不劝别人牺牲什么之类者就为此。欧战的时候,最重“壕堑战”,战士伏在壕中,有时吸烟,也唱歌,打纸牌,喝酒,也在壕内开美术展览会,但有时忽向敌人开他几枪。中国多暗箭,挺身而出的勇士容易丧命,这种战法是必要的罢。但恐怕也有时会逼到非短兵相接不可的,这时候,没有法子,就短兵相接。
总结起来,我自己对于苦闷的办法,是专与袭来的苦痛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这或者就是糖罢。但临末也还是归结到“没有法子”,这真是没有法子!
以上,我自己的办法说完了,就不过如此,而且近于游戏,不像步步走在人生的正轨上(人生或者有正轨罢,但我不知道),我相信写了出来,未必于你有用,但我也只能写出这些罢了。
鲁迅
三月十一日
青年须不平而不悲观
广平兄:
这回要先讲“兄”字的讲义了。这是我自己制定,沿用下来的例子,就是:旧日或近来所识的朋友,旧同学而至今还在来往的,直接听讲的学生,写信的时候我都称“兄”;此外如原是前辈,或较为生疏,较需客气的,就称先生,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大人……之类。总之,我这“兄”字的意思,不过比直呼其名略胜一筹,并不如许叔重先生所说,真含有“老哥”的意义。但这些理由,只有我自己知道,则你一见而大惊力争,盖无足怪也。然而现已说明,则亦毫不为奇焉矣。
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我疑心将来的黄金世界里,也会有将叛徒处死刑,而大家尚以为是黄金世界的事,其大病根就在人们各各不同,不能像印版书似的每本一律。要彻底地毁坏这种大势的,就容易变成“个人的无政府主义者”,如《工人绥惠略夫》里所描写的绥惠略夫就是。这一类人物的运命,在现在——也许虽在将来——是要救群众,而反被群众所迫害,终至于成了单身,忿激之余,一转而仇视一切,无论对谁都开枪,自己也归于毁灭。
社会上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在学校里,只有捧线装书和希望得到文凭者,虽然根柢上不离“利害”二字,但是还要算好的。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里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将来”这回事,虽然不能知道情形怎样,但有是一定会有的,就是一定会到来的,所虑者到了那时,就成了那时的“现在”。然而人们也不必这样悲观,只要“那时的现在”比“现在的现在”好一点,就很好了,这就是进步。
这些空想,也无法证明一定是空想,所以也可以算是人生的一种慰安,正如信徒的上帝。你好像常在看我的作品,但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所以我想,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倘荆棘非践不可,固然不得不践,但若无须必践,即不必随便去践,这就是我所以主张“壕堑战”的原因,其实也无非想多留下几个战士,以得更多的战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