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13173843
1、巴黎有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的时尚繁华,更有莫里哀、雨果、伏尔泰 、孟德斯鸠等文学大家的文艺风景。
2、由著名文学批评家美国哈罗德•布鲁姆主编。(耶鲁大学人文讲座教授,1973年出版《影响的焦虑》,被喻为“用一本小书敲了一下所有人的神经”;1994年出版《西方正典》,在世界上也引起巨大反响。)
3、既是一本城市旅行手册,又是一部法国文学史。
巴黎是浪漫之都,也是时尚之都,更是文学之都。几个世纪以来,巴黎不仅是灵感的原泉,也是重要的文学场景,不但启发了无数诗人和作家,更见证了文学思潮的涌现。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感受雨果的《悲惨世界》、品味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观察左拉的《小酒店》。同时,这里还有莫里哀、拉辛、伏尔泰、狄德罗、司汤达、福楼拜、普鲁斯特……在巴黎,每个看似不经意的角落、不起眼的建筑,都可能曾有某位作家的身影。本书穿越历史现场,将地理、人文和文学错落有序交织在一起,带领读者鉴赏巴黎悠久的文学历史,感受巴黎独有的文学气息,领略巴黎灿烂的文学世界。
章 今日巴黎
1.1 行政区划和博物馆 21.2 热门区域 3
1.3 巴黎地标 5
1.4 风景如画的巴黎街道 6
1.5 巴黎人 7
第二章 百年盛世
2.1 弗朗索瓦 · 拉伯雷 12
2.2 法国皇室财富增长 14
2.3 莫里哀 15
2.4 让 · 巴蒂斯特 · 拉辛 20
2.5 让 · 德 · 拉封丹 23
2.6 德 · 拉法耶特伯爵夫人和塞维尼夫人 24
2.7 凡尔赛宫 25
第三章 启蒙时代
3.1 伏尔泰
3.2 孟德斯鸠 34
3.3 丹尼斯 · 狄德罗 38
3.4 皮埃尔 · 奥古斯丁 · 卡龙 · 德 · 博马舍 41
第四章 大革命时期
4.1 形势恶化 46
4.2 铁面人 49
4.3 皮埃尔 · 肖代洛 · 德 · 拉克洛 52
4.4 革命继续 54
第五章 复辟时期
5.1 司汤达 58
5.2 第二次复辟 60
5.3 奥诺雷 · 德 · 巴尔扎克 64
5.4 维克多 · 雨果 68
5.5 大仲马和小仲马 71
5.6 乔治 · 桑 75
第六章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
6.1 夏尔 · 皮埃尔 · 波德莱尔 80
6.2 热拉尔 · 德 · 奈瓦尔 86
6.3 吉斯塔夫 · 福楼拜 87
第七章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20世纪初期
7.1 居伊 · 德 · 莫泊桑 93
7.2 埃米尔 · 左拉 96
7.3 阿纳托尔 · 法朗士 100
7.4 象征主义运动 101
7.5 亨利 · 詹姆斯 105
7.6 奥斯卡 · 王尔德 107
7.7 乔治 · 费度和安德烈 · 纪德 109
7.8 西多妮 · 加布里埃尔 · 科莱特 110
7.9 马塞尔 · 普鲁斯特 111
第八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8.1 巴黎的美国移民 115
8.2 巴黎本土作家 124
8.3 詹姆斯 · 乔伊斯 128
8.4 乔治 · 西梅翁 131
8.5 珍 · 瑞丝 132
8.6 乔治 · 奥威尔 133
第九章 德国占领和新浪潮运动时期
9.1 重返巴黎的美国作家 137
9.2 让 · 保罗 · 萨特和西蒙娜 · 德 · 波伏娃 140
9.3 巴黎的移民作家 142
9.4 巴黎的非裔美国作家 145
9.5 垮掉的一代 151
文学圣地 155
大事记 171
译后记 178
第九章 德国占领和新浪潮运动时期
20世纪20年代,成批的美国年轻人蜂拥来到巴黎,尽情地享受着无拘无束、消费低廉的生活。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法西斯当政,他们就再也感受不到当时的那种富足感和安全感了。他们畏惧法西斯专制,就像时下人们畏惧恐怖主义一样。所以,当时住在巴黎的很多美国作家、艺术家和音乐家都纷纷逃到安全的美国沿海地带,也有一些人去了法国农村,像格特鲁德·斯泰因,还有一些人在把德国人侵者驱除出境之后紧随解放大军回到了巴黎,如有名的欧内斯特·海明威。
1918年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19年在凡尔赛宫镜厅签署了专门惩处德国侵略者的凡尔赛和约。和约的很多条款都对德国武装部队规模及其非武装区的建立作出了限制。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阿道夫·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使很多条款都被践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效力。
1939年9月,希特勒军队入侵波兰,成为英法对德宣战的导火线。1940年,德国军队占领法国北部,1942年法国南部也落人日益壮大的纳粹强权之手。为抵抗纳粹势力,法国将军夏尔德戴高乐在1940年成立了法国抵抗组织。
美国政府支持英法联盟不遗余力地阻止德军进攻。1941年,美国也对德宣战。这场战争时间长,毁灭性大。1944年8月25日,战争终于结束,巴黎解放,纳粹分子落荒而逃,同盟军入驻巴黎。第二天,戴高乐将军进人巴黎,组建临时政府。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同盟军的一员,参与了巴黎解放战争。当时,海明威其实是《科利尔》杂志社的一名记者,但他执意要去抗战前线,软磨硬泡,要求随着首批返回巴黎的法军人城。就这样,海明威成了巴黎解放后个进入巴黎的美国人,比美国军队还要早。相传,巴黎一解放,海明威就去“解放”丽兹酒店的酒吧。战前,海明威经常去这家酒吧喝酒,后来为了纪念他,该酒吧改名为海明威酒吧。
西尔维娅·比奇是海明威的朋友,她在德国入侵巴黎之际就关闭了自己的书店。其实早在德军人驻巴黎之前,比奇就设法把店里的很多库存私藏了起来。不幸的是,比奇后来被逮捕关押到了俘虏拘留营,直到一个法国朋友前来担保,她才得以释放。
9.1重返巴黎的美国作家
欧文·肖是位美国军人,参与了巴黎解放战争,负责拍摄、记录所发生的战争事件,是巴黎外媒团的注册成员。巴黎外媒团总部设在斯克瑞博路1号的斯克瑞博酒店。后来,欧文·肖住进了柏卡多大道24号的一套公寓,并完成了作品《幼狮》。《幼狮》以欧内斯特·海明威为人物原型,描写了欧洲战争。但海明威火冒三丈,扬言等书出版后要挥拳狠揍肖一顿,因为在海明威看来,这本书把自己刻画得实在是太平淡无奇了。写完《幼狮》,肖又连续写了几部剧本和通俗小说,如《罗马之光》《富人,穷人》。
在巴黎,欧文·肖并不是一位怀揣着作家梦住到斯克瑞博酒店的作家。同期,一位名叫约翰·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作家也住在这里,他连续写出小说《曼哈顿中转站》和《美国》三部曲。另外,肖在斯克瑞博酒店的室友威廉·萨罗扬后来也成了一流作家。萨罗扬出生在一个亚美尼亚移民家庭,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夫勒斯诺市。年轻时,他曾是一名普通的陆军通信兵,后来步人文坛,名震四方。1940年,所写戏剧《你这一辈子)’,获得普利策奖;同年,萨罗扬还出版了一本名叫《阿南的世界戈的短篇小说集;1943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喜剧》。
肖在巴黎还有一个住所,位于柏卡多大道24号,也是美国作家经常出人的地方。幽默作家、记者爱德·布什瓦尔德也住在柏卡多大道24号,在这儿还为《先驱论坛报》撰写了很多有关巴黎的战后故事。另外,西奥多·哈罗德·怀特也住在这里,在此期间完成战争小说《山路》,荣获普利策奖。小说家詹姆斯·索特也是肖的朋友,著有优秀的回忆录《烧天》,描写了两人初次在巴黎见面的J清景:
手握一张蓝色方纸,高卢牌香烟那种篮,我再一次慢慢将其打开,仍然感到非常兴奋,层层折痕都是一次次难忘的回忆方纸打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份邀请函:
周六晚上7点你有空到雅典娜广场酒店的瑞拉斯酒吧喝一杯吗?
署名非常简单,单字:肖
通常,每年的11月或深秋12月,夜幕就早早地降临,1961年也不例外。想起巴黎,我就觉得一条条宽阔的林荫大道、一条条大街简直就是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片。我从未见过一位如此著名的作家。经经纪人介绍(也是欧文·肖的经纪人),我驱车从寒冷的外省地区来到巴黎与詹姆斯·索特会面。令人兴奋的是所走路线正好是条对角线,我从肖蒙出发,向北经过特鲁瓦,后到达巴黎市中心。(Burning the Days 194 )
索特未能准时赴约,但肖并不十分介意:“我走进瑞拉斯酒吧,映人眼帘的便是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他站在酒吧门口,身穿宽松军用雨衣,兜里还塞着一份《世界报))>o我立马就认出他来了。我畏畏缩缩地走到肖面前,结结巴巴地向他道歉。他却说道:‘没关系,想喝点什么?’这就是真实的欧文·肖。”(195)从索特的话中,我们可以判断,在巴黎,“在巴黎心脏”,似乎每样东西都彰显出了真我本色,甚至是带有一种神圣色彩,尽管掺杂了某种享乐主义思想,但丝毫不能使这种神圣逊色。“这完全是另一种生活,毫无世俗禁忌,一种神圣的生活,这座宏伟壮观的博物馆及其令人喻悦的花园都是为你一人而建。”(198)
9.2 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
在巴黎解放的这段时间,也有很多著名的美国作家来到巴黎,几乎和20 世纪20 年代的时候差不多。这段时间,法国作家也很忙碌。“二战”前后,法国重要的知识分子是让·保罗·萨特。
萨特于1905 年出生在巴黎,曾在巴黎、瑞士和德国接受教育。起初,萨特在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教哲学,后来到巴黎拉丁区克洛维街23 号的亨利四世中学任教。1938 年,萨特出版了部小说《恶心》。即便“二战”期间他也从未停止创作。战争期间,萨特没有躲避战争,而且受到了伤害。他曾参加法国抵抗运动,被德军逮捕入狱。“二战”过后,萨特荣获1964 年诺贝尔文学奖,虽然他断然拒绝。
作家西蒙娜是萨特的终身伴侣,两人在学生时代就认识。德·波伏娃的成名作是她1949 年出版的非小说类作品《第二性》。《第二性》研究分析了女性的社会角色,为女权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萨特和德·波伏娃是与巴黎左岸地区咖啡馆联系为密切的两位作家了,尤其是位于圣日耳曼大道172 号的花神咖啡馆。萨特描述了两人在花神咖啡馆里从早上9 点坐到中午,吃过午饭后还会回来接着工作。很长一段时间里,萨特两人住在路易斯安娜酒店。路易斯安娜酒店位于和圣日耳曼大道相交叉的塞纳街60 号,离花神咖啡馆就几个街区。
对萨特和德·波伏娃来说,花神咖啡馆不是他们的一处非正式办公地点。有段时间,他们一吃过早饭就会全天待在位于拉斯帕丽大道和蒙帕纳斯大道交叉口的多摩咖啡馆。蒙苏利阁楼也是萨特两人喜欢去的地方,这家酒店位于巴黎南郊的蒙苏利公园,离蒙帕纳斯很近。
1980 年,萨特在巴黎去世。他在巴黎声望极高,出殡那天有5 万人送灵到公墓。萨特去世后,德·波伏娃于1984 年写了一部怀念两人共同生活的回忆录《永别的仪式》。两年之后,德·波伏娃离开人世,两人合葬在蒙帕纳斯公墓。
9.3巴黎的移民作家
阿尔贝·加缪和让·保罗·萨特同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加缪于1913 年出生在阿尔及利亚,1940 年来巴黎为《巴黎晚报》工作。到巴黎后,加缪迅速成为一名法国抵抗运动积极分子。1942 年,加缪出版了部小说《局外人》,1947 年又出版了另一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小说《鼠疫》。之后,加缪就一直住在巴黎,写了一些剧本、小说和非小说作品。同时,他还曾参与一些文艺杂志的出版工作。和萨特来往的这段时间,两人经常辩论。加缪1957 年拒受诺贝尔文学奖可能就是萨特几年后拒绝该奖项的原因之一。1960 年,加缪死于车祸,出事地点位于巴黎东南60 英里外的桑斯附近。
荒诞派剧作家欧仁·尤内斯库是另外一位在海外出生定居巴黎的作家。尤内斯库于1912 年出生在罗马尼亚,曾到巴黎接受教育,终于1940 年移居巴黎。尤内斯库相当另类,1960 年发表的戏剧《犀牛》为证明因循守旧、千人一面的后果,竟然塑造了一系列慢慢变成犀牛的人物角色。戏剧《椅子》描写了一对可以与虚拟宾客交流的老年夫妇。1950 年,尤内斯库完成《秃头歌女》;1951 年,完成《上课》。从此,这两部戏剧多次在于赛特剧院上映。于赛特剧院很小,只有85 个座位,位于圣日耳曼于赛特街23 号。1970 年,尤内斯库被选入法兰西学院,1994 年在巴黎逝世。
塞缪尔·贝克特也是一位支持荒诞派戏剧的作家,步其他一些爱尔兰著名作家的后尘来到巴黎。与既是同乡又是朋友的詹姆斯·乔伊斯经历相似,贝克特于1906 年出生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年纪轻轻就背井离乡。1928 年,贝克特来到巴黎任教,但直到20 世纪30 年代末他才终长期定居巴黎。在巴黎,贝克特认识了乔伊斯,其实他的部作品就是1929 年所写的对乔伊斯作品的评论。随着自己文坛地位的确立,贝克特后来还帮过乔伊斯,当时乔伊斯正焦头烂额地在撰写他那部情节复杂的巨型小说——《芬尼根守灵夜》。到巴黎之后,贝克特在邬尔姆路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当了一名教师。学校相当有名,工作也相当体面,但工资待遇却不怎么好,所以贝克特在巴黎的头几年几乎没有积蓄。起初,贝克特住在利比里亚酒店,也就是现今大薛米耶街上的贝斯特韦斯特酒店。没过几天,贝克特就成了几家咖啡馆的常客,如蒙帕纳斯大道171 号的丁香园咖啡馆、102 号的圆顶咖啡馆和99号的菁英咖啡馆,而这些地方正好是一些作家和艺术家经常出入的地方。但是,贝克特喜欢去的饭店却是位于高乃依街7号的科雄·德·莱特餐馆,如今改名为巴斯蒂德-奥德翁餐馆。
1942 年,贝克特与终身伴侣苏珊娜离开巴黎、离开德军占领区,来到法国南部暂住了一段时间。两人相识于医院,当时贝克特在街上被乱枪击中住进医院。贝克特两人参与了法国抵抗运动,直到纳粹政府倒台才重返巴黎。
多年来,贝克特一直住在宠妃路6 号。他也是奥黛翁街12号莎士比亚书店的常客。在莎士比亚书店,贝克特见过欧内斯特·海明威一次,但仅有的一次见面也不怎么成功,因为海明威很不喜欢《芬尼根守灵夜》这部作品,而这部小说恰好又是自己的朋友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
戏剧《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1953 年首演于巴黎巴比伦剧场。当时,巴比伦剧场位于巴比伦街,不过如今已经不在了。贝克特一般用法语写作,只是后来才翻译成英语,也就是自己的母语,这一行为更加表明贝克特把巴黎看成了自己的家。而他的后一部用英文写作的小说《瓦特》出版于1953 年。
贝克特曾在巴黎圣雅克大道38 号住过一段时间,一直过着清静、近乎隐居的生活。1969 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89年他在巴黎雷米·杜蒙塞尔勒街的一套公寓逝世,之后,这套公寓就被拆毁了。贝克特去世之后葬在了蒙帕纳斯公墓,他的坟墓非常素朴。
9.4 巴黎的非裔美国作家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住在巴黎的美国艺术家主要是一些白人作家或黑人音乐家,长期以来,巴黎也是爵士舞蹈家和歌唱家的聚集地。战后几年,大批的非洲裔美国作家蜂拥而至来到巴黎。这完全可以看成一种趋势,尽管部分原因是因为有更多的非裔美国作家的作品相继出版,他们部分人觉得巴黎更适合他们发展。
对于非裔美国作家来说,巴黎的确是一座极具魅力而又让他们免遭本国歧视的城市。美国南方各州一直实施种族隔离政策,即使是在美国的其他地区也有很多作家同样遭受着种族歧视。但巴黎几乎不存在什么种族歧视现象,至少不针对非裔美国人,所针对的对象一般都是从法国原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国来到法国的北非移民。而且,美国的黑人和加勒比海人在法国还是蛮受欢迎的。
理查德·赖特是移居巴黎的位重要黑人作家,凭借1940 年出版的小说《土生子》和5 年之后出版的自传《黑孩子》而名扬四方。1908 年,赖特出生在密西西比州的纳齐兹附近,从小就饱受种族歧视之苦,为找工作,他跑遍美国南方各州,做过各种乏味的佣人工作,直到1935 年在芝加哥身受枪伤之后才开始了创作生涯。
赖特早在20 世纪40 年代初就取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但他在本土上却仍然无法摆脱种族歧视的困扰,所以40 年代末移居巴黎较欢迎黑人的地区。从1948 年到1959 年,赖特住在圣日耳曼王子街14 号的一套三层公寓。诗人朗费罗也曾住在同一条街上,门牌号为49,不过没住多久就搬走了。还有艺术家惠斯勒的工作室也在这条街上,门牌号为22。墙上挂的那块匾就足以证明这是赖特的家,也足以证明赖特在新国度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赖特为实现种族平等奋斗一生,1959 年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还专门到赖特公寓拜访过。赖特一生周游世界,撰写游记。为了创作,他还不断地挖掘早期生活。1960 年,赖特在巴黎与世长辞。
切斯特·海姆斯于1909 年出生在密苏里州,与赖特是同时代的作家。1929 年,因持械抢劫被判入狱,在俄亥俄州立监狱服刑7 年。服刑期间,海姆斯踏上了写作征程。从此他金盆洗手、远离犯罪,开始创作犯罪小说,还被认为是20 世纪后期受推崇的犯罪小说家之一。1953 年,海姆斯搬到巴黎,并在巴黎完成了他秀的著作,奇怪的是这部作品写的不是巴黎,而是哈莱姆。
和其他非裔美国作家一样,海姆斯选择移居巴黎主要是想摆脱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还有部分原因是他的作品在法国受到了很高评价,甚至比在本国都要高。海姆斯的小说《孤独的事业》介绍了美国劳工运动的种族问题。这部小说在美国并不怎么出名,但1952 年却被评为了由美国作家撰写、法国出版社出版的五部秀作品之一。其余四部皆出自于诸如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和威廉·福克纳等名家之手。
海姆斯认识理查德·赖特。两人相识于海姆斯初到巴黎之际,当时海姆斯还是在赖特的帮助下安顿下来的。游遍了法国南部和伦敦,海姆斯后住进了布希街的圣女贞德酒店。尽管到了巴黎,他觉得还是没有完全摆脱种族歧视的困扰,比如酒店老板就很明确地表示他们不喜欢海姆斯的白人女友。这不过是一段小插曲,尽管如此,海姆斯仍然非常专注地搞作品创作。1956 年,海姆斯塑造了两个黑人侦探形象,即棺材爱德·约翰逊和掘墓者约恩斯,随后这两个角色在海姆斯的多部哈莱姆侦 探小说中都有所涉及。当时,海姆斯身无分文、一贫如洗,还真多亏了这两个人物角色,他才得以渡过经济难关。
海姆斯大半时间都在旅行。回到巴黎时,海姆斯住在了心之居所街8 号的一个简陋旅馆,也就是如今更加豪华壮观的老巴黎瑞莱大酒店。不久,海姆斯着手小说《强奸案》的创作。该小说1963 年在法国出版,法语名为Une affair de viol ,讲述了自己和其他一些非裔美国作家在巴黎左岸地区的生活经历,遗憾的是这部小说在海姆斯死后才被译成英文。书中的两个角色基本上是以理查德·赖特和詹姆斯·鲍德温为人物原型,鲍德温也是一位住在巴黎的非裔美国作家。1968 年,海姆斯搬到西班牙,1984年在西班牙逝世。
詹姆斯·鲍德温是第三位在巴黎住过一段时间又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黑人美国作家。说实在的,把鲍德温、赖特和海姆斯三人联系起来确实有点危险,因为他们一直相处得不大好,尤其是鲍德温,他一直觊觎着赖特卓越的文坛地位。他很年轻时就立志要当作家,认为超越赖特似乎是自己这样的青年作家的义务。
1924 年,鲍德温出生在哈莱姆,就是海姆斯在遥远的欧洲自我流放时期生动地刻画了的哈莱姆。1948 年,他在朋友的帮助下移居巴黎,一住就是8 年。一下飞机鲍德温就被朋友径直拉到了双偶咖啡馆。双偶咖啡馆是鲍德温在巴黎光顾的站,鲍德温一进咖啡馆就见到了理查德·赖特,后来还在这里遇见了切斯特·海姆斯。鲍德温曾在圣日耳曼维尔纳依街18 号的维尔纳依酒店住过一段时间。冬天房间里不供暖,鲍德温就入乡随俗,选在巴黎的咖啡馆创作,而他喜欢的地方是位于日耳曼大道172 号的花神咖啡馆。后来,鲍德温搬到了巴克路的巴克大酒店。
鲍德温天天待在咖啡馆创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巴黎完成了自己的部长篇小说《向苍天呼吁》。该小说于1953 年出版,赢得了文坛的认可。而他文坛地位的真正确立是在1956 年《乔瓦尼的房间》出版之后。《乔瓦尼的房间》讲述了一些鲍德温非常熟悉、发生在巴黎左岸地区的故事。但是到了1953 年,鲍德温开始厌倦巴黎生活,先后搬到了沙特尔附近和纽约。后鲍德温在纽约和法国南部圣保罗的家里轮流居住,1987 年在圣保罗逝世。
9.5 垮掉的一代
20 世纪50 年代,又一批美国作家掀起了去巴黎的热潮,他们就是“垮掉的一代”。前来参观巴黎的“垮掉派”代表作家很多,他们通常所住的那家酒店,也就是切斯特·海姆斯所住的那家位于心之居所街8 号的酒店,被戏称为“垮掉”酒店。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伯格、威廉·苏华德·博罗斯、劳伦斯·费林赫迪、格雷戈里·柯尔索都或长或短地在这家酒店住过。1959 年,金斯伯格帮博罗斯准备《赤裸的午餐》定稿之时,两人就住在那里。
“垮掉派”作家很不安分,都没有在巴黎长久居住。相反,他们来回辗转于纽约、伦敦、巴黎、旧金山、墨西哥和摩洛哥。费林赫迪的确在巴黎上过学,并且还在1951 年获得了巴黎索邦神学院的博士学位。金斯伯格比大部分“垮掉派”作家在巴黎待的时间都长,他描写过自己在左岸街道感受兰波、波德莱尔及阿波利奈尔灵魂的情景。拉雪兹公墓之行又让他灵感顿发,写出诗歌《在阿波里奈尔墓前》。
“垮掉的一代”是后一大批被巴黎所吸引的美国作家,尽管之后的巴黎也零星地吸引了一些作家在巴黎安家或是创作以巴黎为背景的作品。近几年,移居巴黎的著名一位美国作家是爱德蒙·怀特。怀特于1940 年出生在俄亥俄州,凭借1982 年出版的同性恋小说《同性恋者的自述》一举成名,不过怀特早在成名之前就出版了好几部成功之作。1983 年,怀特因获古根海姆奖来到巴黎,从此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巴黎。怀特还写了一些有关巴黎的优秀非小说类作品,尤其是1994 年出版的《我们的巴黎》和2001 年出版的《漫步者》。
巴黎不但是一个优秀短篇小说不断涌现的城市,也是一个其他文学和通俗作品层出不穷的地方。当然,这里一直连续不断地出版了很多长篇小说,如乔治·佩雷克于1978 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生活的使用指南》。对于巴黎来说,这部小说意义重大,犹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对都柏林一样。佩雷克用99 章的篇幅刻画了一个微型世界,所讲故事都发生在巴黎的某一街区公寓。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有本名叫《香水》的世界畅销书,首版于1985 年。该书讲述了一个传奇故事。主人公是一位18 世纪出生的巴黎人。他天生没有体味,却是个嗅觉天才,这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香水师和杀人犯。
数世纪以来,巴黎涌现了一大批世界一流作家,数量惊人,如拉伯雷、莫里哀、伏尔泰、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雨果、左拉、大仲马、莫泊桑、魏尔伦、兰波、普鲁斯特、费度、科莱特、科克托、萨特等。事实上,以上名单还远远不足以囊括全部,还有很多作家也被巴黎深深地吸引并且激发了灵感,创作出很多有关巴黎的作品,诸如海明威、乔伊斯、贝克特等20 世纪的伟大人物。毋庸置疑,“光明之城”这座光彩耀人的文化圣地仍将会继续不断地吸引世界各地的作家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