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95854
作家出版社推出“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以对中国当代文学不良现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为研究内容,集中展示敢说真话、有力量、有风骨、敢于亮剑的文学批评著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当代文学批评的针对性、战斗性和原则性,营造讲真话、讲道理的文学批评氛围,作家出版社推出“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以对中国当代文学不良现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为研究内容,集中展示敢说真话、有力量、有风骨、敢于亮剑的文学批评著作。
自 序/1
编:“危机”的深层根源与“内在性”误区
文学的“个人主义”与社会学的“个体化”/3
“典型论”与社会分层/18
“个体危机”与作为内在性机制的“文化自觉”/28
近年来人文价值观忧思/38
内在性个人经验与知识技术主义/55
关于《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批评的批评/71
批评是否到了该有终极关怀的时候?/76
谈论海子的时候,我们不该遗忘的一些词汇/88
莫言“诺奖现象”再反思/95
文学“排行榜”的意义及反思/101
警惕
“话语刀客”,把批评视野放到现实秩序内层/109
失重与软弱:当前文学批评的含混面影/116
中国当下文学的认定与批评方法/128
文学批评的主体性话语与理想主义处境/142
第二编:批评错位与文化现代性缺席
文艺批评需走出四种规定性/157
质疑“个人主义”文艺观/164
质疑“文本细读”式批评/173
当文学批评变成新闻报道/178
我们的“大众文化”将往何处去?/185
我们的“文学研究”将被引向何处?/198
突出于流行趣味的小说叙事思想/209
文学怎样讲述中国农村故事/214
从文
学、文化研究的角度看“人文精神”再讨论/218
我们该继承张贤亮的哪些文学思想遗产?/222
我们
这代人的困惑与王蒙文学思想的根本局限/226
自觉的批评与明显的局限/238
现代性批评的难度与进路/250
第三编:“地方”的负重与普遍性的淡出
“西部”被影像所建构的过程及审视/259
“西部形象”及其人文话语批判/274
新世纪地域“特色”文学批判/293
从内刊《石嘴子》看新世纪传统文学面临的困境/303
后 记/311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影响文艺发展的各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是我党继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又一次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献。2016年12月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总书记又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文脉同国脉相牵,文运同国运相连”,把文艺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党对文艺事业的充分重视和信任。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语重心长,既指明了文艺发展的方向,又对当前文艺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剖,为文艺的发展把了脉、定了调、鼓了劲。尤其对于文艺评论工作,总书记给予了高度重视,既肯定了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意义,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文艺评论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并对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号召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
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当代文学批评的针对性、战斗性和原则性,营造讲真话、讲道理的文学批评氛围,作家出版社决定推出“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集中展示敢说真话、有力量、有风骨、敢于亮剑的文学批评著作。首批推出李建军、洪治纲、陈冲、刘川鄂、杨光祖、牛学智、石华鹏、李美皆、何英、唐小林十位在文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批评家,每人推出一本以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不良现象、思潮以及作家作品不足为研究内容的评论集。这些评论家关注文学现场,敢于说真话,敢于亮剑发声。他们针对某一个具体作家作品的批评也许有偏颇、有争议,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也不代表出版社的观点,但他们的批评姿态、批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作家出版社希望通过这套丛书,集中展示这些批评家的形象,让他们的批评方式、文学观点为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和熟悉,并以此积极营造“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健康批评生态。
本丛书将采取开放式的结构,今后有符合丛书宗旨的新的批评家的作品,我们将陆续推出。
作家出版社
2017年5月
“危机”的深层根源与“内在性”误区
文学的“个人主义”与社会学的“个体化”
点灯熬油为文学研究或批评,也算是耗去了近20年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回过头来反复思考所阅读的文学与文学理论批评著述,对于一些核心的或关键的概念和术语,似乎是越来越糊涂了而不是越来越清晰了。当如此之莫名焦虑经常性缠绕在心头之时,要获得身份认同就非常难,甚至许多时候竟很怀疑所谓的文学共同体。我想得多的倒不是责怪不同意见者,而是深感,之所以在语言共同体、地域共同体、生活共同体中,还有如此之大的分歧,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我们对我们所置身的社会认知不清所致。
这时候,想到了几年前我读过的一本书,叫《消费社会》。
该著的作者是法国哲学思想家让·鲍德里亚,有些译者的介绍中,可能还会加上“后现代”“社会学家”,或者“当代世界著名的后现代社会学家”等名目。总之吧,《消费社会》完成于1970年,距今已40多年,当然也是鲍德里亚青年时的一部重要论著。关于作者,用鲍氏自己的话说,“20岁是荒诞玄学家——30岁是情境主义者——40岁是乌托邦主义者——50岁是横跨各界面——60岁搞病毒和转喻。”所谓搞病毒和转喻,大概指的是1993年完成的《罪恶的透明》。至于其他各阶段的著述,早的有《物体系》(1968)、《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1972)、《象征交换与死亡》(1976),还有《不可能的交换》(1999)等等数十部。我只读过《消费社会》《象征交换与死亡》和别人专门研究他本人及其哲学思想成就的著作。
关于《消费社会》,其思想来源于列斐伏尔和德波。或者说他是把列斐伏尔的“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和德波的“以景观控制为显性社会结构的消费社会”,进行了更细致、更细腻、更彻底的展开论述。为此,鲍氏甚至断言,“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消费控制当代人的全部生活,这即是他对消费社会重要的初始定义。
消费者与物的关系竟然不再是人与物品的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它已经转变为人与作为“全套的物”的有序消费对象的被强暴关系了。换言之,就是人们今天在消费中更受吸引的不是物品本身的功能,而是某种被制造出来的象征性符码意义。这意思是说,即便你是活脱脱的“泥腿子”、是地道的弱势者和边缘人,但为了表明你在这个现实及该现实所硬塞给你的“文化”中显得有“成就”,你就必须变得像掌握了幸福的手段和腔调——明明活得充满焦虑,追求一点蝇头小利却经常得不到,但每个人都会摆出身段,装出幸福,说大众想听的话。按照“消费社会”的定义,这其实正是唯“消费”是举、不“消费”都不行,乃至于不在“消费”中就不能证明是切切实实生活在当下的一种“概念强迫症”。把幻境变得像真生活,把真生活变得像幻境,然后反过来理直气壮地唾弃活生生的现实,久而久之终于成为“高大上”这个符号的实际奴隶,这便是或者至少是今天社会占主导的大众文化趣味。紧接着,在这个大众文化逻辑框架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生产物质并且当作“成功”,人被深刻物化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便形成了。
说穿了,认知社会的渠道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切身经验(感性)、媒体话语(故事)、知识分子论述(理性)和红头文件(主导意识形态)。当这些话语比较集中地讲述一个问题时,《消费社会》大概能给你一个比较理性的观察视角,这是我重提这本书的主要理由,即便它绝不能算是新书,盖因它从目前社会结构的细微纹理之中,令人信服地解释清楚了我们的文学及其理论批评中,不厌其烦征用的一些核心价值软件。正是因为这些价值软件,无论编织虚拟叙事世界,还是推演虚拟与现实逻辑关系的理论批评话语,似乎才有了十足底气。可是,直接使用这些元素是否有问题,在目前我们的文学语境中,好像并没有太多的人去关心。
一
诸如私人、个人、个体、个体化一类概念,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另一组词语,私人经验、个人主义、主体性等等,无疑是近几年文学理论批评使用率的一些术语,它们已形成了某种新的文学价值观念。
初遭遇这些词语及其相关概念,当推文学及其理论批评。先锋文学是一个标志。比如余华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因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影响经久不息。小说无非写了一个“辍学”少年,身无分文,一路狂奔,在路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所遇。主旨是说,生活是没有逻辑规律的,个人的命运也是不可把握的,喻指历史毫无可信之处,唯个人体验为实。你体验到了,它就是历史,你经验过了,它就是现实。否则,塞给你、围绕在你周身的那些“知识”“信仰”“价值”,统统都值得存疑。你看,在这里,私人、个人、个体乃至个体化,与这么一个涉世不深少年的莽撞经历——其实也是有意为之,给画上了等号。我们的教科书一度咬牙切齿教我们的东西,比如规律、历史、人民大众、现实社会等等,几乎失去了它们原来的权威和的内涵,也可以说,我们的经验来源被锁定在私人为中心的个人、个体、个体化身上了,社会经验、社会性、社会意义、社会价值、社会走势,一夜之间成了无效的代名词。因文学的表达,我们同时也接受了生活是荒诞的、历史是诡异的、现实是不可捉摸的一系列判断软件。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相信自己,其余别无他法。
当然,余华等先锋作家,也没那么简单。个体化历史观、个体化生活观、个体化人生价值观,也是这批文学作品携带而来的一个观念形态。一言以蔽之,往好了说,它们革集体主义、权威主义命的终极诉求在于,让个人终确认个人意义。毫无含糊,这样的一个文学思想意义,如果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认同,人的现代化程度就会大大推进一步,文化现代性水平就会上一个台阶,紧接着,现代性主体就会得到基本构建。
不幸的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样的思想诉求却被打断了。各种原因这里无法详细勾勒,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从80年代先锋文学思想继承来的一个有用观念不是别的,它叫“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为深远的支持者还不是文学艺术本身。联产承包制次有力地填充了无数个人的物质世界,在优裕自足的个体作业区,个人找到了个人主义,也尝到了个人主义的甜头。当然,当市场经济有一天终于未如人愿地变异成市场主义,面对随之而来的几乎所有不确定性,都不由分说由个人买单时,人们才恍然大悟,个人主义原来是把双刃剑。这把锋利的双刃剑,一面深插在个人物质欲望的深槽里,不停地锯往深处和痛处,直到耗干生命为止;一面毅然决然伸向无限匮乏下去的精神空间,致使个体能量无力解决精神疑难终而至于永久性赤字。在这里,个人主义成了看起来美观自由、承诺多多的思想保障,但实际用起来却相当困难。对于一些诗人作家来说,长期训练的个人主义文艺观教导他们,好像盯住一个具体个体追问才正当而深入。否则,就很不人性、很不文艺,也就意味着文艺不是在发现真相。个体为个体买单,个体为个体负责,个体确认个体,就是这样被深深镂刻在我们文艺神经的结构中去的。
我们听到的多的声音,即是如此个人主义声音,是以屏蔽他者为旨归的个人主义声音。
毋庸讳言,与以往相比,这里的个人主义似乎要比先前任何主义更有拥戴者,也就更加符合艺术规律。正是这个很文艺也很审美的声音,支持着我们所见的大多数文学艺术骨架,我们也多数时候在该骨架的起承转合中,貌似主动地、积极地安排着我们的卑微人生。经济学把这样的一个下放分包,叫增加利润;社会学把这样的一个分解,叫社会分层;文化上,这样的一个级级小化过程,叫自我确认。当前的中国个体,不同于古代中国社会宗法宗族秩序下的集体主义个体,也不同于现代中国特别是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个体,而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至今的经济主义个体。我们所期许的内在性个体,并非建立在精神自足的基础上,而是被市场所重新打扮。正是在这个时候,经济学上无数次下放分包、社会学上无限分层和文化上接近原子化的自我确认所构筑的实际社会运行法则,吞噬了“国学”或“传统文化”中本有的道德理想主义,留下了权谋和人事,包括阴阳八卦、奇门遁甲一类具有麻醉性和欺骗性的“心学”与“心术”(一段时间网上网下热衷的翟鸿燊、刘一秒等的“成功国学”,玩的就是这一套技法);也瓦解了现代文化特别是鲁迅思想传统中的怀疑精神和求真意志,留下了“鸳蝴派”或金庸等新武侠小说极力张扬的小市民趣味。思考性影视票房萧条,但宫闱秘闻特别是打着情爱幌子的《甄嬛传》《芈月传》《琅琊榜》等却火到了烧焦的程度,不就是明证吗?说到底,我们今天所谓的主流文艺批评,就其价值选择而言,实际上就摇摆在以上二者之间。是对分包、分层和自我确认的求证,而非质疑分包、分层乃至自我确认,并带领个体走出如此语境的思想言说。本质上说,这样的文艺批评只是事实描述,绝非价值叙事。
而价值叙事,一定意义上需要对流行的个人主义的审视和反思。但审视与反思需要苦痛的体验和总体性视野,这显然不如干脆变成一个乐呵呵、随物赋形的庸人主义者省事。
正是这个时候,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①和阎云翔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②进入了我的阅读流程,并成为枕边书。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们是我阅读史上的一个必要衔接。上迄麦克卢汉、波兹曼、鲍德里亚、吉登斯、卡林内斯库、鲍曼、伯曼等,下接黄宗智、孙立平、李强、贺雪峰等人。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处境、个体化之所以不能发展的社会机制问题才算构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谱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