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331386丛书名: 作家与城
编辑推荐
同系列图书:
《》
《》
《》
《》
《》
作家珀西·H·波恩顿,用一本书的时间挖掘史料,激扬文字,遍观伦敦千年,并铺开一张日益壮大的城市地图。
**次翻开《笔尖下的伦敦》1913年版纸页泛黄的扫描本时,看见的是一位野心勃勃作家的面孔。
阅读是与他对视的过程,编书一念划过时,虽有片刻惧意,却分明 已被其幻魅之眼牢牢攫获。
我在想,怎样的一种气质能够得上此书,岂不无过于互补、精妙的笔法,与交融、丰腴的思想?
而数名译者的合作,也许恰恰能联合史学与文学两路之人。
内容简介
如果说哪本书能将伦敦城魔幻般还原于我们面前,同时还让我们一睹各个历史时期英国文学大家的风采,那就非《笔尖下的伦敦》莫属了。芝加哥大学教授珀 西·H·波恩顿(1875–1946)深入挖掘了英语文化为人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和文学财富,不仅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而且带领人们遍观千年,从中世纪乔叟勾绘的城墙之下穿越到维多利亚的大都会之中。在他笔下,英国的文坛巨匠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和狄更斯等人,一下变得鲜活起来,仿佛随时会从书中走出,亲切地伴着我们一起,穿梭于千年伦敦城的大街小巷之中。正如约翰逊所言:当一个人厌倦了伦敦,他就也厌倦了生命;因为伦敦有着生命中所包含的一切。
目 录
目录
前言
I. 乔叟的伦敦
II. 莎士比亚的伦敦
III. 弥尔顿的伦敦
IV. 德莱顿的伦敦
V. 艾迪生的伦敦
VI. 约翰逊的伦敦
VII. 兰姆和拜伦的伦敦
VIII. 狄更斯的伦敦
IX. 维多利亚的伦敦
X. 当代伦敦
附录
前言
I. 乔叟的伦敦
II. 莎士比亚的伦敦
III. 弥尔顿的伦敦
IV. 德莱顿的伦敦
V. 艾迪生的伦敦
VI. 约翰逊的伦敦
VII. 兰姆和拜伦的伦敦
VIII. 狄更斯的伦敦
IX. 维多利亚的伦敦
X. 当代伦敦
附录
在线试读
在狄更斯对伦敦无休止的批判背后,是他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爱恋。大多数土生土长的大都市人都是这样——面对他们的城市,他们永远不能冷静的做出判断,他们会像一个男人迷恋上一个女人那样,丧失所有理智,用好的词汇来赞美他们的城市。有些人是英裔意大利派,离英格兰越远,爱英格兰就爱的越深。狄更斯可不是他们中的一员。狄更斯在创作《钟声》(The Chimes)的时候,在热那亚居住过一段时间,那时,他写道:“傍晚八点,请把我放在滑铁卢桥上,留下我自己随意漫步。我会一直走回家里,即使气喘吁吁,但仍归心似箭。我就是这样可悲又奇怪,并且不能安定下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