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30672
《傲慢与偏见》(1813)通过几位村镇中产阶级姑娘谈婚论嫁的故事,反映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世态风习。小说情节曲折、富有喜剧性,语言自然流畅、机智幽默,以精湛的技巧揭示了生活的悲喜剧。
目次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前言
十八世纪末叶,英国小说似乎发展到了一个潴留阶段。从这个世纪之初开始,以丹尼尔·笛福和乔纳森·斯威夫特为前导,英国小说经过亨利·菲尔丁、塞缪尔·理查森等小说大家的昌隆盛世,到此时已显出“世纪末”的征候。社会上流行的对上述作家的效颦之作,使得晚餐后壁炉前的家庭阅读活动变得索然无味,而当时正在时兴的哥特式小说,又以它那离奇、恐怖的情节将读者的神经刺激得麻木不仁。正当这样一个时候,英格兰中南部汉普顿郡的斯蒂文顿镇出了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女作家简·奥斯丁(1775—1817)。
奥斯丁是牧师的女儿,自幼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住在父亲任职教区的牧师住宅里,过着祥和、小康、半自给自足的乡居生活。她早年只上过初等学校,主要受教于父亲和自学,从中获得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奥斯丁二十五岁时,父亲退休,不久逝世,她即随家人先后迁居巴斯、南安普顿、乔顿等地,最后在温彻斯特养病,并逝世于此。奥斯丁的一生短促而又平淡,但她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创造出了奇迹。她从十一二岁就开始文学习作,此后在平庸的家居生活中,一直默默无闻地坚持小说创作。她终生未嫁,将自己的作品视为“宝贝儿”。她成书发表的作品,只有六部篇幅不大的小说,总共约一百五十万字左右。出版之初,销行数量有限,并未引起很大轰动,但就是这有限的文字,为她在英国小说史上争得显要地位,使她成为十九世纪与瓦尔特·司各特齐名的又一座英国小说的丰碑。
奥斯丁创作的小说,几乎都经过长时间的反复修订改写,而且有时是几部小说交叉进行修改。她发表的第一部小说是《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这两部小说,连同她逝世后发表的《诺桑觉寺》(1818),都写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通常算做她的前期作品。《傲慢与偏见》一般被视为前期代表作。她的另外三部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6)和《劝导》(1818),写于十九世纪,属后期作品。《爱玛》被认为最有代表性,更有人认为其艺术价值甚至在《傲慢与偏见》之上。但是经过近两个世纪时间的考验,《傲慢与偏见》所拥有的读者,始终胜于《爱玛》;而奥斯丁自己也认为《爱玛》在才智情趣方面,较《傲慢与偏见》略逊一筹。
读了奥斯丁的作品,自然会得到一种印象:正如她自己所说,她的小说所涉及的范围,只是一个村镇上的三四家人,同奥斯丁本人的生活和社交圈子一样;她的小说又多以女主人公为主要角色,也同奥斯丁本人以及亲友当中的中产阶级淑女一样;奥斯丁的其他一些人物,有贵族商贾人家有闲的老爷、太太、少爷,以及他们在军队中供职的中青年亲属,还有当时社会上必不可少的教区牧师等,这也都是奥斯丁和她的家人平素交往的亲朋邻里。构成奥斯丁小说情节的,大体不外乎居室壁炉前和会亲访友中有关婚姻、财产的闲谈,集市、教堂、舞会、宴饮等场合的蜂追蝶逐,谈情说爱,中途经过一连串“茶杯中”的小小波澜,最后总是男女主人公和其他对应男女纷纷来个“他们结了婚,以后一直很幸福”。《傲慢与偏见》大体亦未脱离这类格局。它的中心故事是本内特太太嫁女儿。主要相关人物确实不过三四户人家。结局是五个女儿嫁出去三个,其余两个也都适得其所;另外在不知不觉当中,还解决了一位邻家大女的燃眉之急。
这部小说虽然主要篇幅都是谈婚论嫁,通常却不被视为爱情小说,而被称为世态(或风俗)小说。因为作家在这部书中是把恋爱和婚姻过程置于比一般言情小说略微宽广的社会环境中去处理的。恋爱、婚姻的男女双方当事人的活动,大多是开放性的、理性的、现实的,很少有通常言情小说的浪漫激情。通过婚姻恋爱当事人对事件的态度、认识以及相关人物的反应,读者可以看到当时中产阶级社会普遍的世态风习,诸如对社会和人生至关重要的婚姻与财产二者之间的关系、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英国封建等级制度瓦解过程中社会阶级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女性意识的觉醒等等。
一般世态小说常常带有通俗浅显的特点,《傲慢与偏见》经过了两个世纪的阅读和批评,却能始终引起长盛不衰、雅俗共赏的兴趣,并对一代代后起作家发生影响,自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傲慢与偏见》和奥斯丁的其他小说,反映了她那个时代的世态人情,在英国小说史上开辟了写实的世态小说之先河。然而奥斯丁的价值,既是历史性的,同时又是现世性的。关于她的现世性,历来都有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做种种解释,其实还是奥斯丁自己的话,也是日后屡屡为人引用的话,最能准确概括其本质内涵:“……有些作品,其中展示了才智最强大的力量;其中作者以最精心选择的语言向世人传达了对人性最透彻的了解、对这种丰富多彩的人性恰到好处的描绘,以及对机智幽默最生动活泼的抒发。”奥斯丁对优秀作品所必须具备的要素的阐述,正可用来衡量她自己的小说。而对她的小说来说,这几句话中关键的词语是“对人性最透彻的了解”,“对机智幽默最生动活泼的抒发”,还有“最精心选择的语言”。
媒体及专业机构推荐:
英国BBC评选“有史以来*伟大的100部小说”第2名
名人推荐(专业书评):
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
第一章
饶有家资的单身男子必定想要娶妻室,这是举世公认的真情实理。
正是因为这个真情实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种人一搬到什么地方,尽管他的感觉见解如何街坊四邻毫不了解,他就被人当成了自己这个或那个女儿一笔应得的财产。
“我亲爱的本内特先生,”本内特太太有一天对丈夫说,“你听说了吗?内瑟菲德庄园到底还是租出去了。”
本内特先生回答他没听说。
“可确是租出去了,”她又说道,“郎太太刚才来过,她把这件事通通都告诉我了。”
本内特先生没答腔。
“难道你不想知道,是谁租下的吗?”他太太急得直喊。
“既是你想告诉我,我岂能不洗耳恭听。”
这就足以逗得太太接着讲了。
“嗨,亲爱的,你可要知道,郎太太说,租内瑟菲德庄园的是英格兰北边来的一个年轻人,有大笔家当;说他星期一坐了一辆驷马轿车来看了房子,一看就十分中意,马上跟莫里斯先生租妥,说要在米迦勒节米迦勒节在每年的九月二十九日,为英国四大结账日之一,各种租约、合同多习惯于这天开始。以前就搬进去,而且他的几个用人下个周末就要先住进去了。”
“他姓什么?”
“宾利。”
“他成亲了,还是单身?”
“哦,单身,我亲爱的,一点儿不错!一个有大笔家产的单身汉;每年四五千镑,这对咱们的几个姑娘是件多好的事呀!”
“怎么个好法儿?这和她们有什么关系?”
“我亲爱的本内特先生,”太太回答说,“你怎么这么烦人!你要知道,我这是在捉摸着他会娶她们中的哪一个呢。”
“他住到这儿来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吗?”
“打主意!瞎胡说,亏你说得出口!不过,倒是很有可能他兴许看上她们中的哪一个呢,所以他一来你就得去拜会他英国风俗,新邻居迁来,附近老住户的男家长应先去拜会。”
“我看没那个必要。你跟姑娘们可以去,要不然你就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也许倒更好,因为你那么标致,比她们谁都不差,你一去,宾利先生也许倒先看上你了。”
“我亲爱的,你过奖了。我确实也一样美过。不过现在我可不硬充还有什么过人之处了。一个女人有了五个长大成人的闺女,就不该再为自己的美貌多费心思了。”
“如此说来,女人也并不总是为美貌要去多费心的喽。”
“不过我亲爱的,等宾利先生搬到这里来,你可真得去看看他呀。”
“我得让你明白,我可没应许过那么多。”
“可是顾念顾念你的女儿们吧,哪怕只是想一想,这对她们中的哪一个也许会是份儿多大的家当呀。威廉爵士夫妇即威廉·卢卡斯爵士夫妇。决定要去拜会,纯粹就是为的这个。你知道,他们通常是不去拜会新邻居的。真的,你一定得去,你要是不去,我们娘儿几个就没法儿去拜会他了。”
“你可真是太墨守成规了。我认为,宾利先生一定很乐意见你们。我还可以写封短信让你们带去,告诉他无论他要娶哪个选中了的姑娘,我都热诚应允;不过我得给我的小丽琪丽琪是二女儿伊丽莎白的爱称。说上几句好话。”
“我求你别干这种事。丽琪一点儿也不比别的几个强。我敢说,论端庄标致,她还不及简的一半,论脾气随和,她也不及莉迪亚的一半。可是你老是偏向她。”
“她们哪一个也没多少值得夸的。”他回答说,“她们全都又蠢又笨,跟别的女孩儿一样;倒是丽琪比她那几个姐妹还有点儿伶俐劲儿。”
“本内特先生,你怎么能这样子作践你自己的孩子呢?你这是拿激我冒火取乐子。你一点也不体恤我神经脆弱。”
“你错怪我了,我亲爱的。我非常看重你的神经,它们是我的老朋友了。至少这二十年来我是一直听着你煞有介事地谈论它们的。”
“唉!你不知道我受的这份罪哟。”
“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会熬过来,活到亲眼看见好多每年有四千镑的年轻人搬到附近来。”
“你既是不肯去拜会他们,就是有二十个这号人搬了来,对咱们也没用。”
“你放心,我亲爱的,等来了二十个,我准要全都去拜会。”
本内特先生可真是刁钻古怪。他善于谐谑,又能不露声色,还好突发奇想,简直是集敏捷机智于一身了。他太太积二十三年之经验,还是没能摸透他的脾气。她的心思,倒不是那么不易显露。她是个缺乏悟性,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妇人,遇事不能称心如意的时候,就自以为是神经有毛病。她一辈子的正经营生就是把女儿们都嫁出去;她一辈子的赏心乐事就是会亲访友,探听消息。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