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11360
更多精品图书请点击进入>>>
编辑推荐1:《共享经济2.0:个人、商业与社会的颠覆性变革》——“移动终端” “互联网 ” 存量高效激活 万众参与=共享经济2.0
有人说,为什么我刚刚知道共享经济是个啥?身边人已经谈起共享经济2.0了?时代变化太快,眼看就要淘汰!(/(ㄒoㄒ)/~~)。
这本《共享经济2.0:个人、商业与社会的颠覆性变革》 清晰、明确阐述了共享经济2.0的内涵,让你头晕脑胀的互联网 、O2O、C2C、C2B、P2P、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概念和模式其实是一个新时代、一种新浪潮的枝叶。这个时代,没有中心、人人可参与、随时随地可参与。这个时代,人人获益,互利共赢。读读这本书,你了解所有。
编辑推荐2:《共享经济2.0:个人、商业与社会的颠覆性变革》——深度解析uber、滴滴出行、Airbnb的成功、发展和未来。
Uber没有一辆车,却为何颠覆了整个出租车行业?
滴滴出行为何可以主导中国打车市场,喜获牌照?
Airbnb 没有一间房子为何能够在旅馆业傲视群雄?
它们都踩对了时代发展的鼓点,顺势而行,既成为共享经济2.0的第1批受益者,也让大家对已然身处的大时代有了更多了解。
编辑推荐3:《共享经济2.0:个人、商业与社会的颠覆性变革》——取代资本主义,实现人人共产、人人共享!
共享经济2.0是无阻力的顺势大浪潮,它让全球人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跨时空的资源、信息、能源、技术的共享,用使用权取代所有权,用共享价值取代交换价值。这是痛击人类自私基因的产权新革命。
编辑推荐4:《共享经济2.0:个人、商业与社会的颠覆性变革》——秦朔、楼军、于扬、萧秋水、苏勇联袂推荐。
本书获得处在商界前沿的第1财经传媒前总编秦朔的认可;
IDG资本副总裁楼军读完样书后强烈建议创业者品读;
互联网 提出者于扬从中找到许多与自己理念不谋而合的观点;
复旦大学管理教授苏勇从学术角度对其给予推荐。
互联网营销专家萧秋水则从图书角度夸赞本书的系统性。
商界、投资界、学界、图书界的评定让本书价值显而易见。
开启商业新模式,经济类畅销图书重磅推荐:
第1章 共享经济的产生
左手闲置、右手短缺 / 004
“拥有”带来的束缚 / 009
集体消费的兴起 / 015
移动互联网的便利 / 020
危机频发的规避 / 024
集市思维的回归 / 027
Uber与Airbnb的革命性引发 / 032
创投资本推波助澜 / 037
第2章 共享经济2.0的特点
不求拥有,但求使用 / 044
轻资产大生意 / 047
中介平台的不可或缺 / 050
存量的激活 / 054
平台的供需调节机制 / 058
超链接带来野蛮生长 / 062
共享物价值大小决定共享难度 / 067
口碑即流量 / 070
空前复杂的竞价和调度系统 / 074
第3章 共享经济2.0 运行的基础
社会信任:共享经济的核心 / 080
网络平台:共享经济的桥梁 / 086
多样性体验:共享经济的传播基础 / 090
产品社交化:共享经济的属性 / 093
低交易成本:共享经济的流通前提 / 097
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共享经济的需求原点 / 099
数据驱动:共享经济的核武器 / 102
本地化和标准化:共享经济国际扩张的诀窍 / 105
第4章 共享经济2.0的影响
重构社会生产协作关系 / 112
改变经济关系 / 116
打散劳资关系 / 120
突破资源时空界限 / 125
解构品牌社群 / 128
推动虚拟社会跟真实社会的流动 / 131
改变商业广告规则 / 134
加速建立共享的个人征信体系 / 137
催生数据驱动型经济 / 140
第5章 共享经济的未来
成长中的“Uber们” / 150
资源有限的难题 / 154
被冲击的几大行业变革 / 158
共享的智能化与数据化 / 165
大众创业与共享 / 168
认知盈余的共享 / 171
共享经济的中国挑战 / 175
未来的商业机会 / 178
尾声:共享经济的十大“元问题” / 181
附录:国内外共享经济企业名录 / 188
参考文献 / 247
致 谢 / 249
推荐序
共享经济,可以帮助更多人获得自由吗?
2015年9月20日的下午,在深圳智慧广场D座4楼,朋友的茶室,来自惠东小镇的在行学员,跋涉了两个多小时过来向我提出他的困惑,希望我对他的出路给出一些建议。我说,未来,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设想:他仍然在农村工作,但是透过网络,业余时间里,他可以拓展自己的第二职业,比如也在在行这样的平台成为行家,但不限于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而可以通过视频、通过电话。这样,他可以将触角伸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他仍可以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迎着阳光奔跑,然而因为充满了希望,每一天都变得不一样。他不需要羡慕在北上广深工作的同学,因为他有自己的丰富天地。
在行,是一个付费制经验交谈平台。截止到9月21日,我成为行家62天,已经约见了45位学员,有四个话题,价格分别从300元到1000元。来约见我的人,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他们带着关于读书、个人品牌、自由职业、个人知识管理等困惑过来,带着探询人生方向的渴望、针对自身的方法和工具满意而去。我是自由职业者,共享经济给我带来便利和收入。如同我给惠东青年建议的那样,我的工作,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之前,在和本书作者会面、交流共享经济的那天,我也刚刚约见完一位在行学员。关于共享经济,我和本书作者的确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所不同的是,他们是全方位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而我是偏重于实践:我是优步的深度用户,自从使用优步以后,前后共乘车二百多次,都是使用优惠乘车券,目前账户上也还有三千多元乘车金。换句话说,我从来没有花过自己的钱来乘车,而这得益于优步的推广措施。我有大量的粉丝,当他们使用我给的优惠码乘车,我们双方都受益。当然,这不算什么,有位叫兰军的优步用户,乘车金账户一度达到25万元。很多人怀疑真实性,而我却找他探究原因:我想,这恰恰是兰军、我,包括国华、吴博,我们这些人和其他很多人的思维差异:当众多的人还在怀疑共享经济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已经是使用者和受益者。
而国华、吴博两位不满足于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有了这本书的探究。这本书应是开国内共享经济研究的先河,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不是洪水猛兽,它的确会对固有的社会秩序造成冲击,然而也会对社会资源进行更加有效的配置,并且促进社会的良性变革,以及环保。共享经济也并非不涉是非,它也会存在各种争议,然而终归是,利大于弊。因为有了优步等乘车方式,我的确更加不想买车了,之前不想买车的原因是因为堵车和停车。而我在旅行的时候,也会愿意采用Airbnb等方式。同时,我也通过在行,分享我的时间和知识,既能够帮助他人,又能够赚取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我不是优步和在行的员工,但也为他们做了大量推广。我总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运用业余时间,而不是白白地浪费。我喜欢和优步司机聊天,探寻背后的故事。不止一位优步司机告诉我,之前不开优步,晚上在家里总喜欢约几个朋友打牌打麻将,还影响了家庭关系。现在开车,比以前有意义多了。
我相信未来有更多的共享经济的新形式涌现出来,也希望这本书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共享经济。未来已来,共享经济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好好拥抱它呢?
—萧秋水
萧秋水
自由职业者,知识管理专家,实战网络营销专家,旅人,作家,出版专业书籍《微信控》、《微博控》|《百问知识管理》等,出版有畅销散文集《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新浪微博@萧秋水,公众号:萧秋水(qiushuixiao)均有大量忠实粉丝,共享经济的既得利益者。
前言
生活方式向来是与生产力水平对应的。
农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农耕社会的生产依赖阳光,一旦没有了太阳就很难进行生产。
工业时代有了机器,有了大规模的生产,公司化开始流行,人们的生活开始有了朝九晚五,有了工作日和周末,多了一些时空分离的标准。
PC(个人电脑)互联网时代,人与人的联系变得容易起来。依靠一台电脑,人与人之间大大打破了空间局限,快速发生链接,网络生活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生活方式。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数据处理和智能技术的急速发展,各种信息交换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及时性大大加强。相比于PC互联网,这个时代几乎完全打破了时空局限,“随时在线,及时沟通”成为常态。
著名的大文豪狄更斯先生在《双城记》的开篇这样写道:“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可能是上述问题的答案。面对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大潮,很多企业和个人找到各自的机会,实现了一飞冲天的梦想。对于他们,这是最好的时代;而对于有些企业或个体,他们在传统的路上看不到新的局势,在社会变革的潮流中或惶恐、或惊讶,迅速走向衰落。对于他们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
无论时代好坏,我们要承认当前所面临的生产力变革正在全天候地快速改变着今天的世界,把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很多资源迅速连接组合,使其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旧模式要么被摧枯拉朽地摧毁,要么迎来凤凰涅槃般重生。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就在这个时间浮出水面,短短几年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们这里用“发展”一词,表明它并不是完全新生的事物。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会说“要学会分享噢”“把你的糖果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之类的话。美国心理学家迈克·托马塞罗(Michael Tomasello)研究了小孩子意识中的合作意识。迈克·托马塞罗最近的书《我们为什么合作》(Why We Cooperate)中指出,人类的合作意识并不是从成年人那里学过来的,也不是出于对某种回报的期望而产生的。到了3岁左右,小孩开始受现代文明的“社会规则”影响。在这个阶段,个体开始对群体中的个体有了判断,从而影响他对集体合同行为的态度。他们的分享行为开始有了选择性,对自己认可的同伴会更乐意分享。托马塞罗同时也相信人类有自私的天性,相互的合作和帮助,也是基于自身利益而出发的。
不仅是人类,动物也会有共享协作的本能。瑞奇·柏慈曼(Rachel Botsman)和卢·罗格斯(Roo Rogers)在其合著《我的就是你的》(Whats Mine is Yours)一书中提到海豚在共享中获得利益的例子。就像其他的动物一样,海豚在捕鱼和寻找同伴的过程中,都有大量的集体协作行为。海豚一般成群生活,每个海豚群由6~10只海豚组成。但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这样的开放水域,一些小的海豚群会暂时(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组成大的群体来集体扑食,这种临组的群体中海豚数量有时达上千只。它们把鱼群围在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内,就像牛仔赶牲畜一样,用它们的身体形成一堵围墙,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体型较大的雄性海豚会在最外围来回漫游,以防其他的掠夺者前来抢食。海豚慢慢聚拢缩小包围圈,把鱼群逼成一团,然后海豚开始从鱼群底部或者直接冲进鱼群轻易扑食。海豚还有另一种技术,在围猎的过程中,年长的海豚会潜到鱼群的下方,向同伴发出信号,告知附近还没有扑到食物的其他海豚。不管怎么样,它们协作的原则都是一个:集合到一起的个体越多,就越容易扑食成功,集体中所有的个体都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依托集体的力量,海豚可以完成仅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任务。如果有一天你在海面上看到成群的海豚飞跃追逐,你会明白集体行为并没有破坏它们的个体权力。
在人类远古时代,我们同样也像海豚一样生存,大家集体作业,然后互相分享各自的食物、土地和其他资源,这让生存变得更加容易。集体协作贯穿了整个人类可记载的历史,他们通过相互之间的分享而相互依存,他们会分享各自的工具,一起搭建牲畜棚,收获庄稼,甚至一起保护属于各自的领地。人类学家坚信这种亲密关系和互相回报是一种不可改变的人类行为,是人们相互协同的基石。
100多年前,私人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将自己的空置房屋出租,亦可看作共享经济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但这种刊登广告发布信息的方式成本高,交易的时效也得不到保证。
40多年前,当互联网从美国国防部的阿帕网拓展诞生时,其覆盖范围特别小,基本上一张纸上就可以画完它的内部结构。那时的电脑机身有一间房那么大,人们对家庭是否可以拥有个人电脑,互联网是否会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世界,是带有极大的疑问的。很显然,当时电脑和互联网的产生是为了“正事”,而不是娱乐。但是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很多人利用电脑纯粹只是体验上网这种感觉。20世纪70年代末,雷·汤姆森发明了电子邮件,这种可以从一个地方发文件给另一个人的东西,邮件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把硬件后面的人连接起来,实现了信息沟通。之后随着PC的普及以及各种即时通讯软件和社交网络的兴起,PC互联网时代正式到来,整个现实社会变成了即时交叉互动的平台。
PC互联网时代,信息发布变得相对便利,但共享的成本仍不抵产生的效用, 那时的共享更偏重公益和兴趣,这时是“共享经济10”版本。
移动互联网则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由此产生诸多新颖的技术、平台、应用及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在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相比PC有巨大突破。在终端和软件方面,苹果公司有基于iOS的iPhone,其他阵营有支持安卓等系统的智能手机终端。新的移动终端的定位、4G上网、拍摄功能、语音输入等,使得各类分享、交流、购物等应用(Apps)层出不穷。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使用者随时随地生产和消费数据,也带来数据处理和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
手机等移动设备正变得看上去越来越简单,但是它却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手机使得一对一和群体之间的对话都发生了改变,使商业行为和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这些行为都是单个的,现在这些行为和需求变得更加细化。在传统互联网时期,网络给用户什么信息,他们就听什么信息,信息的接受完全是被动的。但在现在,无论做饮料还是做高科技产品,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如今在线上的人不仅是消费者,也是决策者、参与者。这让我们能够重新考虑自己的业务,重新站在大众的角度审视自己,思考大众在做购买决策时会想到什么,他们的行为如何。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在社交媒体和手机普及之前是不能解决的,现在不但能够解决了,而且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而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手机等移动设备。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需求信息的发布更加即时和随处可为,需求的响应也变得迅速和精准,“共享经济20”浪潮来临。如果要对“共享经济20”下一个简短定义的话,本书认为可以这样描述:构建平台高效激活闲置存量。
被业界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出版过《未来是湿的》《人人时代》的克莱·舍基(Clay Shirky)教授认为,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改变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社交化和移动化成为现代商业的显著特征。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关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技术与设备之外,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实现人与人的连接更加值得关注,而这种分享的力量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不可能实现的。
封闭、利己的经济正在发生极大的转变,未来的额经济一定是分享、透明、担当的经济。
—–马云 *董事
共享经济即将崛起。未来很多事情可以做成共享经济,很多人都将参与。
—-李开复 创新工场CEO
共享经济、协同消费义激活闲置资源为基础,衍生出各种共享形式,正在渗透到各个行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刘国华、吴博两位学者从移动互联网、数据驱动、智能化的视角定义了共享经济2.0的概念,把共享经济引向了一个更具想象力的空间。我想,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参与其中,并享受其中带来的好处。
—-秦朔 《第1财经日报》总编辑,第1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国华、吴博撰写的此书详细且系统化地解释了共享经济的本质道理,从而引申出互联网思维的一个典型模式,非常建议创业者和未来创业者一品。
—-楼军 IDG资本副总裁
刘国华、吴博的这本书很多地方与易观的看法不谋而合: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这样一个无所不在的强大基础设施,对现有各种资源进行再配置,从而优化供给、连接和交易,也是互联网 在中国落地的*实践。在此推荐给所有期望将互联网 落地的朋友们。
—-于扬,易观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互联网 ”提出者
共享经济并不是完全新鲜的事物,但近几年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带动下,其成为一个影响世界经济的爆发性商业模式。刘国华、吴博两位在本书中不仅深入探讨了共享经济的运行逻辑和商业前景,而且提出了很多共享经济的“元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苏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方管理研究院院长
协同共享经济将颠覆许多世界大公司的运行模式;现有的能源体系和结构将被能源互联网所替代;机器革命来临,我们现在的很多工作将消失。
—-杰里米里夫金,《零成本社会》作者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革命。从依靠自然到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初的获取所需的食物到后来的储存、交换,再逐步演变成为财富的积累,至此,原始社会完全崩溃。而工业革命冲击的是绵延千年的农耕经济。共享经济随着移动互联网掀起,虽然本身存在各种不完善,遇到的阻力和抵制甚多,但它对于生产和消费的模式以及协作和交易的形态,都产生着与日俱增的影响,成为带领经济关系演进的洪流。
随圈地运动而起的资本主义革命使得所有权和私产观念无以复加地强大。资本主义的宗旨是将人类的各个生活层面带入经济领域,在市场中交换商品。私有财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拥有汽车被当做产权关系社会的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作者杰里米·里夫金甚至称汽车是最终的圈地运动。但围绕着抛开私人汽车实现共享出行的模式如雨后春笋冒出,如Uber、Lyft、Sidecar、Getaround、RelayRides、 滴滴出行、1号专车、 滴滴巴士、嗒嗒巴士、嘟嘟巴士、小猪巴士、考拉班车、哈罗同行以及接我云班车等。这使得拥有汽车不再是必要选择,因为叫车、租车,通过移动终端的共享平台上变得异常方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趋势,使得使用权的价值放大,租用和付费享用无所不在,成为社会新形态,资本主义社会核心的所有权得以弱化。
部分共享经济和协同消费研究者认为“接入权”相比“使用权”更准确地刻画共享经济。毕竟在Uber这种经济形式中,乘客只是得到乘坐权,车的使用权还在司机车主手里。两千年来,为了积累私人财富,各国的经济体制都在不断变革,以适应财产主积累财富的需求。两千年后,全球蕴酿的共享经济变革却试图打破私人财产的界限。
对使用权、接入权和所有权的探讨,杰里米·里夫金在2000年出版《使用权时代》(The Age of Access)时,就已经在倡导 “摒弃市场和产权交易,从观念上推动人际关系以实现结构性转变。这就是从产权观念向共享观念的转变”。
2014年,杰里米·里夫金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谈到,未来随着互联网基础建设及超级WIFI普及,通讯和互联的边际成本降低。并且随着光伏风能等绿色能源网络发展,能源边际成本降低。加上随着3D打印发展,制造的成本也将拉低,从而在通讯、能源和制造三大经济要素领域,边际成本趋于零,进而使得资本主义核心的私产制度更为弱化,可共享的公共资源变得更多。
按照里夫金的远见,共享经济、协同消费和科技发展,必然把经济和社会体制引领至更大规模的公共资源协同共享(Collaborative Commons)。
里夫金的边际成本趋零论断,在能源和制造领域可能还为时尚早。但通讯和网络的发达,带来信息共享边际成本降低已成事实。这也是各类共享经济网络平台,能够通过撮合供需信息,产消者大量出现,闲置资源得以盘活的原因。
里夫金提到:“在协同共享机制下,买卖双方都让位于产消者,产权让位于开源共享,所有权让位于访问权,市场让位于网络;信息制造、能源产生、产品生产和学生教育的边际成本都接近于零。”但未来会否如里夫金所预言,更多资源变得公共化并通过协同模式共享?
资源变得公共化,也带来资本主义和公有制社会的一些经典争议。哈丁教授经典论文《公地悲剧》里强调:共享的(公共)物品注定因使用者的存在而被毁坏。不过因《共享管理》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奥斯特罗姆,论证了有效的共享管理,能有效防止公地悲剧的产生。
从全面私产的资本主义,演变成如今使用权占上风的共享经济,到未来资源更加公有化的协同共享,是资源边际成本降低的结果,也是资源共享管理技术不断改进使然。如今Uber、Airbnb之类的共享经济,在利用大数据进行资源利用上,变得异常强大,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分析水平等的提升,更加优化的共享管理必然可以期待。
工业革命催生公司,颠覆了过往资源占有的模式。而共享经济正在颠覆许多传统大公司的运行模式。比如说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洗衣店,为客户提供上门取衣服务的,不是干洗店的人,而极有可能是小区里比较悠闲的某一个大妈。某些共享经济模式,就是一次服务业的“大规模业余化”。十多年前,随web20产生的概念UGC(用户生产内容)是大规模业余化的开始。内容领域的大规模业余化,是专业媒体机构的噩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维基百科(wikipedia)的壮大,最终使得大英百科全书放弃了纸质版的出品。
共享经济掀起专业与业余之争。虽然被称为“大规模业余化”。不过有的闲置时间共享模式下,提供服务的其实是非常专业的供应方。所以更精确来说,这是“大规模脱离专业机构”,他们要么带着资源,要么付出技能和时间,加入一个在调度、撮合上更有效率的共享平台,更直接地接触需求方,并在全新的评分、补贴、宣传机制下,获得更多的回报及成就感。
服务业过去本就是点对点模式,工业化时代,公司模式大行其道,传统个体手艺人和作坊模式衰弱,专业机构占据主流。但专业机构并不一定是高效优质的代表,专业机构介入供需链条的中间,有运营消耗和利润需求,在规模效应不够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牺牲供需两端的体验,追逐自身的短期利益。并且不少专业机构之所以能形成,仅仅在于它们拥有生产工具、生产资料。比如理发师需要工具和场所、出租车需要牌照等。而这不是它们真正为提升供需效率应做出的努力。
专业机构存在用户群减少的危机。年轻消费者对大商业体和大规模组织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在共享经济点对点、按需定制等模式下,买家发现有更多机会接触卖家,甚至能找到共鸣,有更多温馨感觉,相比过往冷冰冰的模式,共享经济的价值更能凸显。共享经济遏制了信任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在与人们共享的时候可以遇到许多陌生人,结交新朋友,扩大了自己的交际圈,教会人们如何分享与合作。
面对共享经济模式形成的生产领域大规模业余化情况,一些批评者质疑道业余者能生产出的东西是否精良。虽说正统严肃的学术界依然不太接受学术论文沿引维基百科的词条解释,但维基百科给大众带来的影响力早已超越大英百科,在未来变得更加权威和庞大的趋势也很清楚。
未来协同共享的发展,是不是就是按需分配、共产共和的大同社会?如凯恩斯所言:“当所有的经济需求都得到满足时,人们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非经济活动中。”资本主义社会有趋势把一切事物私有化,占有和购买一切成为人类的潘多拉魔盒。但共享经济把我们从对拥有更多物品不止步的追求中解放。Airbnb致力于创造归属感,让人们有更多的意愿体验、去更多的地方居住。滴滴打车改名为滴滴出行,使得大众意识到除了拥有私家车,其实出行的痛点更可以通过共享经济来解决。共享经济的发展趋势,或许能使得人类更加回到本质,而非身役于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