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1.中国重点人物大刊《人物》杂志历经二十余年精心淬炼的首部纸质书!
2.《忙碌的人逗着忙碌的时代》中鹿晗、吴亦凡、胡歌、白岩松、陈坤、韩寒、窦文涛等多位文娱界大咖在忙碌而浮躁的社会里与你分享他们的繁华与落寞。
3.《巨人转身慢》汇聚了马云、李彦宏、雷军、罗振宇、俞敏洪、冯仑、周源……17位著名的商界大佬,让我们明白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跑点上,而是赢在转折点。
4.《回到生活原点》收录了叶嘉莹、张艺谋、仓本聪、学诚法师、曾梵志……在内的16位大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克服”时代,又回应时代。
5.内文精彩摘要
黄渤
不是黄渤长了一张时代的脸,而是这个时代长了一张黄渤的脸。
胡歌
今年演了几部戏,变得比以前更红了,但这肯定不是我留下来的意义。
韩寒
这是一个有了风,猪都可以飞起来的时代,可我不想做猪,因为风停了,猪就会摔死。我也不想做风,想做一棵树,永远地戳在那里。
黄磊
我们一生会有两次别离:一次别离是你走到生命尽头,跟世界告别;一次别离是人到中年,跟过去告别,这次叫小别离。
本书是《人物》杂志萃取出来的精华。
《忙碌的人逗着忙碌的时代》中胡歌、鹿晗、吴亦凡、陈坤、白岩松、窦文涛、韩寒……他们都是名人,是在这个时代可以钉下一点印记的人。他们的故事,会让你在某个时刻凝神,让你看到人性的真实、复杂和缺憾,让你看到细节的繁树生花,看到语言的精准锋利。
《巨人转身慢》马云、李彦宏、柳传志、雷军、罗振宇、冯仑、周源……他们身上闪着时代的光芒,是独一无二的商界大佬。关于改变,他们是参与者,更是超越者。一场深入内在的对话,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正视改变的力量。
《回到生活原点》学诚法师、张艺谋、叶嘉莹、林怀民、杨振宁、周有光、曾梵志……他们身上闪着时代的微光,是无可辩驳的大师,关于生活,他们是参与者,更是聆听者,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
《忙碌的人逗着忙碌的时代》
序言:打开这本书,你会落入故事的长河
辑一 时代:大家都在忙什么
“鹿晗效应”背后
吴亦凡:回家
岳云鹏:相声阿甘,获得命运眷顾之前
黄渤:忙碌的人逗着忙碌的时代
辑二 坚持:起落之后,依然热爱
胡歌 逃跑者
白岩松:守夜人
陈坤:一个贫穷而美貌的男人在这世上可能遭遇什么
辑三 自信:我正在做的事很牛
姜文宠与失
冯唐:在北京城遛大毛怪
韩寒迭代
窦文涛: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辑四 变化:精彩有尽时,人生是无常
孟非:浪中之石
黄磊:一次别离
唐家三少:在失控与控制之间
李健:大时代与小确幸
李亚鹏:父亲的力量
《巨人转身慢》
序言
打开这本书,你会落入故事的长河
辑一 魄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决定更重要
马云 一个可能伟大的中国商人
李彦宏 巨人转身慢
雷军豹变
辑二 雄心:心怀梦想,何畏远方
李连杰 马云和我为什么要做一部关于太极的电影?
于冬 不下牌桌
商人罗振宇 随风而变
新东方三马车 真实合伙人
周航 一个对这个世界有自己主张的商人
辑三 视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侯小强 皈依
王坚 一个预言家的命运
冯仑 当你觉得很牛逼的时候,其实别人都在看你笑话
潘石屹、张欣 信仰知识 服务穷人
辑四 方向:成功者是比对手多做一下的人
知乎周源 文火熬汤
吴欣鸿 只要你在社交平台上是美丽的
沈南鹏 坚持“价值投资”十年
柳传志 “教父”只做一件事
陈欧 高富帅的脸,不断奋进的心
《回到生活原点》
序言
打开这本书,你会落入故事的长河
辑一 初心:敬天畏人,从心出发
学诚法师 现代寺院的幕后推手
陈佩斯 喜剧之光
刘慈欣 投向广阔宇宙的最后目光
张艺谋 一只比较像变色龙的老虎
辑二 从容:忙碌时代里的气定神闲
诗家叶嘉莹 如朗月照人
舞蹈家林怀民 想办法挺过去
艺术的标准 87版《红楼梦》幕后的大师们
仓本聪 回到生活原点
辑三 执着:我们都是昼夜不停的赶路人
杨振宁 盛名之下
蔡国强 当国家庆典成为艺术
林毅夫 在其位谋其职
周有光 最美好的东西,最美好的事情
辑四 目光:生活中没有小人物
曾梵志 凡人·梵志
郎平 阅读者
崔健 一无所有三十年
刘震云 双重生活
《人物》杂志是由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以刊载名人传记和当代高端人物报导为主的人物传记类期刊。1980年创刊,是国内创办较早的人物传记类刊物。25年来《人物》杂志长期坚持“秉笔直书,存真求实”的办刊宗旨,坚持主流文化价值观念,被读者、研究者及业界同行誉为“当代史记”。展现领袖巨子大师人生智慧与影响力的舞台,品味主流社会人士成功之道的案头应备读品——搜狐新闻
又成了修养身性的榜样。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需要正是这种精神。——读者篱落
从简单中看到幸福,从安静中感知力量。这将是你我浇灭躁动欲望的镇定剂,为我们的迷航指明方向。——读者一念
他们的故事伴随我们度过漫长而苍白的岁月,这也是一种幸运。——读者静静
这是来自商界领域的17位优质偶像,他们在商界领域拥有令人敬仰的成就。重要的是,他们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懂得与命运和解。换种方式,他们把生活过成理想,找到生命*舒服的方式。
——读者小确幸
世界变化不停,人潮川流不息。真正好的人生态度正是我们这本书里的宗旨:当遇到人生的瓶颈时,要学会改变。——读者轩
不要被生活选择,而是要选择生活。——读者小野
窦文涛: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锵锵三人行》一录18年
窦文涛陶醉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直到最近方才醒觉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山中方七日啊,世上已千年
2017年是窦文涛先生的本命年,一位朋友帮他在香港黄大仙祠求了一个事业签,中的签是“王质遇仙”。这是一个民间传说:晋时一位名叫王质的樵夫上山砍柴,遇山洞里两老翁下棋,便在一旁观战。看了一会儿,老翁提醒他该回去了,王质才发现自己的斧柄已经朽烂,待回到家,村里已经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了。原来一局棋未完,世间已过了千年。
窦文涛起初不解其意,后来自己琢磨,越琢磨越觉得这注签很有意思,他的确就是那个遇仙的王质。1998年3月,他走进香港凤凰卫视的录影棚里第一次录《锵锵三人行》,转眼间已过去18个年头。他每周很规律地去公司录像,录完就走,虽然每天都有新的话题,但就像在石家庄水泵厂做了一辈子工程师,只是低头干活的父亲一样,那是一种缺少变化日复一日的上班族生活。
这18年来,窦文涛的生活似乎没什么太大变化,他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自得其乐,陶醉在“与时间无关的东西里”。“山中方七日啊,世上已千年”——他说樵夫的故事准确地讲出了他最近几年的一个“很强烈的感觉”。
2015年12月9日,北京的又一个雾霾天,一群人从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大楼的一间狭小的化妆间里鱼贯而出,窦文涛走在他们中间,神采奕奕,像是一个即将出征的战士,似乎随时做好了谈笑风生的准备。这是他即将切换到荧屏模式之前的时刻。在荧屏里,他将成为那个观众熟知的窦文涛,插科打诨,调情说笑,一副“混不吝”的形象。
这一集节目的嘉宾除了老面孔梁文道外,还有“新人”王福重。这位比窦文涛大两岁的经济学家开玩笑说:“我是看着你们节目长大的”。时间回到节目开播之初,1998年4月,那还是互联网时代的前夜,中国荧屏上常见的仍是字正腔圆、总想着教育观众的面孔,《锵锵三人行》开创性地将生活中的朋友闲聊搬上电视荧屏,谈风花雪月,讲尺度不小的黄段子,以调侃的口吻谈论热点话题,新意前所未有。
曾担任《锵锵三人行》主编的邹倚天记得,在北京,混88号(即位于工体北路88号的Club Vogue,2000年前后北京一个著名的文艺圈据点)的人都爱看《锵锵三人行》,因为,“终于有一个节目不装了”。《新周刊》在《锵锵三人行》10周年的时候推出了关于这档节目的封面报道,并评价窦文涛对中国电视的贡献是,“他让中国电视开始说‘人话’”。
窦文涛穿过几十米的走廊,拐进了左边的录影棚。空旷的棚里,除了伸着长手臂的摄像机和天花板上吊着的一盏盏LED灯,只有一张铺着几张报纸,放着三罐赞助商品牌饮料和三个杯子的圆桌,以及围放的三把椅子。
出现在监视器里的他们身处一幢奢华的海景房里,背后是旋转楼梯,摆着硬装书的书架和落地窗外绚丽的夜景——但那不过是电脑特效,在现场,你能看到的只有光秃秃的绿幕。时代风云变幻,同一时期诞生的电视节目大多已不复存在,但这档聊天节目仍每个工作日准时与观众见面,三个杯子,三把椅子,三个人,海阔天空地聊,像遇仙的山中洞穴,18年前如此,18年后复如此。
让窦文涛从山上的棋局中回过神来的是4年前母亲的第一次中风。进ICU,以一天几千块的速度划账单。想到父母,想到自己将来的养老,经济上强烈的不安全感骤然袭来,现实将他从个人的小世界拉到了外面的大世界。最近几年,他开始更频繁地“出去挣点钱”:做时下热门选秀节目的评委、导师;帮地方卫视主持为期一个季度的节目;制作自己的首档网络视频脱口秀节目。
“你现在这个岁数,很容易产生一种想法——你还能挣几年的钱?你不趁着这个时间使劲挣点钱,将来你干不动了,或者说你干得动,但你早过气了,人家不找你了,你不值这个钱了,那你怎么办呢?”与电视上那个插科打诨的窦文涛截然不同,《人物》记者面前的窦文涛是个散发着某种忧郁气质的诚恳绅士,说每一句话都像对老友倾诉衷肠。
说话间,咖啡馆落地窗外天色渐渐暗下来。“你以为你才过了几年,可是你一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啊,你就觉得好像这人世间已经过了多少寒暑,几度轮回。你觉得老的规则、老的游戏都不存在了,就是不再是你熟悉的游戏,也不再是你熟悉的游戏规则,人们做人处事的方式似乎都不一样了。”窦文涛说,“年轻人也越来越……怎么说呢,有了他们一些新的做法,新的做派。这一切都让你觉得新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