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64172丛书名: 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
内容简介
教育人学是教育哲学的当代形态,它以教育中完整的人为对象,研究完整的人及其教育的问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分析批判了传统教育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人的失落。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代替传统本体论,从社会历史实践中人的存在规定出发,回到“具体的人”,回归教育的本真。
本书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探讨了主体与教育、生命与教育、公民与教育、教育承认正义与美好教育生活等新时代的教育人学主题,确立教育人学的思想,并以教育人学思想引领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新时代教育改革必须回归育人初心,回归教育本真,确立人是教育的原点,坚持育人为本,唤醒主体生命自觉,激扬生命潜能,培育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本书以人学视野审视教育问题,建构教育理想,适合于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教育工作者阅读。
本书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探讨了主体与教育、生命与教育、公民与教育、教育承认正义与美好教育生活等新时代的教育人学主题,确立教育人学的思想,并以教育人学思想引领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新时代教育改革必须回归育人初心,回归教育本真,确立人是教育的原点,坚持育人为本,唤醒主体生命自觉,激扬生命潜能,培育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本书以人学视野审视教育问题,建构教育理想,适合于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教育工作者阅读。
目 录
第一章 教育人学导论
一、教育哲学的“人”与人的“教育哲学”
(一)哲学:本质意义上的人学
(二)人性观:教育哲学的核心
(三)教育哲学中“人”的失落
(四)人的自觉与教育哲学的人学使命
二、作为学科的教育人学
(一)何谓教育人学
(二)教育人学的学科性质
(三)教育人学的主题
(四)教育人学研究的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教育人学范式
(一)本体论本质主义人学范式及对其的反思
(二)实践生成论人学范式的提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人学范式下的人性观
第二章 走向人的教育
一、向着人的解放的目标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价值 取向回顾
(一)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冲破教育的政治化, 确立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
(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教育对人的发现
(三)21世纪初:教育对人性的彰显
二、回到“人”:世纪之交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共同主题
(一)教育本质研究的人学视野
(二)教育目的研究指向真正的“人”
(三)教育功能研究转向本体功能
(四)以“人”的方式研究“教育与人”的关系
三、回归“真实的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哲学
(一)教育对“人”的回归
(二)认识“真实的人”
(三)基于“真实的人”的教育观念
四、教育成“人”:依据与内涵
(一)类生命:人之为人的根本
(二)交往实践:类生命的生成机制
(三)教育:成“人”之道
五、人性视域与教育之道
(一)人性假设与教育学之“基”
(二)人性困境与教育之“惑”
(三)人性解放与教育之“道”
第三章 主体与教育
一、社会形态与主体嬗变
(一)“人的依赖关系”下人的发展
(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发展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人的发展
二、群体主体与依附性教育
(一)群体、群体主体与群体主体性
(二)古代社会的依附性教育
三、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
四、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一)从主体性到外在的主体间性
(二)从外在主体间性到内在主体间性
五、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
(一)对主体间性的质疑与批判
(二)他者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师生关系:非对称的责任关系
六、从他者性到公共性
(一)公共性:共生体的主体间性
(二)他者性承认:走向共生主体的公共性
(三)公共性中的主体间关系:共在、共生、共育
(四)培育公共性
第四章 生命与教育
一、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
(一)对以往认识“人”的方式的反思
(二)人是双重存在的复杂生命体
(三)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二、回归生命:教育的价值选择
(一)“工具性教育”质疑
(二)教育“轴心”的转换
(三)回归生命的教育
三、生命特性与教育诉求
(一)生命的特性
(二)关注生命的完整性
(三)凸显生命的灵动
(四)张扬生命的个性
(五)唤醒生命的自觉
四、生命化教育的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二)自主性原则
(三)体验性原则
(四)生活化原则
(五)个性化原则
第五章 公民与教育
一、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
一、教育哲学的“人”与人的“教育哲学”
(一)哲学:本质意义上的人学
(二)人性观:教育哲学的核心
(三)教育哲学中“人”的失落
(四)人的自觉与教育哲学的人学使命
二、作为学科的教育人学
(一)何谓教育人学
(二)教育人学的学科性质
(三)教育人学的主题
(四)教育人学研究的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教育人学范式
(一)本体论本质主义人学范式及对其的反思
(二)实践生成论人学范式的提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人学范式下的人性观
第二章 走向人的教育
一、向着人的解放的目标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价值 取向回顾
(一)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冲破教育的政治化, 确立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
(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教育对人的发现
(三)21世纪初:教育对人性的彰显
二、回到“人”:世纪之交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共同主题
(一)教育本质研究的人学视野
(二)教育目的研究指向真正的“人”
(三)教育功能研究转向本体功能
(四)以“人”的方式研究“教育与人”的关系
三、回归“真实的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哲学
(一)教育对“人”的回归
(二)认识“真实的人”
(三)基于“真实的人”的教育观念
四、教育成“人”:依据与内涵
(一)类生命:人之为人的根本
(二)交往实践:类生命的生成机制
(三)教育:成“人”之道
五、人性视域与教育之道
(一)人性假设与教育学之“基”
(二)人性困境与教育之“惑”
(三)人性解放与教育之“道”
第三章 主体与教育
一、社会形态与主体嬗变
(一)“人的依赖关系”下人的发展
(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发展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人的发展
二、群体主体与依附性教育
(一)群体、群体主体与群体主体性
(二)古代社会的依附性教育
三、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
四、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一)从主体性到外在的主体间性
(二)从外在主体间性到内在主体间性
五、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
(一)对主体间性的质疑与批判
(二)他者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师生关系:非对称的责任关系
六、从他者性到公共性
(一)公共性:共生体的主体间性
(二)他者性承认:走向共生主体的公共性
(三)公共性中的主体间关系:共在、共生、共育
(四)培育公共性
第四章 生命与教育
一、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
(一)对以往认识“人”的方式的反思
(二)人是双重存在的复杂生命体
(三)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二、回归生命:教育的价值选择
(一)“工具性教育”质疑
(二)教育“轴心”的转换
(三)回归生命的教育
三、生命特性与教育诉求
(一)生命的特性
(二)关注生命的完整性
(三)凸显生命的灵动
(四)张扬生命的个性
(五)唤醒生命的自觉
四、生命化教育的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二)自主性原则
(三)体验性原则
(四)生活化原则
(五)个性化原则
第五章 公民与教育
一、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
免费在线读
我国教育学科迎来了一个大的发展,众多交叉学 科出现,诸如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文化 学等,这些学科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遗憾的是鲜有教 育人学的出现,更谈不上教育人学的学科建设。 这不能不令人生疑: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育人的活动,成就“人” 是教育的目标。按理说,教育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教育人学应该最先出现, 却为什么没有出现呢?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 等,尽管研究对象不同,但它们都是把教育当作社会现象来研究,是把教育 当作社会系统来看待,而不是将其当作育“人”、成“人”的活动来对待。 为什么我们把教育首先当作社会现象而不是育“人”、成“人”的活动呢? 可能的原因如下: 第一,传统社会没有个人的存在。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人类社会发展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附状态,从依附于自然到依附于社会。 在依附阶段,只有群体,没有个人,群体作为实体支配着个人,个人是群体 的化身。第一个阶段出现在原始社会和古代阶级社会。第二个阶段是“以物 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一阶段出现在近代社会。资本主义大工 业和市场经济,解放了人,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又把人置于物的奴役之 下,人为物役,导致人的异化。第三个阶段是“自由个性”阶段,这是人类 社会可以预见的最高阶段。 第二,传统的社会观是一种机械的、无人的社会观。尽管现代社会为个 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我们对社会的理解却是一种机械的、无人的社会 观。我们把社会看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看作一个由机械因果关 回归本真:“教育与人”的哲学探索
系支配和决定的自然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在其中是起不到任 何作用的,只能听任社会的摆布,只能依赖于社会而获得他的在场权。在这 种社会观中,社会是和人、人的生活存在完全无关的实体,是一种与人相隔 绝的超验结构,具有压倒优势和绝对支配地位。我们关注的是社会对人的塑 造,把人视为社会中被动的客体,忽视了人对社会的创造,忘记了人是创造 社会的主体。 第三,教育成为社会的工具,失身为经济、政治的奴仆。在传统社会观 下,只有社会才具有至上的价值,个人服从于社会的要求,个人是无足轻 重、微不足道的。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教育就是社会 的工具,教育成为了社会子系统,按照社会的要求运行,为社会服务,成为 培养追逐社会目的的工具之工具,忘记了人的存在,忘记了成“人”的教育 初心。因此,教育学也把教育当作一种社会现象研究,把教育学当作社会科 学,而不是把教育看作“成”人的活动,没有去研究教育中的人及其存在、 发展的规律。 历史地看,我们缺少教育人学的研究,既有社会发展阶段落后的客观原 因,也有社会观片面认识的主观原因。受制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在人类 发展的依附性阶段,教育缺少对人的关注,有其客观必然性。但随着人类社 会进入个人独立性阶段,教育就必须关注“人”,教育学就必须研究人,朝 着人学的方向迈进。其原因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看,我们已经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 阶段,并正在向第三个阶段迈进。尽管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不同,但人类社会 作为整体,第一个发展阶段早已成为历史,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和市场经 济,使人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个人主体开始出现。但这个阶段的个人主体 是以占有物为特征的,是一种占有式的个人主体,人与人之间相互占有,形 成“豺狼”式的对立关系。当代社会开始对个人主体性进行反思和批判,因 为个人主体性在强调个人时,把他人当客体,这种个人主体性的思维方式造 成了个人中心主义,狭隘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等。康 德讲,人是目的,但不是指某个人是目的,而是所有人都是目的,是把每个 人都当成一个独立的自我,一个平等的自我。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 前 言
不是一种主客体间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 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私有制被消灭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党宣言》指 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 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由人的 联合体”是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从单子式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进而到 类主体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现了变革,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 间的平等与关怀受到重视,使每一个主体都能够成为一个平等的存在,成为 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成为了价值追求。 第二,社会观的转型:转向建构以人为本的社会观。马克思在《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有一种唯物主
系支配和决定的自然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在其中是起不到任 何作用的,只能听任社会的摆布,只能依赖于社会而获得他的在场权。在这 种社会观中,社会是和人、人的生活存在完全无关的实体,是一种与人相隔 绝的超验结构,具有压倒优势和绝对支配地位。我们关注的是社会对人的塑 造,把人视为社会中被动的客体,忽视了人对社会的创造,忘记了人是创造 社会的主体。 第三,教育成为社会的工具,失身为经济、政治的奴仆。在传统社会观 下,只有社会才具有至上的价值,个人服从于社会的要求,个人是无足轻 重、微不足道的。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教育就是社会 的工具,教育成为了社会子系统,按照社会的要求运行,为社会服务,成为 培养追逐社会目的的工具之工具,忘记了人的存在,忘记了成“人”的教育 初心。因此,教育学也把教育当作一种社会现象研究,把教育学当作社会科 学,而不是把教育看作“成”人的活动,没有去研究教育中的人及其存在、 发展的规律。 历史地看,我们缺少教育人学的研究,既有社会发展阶段落后的客观原 因,也有社会观片面认识的主观原因。受制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在人类 发展的依附性阶段,教育缺少对人的关注,有其客观必然性。但随着人类社 会进入个人独立性阶段,教育就必须关注“人”,教育学就必须研究人,朝 着人学的方向迈进。其原因同样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看,我们已经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 阶段,并正在向第三个阶段迈进。尽管世界各国发展进程不同,但人类社会 作为整体,第一个发展阶段早已成为历史,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和市场经 济,使人类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个人主体开始出现。但这个阶段的个人主体 是以占有物为特征的,是一种占有式的个人主体,人与人之间相互占有,形 成“豺狼”式的对立关系。当代社会开始对个人主体性进行反思和批判,因 为个人主体性在强调个人时,把他人当客体,这种个人主体性的思维方式造 成了个人中心主义,狭隘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等。康 德讲,人是目的,但不是指某个人是目的,而是所有人都是目的,是把每个 人都当成一个独立的自我,一个平等的自我。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 前 言
不是一种主客体间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阶段 是生产力充分发展、私有制被消灭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党宣言》指 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 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由人的 联合体”是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从单子式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进而到 类主体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现了变革,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 间的平等与关怀受到重视,使每一个主体都能够成为一个平等的存在,成为 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成为了价值追求。 第二,社会观的转型:转向建构以人为本的社会观。马克思在《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有一种唯物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