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7012786
关于爱情、梦想、工作、旅行以及人生中你想知道的几乎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继《我不愿平平淡淡将就》畅销之后,马叛再次书写励志短篇集《你为什么活得如此艰难》,微博百万粉丝大V@重口味女青年 《被你爱过才叫爱》作者@艾鹿薇 联袂推荐!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艰难的,没有谁能够真正轻松地活着。
那些看上去过得轻松愉快的人,都只不过是看上去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是,总是有一些人,他们过着我们羡慕的生活。
他们在面对我们所遇到的困难的时候不会被打垮。
辑 没有耐心读书学习,就没有耐心做任何事
追逐梦想和获取稳定回报冲突吗
发表一篇作品难不难
读书仅仅是为了稻粱谋吗
出了国就能改变一切吗
坚持自学的意义是什么
我为什么读哲学
待在学校里除了听课还可以干什么
书需要重复读吗
读私塾会遇到什么问题
为什么现在买不到好看的书了
第二辑 不要成为工作的奴隶,工作只是为了让人生变得更好
为什么创业总是容易失败
钱能够越攒越多吗
不要过早地透支你人生的无限可能
老板和你想的一样吗
提前退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毕业生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创业
没有梦想怎么办
行动力差怎么办
第三辑 爱是奉献,不是占有,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我喜欢的人不理解我怎么办
在什么样的年纪谈恋爱才不会失败
喜欢一个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的男朋友抠门吗
你喜欢的人已经有了对象怎么办
爱上一个坏人怎么办
为什么你追不到你喜欢的明星
如何理解那些深情付出的人
被前任纠缠了怎么办
第四辑 解决问题的是在路上的心态,而不是旅行本身
旅行可以冲淡一切烦恼吗
懂得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艳遇对人生有益吗
去年夏天我干了什么
从哪里出发的旅程远
我为什么喜欢看海
我为什么总是独自旅行
途中不仅有美景,还有意外
第五辑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能把目标定太大,更不能没有目标
如何获得快乐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自杀
我为什么追求特立独行
心情不好怎么办
当我感到焦虑时我在干什么
我们为什么活着
这个世界会好吗
被侵权了怎么办
被骗婚了怎么办
做偶像派还是实力派
被信赖的人玩弄了怎么办
第六辑 别光顾着学技能,情商的培养同样重要
为什么有的人没朋友
为什么有的人不想家
你的梦想为什么会被指责
你为什么活得如此艰难
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白日梦
情商是个什么东西
如何面对一个愤青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多重要
为什么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后记:做一个永远正确的人总是让人讨厌的
序:我为什么写杂文
这是我的第二本杂文集,用朋友的话说,是励志杂文集。
我原本是个写历史小说和爱情故事的小众作者,因为在由韩寒主编的《ONE一个》上回答了几个问题,被《读者》和《青年文摘》等杂志转载了,朋友就撺掇我写本杂文集,于是我就写了《我不愿平平淡淡将就》,没想到竟然畅销了,半年内加印了七次。这让我从小众文艺作者,一下子变成了大众励志作者。
当初会受朋友的撺掇,是因为他说,比起你在故事里塑造的主人公,我觉得你的经历更传奇。从街边闲混的退学少年,到国内一线作家,人生不断逆袭反转,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写这样真实的故事,一定会有很多人爱看的。
那本书后的畅销,印证了他的话是对的。我写爱情故事和历史小说,是因为我是个浪漫的人。但浪漫不会畅销,除了《陪伴是长情的告白》之外,很少有人知道我已经出版了二十多本小说,我不断地写,多就是维持着永远有小小的那么一群可爱的人看我的书罢了。
《我不愿平平淡淡将就》是一本理性的书,就像你接下来将要看到的这本书一样,都是一本讲道理的书。这样的书能受到欢迎,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浪漫的时代。比起罗曼蒂克的故事,大家更渴望看到一个人成功的过程。这同时也是一个没有耐心的时代,比起在故事里看虚构的充满暗喻的主人公的故事,大家更渴望你能够直白地说出你成功的诀窍。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难免会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来。就比如上一本书的出版,写得仓促,出得仓促,书中有很多想要完善的地方还没来得及完善,就已经呈现在大众面前了。
朋友是我好的读者,我在感谢他带给我一笔意外之财的同时,也向他抱怨了上本书出版的仓促。然而他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没有瑕疵的艺术品,就不算是艺术品。真正美好的艺术品,都是能够足以掩盖这些瑕疵的。
我深知那本书显然还不算是艺术品,但那本书受到了欢迎,这也间接说明了,它的魅力已经足以掩盖它的瑕疵,说明更多的人,跳过了瑕疵,只欣赏它美好的地方。
朋友劝我说,如果你对上一本的瑕疵耿耿于怀,不如再写一本新的,没有明显瑕疵的书。反正现在励志鸡汤书那么畅销,为什么不趁着成功更进一步呢。
首先我否认了朋友对我的书的定性,我承认我写的这两本讲道理的书都有些励志的成分在里面,但我否认这是鸡汤,或者说,否认这是大众认为的那种鸡汤。
可能是因为我在上本书里没有写清楚,导致很多人觉得我已经从小说作者沦落为鸡汤作者了。我倒不是在否认鸡汤作者存在的价值,我只是觉得,胜利是成功的人书写的。我现在能够坐在这里写这样一本书,只是因为我现在成功了。如果我失败了,那么就算我写,也没人看,当然也就不会畅销了。
而成功又是很难定义的。如果一个人的梦想就是过上平凡简单的生活,那么你怎么能说,他的平凡是失败呢?如果一个人的梦想是赚五千万,而他终赚到了五百万,那他算不算成功呢?
记得我年少的时候,有人曾做过一个判断,说我和另外一些新概念作文大赛出身的作家,都是“有着好资源却打了酱油的新星”。他们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同样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出来的,韩寒、郭敬明等人万众瞩目。而我和其他人,写了几篇文章之后就消失在大众视野了。后来反转,已经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而且即便是反转,我们这些人也再没有像韩寒那样成功了,我们只是走向了我们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说,我就是不喜欢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不喜欢活在别人的标准里。我就是我,我不想要做下一个韩寒。那么现在的我,就算是成功地兑现了我的话。
如果我说,我不想辜负读者的期待,不想辜负那些对我有信心的人,我要变得比韩寒更厉害。那么现在的我,算是还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甚至才刚刚上路吧。
所以成功只能从一个角度看,换个角度,可能是失败。比如说成功地拿下了项目,但透支了身体健康,那从身体的角度来看,就是失败的。
所以我是排斥成功学的,因为成功不等于快乐,成功也不是永恒的。一味地书写成功的鸡汤书是我厌恶的。我现在写的这类书,我认为只是我个人的杂文集,书写的只是我个人对万事万物的看法而已。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另一个朋友,或许是我也在做编辑的缘故,前阵子有人推荐她的稿子给我看。十年之前,我们曾经一起参加新概念,一起在当年畅销的《萌芽》杂志发表文章。十年之前,她是新概念一等奖,我是新概念二等奖。她被复旦中文系破格录取,我退学后只能靠给各类杂志投稿赚取一些生活费。
十年之后,我读她的文章,和十年之前,并没有任何变化。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过得太顺遂了,导致她在写作上一点进步也没有。
十年之中,我迫于生计压力,写完了就出版,出了近三十本书。十年之中,她靠着名校光环,衣食无忧荣耀满满,只写了两三本书,都发表在网上,而且差评居多。
作为编辑,我需要出版一些书来完成我的工作,但我还是毙掉了她的稿子。因为她虽然有才华,却毫无进步。十年之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毙掉过她的稿子。我在看她对自己文章的评价的时候,清晰地看到,她是知道她存在的问题的,结构的散乱,语言的不统一,思想上的偏激等等,她都知道,但她就是不愿意改。
为什么不愿意改?我只能理解为生活顺遂,有一群人惯着她。如果像我一样,不改就会饿死,我必然会改。
我也曾经有过知错不改的时候,还把错误当个性,后呢,除了浪费了我大量的青春时光之外,我一无所获。
这个朋友和我的经历,也说明了一件事情,就是道理很多人都懂,只是做到很难。我们也知道,很多成功的人,都是被逼的。陈胜吴广若不是要死了,就不会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励志的口号来造反。乡长刘邦要不是因为释放刑徒获了罪,也不会聚众起义。驿卒李自成要不是被解雇了又找不到好工作,也不会带头闹事。
历史上出身富贵之家,又做出牺牲自我,伤害自己所在阶级的事情的人虽然也有,但是太少了。大多数的人,都是被逼到不得不奋斗了,才只好去奋斗。所谓的毅力,一是对已经付出的努力的不甘心,二是残酷的环境逼得你没有别的路可选。
所以既然道理大家都懂,成功要受环境所迫。我为什么还要写讲道理的书,为什么这样的书还会畅销?我想除了有人天生有受虐倾向之外,是不是还有一些人,就是连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就是会稀里糊涂的做错事?
答案当然是“是”。这个答案,便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这本书里的内容,大都是以问题的形式书写的。我选择的问题,也都是读者在我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上问得多的问题。因为时间的关系,也许有些不同的问题,我用同样的语言回答了两次,那只是因为我感到痛心疾首:这么简单的道理,我都说了两三遍了,为什么你就是不懂呢?
不懂就去做,怎能不失败呢?
我会在接下来的篇章中具体讲“知行合一”的问题,明白道理就是“知”,去做就是“行”。也许已经有许多人觉得自己“知”了,只不过是差了“行”。那就不用继续看我写的这类讲道理的书了,如果你很清楚自己在“知”上面还有所欠缺,那不妨继续看下去。
当然,也不排除很多人以为自己已经“知”了,但其实是一知半解。这类人如果能够抛弃过去的知识和成见,应该也能从这本书里收获一些知识。
是为序。
与马叛认识很多年了,因为是同类人,自然就很容易变得非常熟稔了。我俩都是作者,两个人在一起时的话题却从不提创作,更多的是劝对方多保重身体。我们都是生过病的人,也曾同时经历过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如今的我们依旧阳光无敌,生活越艰难才更需要我们以微笑迎上去。相信,你需要的勇气,这本书一定会给你。
——艾鹿薇(热门情感作家,出版有畅销书《被你爱过才叫爱》)
马叛在我眼里是一个作家,著书若干,高产高质;也是一个浪子,花红柳绿,江河湖海,都无法将他囚住;更是一个普通人,孝顺朴实,平和亲切,一如尘世间其他的平凡男子。他活在生活中,因生活而鲜活。打开他的书,便是人生。
——姚瑶(微博高赞犀利博主@重口味女青年,出版有《你好,请问几点打烊》)
辑 没有耐心读书学习,就没有耐心做任何事
追逐梦想和获取稳定回报冲突吗?
自从出版了《我不愿平平淡淡将就》之后,我就收到了大量的读者私信,其中有一个读者的私信比较有代表性。我也是在看了她的来信后,脑海里弹出了这句话——你为什么活得如此艰难。
她这样对我说道:“一直很羡慕您的生活,既自由,又能保证温饱,还能用文字给人带来力量。而我呢,几乎上学的每一天都是很矛盾的。上学期我想专心写点东西,憧憬着能够成为像您一样的人。事实又怎样呢?我没做到。我除了会伤春悲秋外,其他的简直就是一无是处。我的决心不够坚定,自己也不够努力,内心不够平静。我是学习语言的,我的专业水平本来是好的,但是我的不作为导致了别人的水平超越了我,这让我觉得不开心。于是我就想自己既然不能全心全意写东西,还是先增强自己的专业实力比较好。我要练习日语听力,口语,看笔译,看原文文学,还要把老师留的东西完成,还要考英语……一天时间感觉根本就不够用,光听力就有新闻和平常生活用语,有时候感觉自己脑袋就要炸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想写作,也根本没心思了。
“有时候我会想我该不该放下这一切,可思虑再三,我还是没办法放下。我不是个聪明人,又面临毕业,我没能力做那么多事。人生苦短,我不想把时间全部用在压榨自己上。这样的我很郁结。当我踏上一条学霸的路,我知道我与自由也许无缘了。体制内的工作会不断压榨我,也许像你们艺术家那样的生活才称得上是生活,而对我们来说那不过就是一种奢望。
“有时候觉着自己活得真可悲,上学这么痛苦还得继续上,花着许多钱在这儿活受罪。和不喜欢的人一起住,上根本没什么意义的课。做不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也没勇气放下一切,单是父母这一关就过不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你书里说的那种勇敢的人,就如同可悲的我自己。我觉得我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我不能没有一点责任担当。
“追逐梦想和获得稳定回报是有冲突的。毕竟这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我一个,我的父母为我挡风挡雨,无论我多么想过自己想过的那种生活,我都不得不考虑到他们。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无奈。由此我想到了《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比较,为追求艺术而放下了一切。”
初我认为她可能只是把我当个树洞,就算我帮她解了惑,她也不会听我的劝说的,因为道理她都明白。她把那些告诉了我,只是希望有一个人见证她曾经迷茫过,挣扎过,后妥协了。在日后回忆往事的时候,她看到这些留言,会想起曾经年少的青春,然后继续一成不变死气沉沉地生活。
但是当我看到《月亮和六便士》里那一句话的时候,我决定回一封长信给她,因为我发现,她只是个看似明白了许多道理的明白人,事实上却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
以下是我的回信:“你既然看过我的书,就应该知道,如果当初我听从了爸妈的话,继承了家业,后我不过就是个电器行老板罢了。那样的生活看似稳定,却断送了我更大的前程。
“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东西,首先不是紧紧抓着手里现有的东西,而是及时地舍弃手里的东西。骑驴就安心骑驴,别羡慕别人的马。找马就安心找马,别舍不得胯下的驴。骑驴找马看似保险,却得不到真爱。你不想舍弃你不喜欢的学业,你一边拥有着你现在的生活,一边又看不上你拥有的一切,终你肯定也得不到你梦想的生活。
“我不舍弃受父母庇护的安稳的生活,就不可能会成为作家。因为你自己也知道,不舍弃那些俗事,就没有时间来追求梦想。
“不光是我,读过关于鲁迅书籍的人应该知道,大文学家鲁迅家道中落之后,他的母亲给他包办婚姻,以借此拴住他。他当时若是不极力拒绝,怎么能得到他后来热爱的许广平。不光是爱情,在事业上,他若是不放弃学医,也不会成为大文豪。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放弃六便士,放弃安稳的生活,不意味着不喜欢安稳的生活。只不过放弃六便士是为了得到月亮,得到了月亮之后,想要多少便士都有了。
“宣扬六便士和月亮始终不可兼得的,都是失败者,都是弱者在给自己找的借口。成功的人,会让现实和梦想互补,失败的人,就会让现实和梦想抵触。
“在我追求梦想的时候,我的父亲也曾视我为仇敌,要和我断绝关系,因为我时常忤逆他,他是个固执的人,觉得我不听他的,我就是错的。
“后来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他和我的矛盾就消失了,因为他知道他是错的。我是他的儿子,我的荣耀也就是他的荣耀,我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在亲朋好友那里也有面子。
“古人云‘少时看父敬子,老来看子敬父’。你若没出息,你长大成人后,你的父亲就得不到尊重。那么他就等于白养你了,他也许不明白这个道理,你不能不明白。
“很多时候,人都是败给自己的惰性的,你看似做了很多事情,很忙碌,也很痛苦,其实你还是在你的舒适区内。你还能玩乐,说明你把你的生活应付得很好。在这个舒适区里,你不可能会进步的。当然,如果你离开了舒适区可能会伴随着风险,但风险总是伴随着机遇的。
“一定要牢记一句话:‘我们追求梦想,是为了更大的回报。’
“我看《月亮与六便士》的时候,不仅仅为主人公气魄所动容,同时我也看到了,写《月亮与六便士》的作者毛姆,终可是月亮与六便士都得到了。
“你和父母的分歧,主要是他们对你的估值和你不同。你觉得自己是无价之宝,要卖也可以卖一千万。但父母可能认为你只值一百万。如果按照年薪十万,活一百年的话来算。
“如果你不去证明一下,谁也无法知道你们双方的判断哪个是对的。你若失败了,你父母就是对的,成功了,你就是对的。
“几乎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无价之宝,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不管口头上多么谦虚的人,只要对父母不满,只要对现实生活不满,就一定是对自己期望过高。期望过高就会不开心,不想不开心就需要降低期望值。
“不想降低期望值,还要开心。那就勇敢地去证明你自己。如果没有勇气,那就多看书。书里都是和你一样失败的案例,看多了你就有自信了。不看书,只怨天尤人是改变不了现状的。钱钟书的老婆曾经说过,现在年轻人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读书太少,想的太多。
“你可能连我的书都没有通读一遍,通读一遍你就不会这么苦恼了。读一遍还苦恼那就读两遍吧(这一句是硬广。)
“当我们无力改变现状的时候,总是喜欢给自己找借口,说什么都是为了父母。事实上你又为父母做了什么呢,多只是听话和陪伴而已。父母如果只是要听话和陪伴的话,为什么不去养一条小狗。
“你看鲁迅当初忤逆了他的母亲,终却成为了一个城市一个民族的骄傲,他祖祖辈辈都因为他而感到骄傲。我也一样,曾经看轻我的人,现在都视我为知己好友,即便过去可能只是见过一两次面的点头之交。
“相同例子的,还有刘邦,他的父亲,觉得他种地不如他哥哥。后呢,整个天下的地都是他的了。他忤逆了父亲,但他的父亲后还会怪他吗,世人还会怪他吗?他分封了天下给他们刘家人,谁还会说他不孝?
“做人不能愚孝,能大孝就别小孝。能带父母走出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走出的那个小小的、狭隘的世界。就别陪伴他们留在那个世界。因为当你飞黄腾达的时候,你不仅可以孝顺父母,还替父母孝顺了他们的父母。
“而且我们还要弄清楚的是,你眼中的所谓的父母的爱,有时候仅仅是看不起而已。仅仅是因为路人觉得你值一百,父母觉得你值一百万,你就觉得那是爱了。这样发展下去,有人觉得你值两百万,你就会把自己嫁了,而且你还觉得那是爱。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真正爱你的只有你自己,剩下的所有人,都只是相对爱你。相对于别的人而言,父母更爱你罢了。
“我们不能拿任何人做借口。当我们说,我是因为你爱我,我舍不得你的爱才没有做我想要的事情的时候;当我们说,我是因为我爱你,舍不得你才没有去奋斗的时候,不妨仔细想一想,谁能够阻拦你追求梦想?你要是真的去追,而不是假装试探,谁拦得住你。
“你大可以放心地去追求梦想,不必担心失去亲人的爱。等你成功了,不光你的亲人爱你,全世界的人都会爱你的。你不去做,仅仅是因为你没有勇气,害怕失败罢了。
“我刚离开家的时候,也曾害怕过失败。那时候我对自己说,我要用十年时间,实现我的梦想,如果不能实现,我就回家,听爸妈的话,做一个电器行老板,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
“等我出去,真正用了十年,也没有实现梦想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你已经付出了那么多,你甘心回去吗?你再坚持一下,也许就成功了。然后,我就真的成功了。
“所以任何有梦想的人,都不妨给自己一个时间,不想跟爸妈闹矛盾的话,就跟爸妈说明。三年也好,五年也好,你去做,真正爱你的人就会支持你的。不支持你,就说明他们心里其实并不爱够你,他们只是口头上爱你罢了。
“如果三年五年后,你没有成功,也不用后悔。起码你去做了,你尝试过改变自己的命运,你尝试过证明自己值一千万。
“后你发现自己真的如爸妈所说,只值一百万,那也没什么可丢脸的,那也没有浪费时间。因为经历了这个过程,你就不会再纠结了,就不会再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了,就可以接受平淡的日子,就可以从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平淡的美好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