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盒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328166
2. 独家提供四张熊培云拍摄特制明信片,一呼一吸之间,皆成风景;
3. 一个人阅读,不再假装亲密与世界抱成一团;一群人阅读,不再独自面对“hard”模式的世界;
4. 独特礼盒包装,简约不简单,赠给*珍惜的友人。
- 《自由在高处》 本书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增订版自2015年出版以来,加印二十余次,累计加印出版六十余次,售出超过一百万册。无论是青春年少还是白发苍苍,无论是久居故土还是远渡重洋,真正的自由,永远在高处。
- 《慈悲与玫瑰》 如果说《自由在高处》是让年轻人成为自己的启蒙书,谈的是如何自洽,《慈悲与玫瑰》则在审视自我抵近自我的同时,谈人如何与社会和他者共洽。它既是“自由在高处”精神的承继,又在这种精神内核的承继中展现更深广的外延。其高标独在的风骨和气质,以及基于成全而非压迫、基于建构而非毁损的悲悯情怀,恰如为一切孤军奋战的灵魂所作的书证。
如何获得幸福感以及生之意义?如何在逆境中自处自救并成功突围?个体选择之于人生的境遇有怎样的不同结局?作者引领我们从古今中外众多先贤那里获得启示,从几千年前到当下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撷取种种实例,甚至借用自己和朋友的亲身经历,来为众生不可知的命运提供多种可能的方式。
- 《重新发现社会》 作者对身处“历史三峡”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扶正个体的权益与价值,即在“自由即秩序”的条件下建设一个“新新中国”,是本书探讨的重点。 《重新发现社会》曾被誉为2010年度的《常识》。后经修订后新出一版更能体现作者的苦心孤诣,也能更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怀和思想。本书视野宏阔,见解不俗,英文标题“China’s Revolution”响亮明快,是一本对公民意识启蒙的好书,温和而理性。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本书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
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
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熊培云
自序:唯有你与自己共度一生
(一)美好动物
我上大学那年,弟弟只有六岁。第一次放寒假,我带回了一个单放机和几盒磁带。有一天早上,弟弟钻进了我的被窝。当时我正躺在床上听《梁祝》,于是就取下耳机罩住他的耳朵。那是弟弟第一次听世界名曲,我至今未忘他满脸神奇的惊喜。虽然弟弟只会说“真好听啊!”,但我知道这幼小的生命在那一刻被美好的东西打动了。
《梁祝》为什么好听?六岁的弟弟答不上来,现在的我也一无所知。这世界上有些美妙是无法解释的,就像我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怀念某个大雪纷飞的清晨或者黄昏。
人生如借,所幸还有音乐。音乐是我在人间经历的最奇妙的事情。虽然我没有真正创作或者拥有过任何一首歌曲,但那些美好的音符一直在精神上养育和丰富我。那些源自心灵深处的寂寞、牺牲与欢喜,直接通向的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人的神性。而这种神性,正是基于深藏人心中的美的激情。
而就在此刻,当我开始写作这篇文字,耳畔交替着响起的是阿炳的《二泉映月》和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几十年前,小泽征尔曾说过《二泉映月》这支曲子他必须跪着听。而《如歌的行板》也让托尔斯泰潸然泪下。有关这两部作品的经典诠释是它们演绎了人类苦难的灵魂。然而,即使是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人物,也列不出一个公式来向读者解释他为何会热爱这种悲怆之美。
人终究是一种美好动物,这是我唯一可以断定的。所以,人总是沉浸于搜集并赞美美色、美音、美景、美酒、美好的人格……而如果有志同道合者,他还要追求美丽新世界。
(二)玫瑰之名
中学时有幸读过几篇小说,时常对未来的写作担忧。为什么那些作家能够说出许多花草树木的名字,而我甚至连真正的玫瑰都不曾见到。虽然听人谈起过“红玫瑰”与“黑牡丹”,印象中那也都是留给女特务的代号。
许多人把玫瑰当作爱情的象征。当我开始在城里生活,耳濡目染,慢慢知道了玫瑰不同寻常。我学法语时听皮雅芙的“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其中有一句歌词——“Les ennuis, les chagrins trépassent.
Heureux, heureux à en mourir”,翻译过来就是烦恼忧伤全消逝,幸福幸福直到死。
的确,玫瑰即使不叫玫瑰,也会芬芳如故。只要生活是美好的,未必一定要用玫瑰来描绘它。
相较于爱情,我更愿意将玫瑰虚指为一种优雅而美好的生活。玫瑰有自然之美,而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激情也是自然而然的。我们莫名其妙地被接到这个世界上,也莫名其妙时而满心欢喜。正如安杰勒斯·西莱修斯所说,“玫瑰是没有理由的”。
(三)愤怒的草鞋
而作为美好生活的隐喻,玫瑰也是多灾多难。回顾历史,不仅施害者的铁蹄会践踏玫瑰,使之香消玉殒;同样可悲的是,受害者还要穿着自己不幸的草鞋,去践踏心底最后的玫瑰。
举例说,当外敌入侵,如果还有人过着风花雪月的生活,那就是“商女不知亡国恨”。许多人相信,在国家遭难之时维持风雅的生活是不道德的。
想起有关梁实秋的一段公案。1938年,梁实秋为自己在重庆主持《中央日报•平明副刊》写了一篇编者按,其中几句是这样的:
现在中国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
很快,这一番肺腑之言招致了郭沫若等左翼文人的攻击,而消极抗战的罪名让梁实秋从此背负了几十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有人在内地的报刊上为他说了几句公道话。
其实,了解内情的人知道,梁实秋并非不主张抗日,而是站在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立场想象另一种可能,即在追求政治的独立之外,还要须臾不离不弃文学的审美价值。梁实秋没有否定枪炮在保家卫国时的立竿见影,但他同样试图保卫中国人生活中的玫瑰。这非但不是投降主义,反而是以一种和风细雨的日常的抵抗来维护一个文明人的自尊。
(四)幸福未央
当巨大的苦难降临,全民皆兵所带来的抗暴美学难免令人感动。但若以此压倒一切,凡不全力抗暴者则必被贬斥,这也暗含着某种自暴自弃。
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曾有所谓的“孤岛繁荣”,生活其中的人们常被后方贬为“醉生梦死”。我虽然理解批评者的心情,但就此彻底否定当年上海人的生活,亦未必公允。相较同归于尽的焦土抗战,上海的孤岛繁荣其实也为中国人留下几束沧桑玫瑰。或者说,刺刀之下,国土虽已沦陷,但向往美好生活的人心并没有被征服。
同样,偏安于两千公里之外的云南也在努力承继文明的血脉。作家鹿桥在《未央歌》里纪录了他在西南联大的生活。那是中国在抗战时期最动人的篇章,也藏着我关于世间最美好大学的所有想象。这部小说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童孝贤与蔺燕梅等少男少女之间的纯洁友情,还有南国飘摇的雨水:
看雨景要在白天。看她跨峰越岭而来,看她排山倒海而来。看她横扫着青松的斜叶而来,看她摇撼着油加利树高大的躯干而来。再看她无阻无拦,任心随兴飘然而去。听雨要在深夜。要听远处的雨声,近处的雨声。山里的泉鸣,屋前的水流。要分别落在卷心菜上的雨,滴在沙土上的雨,敲在纸窗上的雨,打在芭蕉上的雨。要用如纱的雨来滤清思考,要用急骤的雨催出深远瑰丽的思想之花,更要用连绵的雨来安抚颠踬的灵魂。
以及春色如洗,随处可见的玫瑰:
每年花开的时候,不论晨晚,雨晴,总有些痴心的人旁若无人地对了这美景呆呆地想他自己心上一些美丽而虚幻的情事。只要这些花儿不谢,他们的梦便有所寄托。这些花与这些梦一样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他们所爱护的。因此他们不用禁止,而人人自禁不去折花。
正是因为人世间还有这般锦绣温润的生活,人生才值得期盼,而和平也才有意义。
这世界最不易被征服的,是内心有美的追求的人。因为美不只是美本身,它还对应着丑与世间的是非。他们接受了战争的事实,但不会让战争卷走一切。即使是像圣埃克絮佩里这样与纳粹周旋在天上的英雄,他的心里还装着一朵带刺的玫瑰,以及对生活的……
熊培云是思想随笔的写作高手。《慈悲与玫瑰》是他思想的*结晶。他的思想随笔深刻、深邃,视野开阔,立意高远,兼有轻盈灵动的文笔,读他的书,仿佛听一曲美妙的音乐,有余音绕梁之感;又如饮佳酿,回味无穷。这得益于他的勤读和勤思,勤读,使得他能取整个人类的思想成果为我所用;勤思,则磨砺他的思想更锐利,更透彻,能够穿透历史和现实之间的重重迷雾,寻求世间的真理和真相。如果说,他先前的作品侧重于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那么,《慈悲与玫瑰》则转为向内,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人的精神世界……他是自信的,秉持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这种乐观主义就源于他对十八世纪以来启蒙主义、人文精神的信仰,尽管有时也会显得有一点忧郁和忧虑。——解玺璋(著名评论家、出版人)
熊培云的社会观察,他的文笔,是如此细致和娓娓道来,让我恨不得重回小学,对自己的文学功底、人文社会科学“推倒重来”。对于我们这些从抑制独立思考的教育体系中出来的人来说,到大学毕业时还能保留住自己个性、特别是保留住思想个性的人,实在渺渺无几,而能够像熊培云这样独特洞察人、社会与国家的人就更是难得了。读他对电影、对文艺、对著作的评论,是一种思想享受。他的才华是上帝给我们中文世界的礼物,这种礼物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激。
——陈志武(知名学者,耶鲁大学教授)
从一个中国乡村的变迁,深入涉及懂了汇总过深层次的民主改革问题,从作家自身的角度对于中国未来的民主发展做了深刻的分析。
——俞敏洪
熊培云之写作上承新启蒙的光照,下续独立批判之传统,以其犀利和洞识成为当下思想空间的有力捍卫者和扩展者。
——陈彦 旅法政论家、欧洲华人学会秘书长
这是一部融记者的敏锐视角、时事评论家的犀利洞见、思想者的清明理性以及人文知识分子的普世情怀为一体的佳作;它上承中国100年近世启蒙传统,见证60年社会思想变迁,紧扣30年时代精神演进主脉,梳理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辨析思想与主义的多重纠葛,重建国家伦理底线,扶正公民的权益与价值,捍卫常识的尊严;它是我们时代不可多得的精神档案,也是新新中国可资传世的思想文献。
——2010《新周刊》年度图书《重新发现社会》颁奖词
有必要让更多人来读熊培云的文章,有病治病,无病健脑。
——郭光东 《南方周末》编委兼评论总监
至少是从2007年读到培云的《思想国》之后,一直追寻培云的思想。非常希望培云能通过电视与更多的人分享他的思想!《重新发现社会》见证了中国六十年沉浮,三十年成长。识字与不识字的都不妨想想:国为何物?国家何为?
——庄永志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编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