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794581
这是当今著名的时空理论家告诉我们黑洞、引力波和时间旅行的科学,也是霍金本人参与编著的又一本科普佳作。
这书中所涉及的知识层面广泛而深刻,但平实的语言使之浅显易懂。
2018年新版的《*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和封面,简约个性,提升了阅读体验,让科普给你更多想象。
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6折券。
本书汇集了霍金等六位有关时空理论的物理学家的文章,探讨了黑洞、引力波、时空隧道等科学理论,还从时空弯曲与量子世界的角度对未来的时空做了深入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未来世界的图景。
目录:
引言:时空欢迎你
我们能改变过去吗?
让历史学家放心的世界
时空弯曲与量子世界:对未来的思考
科学的普及
小说家与物理学家
名词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译后记
前言
这不是一本内容单一的书,它汇集了趣味不同的文章,还残留着拼接的痕迹。我们的编辑、W. W. Norton出版公司的Ed Barber自始至终支持着这件事情,尽管我们好象有几回听他不无忧虑地说起“大杂烩”,他还是支持的。其实,这本书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一本中庸的不同品味的文章的集合。科学和科学家也正是这样的——不同的人物和事件混合在一起,没有紧张的约束,也没有十分明显的组织。
不过,书的背后还是有着组织的原则:作品是优秀的,也是可读的——几乎没有一个方程。它们都在谈现代的时空物理学。重要的是,这些文章,原来都是2000年6月3日为祝贺加州理工学院的基普·索恩60大寿而做的普及演讲。当然我们也承认,内容编排有点儿奇怪。三篇文章谈科学,一篇谈科学的普及,还有一篇谈科学与科学普及之间的差别。
这本不纯的书却是精心策划的产物。为重要的科学家做60大寿是传统。索恩不但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家,对我们个人也是重要的。我们想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但是他的谦逊却成了我们的障碍。于是,为了能让基普答应并参加做寿,我们故意散布谣言,等他听到呷呷叫时,鸭子已经烤熟了。5个名人答应来讲话;学院的活动中心Beckman礼堂也预备好了。基普发现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无法退缩了。
呈现在这里的文章是根据那天在学院的几篇讲话改编的。请来的讲话者都是鼎鼎有名、硕果累累的,更能引来一大群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这也说明了基普在学术圈里的地位。所有接到邀请的人都答应了,他们无偿来做演讲,又无偿同意讲稿编进这本书。2000年6月3日星期六,那天的演讲也是免费的。本书的版税将捐给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以基普名字命名的奖学基金。
那么多被吸引到礼堂来的人感兴趣的东西,对那些不能在那个时候到场的人来说,同样是有趣的。这本书也许缺少演讲者的音容,但是读者能更从容地咀嚼那些本来就不能狼吞虎咽美味的大餐。
在开头的一篇文章里,丹麦Nordic理论物理研究所(NORDITA)天体物理中心主任诺维柯夫给我们讲的是时间旅行——即使对那些看好黑洞的科学家来说,这个题目也是陌生而奇妙的。作者带我们走进那个题目,通过简单的解释和简单的力学模型,教我们如何避免回到过去所产生的怪圈。即使没有怪圈,时间旅行也是不可能的——这是霍金的结论,他是剑桥大学卢卡西数学教授,也是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他为我们讲了“怎么不可能”。我们知道,这个问题要把我们带近物理学认识的边缘,而它的答案还在更远的地方。基普在文章里想通过时间旅行走向未来。(其实我们都在做这样的旅行,不过基普肩负探索的使命走到了前头。)引力波天文学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基普和我们分享了他对那些即将产生的激动人心的发现的热情和憧憬。
后两篇文章跟其他几篇科学描写多少有些不同。一篇来自著名科普作家和记者费里斯,他通过《红限》、《宇宙报告》和《银河时代》等书,为解释宇宙学和天文学确立并提高了标准。他向我们讲了解释科学的需要和困难,还展示了一个融合了科学和艺术的剧本片段。阿兰·莱特曼当然生活在科学和艺术这两个天地间。他从洋溢着创作激情的一流物理学家,成为充满了物理学热爱的一流作家。对那些不懂物理或者MIT写作计划的人来说,阿兰为人所知的也许是他1993年的畅销书《爱因斯坦的梦》。经历过那么多科学和艺术的不同的创造,他当然有资格来把科学与艺术进行比较。
除了改编五篇讲话,犹他州立大学物理系的理论物理学家普莱斯还写了一个引言,简单介绍了有关时空物理学的思想和那些思想的历史。这个引言为费里斯、霍金、莱特曼、诺维柯夫和索恩表现他们的科学提供了舞台。
引言 时空欢迎你(部分)
为什么时空有几何
尽管时空图、事件图和2维平面图明显存在着细节上的区别,但它们也有一些迷人的相似。这里存在两个问题:(1)它们真的是同类事物吗?(2)“同类事物”是什么意思?
旋转的数学(旋转变换方程)说明了平面存在几何的事实。有一个不容破坏的有序的距离关系,任何描述距离的方法都必须与那个基本的几何实在相容。旋转数学不过是我们必然遭遇的冰山的一角,几何才是那巨大而实在的冰山。
那么洛伦兹变换呢?它下面也藏着冰山吗?洛伦兹变换也许只是事件背后的几何所决定的一种关系的描述?这一点还没有答案,因为数学背后的实在性没有明确的意义。就算我们有了旋转的数学,知道它准确描述了不同参照系(桥上的不同观测者)所进行的测量之间的关系,形而上学家也可能会板着脸说,几何的存在不过是帮助我们记忆旋转数学的一种精神构造。没有必要把几何当成真实的东西。
多数物理学家都没有耐心去争论。在平面几何的情形,“假装说”几何不是真实的,就像一个毫无意义的游戏。但是,为几何的实在性辩护的,并不全在于像“我知道我看见的东西”那样的说法,而更多地在于,几何存在的观念是非常有用的。它不但帮我们记忆旋转的数学,还帮我们把握那些数学,发现新的关系。如果说几何不是真实的,那么,它的巨大作用也使它成为真实的了。
当爱因斯坦次提出洛伦兹变换描写了不同参照系下事件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时,他没有特指任何几何。在1905年建立相对论的原始论文中,爱因斯坦是把洛伦兹变换作为惟一的实在而提出的。后来,闵可夫斯基(ItermannMinkowski)才向他指出这些变换可以作为一个基础的几何的表达形式,那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事件时空的闵可夫斯基几何”。闵可夫斯基的几何基于他定义了一种新的分隔事件的距离,一个结合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在不同的参照系中,两个事件可能有不同的时间间隔,也可能有不同的空间距离,但它们的闵可夫斯基距离是相同的。
起初,闵可夫斯基几何似乎不过是一个有趣的结构,但那结构很快就发挥了作用,“不过是一个结构”的观点也烟消云散了。今天,我们普遍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关于具有闵可夫斯基几何的事件时空的描述,而洛伦兹变换只是那个时空几何里的一种旋转。
为什么时空几何“弯曲”了
闵可夫斯基引进时空几何的思想,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原因之一是,它让爱因斯坦用弯曲的时空几何来描述引力。“弯曲时空”这个词令人感觉神秘,人们常常躲它远远的。然而,至少从某种意义说,引力弯曲了时空的说法,不但能够理解,而且非常迷人。真正令我们“绝望”的,只是不能像画2维空间曲面那样把弯曲的时空形象而清晰地画出来。不要指望时空理论家中能产生什么真能画4维弯曲时空的大师。我们画不了。(我想我在这儿说的不仅是我自己。)说到底,那可是时空啊!而且还是4维的!我们是要画图的,不过只是示意性的,通常是一些比喻,有时还可能引起误会。画不出弯曲的时空,耽误了我们对它的理解,但不会限制我们的认识。我们还有数学,而且还有语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