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85752
精美的插图:一览古代文明史,探索各大文明的起源和文化。
权威的解说:一睹古代世界的全貌,看各大文明在政府、社会、战争、宗教、劳作、科技、贸易、休闲、建筑、饮食、服饰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地图和大事记:将各个文明与其邻国和敌友紧密联系起来,在你脑海中绘成一幅古代文明全景图。
阅读本书,你将一览古代世界的全貌!
《古代文明大百科(全彩)》采用独特的方法对古代重要文明进行了探索,将历史上著名的版画作品和权威的现代解说相结合,再现了古代文化,对所有研究早期历史的人来说,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本书重点介绍了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依次按照不同的主题详细阐述了这些古代文明的不同重要侧面。通过对插画的精心布局,将政府、社会、战争、宗教、劳作、科技、贸易、休闲、建筑、饮食、服饰和日常生活等主题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此外,书中还专门加入了大事记、地图,以及对同一时期世界其他文明的整体概括。通过本书,你不仅可以与引人入胜的古代四大文明做一次近距离的接触,还可以对塑造古代世界的各种文化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阅读本书,你将一览古代世界的全貌!
前言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和古罗马
古埃及
美索不达米亚
古希腊
古罗马
其他文明
引言
公元前500年的世界
公元元年的世界
公元500年的世界
术语表
插图中的古代世界文明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19世纪,研究古代文明以及发表相关成果的潮流日渐兴起,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两地。有些学者开始研究并翻译历史和文学等文献,同时对图书馆所藏的这些古籍加以评述;还有些人以探险的方式去寻找和记录古代遗迹和物质遗产,如若可能,还试图将发现带回来进行研究。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古器物,有些属于奇珍异宝,有些则只是凡品俗物,但都经过了细致的分类并贴好标签。图书馆里的很多藏书都与早已消失的文明有关,艺术、政治、诗歌、宗教、科技,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戴维·罗伯茨(David
Roberts)和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Lawrence
Alma-Tadema)等画家的绘画和版画作品十分细腻,能够唤醒人们对古代文明的想象。这些主要发现的展出以及相关的媒体报道激起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另一方面,爱德华·布尔沃-利顿(Edward
Bulwer-Lytton)的《庞贝城的末日》(The
Last Days of Pompeii)以及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的《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以史为鉴,警告世人我们可能面临的末日境况。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研究古代文明的专业人士,他们的羽翼日渐丰满,不过很多颇具才华的业余人士知名度依然很高。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一场席卷文明领域的革命非比寻常,其繁荣之势一直延续至20世纪中叶。这场革命既可以看作是当代西方试图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统治世界的结果,也可以看作是反映这一进程的一面镜子。在谱系图中,有的文明被其他文明所“侵吞”,不同的文明之间建立了关联,并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这既解释同时也证明了西方的胜利。在当时看来,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革命;但从后来人的角度看,这显然并非故事的全貌。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聚在一起总是很奇怪,他们的意见往往不合。这种分歧过去和现在都大量存在,但对于课题研究和职业发展却至关重要。不管我们觉得这一时期的考古技术多么原始,历史假设多么简单,问的问题多么基本,当时的专业和业余人士都充满激情,致力于发掘和保护古代文明的遗迹,以此促进知识的进步,加深对不同文明的语言、社会、宗教、政治体系的理解。简言之,就是对全部历史的了解。另外,他们的研究也为学术文献设立了道德标准。尽管后现代主义者支持历史观与历史评判的相对性,这一道德标准仍可以用来校准从虚构到事实这一尺度。历史学家目前仍用这一尺度衡量彼此对历史的重构,他们使用“可能”和“大概”等词语来填补自己研究中的漏洞,从而支撑自己的研究。
本书借鉴了所有的历史和考古传统,既包括早期的,也不乏新兴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一直是西方文明的关注点,但本书还增加了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内容。这两个文明的历史更为久远,拥有发达的农业、广阔的城市中心、成熟的文字以及丰富的文献。第二部分以更广阔的视角概述了古代世界文明,涵盖中国、大洋洲、南美洲、非洲和波斯等地。曾几何时,“古代”历史主要指古希腊和古罗马,只会顺便提及波斯、非洲、日耳曼等相邻国家和地区的人和物。现在,我们想研究罗马和汉民族当代体系的异同,或是各个大洲古代城市化的不同形式和结果。“古代”初以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向中世纪欧洲单一民族国家的过渡为终点,本书仍按照此法划分,但向前追溯时却更为广泛。目前,我们仍以文献的存在作为历史与史前的模糊划分。我们将追溯到能够找到文献的早时期。我们并不会对古代历史进行等级划分,而是尽量呈现文明本来的面目。
为了表示对早期开拓者的敬意,本书的大部分图片都选自19世纪和20世纪相关著作中的插图。其原因是一位优秀的插图画家可以得心应手地将细节融入画中,但这些细节在照相底片中却很难显示清楚(详见“插图中的古代世界文明”,308~311页)。现代学术著作确定了这些图画中哪些部分是准确的,并具有启迪作用,同时解释了我们如何以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这些图画在重述过去的同时,也勾起了古代文明已在我们头脑中所形成的印象,这也是我们从古代世界继承的遗产。
古埃及的东部和西部均是广袤的沙漠,其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每年河水泛滥时带来的泥土会沉积在尼罗河两岸,所以这一地带的土壤极为肥沃。古埃及早的狩猎者定居于这片沃土,目前发现的居住地遗址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00年。在接下来的2500年里,古埃及人渐渐学会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并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我们所说的古埃及文明,即法老时代,从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此后开启了古希腊罗马时期。曼涅托(Manetho)是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的一位祭司,也是古埃及早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率先将法老时代分为31个王朝。在曼涅托的基础上,研究埃及学的学者们进一步划分了这些王朝,分为王朝(富强的稳定期)和中间期(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动荡期)。古埃及留下的文明遗产极为丰富,数千年来更是吸引了无数的来访者,有旅游者,也不乏侵略者。19世纪出版了大量有关古埃及的作品,其中的精美插画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古埃及的艺术。虽然传统的考古学以陵墓和神庙为重点,但随着研究不断扩展至古埃及人的普通生活和居住情况,我们对这一复杂的古代文明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古埃及: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北濒地中海,南临(阿斯旺)尼罗河瀑布,东部(至红海)和西部(至利比亚)都是广袤无垠的沙漠,自然疆界十分独特。这片土地的地理特征可谓独一无二,国土大部分被沙漠占据,包括东部沙漠和西部沙漠,西部沙漠又称利比亚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尼罗河流经埃及,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尼罗河两岸土壤肥沃,在开罗北部形成了三角洲沼泽地带。
法老:
埃及统一后(约公元前3000年),政治相对稳定,政府的统治者是法老。法老这一尊称源于古埃及的“大房屋”或“宫殿”一词。法老通常为男性,因为在古埃及神话中,埃及统治者的守护神是男神荷鲁斯。不过,也有女性统治过埃及,有时是因为别无选择,有时作为摄政王,辅佐年幼的男性继承者。法老全权负责国家的管理、司法和宗教。但是,在政治动荡的时期(即法老时代的“中间期”),埃及并没有中央政府,国土也没有在一位国王的掌管下,这一时期的政府更具地方性质。
法老的王冠:上埃及的国王佩戴高高的白王冠,下埃及的国王佩戴红王冠。在上、下埃及统一时期,国王可能分别戴有这两种王冠,不过他们也可能佩戴双王冠。蓝王冠往往与战争有关,眼镜蛇(蛇形标志)含有保护法老的意义。
法老的称呼除了本来的名字以外,法老还有五个名称。他不仅是上下埃及国王、太阳神拉(Ra)之子,还通过“荷鲁斯”和“金荷鲁斯”的头衔与鹰神荷鲁斯紧密联系在一起。
法老的职责:法老的主要职责是控制骚乱,保持埃及以及整个宇宙的秩序。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法老像尽可能减少来自自然以及敌人的潜在威胁。图中常常画有法老狩猎以及处决外族战俘的场景(如纳尔迈调色板所示)。
王室
法老时代初期,古埃及所有的行政和宗教要职都由王室成员执掌。不过,政治动荡的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公元前2040年)之后,政府经历了数次改革,王室的裙带关系减弱,其他人拥有了更多的机会。虽然埃及很少由女性掌权,但有时国王的妻子、母亲和女儿对政治和宗教颇具影响,她们控制着大片的田产和相关产业,比如纺织品和香水的生产。因为人们认为王权是具有神性的,所以王室成员尤其是王太后也与神密不可分。为了保证王权的顺利继承,王太子也许会与其父王共同管理国家,这种做法是在阿蒙涅姆赫特一世被谋杀(约公元前1955年)之后开始实施的。这是历史上记录的次埃及法老被谋杀的事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