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59810丛书名: 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中公版·2019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专业基础一本通》汇集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要求,梳理考试涉及的考点内容,以精练语言和图表呈现考查的重点内容,配以历年真题和知识拓展等辅助栏目,帮助考生构建知识框架,读懂真题,了解如何分析、解答相关试题,更好地投入到备考。
为了回馈广大考生对中公教育的支持,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一、前言: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有关本书主要板块的相关信息,方便复习活动开展。
二、备考指导:其中的考情分析、题型解读、备考策略帮助考生明确真题考查的具体信息。
三、正文内容:正文部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学(教案)设计”六大部分。每一部分在精华内容的基础上,放置拓展类的模块,如考题再现、知识拓展、备考锦囊。每章内容介绍完毕后,牛刀小试中的检测试题方便考生检测本章的学习效果。
四、2019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体系:帮助考生了解相关辅导课程的基本信息。
五、中公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
教育理论知识点索引
部分教育学
章教育与教育学
节教育概述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牛刀小试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节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牛刀小试
第三章教育目的
节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我国教育目的概述
牛刀小试
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
节教育制度
第二节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牛刀小试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节学生
第二节教师
第三节师生关系
牛刀小试
第六章课程
节课程概述
第二节课程目标
第三节课程内容
第四节课程设计与开发
第五节课程实施与评价
第六节课程资源
牛刀小试
第七章教学
节教学概述
第二节教学过程
第三节教学原则
第四节教学方法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七节教学评价
牛刀小试
第八章德育
节德育概述
第二节德育过程
第三节德育原则
第四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附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节选)
牛刀小试
第九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节班主任工作
第二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第三节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牛刀小试
第二部分心理学
章心理与心理学
节心理学概述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牛刀小试
第二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节认知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
第三节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牛刀小试
第三章情绪、情感和意志
节情绪与情感
第二节意志
牛刀小试
第四章个性心理
节需要、动机与兴趣
第二节能力
第三节人格
牛刀小试
第五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节学习概述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牛刀小试
第六章学习心理
节学习动机
第二节学习策略
第三节学习迁移
第四节知识的学习
第五节技能的形成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牛刀小试
第七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节心理健康概述
第二节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牛刀小试
第八章教学心理
节教学设计
第二节课堂管理
第三节教师心理
牛刀小试
第三部分新课程改革
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节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
第二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
牛刀小试
第二章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变革
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
第二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与教师行为的转变
第三节新课程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四节新课程背景下课程组织的变革
附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节选)
牛刀小试
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牛刀小试
第五部分教育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牛刀小试
第六部分教学(教案)设计
章教学设计技能
节备课概述
第二节教案设计
牛刀小试
第二章教学(教案)设计精选
牛刀小试
节语文教学(教案)经典案例
第二节数学教学(教案)经典案例
第三节英语教学(教案)经典案例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52)
通过分析历年考试真题可知,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试题每年考查的题量都稳定在24道,其具体题型、题量如下表所示:
题类题型题量分值
客观题判断题10每题1分,共10分
单项选择题10每题1分,共10分
主观题简答题2每题4分,共8分
论述题16分
案例分析题16分
合计2440分
从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要求可以看出,考试出题范围与内容较为固定,所考查的内容与难度每年相差不大。综合历年真题,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以下分别对这五种题型进行介绍。
一、判断题
1.题型简介
判断题通常是给出一个命题,要求判断正误,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是非判断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判断题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经常考查名词、概念性内容核心词、标志性知识、易混淆知识点等。
(2)错误题目出现错误的原因多为以偏概全、故意混淆、放大影响等。
2.备考策略
根据判断题的出题特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着重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眼,准确抓住相似概念之间的关键性区别,同时对于一些标志性事件以及一些重要人物的著作、观点等也要做到熟记于心,避免出现混淆匹配的现象。辨析题正确与否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是否有化词语。有些判断题题目中含有“总是”“都是”“一定”“绝不会”等性词语,这种表述死板,限制性较强,常常会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错”的可能性往往大于“对”的可能性。
(2)是否偷换概念。注意题干描述是否缺少某些基本要素或是否偷换了概念。
(3)前提和结论是否统一。判断题目中是否存在对中有错或者根据正确前提引出错误结论的描述。
3.例题
【2018·吉林】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论证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答案】×。解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是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论证的教育家。
二、单项选择题
1.题型简介
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从历年真题的考查情况来看,单项选择题的题量相对较多,每题分值不高,考查的知识多为基础性知识。单项选择题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考点范围广泛;②考试难度相对较低;③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考查;④考点多涉及标志、人物、概念或本质内涵等。
2.备考策略
该题型考查的重点为基础理论知识,考题可分为记忆型考题和理解型考题。记忆型考题多考查教育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理解型考题多考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如一些标志性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教育思想、重点概念、心理学的典型事例、重要的现象以及重要的法律条文等。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审题,看清题干和选项,可以把关键词画出来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3.例题
(1)记忆型考题
【2018·吉林】短时记忆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它的突出特点是容量有限。米勒明确指出其容量为()个组块。
A.5±2B.7±2C.9±2D.8±2
【答案】B。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记忆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
(2)理解型考题
【2018·吉林】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性
【答案】C。解析: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的持续时间。“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的现象属于注意的分配。
三、简答题
1.题型简介
简答题是主观题型中相对简单的一种题型。简答题考查的知识多为有关概念、原理、规律、特征、趋势、类型、功能、依据等。
2.备考策略
简答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那些条目很清晰的知识和理论。因此,考生备考时可以列出常考简答题的知识点,根据提纲,逐条回忆,有针对性地强化记忆。考生在作答时应罗列出主要知识点,内容不宜过多,表述应简洁。
3.例题
【2018·吉林】简述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观。
【参考答案】
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观有以下内容:
(1)教师角色的转变包括四个方面。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包括四个方面。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论述题
1.题型简介
论述题一般要求考生针对题干情境或问题,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阐述。该题型的特点是题量少,分值高,但难度不大。它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记忆的熟练程度,要求作答内容充实,条理清晰。
2.备考策略
论述题的备考与简答题类似,但需要考生对知识的把握更为透彻,能够做到深刻理解并结合实际阐述。具体来说,作答论述题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根据题干锁定相关知识点,提取记忆中的知识内容;其次,合理组织答题要点,梳理答题逻辑,形成答题框架;后,结合题目要求,填充框架,详细论述。
3.例题
【2018·吉林】论述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的基本依据。
【参考答案】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的基本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根据每一节课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传授新知识可采用讲授法;复习和巩固知识,可采用练习法。
(2)课程性质和特点(教学内容)。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如教授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教师会经常采用演示法和实验法;而教授语文、外语、思想政治等课程,教师多采用讲授法。
(3)学生年龄特征。学生所处年龄不同,在知识准备程度和个性发展特点上就会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有些教学方法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有些教学方法对教学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确保教学过程的优化。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五、案例分析题
1.题型简介
案例分析题是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考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以此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该题型对考生要求较高,需要考生熟练地掌握知识,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知识整合。
2.备考策略
首先,考生需要对基础知识有全面的把握,并通过总结分析历年真题,初步了解案例分析题的常考点。如教学原则和方法、德育原则和方法、遗忘规律及相关心理学原理、学习动机的理论、问题解决和创造性培养、新课改的相关理念等。
其次,提升知识的整合能力。针对真题或练习题的案例,提取相关知识点,罗列答题要点,再与参考答案进行对照,不断补充自己思维的盲点,使自己考虑问题更具有全面性。
后,结合具体题目进行练习,明确作答题目时的注意事项。知识点清楚、全面,论述要结合题干案例,做到条理清晰、论证严谨。
3.例题
【2018·吉林】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某校五年级学生张浩,经常上课迟到、旷课、去游戏厅,甚至打架。他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多门功课成绩不及格。他还经常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给他就打同学,以致同学们都躲着他。老师多次对张浩进行教育,他的行为偶尔会有改观,但是坚持不了几天又恢复原样,老师渐渐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张浩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体育成绩好,连续两年获得校运动会百米比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之外,他还特别擅长踢足球,象棋也下得很棒。
假如你是班主任老师,你会从哪些方面对他进行教育?请列举其中三个方面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假如我是班主任,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张浩进行教育:
(1)帮助张浩树立是非观念,培养其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案例中,张浩存在许多问题行为。针对他的问题行为,我会恰当地运用说服教育法,晓之以理,疏导其思想,让张浩明白自己行为的对错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另外,我还会帮助他树立榜样,激发他改变自己行为的意识。
(2)发掘张浩身上的优点,培养其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案例中,张浩体育成绩好,擅长踢足球,象棋也下得很棒。因此,我会安排张浩担任体育委员,并让他组织课外象棋小组,发扬他自身的积极因素,让他带动全班同学一起提高体育素养,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张浩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其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在案例中,张浩在改正行为后,坚持不了几天就恢复原样,说明其道德意志不坚定。因此,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