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304549
杨镰,辽宁辽阳人。197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1968年作为北京知青,到新疆军马场劳动。1981年被中国社科院录取,现为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千古之谜》、《青春只有一次》、《生死西行》,长篇纪实文学《荒漠独行》、《*后的罗布人》、《黑戈壁》、《云游塔里木》等。中篇小说集《走向地平线》1983年获《当代》中篇小说奖,《*后的罗布人》1998年获《当代》报告文学奖。《在书山与瀚海之间》是杨镰个人读书、治学研究以及人生经历的真实记录和全面总结,蕴含了丰富的治学经验和人生智慧。
《在书山与瀚海之间》是“东方学人自述”丛书之一。作者杨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兼具元代文学研究专家、西域探险家和作家等多重身份。《在书山与瀚海之间》是其个人读书、治学研究以及人生经历的真实记录和全面总结,蕴含了丰富的治学经验和人生智慧。
杨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多部关于西部实地考察的专题著作,是目前国内为数极少的以“非虚构文学”方式写作的学者型作家,1998年出版的《最后的罗布人》,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据其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广电总局专题片年度一等奖,成为“非虚构文学”中的代表作品,新作《黑戈壁》延承作者一贯的写作方式,是一部纪实与历史考察相结合的长篇叙事作品。作者以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黑戈壁和活跃在黑戈壁上的“黑喇嘛”为中心,探察实地,追索史料,再现了20世纪前期的西域风云及活跃在这个历史时段上的数位传奇人物,从1968年在与黑戈壁相邻的新疆伊吾军马场做“牧马人”起,作者就和“黑喇嘛”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余年间,围绕黑戈壁和”黑喇嘛”,经过多次考察,终于在2003年找到了”黑喇嘛”的巢穴。《黑戈壁》首次披露并完整解析了“黑喇嘛”,为这个曾经长期影响西部地缘政治的神秘历史人物画上了句号。
2008年春。乌鲁木齐市南门。这天晚上,因为我来到乌鲁木齐,当年的军马场知青有个聚会。正逢聚会结束,作家程万里来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住处。我回答:马上就到。我住宿的招待所门前,停着一辆越野车。程万里与一个朋友在等我,上了车,程万里介绍朋友:他是新疆著名的话剧演员,录制了一个新节目,想请你听听。在车里刚坐稳,车载录音机传来富有磁性的、年轻的声音:1968年3月,有个北京人大附中“毕业”的青年,即将去新疆哈密位于天山北麓的军马场“接受再教育”。到海淀街道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北京的手续,民警一愣。“哈密?哈密在哪儿?”谁也回答不了他的问题。他摇摇头。“我这章子一落,再回来就难于上青天了!”办完手续,刚刚从学生变成“知青”,他就后悔了——这个青年就是我!这是演员朋友就我的经历,精心制作的一部广播节日。真巧了,那正逢我们到新疆哈密的军马场“接受再教育”四十年的日子。这段身临其境般的录音,带着我跨越了岁月阻断,重返青春。关于早年的生活,我的记忆“库存”不多。1947年,我出生于上海,不久,随父母迁居香港。1949年春,全家乘船从香港来到刚刚解放的北京,同船的主要是著名的文化人。父亲杨晦被安排在母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书,母亲姚冬就职于北京第三女子中学(女三中)教历史。一开始我们家住在北池子,离北大红楼不远。那个时期,解放的北京齐心向上、百废待举的民情民心,我终生难忘。父亲是20世纪同龄人,他以北京大学在校生的身份,直接参加了五四运动。1899年,父亲出生于辽宁辽阳一户没有文化背景的世代农家,读过几年私塾,后来在县城的邮局当学徒。那正是辛亥革命后现代思潮启蒙并波及四裔的时期。当时县城邮局就是穷乡僻壤与都市新思潮的接触点。父亲边当学徒,边得便读了《新青年》这类传播民主、进步精神的报刊,在远离文化中心北京的辽阳呼吸领略到时代潮流。1917年,一个下野的东北军阀提出,凡考上大学的辽阳籍学生,由他提供奖学金。于是父亲就来到北京报考北京大学。由蔡元培做校长的北京大学是当时青年们景仰的最高学府。特殊机遇使一个外语几乎交了白卷,而作文成绩优异的小县青年,成了北大的学生(当时入学只考外语、作文这两门)。而正是五四运动前的现代精神的普及、五四期间青年们对民主、科学的追求,才使父亲找到了在生活中的位置。 ……1981年,我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录取。听到这个消息,父亲曾提到:“五四”火烧的赵家楼,就在“学部”(即社会科学院)附近。当时游行的学生到了那儿,一见曹汝霖宅门紧闭,群情激昂,他的个子小,同学们就扶着他踏上一个魁梧学生的肩头,翻身进入大院。我5岁时,新中国的“院系调整”将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而为一。我已经熟悉北池子附近的环境,别说景山、故宫,就是北海也知道路径,却不得不离开城里,搬到海淀中关村,住在北大校园东门外的燕东园。从此,成府街、蒋家胡同、未名湖、水塔、临湖轩、岛亭、东操场、大礼堂……就成为我生活的新内容。燕东园与燕南园、中关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都是北大的教师宿舍。我们家的邻居大多是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我熟悉的,主要是有与我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的家庭与家长。而我,北京大学幼儿园、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从刚刚会说话、会走路,从来到北京,我的履历就与北京大学密不可分。关于燕东园,有这样几则轶事: 一、周汝昌先生的《红楼梦》研究,披露出“脂批”有一段文字涉及“刚丙庙”。我家搬进燕东园时,这个小庙——刚丙庙在燕东园南墙之外几十步远。只要去五道口商业区,就得路过,当时庙里还有住寺的僧人。纯粹是新鲜,借上下学之便我们多次溜到庙里与僧人打听“刚丙”是谁?据说是一个满族将军,随乾隆下江南时(生殖器)受伤,便在此建庙居住养伤。我还记得,在寺院之中的佛像背后有一个大漏,僧人说是战乱期问被盗贼挖开的,因为传说佛像腹心位置珍藏有金银珠宝,或说佛像的心是真金铸成。后来在新疆,这个说法得到多方证实。当听说刚丙庙与《红楼梦》有关时,我曾在课堂上偷偷看《红楼梦》,老师没收了我私下放在书包里的书。就在这之前,为修建物理大楼,刚丙庙被拆除干净。二、北大附小几经搬迁,最终落地在燕东园的南方与东方,与燕东园为邻。这个地方原来叫做“王家花园”,是清代某王姓家族宅院附属的园林与墓地。在改建小学前后,我们常去那里玩,简直是一个幽静花园。其中的房屋雅致整洁,为古木掩映,完全是古典格局。院子外有一片古坟,为修理上体育课的跑道,竟挖出古董(戒指、手镯一类)。一次正上课,来了一群百姓,说是坟主,老师立即宣布“下课”,放了我们。许多年之后,在附小校园散步时,我意外发现“王家花园”遗留的古木之中,竟然有百岁红柳。那时我已经从新疆返回北京,在社科院从事研究,原本只生长在西部荒漠戈壁的红柳在北大附小校园里竟生意盎然,红柳花在阳光之下怒放,使我感到震惊。红柳不是中原固有的植物,而且这些如同龙飞凤舞的红柳,肯定有一个世纪以上的生长期,绝不会是解放前后移植的。也就是说,这“王家花园”原来的主人(清代的所有者),一定与新疆有某种联系。我曾“排查”了新疆建省以来的王姓官员,一度以为应该与新疆巡抚王树楠有关。但这只是推测。不管怎么说,这丛丛生命力旺盛的红柳,提前将北大附小、北大燕东园,与遥远的新疆戈壁荒漠结系起来。P2-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