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11183788丛书名: 美术考古学丛书
内容简介
美术考古学属于考古学和美术中相互渗透的学科增长点,它同时注重发挥美术学、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和图像学等学科与之交叉的优势,从而形成的新学科。过去,我们对美术考古学的认识,通常都将其归属于考古学或美术史学,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对美术考古学的研究表明,美术考古学属于独订的新学科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展开对美术考古学学科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独立学科的美术考古学,它的研究不是简单地对“逝去”物品的发现与发掘,重要的是通过美术考古的重新审视:以文化的理念,揭示对象的文化意义,因为任何一件“过去”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流逝,物品之中总在不断地沉淀着文化;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对象蕴涵的美的因子,从而再度激活起这些物品。正是因为美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广博性和重要性,以及研究层面的不可替代性,使美术考古学近年来在国内外有了较快的发展。
“碑” 在古代与门“劂 ”、楼“观”配套。故造像碑有具顶作庑殿者。
罗君论著,紧密结合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印度塔庙、支提与本土庑殿碑石的建筑文化,天竺石窟造像与中国石雕、图画文字的艺术创作于一体,是一部集前人、当代学人成果的空前的学术性著作。他在方法上采用了考古类型学,兼及文献、比较方法与统计方法。
作为独立学科的美术考古学,它的研究不是简单地对“逝去”物品的发现与发掘,重要的是通过美术考古的重新审视:以文化的理念,揭示对象的文化意义,因为任何一件“过去”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流逝,物品之中总在不断地沉淀着文化;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对象蕴涵的美的因子,从而再度激活起这些物品。正是因为美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广博性和重要性,以及研究层面的不可替代性,使美术考古学近年来在国内外有了较快的发展。
“碑” 在古代与门“劂 ”、楼“观”配套。故造像碑有具顶作庑殿者。
罗君论著,紧密结合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印度塔庙、支提与本土庑殿碑石的建筑文化,天竺石窟造像与中国石雕、图画文字的艺术创作于一体,是一部集前人、当代学人成果的空前的学术性著作。他在方法上采用了考古类型学,兼及文献、比较方法与统计方法。
目 录
章 绪论
节 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问题研究的简要历史回顾
第三节 关于取材、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的说明
第二章 造像碑概念的源流与生成
节 乾嘉以前“造像碑”概念的生成源流
第二节 造像碑生成概念的阐释与相关因子之提取
第三节 两类造像碑界分与造像碑生成概念的认定
第三章 造像碑源流的讨论
节 造像碑源流的探索
第二节 六种例证与相关问题
第四章 造像碑的定名与考古学分类
节 造像碑的种属甄别与定名
第二节 造像碑的考古学分类
第五章 分期、分布,集群模式与地域样式
节 分期、分布
第二节 集群模式与地域样式
第六章 造像碑面序与图像、题名之连缀释读及组、位序的确定
节 “旋行”理论与佛道融合
第二节 四面面序的确定
第三节 供养人图像、题名之连缀释读与组、位序的确定
第七章 造像碑面序与图像题名组、位序所反映的问题
节 从面、组、位序重新探讨姚伯多造像碑
第二节 “州郡令长”等主要供养人题名、位序性质考辨
第三节 书者题名、位序与相关问题
第四节 师、匠题名、位序与“北地样式”的讨论
第八章 新理论视野中的造像碑示例研究
节 北魏正光元年“雍光里邑子造像碑”初探
第二节 马宝造像碑示例剖析与相关问题考论——兼论北魏至隋唐道教造像主体风格之演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 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问题研究的简要历史回顾
第三节 关于取材、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的说明
第二章 造像碑概念的源流与生成
节 乾嘉以前“造像碑”概念的生成源流
第二节 造像碑生成概念的阐释与相关因子之提取
第三节 两类造像碑界分与造像碑生成概念的认定
第三章 造像碑源流的讨论
节 造像碑源流的探索
第二节 六种例证与相关问题
第四章 造像碑的定名与考古学分类
节 造像碑的种属甄别与定名
第二节 造像碑的考古学分类
第五章 分期、分布,集群模式与地域样式
节 分期、分布
第二节 集群模式与地域样式
第六章 造像碑面序与图像、题名之连缀释读及组、位序的确定
节 “旋行”理论与佛道融合
第二节 四面面序的确定
第三节 供养人图像、题名之连缀释读与组、位序的确定
第七章 造像碑面序与图像题名组、位序所反映的问题
节 从面、组、位序重新探讨姚伯多造像碑
第二节 “州郡令长”等主要供养人题名、位序性质考辨
第三节 书者题名、位序与相关问题
第四节 师、匠题名、位序与“北地样式”的讨论
第八章 新理论视野中的造像碑示例研究
节 北魏正光元年“雍光里邑子造像碑”初探
第二节 马宝造像碑示例剖析与相关问题考论——兼论北魏至隋唐道教造像主体风格之演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章 绪论
节 目的与意义
一、特定的历史地域与历史条件
四世纪以至六世纪,在长达二百余年的历史空间内,关中地区承载了中国历史从动荡分裂走向基本统一的主流轨辙,具有控扼丝路腹地枢纽,连接贯通凉州、云冈、龙门三大佛教艺术模式以及融合、链接六朝政治、经济、文化精髓余绪的独特地位。
在这一特殊地域内,号称“清德隐仙”的北魏天师寇谦之(365—448),曾师事佛陀跋陀罗,通禅法,往西秦,隐居麦积山,“大流法化”并为之献身的“禅学宗师”玄高(402—444),均曾生长斯地,他们戚里相近,人脉相接,以超群的人格魅力与执着的宗教信仰心态,先后左右并影响了北魏一朝甚嚣尘上的佛、道两教。
寇、玄以外,“内行深浅,未易可测。外缘所被,多诸灵验”的东晋僧人道安(312—385),“道流西域,名被东国”的前秦高僧鸠摩罗什(344—413)以及后来受姚苌、姚兴器重,敕为僧王(僧统)的鸠摩罗什高足僧恝并号为“秦人解空者”之僧肇,还有被称为“自道流东夏,味静乃斯人乎”的北周禅师僧实(476—563)等,也都曾不辞辛劳,迢迢奔波,负笈长安,驻锡传灯。……
节 目的与意义
一、特定的历史地域与历史条件
四世纪以至六世纪,在长达二百余年的历史空间内,关中地区承载了中国历史从动荡分裂走向基本统一的主流轨辙,具有控扼丝路腹地枢纽,连接贯通凉州、云冈、龙门三大佛教艺术模式以及融合、链接六朝政治、经济、文化精髓余绪的独特地位。
在这一特殊地域内,号称“清德隐仙”的北魏天师寇谦之(365—448),曾师事佛陀跋陀罗,通禅法,往西秦,隐居麦积山,“大流法化”并为之献身的“禅学宗师”玄高(402—444),均曾生长斯地,他们戚里相近,人脉相接,以超群的人格魅力与执着的宗教信仰心态,先后左右并影响了北魏一朝甚嚣尘上的佛、道两教。
寇、玄以外,“内行深浅,未易可测。外缘所被,多诸灵验”的东晋僧人道安(312—385),“道流西域,名被东国”的前秦高僧鸠摩罗什(344—413)以及后来受姚苌、姚兴器重,敕为僧王(僧统)的鸠摩罗什高足僧恝并号为“秦人解空者”之僧肇,还有被称为“自道流东夏,味静乃斯人乎”的北周禅师僧实(476—563)等,也都曾不辞辛劳,迢迢奔波,负笈长安,驻锡传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