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460432
一书说尽唐亡宋兴间百年乱世烽烟,十七位枭雄逐鹿中原
唐宋之间、五代十国之际,各路豪杰悉数登场,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大戏。
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全面性合一!
我国唐宋之间是历史上*为纷乱、*为黑暗的一段时期,同时这段历史也因太“乱”而少有人详细论述,因此大多数读者了解不多。此书的出版价值正是以生动的语言详细述说了这段历史,妙趣横生地展现。所叙史事,依据来自《资治通鉴》《唐书》《五代史》《宋史》《十国春秋》等二十余部古籍,因此也可以视作一本知识性读物。
本书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自唐朝末年至宋朝建立这百余年纷乱、黑暗的乱世中,即五代十国时期涌现出的各路豪杰,包括黄巢、朱温、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柴荣、李煜等南北方的著名人物,共计十七人,勾勒了这些乱世豪杰的人物特征和主要事迹,也精彩地描述了他们所在的社会背景下的生活现实。
私盐贩子黄巢,立志“满城尽带黄金甲”;乡间无赖朱温、独眼飞虎李克用,谁能成为*后的赢家;骁勇悍将石敬瑭,却因一己之私认贼作父;酒肉之徒郭威,终成血腥乱世里的一道曙光;一世豪杰柴荣,威震四方却难敌天命;问题少年杨行密,屡遇贵人以成大业;流浪儿童徐知诰,阴差阳错咸鱼翻身;风流才子李煜,误为人主以致亡国;一介武夫赵匡胤,以包容之心开创文治天下……
本书笔调生动、略带诙谐,在轻松趣味的行文中展现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书后的四个附录,简洁明了地总结出一些相关知识点,有助于读者把握。
Part 1 残唐篇
黄巢:压倒大唐的重量级稻草
非法世家
两条路线的斗争
招抚较量
闯五关,逛长安
当家方知柴米贵
来世再做枭雄
Part 2 北方篇
朱温VS李克用:既生瑜,何生亮
结梁之日
“上访”之路
谁与争锋
当李罕之遇上张全义
重整河山
武装竞赛
挟天子以令藩镇
别了,大唐!
李存勖:生子当如李亚子
河东出奇儿
血溅洛阳
鏖战魏博
后院起火
中原,我来了!
灭蜀引发的血案
李嗣源:逼出来的一代贤君
新朝新气象
内忧外患
皇嗣之争
石敬瑭:功难抵过,终负骂名
成败系于外援
石破天惊
儿皇帝的治国良方
怒火遍地
石重贵:愤青当国
知耻近乎勇
攘外未必能安内
骄狂必生祸端
刘知远&刘承祐:准备好了吗?
幸福来得太突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三藩之乱
朝政堪忧
郭威:雕青天子
几家欢乐几家愁
利在民,犹在国
柴荣:向天再借二十年
初露锋芒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下淮南
计划不如变化快
Part 3 南方篇
杨行密:十国人
乱世豪杰
地盘才是硬道理
内乱横生
杨渥的小时代
徐温&徐知诰:你的江山我做主
集权之路
江西大叛乱
花落谁家
遗产丰厚
谋朝篡位
秦淮风月
心存芥蒂
李璟&李煜:江山,还是情怀
才子与五鬼
灭闽之战
重蹈覆辙
才子乱政
亡国之音哀以思
Part 4 结局篇
赵匡胤:江山一统
从收地摊开始
孟昶的末路
收官之作
附一 五代十国政权列表
附二 五代十国时期年表(公元902—979年)
附三 五代十国世系表
附四 主要参考书目
楔 子
李漼的现实之殇
生活节奏如此之快,你是不是许久没有思考过人生?
宗教有很多种,信奉的神灵、恪守的戒律,可谓大相径庭,但都想要解决一个终极命题:人为什么活着?在这个问题上,各种宗教也都秉持一个理念:人生就是一场苦难之旅。
一个人要从苦难中得到解脱,就得有信仰,这是宗教的逻辑。可对于芸芸众生而言,这恍如虚幻的花朵,永不可及,因为我们身上背负着无形的枷锁,内心充满着无尽的欲望。
大唐的第十八任统治者——唐懿宗李漼,号称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但他的虔诚,绝不是恪守清规戒律、苦修而得道。恰恰相反,他是一位风流帝王,用晚唐诗人韦庄的诗句“咸通时代物情奢”“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形容他恰当不过了。
佛门清净,按理说是不会搭理这类人的,但东晋高僧释道安一语道破天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佛教兴亡,不过是统治者李漼的一句话而已。正是在李漼统治下,佛教继武则天时代之后,又迎来一次发展的高潮。佛像、佛寺、佛塔遍布天下,法会、道场、布施规模空前,大小书商也卯足了劲——各式各样的佛经典籍铺天盖地。
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李漼打算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迎佛骨活动。此议一出,群臣纷纷上疏劝阻,有人甚至把李漼的祖父唐宪宗李纯当作反面教材,说他当年就是为了迎佛骨而把自己送上黄泉路的。
忠言逆耳,众怒难犯,李漼虽然没有把上疏的大臣怎么着,但依然一意孤行,甚至也放出狠话:“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
从法门寺到京师长安,三百里的路程,车马昼夜不绝,金玉、锦绣、珠翠耗费无数。是年四月初八,禁军护送佛骨抵达长安,城外搭彩棚绵延数十里,李漼亲临安福门,顶礼膜拜。佛骨在宫中供奉三天之后,安放于安国崇化寺,成千上万的信众纷至沓来,一睹佛骨真容。更有甚者,还不惜点燃自己的手臂,抑或头顶燃香奉礼,以表虔诚。
三个月后,李漼实现了自己生见佛骨、死而无恨的诺言,在病榻上彻底解脱。《旧唐书》对此的评价是:“佛骨才入于应门,龙已泣于苍野,报应无必,斯其验欤!”说李漼咎由自取、报应不爽,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留。
距离唐懿宗李漼驾崩不足一年,一场声势浩大的风暴卷尘而起,史称黄巢起义。
大唐的丧钟,自此敲响。混乱的时代,拉开序幕。
Part 1
残唐篇
黄巢:压倒大唐的重量级稻草
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北宋)宋祁等《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中》
懿、僖当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相继;乾符之际,岁大旱蝗,民悉盗起,其乱遂不可复支,盖亦天人之会欤。
——(北宋)宋祁等《新唐书·卷九》
非法世家
黄巢(公元820—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生于盐商之家,父亲叫周宗旦。
周宗旦本姓黄,早年过继给了舅舅,改为周姓,长大之后自己又改了回来。黄家在曹州算不上望族,倒也不缺钱,主要的家业是做非法生意——倒腾私盐(“世鬻盐,富于货”)。
卖盐犯法,源于盐铁官营的制度。盐铁官营,顾名思义,盐和铁只能由政府经营,贾谊著名的《盐铁论》说的就是这事儿。这一制度始于汉武帝时期桑弘羊的改革,后来几经存废,其基本规律是:朝廷财政宽松时,政府放开市场,改为征税制;财政吃紧时,政府又收回来继续官营。唐朝初期,盐、铁实行征税制,经安史之乱,中央财政捉襟见肘,朝廷又捡回了盐业官营,炼铁业则继续实行征税制。既然盐是官营的,那么任何私人贩卖,当然都是犯法的勾当。
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基本顺序是士、农、工、商。有能耐的做官;有土地的务农;有手艺的做工;没人品、没出息的才做生意,也就比丐帮强点儿。商人的钱再多,也是众人眼里的下三滥,连贫农都不如。商人作为底层,内部还有高低之分,根据交易的对象,大致分成四个等级:皇家供应商、官府供应商、民间合法商人、非法商人。私盐贩子就属于非法商人,底层中的底层,黄家竟然还是“世家”,周宗旦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企盼着儿子黄巢有朝一日能求取功名,彻底改变黄家的命运。
据《贵耳集》记载,黄巢自幼还是挺好学的,十分聪慧。据说,周宗旦闲来无事,跟邻里老翁以菊花为题对诗,就是你说上一句、我接下一句的那种玩法。老翁或许是年纪不饶人,要么是水平实在不济,轮到自己的时候,突然就卡那儿了(“思索未至”)。冷场可不行,老翁很尴尬,时年五岁的黄巢替他解了围,脱口便是两句:“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老翁十分惊骇,鼓励黄巢以菊花为题,赋诗一首。黄巢思忖片刻,娓娓道来: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年岁渐长,黄巢谨遵父命、寒窗苦读,参加过几次科举,却屡屡落第。直到大唐咸通年间,黄巢满怀壮志豪情,再一次前往京师长安,不幸再度名落孙山。屡试不第,让黄巢彻底失去了信心,遂赋诗云: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写得霸气十足,似乎与大唐势不两立了。但此时的黄巢,不过是过过嘴瘾、发发牢骚,实际的行动是:卷起铺盖回老家,继续贩私盐。造反不易,说说而已!
谁也没有想到,黄巢的这首诗竟一语成谶。十多年的光阴过去,他真的反了。
造反,作为一类历史事件,有其内在的逻辑,无论是初的起事,还是后的成势,都是要讲条件的。就黄巢而言,起事的条件是成熟的,因为私盐贩子这个行当,造反基因与生俱来。私盐贩子要起事,一般而言分为三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