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49904丛书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立体化精品教材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国际贸易工作者的自学参考书。
目 录
理 论 篇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3
一、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划分 4
二、按商品的形态划分 4
三、按有无第三者参加划分 5
四、按运输方式划分 6
五、按统计边界划分 8
六、按结算方式划分 8
第二节 国际贸易常用的统计指标 10
一、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 10
二、贸易差额 12
三、国际贸易条件 12
四、对外贸易结构 14
五、贸易的地理方向 15
六、对外贸易依存度 16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7
一、国际贸易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7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 18
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21
四、国际贸易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
方法 22
复习思考题 23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 25
第一节 绝对优势理论 25
一、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假设 26
二、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26
三、对绝对优势论的评价 28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 29
一、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假设 29
二、比较优势论的核心思想 29
三、对比较优势论的评价 31
复习思考题 32
第三章 现代贸易理论 33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33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背景 33
二、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充裕度 34
三、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 36
四、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37
五、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 39
六、要素禀赋理论的意义 41
第二节 里昂惕夫之谜 42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证检验 43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44
复习思考题 46
第四章 新贸易理论 47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47
一、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47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及主要
内容 48
三、产业内贸易的计量方法 49
四、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 51
五、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内贸易 53
第二节 规模经济理论 55
一、规模经济的基本概念 55
二、规模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55
三、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58
第三节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61
一、假设条件 61
二、主要内容 62
三、对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评论 63
第四节 其他贸易理论 64
一、竞争优势理论 64
二、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65
复习思考题 69
第五章 贸易保护理论 70
第一节 重商主义思想 71
一、重商主义的时代背景 71
二、重商主义的主要思想与发展
阶段 72
三、重商主义的性质与特征 75
四、重商主义的影响 76
五、重商主义的没落 78
六、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79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80
一、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与《关于
制造业的报告》 81
二、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83
第三节 超贸易保护理论 87
一、时代背景 87
二、主要内容 88
三、主要特点 89
四、评论 90
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 93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含义 93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社会环境 93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 94
四、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
战略性出口补贴政策 96
五、战略性贸易理论的适用性 97
第五节 其他贸易保护理论 99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重生的原因 99
二、新贸易保护理论的主要理论
依据 101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103
四、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国际
贸易的影响 104
复习思考题 106
政 策 篇
第六章 关税 109
第一节 关税概述 109
一、关税的起源 109
二、关税的基本概念 110
三、关税的构成要素 110
四、关税的特点 112
五、关税的作用 114
第二节 关税征收 116
一、按征税商品流向划分 116
二、按征税标准划分 117
三、按差别待遇和特定情况划分 122
四、按征收的目的划分 132
第三节 关税保护度 132
一、关税水平 132
二、关税保护率 135
三、有效保护理论的政策意义 137
第四节 海关税则 138
一、海关税则概述 138
二、海关税则分类 139
三、商品分类目录 140
第五节 通关手续 148
一、通关手续概述 148
二、申报 150
三、查验 151
四、征税 153
五、放行 155
六、结关 158
复习思考题 158
第七章 非关税措施 161
第一节 非关税措施概述 161
一、非关税措施的含义 162
二、非关税措施的特点 163
三、非关税措施产生与实施的原因 164
第二节 非关税措施的主要种类 169
一、进口配额 170
二、”自动”出口配额 171
三、进口许可证制 172
四、外汇管制 173
五、国家垄断经营 173
六、歧视性政府采购 174
七、国内税 174
八、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175
九、进口押金制 175
十、专断的海关估价制 175
第三节 新兴的非关税措施 176
一、技术贸易壁垒 176
二、绿色贸易壁垒 179
三、社会责任壁垒 184
四、我国应对新兴非关税壁垒的
政策建议 186
复习思考题 189
第八章 国际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 191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 191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192
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196
第二节 国际技术贸易 199
一、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 199
二、国际技术贸易的形式 200
三、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 203
四、保护工业产权的国际公约 210
复习思考题 212
第九章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213
第一节 国际投资概述 214
一、国际投资的含义与分类 214
二、国际投资的发展 215
三、国际投资的世界格局 217
四、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18
第二节 对外间接投资 220
一、证券投资 220
二、政府贷款 222
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225
四、出口信贷 228
五、国际金融市场贷款 230
第三节 对外直接投资 230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230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236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 239
第四节 中国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 240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 240
二、中国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 242
三、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进程和
现状 244
四、中国对外投资 250
五、影响中国对外投资的因素 252
复习思考题 254
第十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255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述 255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 255
二、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 256
三、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259
四、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65
第二节 跨国公司理论 269
一、垄断优势理论 269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71
三、内部化理论 273
四、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75
五、战略联盟理论 276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279
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含义 280
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征 280
三、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类型 281
四、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动因 283
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 284
复习思考题 287
第十一章 地区经济一体化 288
第一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概述 288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289
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289
三、地区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原因和
发展进程 291
四、地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
影响 295
第二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 298
一、关税同盟理论 298
二、大市场理论 304
三、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304
四、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306
第三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307
一、欧洲联盟(EU) 307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 315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318
第四节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现状与趋势 321
一、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321
二、建立”10 1″自由贸易区 322
三、中国与智利缔结自由贸易协定 323
四、中国与巴基斯坦建立自由贸
易区 323
五、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规划
未来五年行动纲领 324
六、《曼谷协定》提升为《亚太贸易
协定》 324
七、CEPA扩大促进内地港澳经济
进一步融合 324
八、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自由
贸易区动态 325
复习思考题 331
第十二章 世界贸易组织 332
第一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32
一、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产生与
发展 332
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性质 334
三、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职能机构 335
四、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成果 339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 345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 345
二、世界贸易组织对关税贸易总
协定的继承和发展 346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结构 348
四、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程序 350
第三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
例外 352
一、非歧视原则 352
二、市场准入原则 355
三、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356
四、透明度原则 357
五、给予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
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358
第四节 中国加入WTO后的权利、
义务和承诺 359
一、中国加入WTO后的基本权利 359
二、中国加入WTO后的基本义务 362
复习思考题 363
实 践 篇
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术语 367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概述 367
一、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与发展 368
二、国际贸易术语的性质与作用 368
三、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370
第二节 主要的国际贸易术语 374
一、FOB(Free on Board)术语 375
二、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术语 377
三、CFR(Cost and Freight)术语 380
四、FCA(Free Carrier)术语 381
五、CPT(Carriage Paid To)术语 383
六、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术语 385
第三节 其他国际贸易术语与贸易
术语的选择 386
一、其他贸易术语 386
二、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与运用 388
复习思考题 389
第十四章 商品的品质、数量、包装
与价格 391
第一节 商品的品质 392
一、商品的品名 392
二、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 393
三、商品品质条款的规定 397
第二节 商品的数量 399
一、商品数量的计量单位 399
二、商品重量的计算方法 401
三、商品数量条款的规定 403
第三节 商品的包装 405
一、商品包装的功能 405
二、商品包装的种类 407
三、商品包装条款及注意事项 411
第四节 商品的价格 413
一、商品价格的确定原则 413
二、商品价格的作价方法 414
三、商品价格的计价货币和支付
货币 415
四、佣金和折扣的使用 416
五、商品价格条款的规定 418
六、价格换算与成本核算 418
复习思考题 420
第十五章 国际货物运输 422
第一节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 423
一、国际运输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423
二、海洋运输(Ocean Transportation) 424
三、铁路运输(Rail Transport) 428
四、航空运输(Air Transport) 431
五、公路运输(Road Transport) 432
六、内河运输(Inland Water
Transport) 434
七、管道运输(Conduit Transport) 434
八、邮包运输(Parcel Post
Transport) 435
九、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 436
十、国际多式联运(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 437
第二节 进出口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440
一、装运时间(Time of Shipment) 440
二、装运港和目的港(Port of
Shipping & Port of Destination) 441
三、分批装运和转运(Partial
Shipment and Transshipment) 442
四、装运通知(Shipment Advice) 443
五、装卸时间和装卸率(Lay Time
& Loading/Discharging Rate) 443
六、滞期费和速遣费(Demurrage
Money and Dispatch Money) 444
第三节 国际货物运输单据 445
一、海运提单(Bill of Lading,B/L) 445
二、铁路运单(Railway Bill) 452
三、航空运单(Airway Bill) 452
四、邮包收据(Parcel Post Receipt) 452
五、多式联运单据(Multimodal
Transport Documents,M.T.D.) 453
复习思考题 453
第十六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455
第一节 海上运输货物保险 456
一、海上运输保险保障的范围 456
二、海上运输保险保障的损失 457
三、海上运输保险保障的费用 458
四、海上运输保险保障的期间 459
第二节 与海运货物有关的国际运输
货物保险 459
一、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 460
二、伦敦保险协会的海运保险 461
第三节 进出口货物的保险程序 464
一、确定投保人 464
二、选择投保险别 465
三、填写运输保险单 465
四、交付保险费、领取保险单证 469
五、保险索赔与理赔 470
六、办理海运货物保险时的一些
注意事项 471
第四节 其他运输方式的货物保险 473
一、航空运输货物保险 473
二、陆上运输货物保险 474
复习思考题 475
第十七章 国际贸易货款结算 477
第一节 国际贸易结算工具 477
一、国际贸易结算的发展 478
二、汇票(Bill of Exchange,Draft) 479
三、本票(Promissory Notes) 484
四、支票(Cheque or Check) 485
第二节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 487
一、汇付(Remittance) 487
二、托收(collection) 490
三、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 494
第三节 各种支付方式的选择 499
一、影响结算方式选择的因素 499
二、主要结算方式的比较 500
三、结算方式的综合运用 500
四、《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501
复习思考题 502
第十八章 商品的检验、索赔、不可
抗力与仲裁 504
第一节 商品检验 504
一、商品检验的必要性 505
二、商品检验的机构及其职责 505
三、商品检验的基本程序 506
四、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508
第二节 索赔 510
一、索赔的含义 510
二、关于违约的不同解释 511
三、索赔条款 511
四、索赔与理赔的注意事项 512
第三节 不可抗力 514
一、不可抗力的含义与分类 514
二、不可抗力的合同条款 514
三、订立和理解不可抗力条款时的
注意事项 515
第四节 仲裁 518
一、仲裁的含义 518
二、仲裁协议的形式与作用 518
三、仲裁条款 519
复习思考题 520
第十九章 国际贸易方式与贸易流程 521
第一节 国际贸易方式 521
一、包销(Exclusive Sales) 522
二、代理(Agency) 522
三、寄售(Consignment) 523
四、展卖(Sales on Fair or
Exhibition) 524
五、拍卖(Auction) 525
六、招标与投标(Invitation to Tender
& Submission of Tender) 526
七、期货贸易(Futures Transaction) 527
八、对销贸易(Counter Trade) 530
九、加工贸易(Counter Trade) 532
十、租赁贸易(Counter Trade) 533
第二节 国际商品贸易的基本流程 535
一、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 535
二、进口贸易的基本流程 547
复习思考题 550
参考文献 551
第2版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相互融合的特征更加突出。此外,随着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深入推进,以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与东亚、南亚、非洲等地的经贸合作与相互发展进一步驶入了快车道。这些新的形势和变化都给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迎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与时俱进地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高等教育适应新现实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
本书第1版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专业立体化教材,自2011年6月出版至今已有五年多时间了,受到众多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被用作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的课堂教学指定教材。此外,还受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实践或相关管理工作的企业界人士的青睐。经过五年多的教学实践,作者认为有必要对本教材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
本次修订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体例和内容,主要的修订如下:一是对原书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完善,尽可能地吸收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二是对原书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更正,并对一些案例资料进行了更新。
本书由河南理工大学的王丽萍、李创编著,其中第一章至第十七章由王丽萍负责撰写,第十八章至第十九章由李创负责撰写。
本书的修订工作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及水平有限,本书难免还存在很多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专家批评指正。
编 者
第一章 导 论
【本章导读】
本章主要是向读者介绍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常用统计指标、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使读者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内容和章节结构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 掌握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
* 掌握国际贸易常用的统计指标。
* 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 明确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学习方法。
【关键概念】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进口/出口贸易(Import/Export
Trade)
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 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
转口贸易(Transit Trade) 总贸易(General
Trade)
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 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国际贸易条件(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对外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国家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之间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国际贸易的范围十分广泛,类别相当繁多,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一、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划分
按国际贸易过程中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以划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甲国向乙国运送商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须经过第三国,即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是就每笔交易的双方而言,对于卖方而言,即为出口贸易;对于买方而言,即为进口贸易。此外,输入本国的商品再输出时,成为复出口;输出国外的商品再输入本国时,称为复进口。
二、按商品的形态划分
按贸易商品的形态,国际贸易可以划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也称之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指有实物形态的商品的进出口,或称”有形商品贸易”抑或简称”货物贸易”(Goods Trade)。例如,机器、设备、家具等都是有实物形态的商品,均具有可触摸、可看见的、外在的物理特性,这些商品的进出口即称为有形贸易。
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就是指有形贸易。海关对进出口的监管和征税措施也是针对这类贸易而言的。现在报刊上发布某国对外贸易增长多少或下降多少,如果没有其他特别的说明,通常就是相对这类有形贸易而言的。
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指没有实物形态的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又称”无形商品贸易”,主要是指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如专利使用权的转让、旅游、金融保险企业跨国提供服务等都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商品,这种贸易的标的不是物质产品,它们不具有可看见和可触摸的外在物理特性,其进出口称为无形贸易。
各国海关统计通常不包括服务贸易,而且对这类贸易的统计数据也不那么精确。不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这类服务在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因此,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之后,把国际服务贸易也纳入其管辖范围之中。表1-1是2013-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情况。
表1-1 2013-2014年世界主要国家服务贸易出口情况
有形商品的进出口必须经过海关办理相应手续,从而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是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无形贸易虽然也是构成国际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其不经过海关,通常不显示在贸易统计中,而是显示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三、按有无第三者参加划分
按有无第三者参加,国际贸易可以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三种。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即货物生产国将货物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消费国直接进口生产国的货物,两国之间直接完成的贸易。贸易的出口国方面称为直接出口,进口国方面则称为直接进口。
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和转口贸易(Transit Trade):其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中的生产国称为间接出口国,消费国称为间接进口国,而第三国则为转口贸易国,第三国所从事的就是转口贸易,即转口贸易是指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是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将货物转手进行的贸易方式,故又叫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 Trade)。例如,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后的伊拉克有一些商机,但是风险也很大。我国有些企业在向伊拉克出口商品时,大多是先把商品卖给伊拉克的周边国家,再由伊拉克的周边国家转口到伊拉克。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地理、历史、政治或经济的因素,其所处的位置适于作为货物的销售中心。这些国家(或地区)输入大量货物,除了部分供本国或本地区消费外,又再出口到邻近国家和地区,例如,中国香港、新加坡、伦敦、鹿特丹等都是国际著名的国际贸易中转地,拥有数量很大的转口贸易。它们通过转口贸易除了可以得到可观的转口利润和仓储、运输、装卸、税收等收入外,同时也推动了当地金融、交通、电信等行业的发展。
转口贸易又可以分为直接转口贸易和间接转口贸易,前者是指商品虽然直接从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转口商人参与了商品的交易过程,转口商人分别与生产国的出口商和消费国的进口商订立买卖合同;后者是指商品由生产国输入转口国,再由转口国商人负责向消费国输出,故又称为再输出贸易。由此可见,直接转口贸易是指出口商通过中间商与进口商发生买卖关系,而后将货物直接从出口国运往进口国的贸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货物并未在第三国通关进出口,而中间商亦仅涉及交易单据的处理,这种单据处理贸易方式实际上是货物所有权的再出口。再出口贸易方式在转口贸易发展的初期较多发生。人们由于经验、通信设备等的缺少,转口贸易就通过两次货物的进出口来完成。随着转口贸易的发展,单据处理贸易的方式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货物在第三国通关进出口的繁杂手续,节省运费、保险费和手续费等费用,减少风险,还可缩短交货时间,有利于进口商抓住货物销售良机,从而实现较大的利润。因而,单据处理贸易方式逐渐取代再出口贸易方式,成为当今转口贸易的主要方式。
根据货物是否在中转地加工,转口贸易还可以分为纯粹转口贸易和加工转口贸易两种。所谓纯粹转口贸易,是指中转的第三国的中间商对进口的货物未经加工再出口。当然,中间商可以将进口货物在当地保税仓库进行分级、混装、加包装、贴标签等。这些活动并未改变原进口货物的形态、性质,结构或效用等,所以不属于加工的范围。加工转口贸易是指货物通关输入中转国,经加工增值后再输往进口国的贸易方式。货物经过某种程度的加工,使加工后的货物与原来未经加工的货物在形态、性质、结构或效用上发生某些变化,通过这种贸易方式不仅可以获得转口利润,还可以获取加工利润。加工转口贸易要求中转地有大量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好,并有保税仓库或保税区等,这样才能使商品加工成本低,具有国际竞争力。加工转口贸易可以对整批货物进行加工、装配等,也可以是从国外采购某些零部件,与原有的设备配套装配成大型设备出口。
四、按运输方式划分
按运输方式,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 海运贸易(Trade by Seaway)
利用海运运输工具运输货物的贸易,其运输工具主要是各种船舶,这是当前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目前,海运量占国际货物运输总量的80%~90%。
海运是拉动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据我国交通运输部统计,目前我国海运企业共有240余家,海运船队总运力规模为1.42亿载重吨,占全球海运总运力份额约8%。到2013年年底,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1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也达到1.76亿标准箱。目前,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达亿吨的大港已经有30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百万标准箱的有22个。
2. 陆运贸易(Trade by
Roadway)
利用陆路运输工具运输货物的贸易,其运输工具主要是火车、卡车等,主要发生在国土相连的国家之间。如铁路运输,不仅载运量大,连续性强,行驶速度较高,而且运费比较低,运行一般不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公路运输虽载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但机动灵活性较大,连续性较强。
3. 空运贸易(Trade by Airway)
采用航空方式运输货物的贸易,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不受地方地形条件限制、能进行长距离运输等优点,但也存在载运量小、运输成本高、易受气候条件影响等缺点。因此,这种方式适用于贵重或数量小抑或时间性强的商品,如鲜活食品、贵重物品和紧急用品等。
4. 邮购贸易(Trade by Mail
Order)
通过邮政包裹的方式寄送的国际贸易,邮政运输虽然简便,但运费高、运量小也是其明显的缺点。因此,邮政运输一般适于样品传递和数量较少的个体购买。
5. 多式联运贸易
又称国际联合运输(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是指海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相结合运送货物的贸易行为,一般以集装箱运输为基础。国际物流的迅猛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这种方式的贸易。
中港网发布的2014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吞吐量统计排名表显示,2014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排行榜中,包括香港港在内的中国港口共包揽七席,余下的第二、第六、第九名分别由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阿联酋迪拜港摘得。前十大港口中,中国港口”军团”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所占比重为68.6%,与2013年68.7%的水平基本持平。2014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序依次为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香港港、宁波-舟山港、釜山港、青岛港、广州港、迪拜港、天津港。
总之,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需注意相互补充与共同协作。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通常需要考虑运输物品本身的特性、运期的长短、运输成本、运输距离、运输的批量以及客户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五、按统计边界划分
按统计边界或统计体系的不同,国际贸易可以分为总贸易体系和专门贸易体系两种。
总贸易(General Trade):在对外贸易统计时,若以国境为界,凡进入国境的商品均算作进口,离开国境的商品算作出口,则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便为该国的总贸易。
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若以关境为界,凡进入关境的商品算作进口,运出关境的商品算作出口,则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额之和便为该国的专门贸易。
一国的国境与关境在下列情况中可能会存在不一致的现象,譬如,一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等免税区域,则该国的关境就小于国境;如果一国与若干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那么该国的关境就大于国境。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分别按照总贸易与专门贸易进行统计的一国贸易额就会出现差异。例如,我国一家公司将从日本进口的空调压缩机存入青岛保税区的保税仓库内,不进入关境。按照总贸易体系,这些空调压缩机已经进入我国国境,故被计入我国的进口额中,但按照专门贸易体系,它们虽然已进入我国国境但未进入我国关境,故不计入进口额。
在世界贸易中,有的国家采用总贸易体系统计对外贸易,如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有的国家采用专门贸易体系统计对外贸易,如意大利、法国等。美国采用专门贸易与总贸易两种体系分别统计其对外贸易,我国则采用总贸易体系统计对外贸易。
六、按结算方式划分
从结算方式来看,国际贸易可以分为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两种。
现汇贸易(Cash-Liquidation Trade):又称自由结汇贸易,是用国际货币进行商品或劳务价款结算的一种贸易方式。常用的国际货币有美元、英镑、马克、法郎、日元、欧元等。也就是说,如果国际贸易是采用可自由兑换货币来结算,就称为现汇贸易。现在国际贸易中主要采用该种结算方法,是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贸易方式。采用该种贸易方式,买卖双方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议价,按国际贸易惯例议定具体交易条件,交货完毕以后,买方按双方商定的国际货币付款。现汇贸易通常不用现金支付,价款结算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证支付,即卖方在货物发运以前要以收到对方通过银行开出的符合合同规定要求的信用证或保函为前提,银行起中间保证作用。另一种是无证支付,即无须金融机构从中作保,交易完全凭双方的信用,价款结算虽然也通过银行,但银行只是受委托,代表有关交易方面办理货款支付。不论是有证支付还是无证支付,在办理货款结算时,都必须凭规定的装运单证。在支付时间上可以有预付、即付和延付三种。中国对西方国家及对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的贸易,主要采用现汇贸易,有时也适当采用其他收汇和付汇方式。
易货贸易(Barter Trade):指有时候,贸易双方缺少可自由兑换货币,可以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结算,即双方交换的商品经过计价以后,不以货币为媒介,直接用等值的不同商品互相交换。易货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易货,又称为一般易货。这种直接易货形式往往要求进口和出口同时成交,一笔交易一般只签订一个包括双方交付相互抵偿货物的合同,而且不涉及第三方,是最普遍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易货形式。在国际贸易业务中,由于存在既要保持进出口同时进行又要运输货物的实际问题,直接易货又产生了一些变通的做法,最常见的即为通过对开信用证的方式进行易货贸易,即交易双方先签订换货合同,双方商定彼此承诺在一定时间购买对方一定数量的货物,各自出口的商品按约定的货币计价,总金额一致或基本一致,货款通过开立对开信用证的方式进行结算。另一种是综合易货,这种方式多用于两国之间根据记账或支付(清算)协定而进行的交易。由两国政府根据签订的支付协定,在双方银行互设账户,双方政府各自提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提供给对方的商品种类、进出口金额基本相等,经双方协商同意后签订易货协定书,然后根据协定书的有关规定,由各自的对外贸易专业公司签订具体的进出口合同,分别交货。商品出口后,由双方银行凭装运单证进行结汇并在对方国家在本行开立的账户进行记账,然后由银行按约定的期限结算。
政府间的易货贸易需要签订贸易协定和支付协定,故又称为协定贸易。补偿贸易则是民间的易货贸易。实践中,也有把现汇贸易和易货贸易结合起来使用的情况。譬如,一家中国企业A向埃及企业B提供200节铁路车厢,双方商定以美元支付50%的货款,另50%货款以埃及C企业生产的250辆小轿车进行易货。A委托一家专门从事经营汽车业务的中国企业D从C进口小轿车并负责销售,以人民币向A支付货款。这一交易过程可描述为:A→B→C→D→A。这种交易模式属于扩大形式的跨国界的物物交换。易货品的选择和价值实现需要借助第三方、第四方甚至需要第五方的参与才能完成。其特点是:交易环节多,交易费用大,交货时间、收回货款的间隔期、货物的品质等方面的风险难以控制。
同现汇贸易相比,易货贸易可以缓解进口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计划经济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很多贸易都是采用易货这种方式进行。尽管国际金融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被广泛运用,但易货贸易这种古老的贸易方式仍能得以新生,甚至在某些国家不断盛行,这与一国的经济形势、外汇管理体制、经济结构特点及政府实施”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
【阅读材料】
云南启动”鲜花换水果”项目
新华网云南频道2010年1月26日电(范超)云南省商务厅提供的消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相互间通达条件的改善,云南省与泰国”以货易货”内容正不断拓展,在”蔬菜换石油”项目的基础上,从2010年1月1日起,云南省又启动了”鲜花换水果”项目。
据介绍,具体实施这一项目的昆明锦苑花卉公司于2010年计划与泰国开展贸易额1.5亿美元的花卉出口和热带水果进口的贸易活动。锦苑公司董事长曹大林介绍说:”我们争取每天出口25个柜,进口25个柜,25台车对开,在云南磨憨口岸换柜(磨憨口岸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境内,与老挝磨丁口岸接壤,是我国通向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和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每个柜货物重15吨,价值20万元人民币。出口的花卉品种主要是玫瑰、百合、康乃馨和非洲菊等。”
云南是中国鲜花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大的省份。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云南花卉出口到澳洲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数量有所下降。面对挑战,云南利用荷兰等鲜花主产区对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出口量减少的机遇,积极开发东盟市场。2009年1-11月,云南出口东盟的花卉占全省花卉总出口额的比重达67.3%,较2008年全年增加了35.1%,东盟10国已跃升为云南主要的花卉贸易伙伴和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
(资料来源:中华易货贸易网,http://www.iyihuo.cn)
第二节 国际贸易常用的统计指标
开展国际贸易之后,如何来衡量和评判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业绩,进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以便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这就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本节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对外贸易统计指标。
一、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国际贸易的金额,对外贸易量则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对外贸易额,使用对外贸易量可以对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进行比较。这里有以下三个概念需要掌握。
(1) 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比如1年)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一国的对外贸易包括了出口和进口,因此统计一国的对外贸易额时应把一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相加。
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商品的全部价值,成为进口贸易总额或简称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商品的全部价值,成为出口贸易总额或简称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相加即为进出口总额,也就是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额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可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以便国际比较的需要。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国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无形商品不报关,海关没有统计。
例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我国进出口总值为5097亿美元,到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 547.4亿美元,2007年再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 738.3亿美元,2008年达到25 61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4倍多。2002-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以年均25.9%的速度增长,7年进出口总值合计10.5万亿美元,占新中国成立60年来进出口总值的77%以上。
(2) 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总和,又称国际贸易值,是反映某一时期世界贸易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
对国际贸易而言,由于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因此,在统计国际贸易额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通常只把各国的出口额或进口额相加。而习惯上,在统计国际贸易额时常把各国的出口额相加,即等于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用FOB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之和。当然,国际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一样,都是以各个时期的现行价格计算的。如表1-2所示为2000-2012年世界一些国家货物进出口贸易额。
表1-2 2000-2012年世界一些国家货物进出口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3) 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准确反映国际贸易或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的一个指标。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对外贸易额,该数值就称为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
贸易量可以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以及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具体计算公式为
二、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用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状况。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反映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贸易逆差则反映了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1) 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我国也称其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或贸易盈余(Trade Surplus):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某种或某类商品的进口和出口比较的差额,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其差额就称为净出口额(Net Export)。
(2)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我国也称其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贸易赤字(Trade Deficit),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某种或某类商品的进口和出口比较的差额,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其差额就称为净进口额(Net Import)。净出口额和净进口额是反映一国或某一产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3) 贸易平衡:是指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一般认为,贸易顺差可以推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所以各国无不追求贸易顺差。但是,大量的顺差往往会导致贸易纠纷,如日美汽车贸易大战等。因此,一国无论是长期处于贸易顺差还是长期处于贸易逆差都不是一件好事,追求国际收支平衡是世界各国的最高目标。
【知识点】
贸易顺差: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未达预期目标。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按美元计价,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4.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进口1.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出口2.3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
三、国际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条件(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又称为进口比价或交换比价,是表示出口一单位商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很显然,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越有利。贸易条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通常是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指数有以下四种:
(1) 净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计算方法为
其中,为出口价格指数,为进口价格指数。
例如: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2000年为基期是100,201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那么,这个国家2010年的净贸易条件指数为
这表明该国从2000年到2010年间,净贸易条件从2000年的100下降到2010年的86.36,2010年与2000年相比,贸易条件恶化了13.64。
(2) 收入贸易条件或购买力贸易条件指数:是在净贸易条件指数的基础上,把贸易量指数考虑进来,计算方法为
即,
其中,为出口数量指数。
例如: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2000年为基期是100,201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该国的出口数量指数从2000年的100提高到2010年的120,在这种情况下,该国2010年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为
说明该国尽管贸易条件恶化了,但由于出口量的上升,本身的出口能力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3.63,也就是收入贸易条件好转了。
(3)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贸易条件的变化,计算方法为
其中,为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例如: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2000年为基期是100,201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该国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100提高到2010年的130,则该国的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为
说明从2000-2010年期间,尽管贸易条件恶化了,但此期间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仅弥补了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且使前项因素贸易条件好转。它说明了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在贸易条件改善中的作用。
(4) 双因素贸易条件指数:双因素贸易条件指数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变化,计算方法为
其中,为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例如: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2000年为基期是100,201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该国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100提高到2010年的130,进口劳动生产率的指数从2000年的100提高到2010年的105,则双因素贸易条件为
说明如果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在同期内高于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则贸易条件仍会改善。
通过以上四种贸易条件指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①
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不一定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
②
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地降低商品贸易条件,还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大利益。
③
如果一国商品贸易条件下降的幅度超过了要素生产率上升的幅度,贸易利益就会减少。这时,随着贸易量的扩张,实际收入水平反而会下降,出现”贫困化增长”。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两难的选择:要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需要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以扩大市场,但这显然会使商品贸易条件恶化。而要保持比较有利的贸易条件,出口量又不容易增加,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进口对外汇的需求。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四、对外贸易结构
对外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是指各类商品贸易在一国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如货物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重,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重。该指标可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产业发展水平等。
贸易结构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贸易中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贸易结构。狭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情况,一般称为货物贸易结构。货物贸易结构又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和国际货物贸易结构。对外货物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Merchandise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的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的对外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其是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状况和工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国际货物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Merchandise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即用各类商品的贸易额在整个世界贸易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它反映了某一时期内国际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工业生产水平。
例如:从广义的贸易结构来看,2008年,美国服务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22%,而我国服务贸易额只占贸易总额的10.1%,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仅略高于菲律宾、印度尼亚和墨西哥。从狭义的贸易结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以加工制成品出口为主,加工制成品的出口额已占到出口总额的95%以上。在出口的加工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较大比重,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则处于劣势。2008年,家电、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额达5837.5亿美元,占总出口的41%;而光学、计量、医疗、精密仪器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总额为4156.1亿美元,占总出口的29%。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