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07942
留英博士汤亚舟,成功的海外创业者和连续创业者。本书是他在英国以及在中国创业的经验总结,从大量真实创业者案例中学习树立品牌、精细运营之道,90后奋斗青年、运营新手、运营团队、创业团队的智慧读本。
1
CHAPER
章 运营的本质
一、什么是运营 /006
(一)运营的定义 /006
(二)开阔的职场通道 /009
二、做运营,质疑是步 /010
三、运营人能掌控自己的未来吗 /012
四、找到运营的驱动力 /013
五、培养创新意识 /016
2
CHAPER
第二章 用户思维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一、中产阶级的崛起 /019
二、社群经济的崛起 /021
三、用户体验为王的时代 /025
四、消费升级让零售店巨变 /026
五、我们需要更多的客户经理 /029
六、品牌运营的策略 /030
(一)品牌运营比想象中复杂 /031
(二)用户才是品牌的真正拥有者 /034
(三)如何清晰地定位品牌 /036
(四)时间窗口的重要性 /038
(五)品牌比流量重要 /039
七、品牌如何讲故事 /041
(一)什么是品牌故事 /041
(二)好故事让运营事半功倍 /042
(三)几种常见的品牌故事塑造方式 /043
(四)关键的引爆点和助推器 /044
3
CHAPER
第三章 有穿透力的内容
一、什么是内容运营 /047
二、内容运营实施细则 /050
(一)内容的定位 /050
(二)如何对内容定位 /052
三、内容栏目化 /057
(一)内容二次加工 /057
(二)好标题赚足眼球 /058
(三)自媒体人离不开好内容 /063
(四)文案策划要深谙用户心理 /065
(五)越来越多的内容源 /067
(六)内容的PR(Public Relations,媒体公关)输出 /074
(七)内容互动传播 /075
(八)内容整合传播 /075
四、内容运营和品牌赞助为何失效 /083
五、众创文化的崛起 /084
4
CHAPER
第四章 如何从零搭建和运营社群
一、什么是社群 /086
二、社群的进化 /086
(一)从人性的角度看社群进化 /086
(二)从市场主体的维度来看社群发展 /088
(三)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维度看社群未来 /089
(四)从产业升级的维度看社群本质 /091
(五)从社会发展的维度来看社群属性 /092
(六)从企业转型升级的维度来看社群功能 /094
三、设计社群 /096
(一)明确社群使命 /096
(二)设计社群仪式 /098
(三)提供反馈机制 /101
(四)群友紧密互动 /102
5
CHAPER
第五章 新媒体成运营主阵地
一、一般的新媒体平台只能间接盈利 /111
二、新媒体营销是运营中的重要尾部/113
三、从后台到文字介绍,不要忽视每个细节/116
四、必须思考如何利用分享功能 /118
五、切中人们基础的情感/121
六、新媒体不光只有微信、微博/123
七、找一些备选的新媒体平台/126
八、利用多个平台保持活跃度/128
(一)后微信时代的新媒体生存方式 /130
(二)构筑好新媒体平台网络 /133
6
CHAPER
第六章 活动运营的常规化
一、量化活动目标/136
二、策划方案千锤百炼 /137
(一)关联度 /137
(二)吸引力 /138
(三)执行力 /140
(四)传播力 /140
三、执行过程紧盯效果/141
四、复盘总结活动得失/143
五、八个有用的活动借势技巧/144
(一)活动借势节假日 /144
(二)活动借势热门事件 /151
(三)生成一份活动运营数据报告 /155
7
CHAPER
第七章 数据运营落地开花
一、实时分析需要关注的三大指标/163
(一)从异常的流量峰值中发现问题 /164
二、为什么要对用户进行情感需求分析/167
(一)情感是用户深层的需求 /168
(二)从微博上获取用户情感需求的初始信息 /170
(三)如何从用户的标签信息中获得情感洞察:
运用“心理投射”分析方法 /175
(四)让用户情感需求洞察成为可能:
Censydiam用户动机分析模型 /176
(五)结语 /204
三、为什么你的短信转化率总是那么低/205
(一)发送前准备 /206
(二)如何发送营销短信 /207
(三)发送后to do /208
四、用数据分析搞定新媒体运营的定位和内容初始化/211
(一)账号设定背景:做一个青春文学类的微信公众账号 /212
(二)获取目标人群的基本信息 /213
(三)目标人群的“画像”信息提取 /217
(四)获取粉丝的阅读偏好信息 /221
(五)公众号定位及内容规划的校准 /241
(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公众号数据 /242
(七)总结 /250
五、数据分析帮助用户流失挽回一线生机/250
(一)流失的分类 /250
(二)关于流失的定义 /251
(三)关于流失的分析 /251
后记
大城市正在悄悄对青年们关门 /255
越奋斗越窘迫 /257
代际战争 /258
青年人的新战场 /259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射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多?科恩
2008年,我独自踏上去往英国求学的飞机。在那儿,我见到了我的合伙人,一个大我10岁、有着爽朗笑容的女人,她是我剑桥的师姐,同时也是BBC的战地记者。
那时的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新科技带给这个世界的活力,于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创业这条迷人之路。在剑桥的那一年,每天都能遇见形形色色的人。装屌的游客,学舌的老外,搭讪的掮客,神叨的教授和捣蛋的学生。他们就像这里的教堂、夕阳和河流一样,构成了这座宁静小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和合伙人Grace在JBS创业中心结识。同为剑桥校友的她,当时带着自己的创业方案来与我们这帮学弟学妹们交流。她讲话直接,想到什么讲什么,不做作,学识也渊博,懂法语和西班牙语,看古典哲学,对艺术的嗅觉非常灵敏,典型的剑桥喂养出来的脾气。爱穿朋克装、化烟熏妆的她也能拍一手好照片,曾作为BBC特约摄影师参与拍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争夺南奥塞梯的战争。没多久,我成了她的合伙人。
我们在英国的项目以新媒体为发展基础,做街拍、影评、潮牌测评、办影展艺术展等。也有自己的买手店,涉猎庞杂,但中心点是为喜欢时尚、崇尚生活小格调的年轻人服务。合作商包括雀巢英国、Lush、Zopa、ThinCats、Top Shop、Superdry等英国本土品牌。公司于2015年初,卖给了英国卫报传媒集团。回国后,我也一直做着和创业相关的事情。
2016年,是创业者比较艰难的一年,很多身边的创业者朋友拿不到风投。移动互联网到了去年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大环境不好的现状下,很多人就只好被迫出局。我从他们眼中看到了彷徨和挣扎。大家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一个个绝顶聪明的脑袋,恐怕是遇到了世上不确定性因素的事情,所以才这么犯难。
就像孙中山先生曾引用一句外国成语时说的那样:“社会主义有五十七种,不知哪一种是真的”。创业也一样,可能有种种创法,并无特别的方法论。但正因如此,反而不知如何抉择。因为哪一条路都看似正确,但也都有可能是绝路。
与此同时,明知创业是高危事业,曾经甚嚣尘上的“创业论”“风口论”,也已经迅速冷却下来。我还是看到有很多人还是从四面八方循着光,从创业大门即将关闭的裂缝中闯了进来。这一拨人比起2015年以前的绝大部分创业者来说,有明显的不同。他们更加地沉稳睿智,身边的资源也更多,社会已经证明他们是成功的职场人士。但就是这样一批人,一反常态的是,放弃高薪而稳定的工作,选择在不明朗的时候杀了进来。
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就像校内网站创始人王兴所说“移动互联网已到了下半场”。创业也已经进入了下半场,原有的各种创业红利已经消失,创业对机会主义者关上了大门,剩下的机会属于这帮社会精英。
我更喜欢创业下半场。剔除浮躁和舆论风口,“创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走下神坛,才能避免被人口诛笔伐,才有拨开云雾,看到它真实和残酷性的一面。创业,总体来说是资本和人力总量在增加。但细分到行业和市场来说,它始终是一个零和游戏,是剩者为王、败者为寇,大鱼吃小鱼的竞技场,充分遵循二八法则。它并非儿戏,有着极高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搅局者们必须有远胜于已下场的角斗士的能力,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而绝大部分的创业者要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掉,这是生存法则决定了的,逃不掉。
但正是因为它的残酷性和不确定性,才让游戏本身变得更有乐趣。除了从不确定性中存活下来,我们还希望像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和中国的儒家学派一样,拥有后的决定权。我们的使命是顺化、主宰,甚至征服那些看不见的、不透明的和难以解释的新兴事物。
变革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从国家到个人,都在寻求改变。如同“世界不变的是变化”一样,这个社会要求你要去尝试,去开拓自己的眼界。胡雪岩曾说“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这话虽然有些成功学的味道,但一定程度上说明,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是要被这个时代淘汰的。
我问很多人创业的动机,答复大部分是“因生存而进入,因热爱而执着”等类似的句子。我问,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就顾着光喊口号了,也不去做深层思考,这是很危险的。这个世界不缺的就是口号,连“情怀”和“工匠精神”这么神圣的词都能走下神坛,到后一地鸡毛,闻之色变,就可想而知,这里面有多少人汗牛充栋,为赋新词强“创业”了。
首先要肯定的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市场了。鉴定它成熟的标准是,再没有草根能做起来一个平台型创业公司,这充分说明大流量已经枯竭。近的明星企业是魔拜自行车、逻辑思维、纷享销客、大疆、开始众筹、简书等,都非常垂直,聚焦于某一细分领域。
想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面做一个真正的开创者,简单的方法就是做与众不同的东西。如果跟随别人的套路去走,想做到极致并不容易。正如,很多人在做手机,只不过是彼此在一个渠道上竞争,打价格战,日益削薄彼此的利润罢了。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才是创业者应该带给这个世界的东西。
有一个法则叫一万小时法则,我觉得非常正确。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一万个小时的锻炼,这个其实也会决定你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举例,比如巴菲特,很多人都想学巴菲特,为什么先不从他的学习能力学起?巴菲特在1955年回到老家奥马哈那个小镇的时候,当时美国大概也只有三千多只股票,但是巴菲特把三千多只股票所有的财报全部都了解得一清二楚。甭管谁问他,他都能给你说出这只股财报的亮点和不足等各个方面,这也奠定了他能够快速地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互联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属于新兴行业。在互联网成为创业的主旋律下,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大军中来,成为这个朝阳产业中的一员。
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运营犹如人的心脏一般重要,这是一个全面驱动公司业务全速向前发展的光明职业。但在创业公司做运营绝不是件轻松活,品牌要从0开始建立,内容要从0开始规划填充,用户要从0开始培养,社群要从0开始冷启动,既无可复制的模式,也没有过多的推广资源和试错成本,这是对于运营人员的巨大挑战。预算不够,运营来补。互联网运营工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个极其“重”的过程。
狭路相逢“智”者胜,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本书通过解析互联网运营的本质,形成系统性的落地执行方法论,同时结合大量成功的案例,生动揭示各个行业低预算的创新、创业企业如何成功做运营的正确姿势。如果你打算成为一名互联网运营人员,或创业公司正在遭遇如何开展运营工作的困境,这本书会是你职场称心的工具。
汤亚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