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124955
说 明………………3
一九五二年九月………………6
一九五二年十月………………27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46
第二时段 从零开始
说 明………………53
一九五二年十一年………………56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76
一九五三年一月………………101
一九五三年二月………………123
一九五三年三月………………146
一九五三年四月………………169
一九五三年五月………………185
第三时段 甄别错案
说 明………………207
一九五三年五月………………210
一九五三年六月………………215
一九五三年七月………………235
一九五三年八月………………266
一九五三年九月………………291
一九五三年十月………………316
第四时段 为人立传
说 明………………333
一九五三年十月………………336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355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391
一九五四年一月………………441
一九五四年二月………………477
一九五四年三月………………507
一九五四年四月………………533
尾声:梦想成真………………540
附录:战友临别赠言………………542
前言
从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五四年四月,我当了四年半的兵,这部《潇湘往事——一个老兵的日记》,记载了我军旅生涯后一年零八个月的工作、学习、生活情景。
在部队期间,我曾几次打算写日记。参军之后头两年,基层的部队生活非常紧张,在十二兵团军政干部学校学习政治理论和湖南军区参谋训练队学习军事时,过的是军事化的集体生活,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紧,几乎没有个人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写日记是不可能的。一九五一年春天正式工作之后,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我就开始写日记。那时我在湖南军区司令部工作,写了大约一个月,就被领导发现并制止,还挨了批评。原因是军事机关的一切活动都属于机密,写日记可能导致泄密。已经写好的部分日记也被收走。一直到一九五二年九月,我住在军区招待所治病,处在无人监管的“自由”状态,于是我又开始写日记。这回算是坚持下来了,一直写到一九五四年四月从部队转业为止,一共写了三大本,共约五六十万字,记述了我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的方方面面。临转业时又遇到麻烦了。为防止“泄密”,按部队规定,所有行李物件都必须检查,查出我有几本日记,要求收回。我坚决不同意。后让有关部门逐页查阅,凡是涉及部队工作机密的文字,必须用墨笔涂死,只剩下不涉密的部分。于是,便指定专人查阅并涂死了一部分,负责审查的同志觉得太麻烦,几十万字审查到何时才了?也没有发现多少涉密的内容,就亮了绿灯,决定放行,不检查了。这三本日记才未被收回。
我写日记的初衷有三:一是帮助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政治理论,提高文化水平、理论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二是练习写作,通过写日记加强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水平,为实现“作家梦”创造条件;三是帮助记忆,把曾经的事情记录下来,便于日后思考和回忆。现在看来,这几点愿望基本上都实现了。这为我日后进大学中文系深造,乃至我终身从事文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敝帚自珍。这三本日记我是十分珍惜的。经历过多次政治运动的洗礼,特别是在十年浩劫中,躲过了抄家、武斗和打砸抢等劫难得以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六十多年来,它随我走南闯北,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成了我的终身“伴侣”。我一直把它当作我当兵的珍贵纪念物,人生风雨历程中留下的一段足迹,从来也没想到会把它印成文字。直到前几年,有位热心肠的同志愿意帮我录入,才使这几本沉睡了几十年的军旅日记借助于电脑高科技变成了印刷文字。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在编辑修改过程中,考虑到阅读的方便,我将全部日记按照我学习或工作的生活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段。时段自一九五二年九月一日至十一月四日,只有六十五天。这一时段主要是我在湖南军区医院治病,住军区招待所,闲暇时间较多,便抓紧时间自学哲学,同时萌生了报考大学的梦想,为此作过一番努力,但终还是梦想幻灭。第二时段自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五日至一九五三年五月二十七日,共计二百零四天。这一时段主要是在湖南军区干部文化学校(简称“军区文校”)学习时事政治理论,集中精力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学习中取得较好成绩,同时也受到组织的信任与重用。第三时段从一九五三年五月二十八日至一九五三年十月十五日,共计一百四十天。我被调到军区文校政治处复查、甄别部队开展“三反”运动遗留下的冤假错案,为受冤屈的同志平反昭雪,圆满完成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第四时段从一九五三年十月十六日至一九五四年四月六日,共计一百七十四天。我从政治处转到干部处,主要任务是审查、修改或撰写营以上干部的自传,为部队军衔制做好准备,这一任务也顺利完成。往后,我便脱下了军装,转业到地方工业部门去工作了。这几本日记,较为详细地记录了我在这四个时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表述了我的心路历程。为了阅读的方便,我在整理时,在每一时段的前面写了一个简要的“说明”。这些东西,从我个人独特的视角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军队生活的某些方面,内容是真实的。它能否对研究建军史提供一点参考,对此,我真不敢妄言。
全文录入之后,我先后校改了三次,主要是文字上的校改和润色,也有少部分删节,基本上保持了原貌,保留了它的真实性。作为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小兵,能够坚持在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写出五六十万字的文字,也是一件不易的事。平心而论,这些文字非常粗糙,写完之后,自己也没有好好地看过一眼,无论内容还是文字,毛病是很多的。几次审改,主要是改正了一些错别字,一些用词不当或语句不通的地方,基本内容未作大的改动。经过三次审改,有了一些提高,但是由于当年文化水平不高,毛病依然很多。主要问题,一是比较幼稚,无论文字、内容都如此;二是有些地方太啰嗦,重复的话、用词不当等问题仍然存在。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由于日记所记述的事情,都发生在湖南潇水和湘水之间,故本书命名主书名为《潇湘往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