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80280
目 录
前言
绪论
节.铜鼓的分布和分类
第二节.铜鼓和铜鼓文化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铜鼓和铜鼓文化的研究
二、中国学者对铜鼓和铜鼓文化的研究
三、对东南亚铜鼓文化的研究
第三节.研究思路
一、选题的意义和创新性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缅、中老、中越使用铜鼓的跨境民族
节.克木人
一、克木人的历史
二、克木人的分布
三、老挝的克木人
第二节.佤族
第三节.苗族和瑶族
一、中缅、中老、中越跨境而居的苗族
二、中缅、中老、中越跨境而居的瑶族
第四节.彝族(倮倮人)
第三章.中缅、中老、中越跨境民族使用的铜鼓
节.中国的佤族铜鼓
一、20世纪中期的佤族铜鼓
二、博物馆收藏的佤族铜鼓
第二节.老挝的克木鼓
一、馆藏的克木鼓
二、传世的克木鼓
第三节.缅甸的克伦鼓
第四节.其他东南亚国家的黑格尔Ⅲ型铜鼓
一、泰国铜鼓
二、越南和柬埔寨的同类型铜鼓
第四章.越南铜鼓
节.越南铜鼓样品铅的富集与铅同位素测定
第二节.越南铜鼓和其他器物成分分析
一、越南铜鼓成分分析解读
二、麻江型和石寨山出土铜鼓成分分析结果比较
三、越南出土其他类型器物成分分析结果试析
第三节.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金相分析
一、铸造青铜
二、热锻及冷加工铜器组织
三、夹杂硫化物的组织
四、对金相分析结果的讨论
第四节.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与铜鼓分类新说
一、前人的铜鼓分类及存在的局限性
二、越南东山铜鼓与东山文化的再认识
三、东山铜鼓铅同位素数据的解读
四、笔者对铜鼓分类的意见
五、小结
第五章.泰国铜鼓
节.泰国历史上的铜鼓
第二节.泰国皇宫中使用的铜鼓
一、春耕仪式
二、皇家凤凰船游行仪式
第六章.其他东南亚国家的铜鼓
节.印度尼西亚的铜鼓
第二节.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铜鼓
第七章.中国与东南亚传世铜鼓的工艺
节.黑格尔Ⅲ型鼓的铜鼓工艺:失蜡法
一、黑格尔Ⅲ型鼓的结构特征
二、黑格尔Ⅲ型鼓的失蜡铸造特征
三、失蜡法铸造铜鼓的工艺
第二节.黑格尔Ⅳ型鼓铸造工艺:湿型砂模铸造法
一、学术界对铜鼓铸造工艺的实验研究
二、广西民间的麻江型铜鼓铸造
三、湿型砂模铸造法铸造铜鼓的工艺
四、韦氏兄弟铜鼓铸造技术的创新
第三节.小结
第八章.中缅、中老、中越跨境民族的铜鼓文化
节.与铜鼓相关的传说
一、老挝克木族的铜鼓传说
二、泰国的铜鼓传说
三、缅甸的铜鼓传说
第二节.黑格尔Ⅳ型铜鼓文化
一、瑶族铜鼓文化
二、苗族铜鼓文化
三、彝族铜鼓文化
四、黑格尔Ⅳ型鼓的流通与使用
第三节.黑格尔Ⅲ型铜鼓文化
一、缅甸佤族的祭鼓仪式
二、铜鼓与财富
三、铜鼓与祈福
四、铜鼓纹饰与稻作文化
五、铜鼓的功用与稻作生产
第九章.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节.铜鼓文化的保护应加强国际协作与交流
第二节.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应持的理念
一、原生态的保护理念
二、参与式保护的理念
第三节.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本措施
一、建立国际性的铜鼓数据库
二、恢复并保育铜鼓文化圈的文化生态
三、铜鼓文化的保护应鼓励创新
四、将铜鼓文化符号化
第十章.结论:试论铜鼓文化圈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铜鼓是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诸多民族创造的青铜文化瑰宝。它集冶炼、铸造、音乐、美术于一体,是研究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奥地利学者弗朗茨
·黑格尔于 1902年出版的《东南亚古代金属鼓》是 20世纪初西方学者研究铜鼓的集大成之作。此后 100多年里,德国、法国、日本、越南、泰国和中国的学者相继对东南亚和中国南方铜鼓进行了搜集、整理和研究,出版了20多部专著,发表了数百篇论文。这些论著涉及铜鼓起源、族属、类型、年代、造型艺术、音乐性能、冶铸工艺、合金成分、金属材质等各个方面,也涉及文物考古、民族史、科技史、艺术史等学科领域。从现有的研究看,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中缅、中老跨境民族的铜鼓文化,对铜鼓在老挝、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大陆的传播及交流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本书是 2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亚铜鼓数字化记录与研究”(项目编号: 17ZDA163)阶段性成果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八个部分。
部分(章、第二章)对东南亚铜鼓进行了文献研究,以了解其基本情况,重点关注曾经和仍在使用铜鼓的民族。文献研究发现,中缅、中老、中越跨境民族众多,曾经或仍在使用铜鼓的民族有佤族、苗族、瑶族、
彝族和克木人。缅甸的佤族至今仍十分重视祭祀铜鼓。老挝考古出土的铜鼓
不多,但居住在其北部的克木人仍拥有为数不少的铜鼓。他们借助铜鼓与神灵沟通,认为铜鼓是吉祥和财富的象征。佤族和克木人使用的铜鼓为黑格尔Ⅲ型铜鼓,即中国学者所言的西盟型铜鼓。生活在中缅、中老跨境地区的苗族、瑶族和彝族也仍在使用铜鼓。他们使用的铜鼓为黑格尔Ⅳ型铜鼓,即麻江型铜鼓。
第二部分(第三章)采用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全面考察老挝、缅甸以及中国博物馆收藏和传世的黑格尔Ⅲ型铜鼓。老挝的克木鼓是课题的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发现,老挝博物馆共收藏有 64面黑格尔Ⅲ型铜鼓。这些铜鼓主要收藏于琅勃拉邦王宫博物馆。克木人传世的铜鼓数量没有准确的数据,据估计可能有 600面。缅甸有为数不少的黑格尔Ⅲ型铜鼓,共搜集了 52面铜鼓的拓片资料和 12面铜鼓的文字资料。除此之外,还搜集了 85面中国黑格尔Ⅲ型铜鼓的实测资料、拓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12面泰国铜鼓资料和 1面柬埔寨、1面越南同类型铜鼓的资料,另有 2面此型铜鼓分别收藏于巴黎和伦敦的博物馆。
第三部分(第四章)是越南铜鼓研究。该部分主要采用科技考古的方法,对越南铜鼓样品进行铅的富集与铅同位素测定、对越南铜鼓和相关器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对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进行金相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东南亚铜鼓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此批越南铜鼓以铅锡青铜为主要材料,红铜鼓很少,这与中国云南、广西铜鼓类似。金相组织检测结果显示,铜鼓及其他相关器物全部铸造成形,其中未经加工的单纯铸造样品 87件,铸后又经加工的样品 7件;含高铅的样品多,大量的铅呈较大块状、球状分布。这种形态的铅使青铜机械性能降低,但对铸造有利。与广西、云南的 100面铜鼓金相和成分检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越南铜鼓金相组织与中国铜鼓相似。这表明中国与越南铜鼓属于同一文化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仅铸造成功的铜鼓相互之间有交流,而且铸造技术也有交流,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部分越南铜鼓砷含量较高。这说明矿料来源确实不同。
中国和越南铜鼓矿料各自来源于当地。
第四部分(第五章)是泰国铜鼓研究。除考古出土外泰国有不少铜鼓。泰国(泰族)的铜鼓是皇家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它们用于皇家仪式当中,和宗教无关,被认为是国王的财产,平时存放于大皇宫中,有专人保管,其他人都没有擅自使用铜鼓的权利。至今,每年的四月、五月和十一月,泰国国王参与的仪式,如春耕仪式和皇家凤凰船游行仪式等,仍在使用铜鼓。
第五部分(第七章)介绍的是采用纹饰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探析传世铜鼓的铸造工艺。研究发现,黑格尔Ⅲ型铜鼓和黑格尔Ⅳ型铜鼓的铸造工艺各有特色。黑格尔Ⅲ型铜鼓的铸造工艺为失蜡法,鼓面立体蛙饰、鼓耳和鼓面中心的光体先制成蜡模,然后分别粘贴到鼓面和鼓体的蜡模上,再进行浇注。浇注口可能设在鼓足处。其他纹饰则采用了印痕法和滚压法。雕刻法只用于修补鼓上模糊的纹饰。制造数量众多、纹饰精美、鼓壁较薄的铜鼓,铸造者在造型设计、合金配比和金属熔炼等方面都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东兰县等地的民间艺人在文化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成功地铸造出被当地人认可的黑格尔Ⅳ型铜鼓。从两种不同的铸鼓工艺来看,采用失蜡法铸造而成的黑格尔Ⅲ型铜鼓纹饰更为精美,这也与使用此型铜鼓的民族对纹饰的重视有关。采用砂模铸造法铸造而成的黑格尔Ⅳ型铜鼓则更重视铜鼓的音质,因为使用此型铜鼓的民族一般都根据音质来区分公鼓和母鼓,使用时也大多将公鼓与母鼓配对使用。
第六部分(第八章)介绍的是采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法对中缅、中老、中越跨境民族的铜鼓文化进行的调查。调查发现,瑶族布努瑶支系中的白裤瑶、番瑶和木柄瑶仍在使用铜鼓。白裤瑶的铜鼓为“油锅”组织的共同财产,一般在丧葬仪式中使用。番瑶的铜鼓如今主要用于祝著节,但其传统的使用场合主要是在大还愿和小还愿仪式中。木柄瑶的铜鼓主要用于祭社神。虽然三个族群使用铜鼓的场合不尽相同,但相似的是他们都将铜鼓拟人化,认为铜鼓有公母,通过铜鼓的声音能与神灵沟通,从而能得到神灵的庇护。苗族人也珍爱铜鼓。他们对铜鼓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各种仪式中,而且在其传统服饰中也有不少铜鼓的元素。彝族对铜鼓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各种与铜鼓相关的传说中,而且在一些彝族村寨,没有铜鼓是无法举办跳宫节的。老挝和越南的倮倮人也有铜鼓,与白裤瑶一样只有在丧葬仪式中才取出来使用。他们认为,唯有神圣的铜鼓声才能将逝者的亡魂带回祖灵地云南。作为迁徙民族的苗族和瑶族,十分珍爱铜鼓。除非没有后代,要不然是不会将铜鼓卖掉的。哪怕是在频繁的迁徙中,铜鼓也是家族必带的物品。这或许正是生活在缅甸和老挝的苗族、瑶族和彝族仍然使用铜鼓的一个原因。无论铜鼓归谁所有,保管者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或社会地位的人。通过保管铜鼓,还能提升铜鼓保管者在乡土社会中的威望。对于使用黑格尔Ⅲ型铜鼓的佤族和克木人而言,铜鼓也是极其神圣的,所以对使用场合和取用仪式都有严格的规定。不仅如此,铜鼓还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以至于拥有者去世时,人们要从铜鼓上敲下一小块与他陪葬。此型铜鼓的各种纹饰大多与稻作生产中的雨水有关,因为使用此型铜鼓的民族大多生产力水平较低,雨水的多寡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为此,他们将铜鼓鼓面的诸多纹饰塑造成能与雨神沟通的角色并服务于求雨仪式,以祈求稻作的丰收。
第七部分(第九章)讨论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课题组的调查来看,中缅、中老、中越跨境民族虽然仍有多地保留着使用铜鼓的传统,但无论是中国、老挝还是缅甸,铜鼓文化都正在遭受巨大的冲击。因此,对铜鼓和铜鼓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作为跨国界的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不能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应有国际视野,要加强国际的协作与交流。铜鼓文化的保护应秉持原生态保护和参与性保护结合的理念。可以通过建立国际性的铜鼓数据库、恢复并保育铜鼓文化圈的文化生态、鼓励创新和将铜鼓文化符号化等措施来保护与传承铜鼓文化。
第八部分(第十章)为结论。通过对中缅、中老、中越跨境民族铜鼓文化的研究,认为铜鼓文化是中国南方民族与东南亚民族代表性的共同财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都确实存在着连片的铜鼓文化圈:铜鼓分布地区集中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从古到今,中国与东南亚有着与铜鼓密切相关的文化与技术交流;历史上这些地区的铜鼓都有相似的社会文化功能;这些地区现今依然存在活态铜鼓文化;这些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以稻作文化为基础,铜鼓文化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铜鼓分布地区留下了许多以铜鼓命名的地名。
本书作者对东南亚铜鼓虽然已经进行了多年文献梳理、田野调查、实验研究和文化考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书作者将和2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亚铜鼓数字化记录与研究”的同人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大的突破,取得更多的成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