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349505
- 硅谷投资人、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的人生智慧
这一次,吴军老师不是以计算机科学家或者投资人的身份讲话,而是作为一位走过了人生一半路程的大前辈,以及一位陪伴两个女儿面对挑战、考进常青藤名校的父亲,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处事心得一一分享给我们。
- 人生没有捷径,但有方法让你少走弯路。方法就在这本书里!
“996”和躺平怎么选;在工作中遇到挫败怎么办;为什么自己既聪明又努力,却还是过得不好;怎么有效提升自己的能力;遭遇职场霸凌怎么办……成长和发展中会遇到的问题,这本书一一帮你分析,给你方法。
- 写给每一个对自我发展存有疑惑的人,帮你度过人生转折期。
如果你还是学生,这本书能让你提前窥见进入社会需要的能力;
如果你即将进入社会,这本书能让你做好准备,提前转变思维;
如果你已经身在职场,这本书能让你获得自我成长的方法。
- 看看提前审阅这本书的审读人怎么说
“父母、学校、社会想给的人生少走弯路的启蒙,都在这一本里了。”
“当你迷茫的时候,不妨看一看这本书;当你不知道看什么书的时候,也不妨看一看这本书。”
“吴军老师就像是一位和蔼亲切的长辈,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把他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向我们娓娓道来。”
- 这是一本给年轻人的人生启示录。
年幼时,我们跟随父母成长;上学后,我们跟随老师学习;而进入社会后,父母和老师的经验可能不够用了。这时,不妨听听吴军老师的看法。吴军老师年轻时面临过各种问题,也曾陪一双女儿迎接过各种挑战,而这本书,就凝结了他的经验和智慧。
- 这是一本给“新社会人”的避坑指南。
在我们即将进入社会或者刚刚进入社会的阶段,前路其实隐藏着各种“坑”。比如,怎么摆脱学生思维,“996”和躺平怎么选,遭遇职场霸凌怎么办,工作失败怎么处理……如果你心存疑惑,不妨翻开这本书。
- 这更是一本成年人的自我修炼宝典。
即使度过了初入社会的转折期,我们依然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发展进入瓶颈期该怎么办,接手了很复杂的项目该怎么应对……如果你想要寻求自我发展,不妨翻开这本书。
前 言 用智慧驾驭知识
章 以成年人的姿态面对社会
刚从校园进入社会,想要快速适应,捷径是没有的,但有方法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自由的代价
从学生思维转变到成年人思维
掌握职场中的行事智慧
别操不该操的心
避开这些坑再谈创业
学会与自己和解
一位父亲给女儿的四个建议
我们需要的是财务自由还是自由
第二章 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人
没有一种努力是不伴随着失败的,而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人,你就会拥有主动的人生,永远不会就此止步。
考试,获取反馈和动力的重要途径
人生,是一次次没有监考的考试
为什么有人既聪明又努力,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是你达成目标道路上的障碍
把低质量的词从你的词典里删掉
成熟的自律
第三章 系统性地自我提升
世界上总有人比你天赋高,还比你努力,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掌握系统性进步的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精进。
小习惯决定大成就
个人发展,要广度还是要深度
有效进步比快速进步更重要
用系统论的方法优化自身
天才究竟是什么样的
第四章 破局而出
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问题的存在,甚至陷入悲观,放弃尝试。只要用对方法,你就能克服困难,破局而出。
世界上的方法总比问题多
解决复杂问题要从简单方法入手
从计划导向转变到行动导向
从盲目试错转变到科学试错
第五章 相信个人的力量
大时代已经过去,个人没有机会了吗?不,只要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你就能做出改变世界的壮举。
躺平,是应对内卷的正确方式吗
罗林森:破译楔形文字
李希霍芬:让西方人真正认识中国
本-耶胡达:复活古希伯来语
张纯如:诉说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我们家的阿明哥:小人物成就大梦想
第六章 保全自我是一切的基础
保全自我是 1,其他所有事都是 1 后的 0;没有前面的 1,0 再多也无济于事。
维护自己的利益,就是维护正义
永远不要为了便利放弃自己的隐私
有效识别霸凌,才能避免被霸凌
如何应对亲密关系中的霸凌
如何应对职场关系中的霸凌
用智慧驾驭知识
1597 年,英国著名政治家和哲学家培根在其著作《沉思录》中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振聋发聩的口号。今天,追求知识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人生信条。人们相信通过读书、求学和掌握知识,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可以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在社会层面,今天也有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人才的氛围。然而,很多人上了多年学,学了一肚子知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想要过好这一生,只有知识和文化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一个有知识、有技艺的人,在一个由别人给自己做安排的社会,能够靠知识和手艺养活自己。但在一个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对社会产生影响,甚至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光靠知识和技艺显然是不够的,还得靠智慧。
虽然知识和智慧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今天绝大部分人都比古代学者更有知识,但却未必比他们更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完全可能是在不断重复他人的思想,自己却不善于思考,甚至懒得思考,没有判断力。这样,拥有的知识再多,他在生活中也可能会做出许多误判而耽误自己的人生。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是富有智慧,因为他知道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才会不断探究人性的本质和未知世界的奥秘。
今天很多人会花 40 万美元买一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以便有机会聆听巴菲特的教诲。要论拥有的投资知识,世界上超过巴菲特的人非常多,而且还会越来越多;但要论对待财富的智慧,就很少有人能和巴菲特相比了。在过去,经常有一些有知识但无所敬畏的人说巴菲特的知识结构过时了,但几年后事实证明巴菲特依然是对的,而嘲笑他的人早已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这便是知识和智慧的差别。
我有一位朋友,算得上中国有金融知识的人之一。聆听了巴菲特的教诲后,他说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后来,他又找到一位在他看来“中国有智慧的人”,那位智者帮他分析世界大势,引导他投资全球两个发展快的市场。五六年后,他在那两个市场成了全世界重要的投资人,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这位朋友讲,今天的世界不再缺乏有知识的人了,但有智慧的人依然凤毛麟角。
我经常会把知识比作术,把智慧比作道,而道可以驾驭术。没有智慧的知识,对人来讲有时是一种负担,知识越多,负担越沉重,会把人困在其中。中国有句老话,“淹死会水的,打死会拳的”,说的就是人陷入对自己知识和技能的盲目自信,以至于做出了蠢事。因此,只有通过道来驾驭术才能做出有益的事。比如,一个人学会开车,这是掌握了技能,也就是掌握了术层面的知识;而懂得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要谨慎,则是理解了道。如果没有开车之道,技术越高可能越危险。
遗憾的是,今天很多人只重视术层面的知识,却忽视了道层面的智慧,结果过得很辛苦。这其中的道理也不难理解。世界上的知识有很多,学都学不完。虽然今天的人知识比过去的人多了很多,但依然是有限的。再博学的人在无限的知识面前也会黯然失色,也正是因此,庄子才会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感叹。这些人在面对未知世界时,依然感到不知所措。智慧则不同,因为智慧是富有创造性的,它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世界反而显得生机勃勃,能够创造出更多知识。有了智慧,只要有条件,再获得知识反而会成为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
世界上的智慧有很多,任何人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是基本的智慧,也就是“元智慧”。元智慧并不深奥,很容易掌握,但却对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掌握了这些智慧,不仅现有的知识不会成为负担,任何未知世界也都会成为我们发展的舞台。而在本书中,我就会重点讨论要过好一生、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所需的各种基本智慧。
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获得智慧的方法不同。知识可以通过学习去获取,智慧则要靠悟来获得。这个“悟”是指自己去觉悟、去领悟。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真正领悟了,使用起来才能融会贯通。因此,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这是大家所熟悉的;获得智慧的过程则是一种修行,这是很多人之前没有体验过的。
说到修行,很多人会想到高僧隐士。但实际上,对生活智慧的修行,是不可能在学者的书斋或者隐士的草庐中完成的,而要到大千世界去感知,去触碰世间万物,去体会人情冷暖。因此,我希望在读完本书后,广大读者朋友能将所学的知识上升为智慧,这样知识才能显示出它们的价值。然后,希望你们能在智慧的引导下付诸行动,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吴军
2022 年 6 月于硅谷
考试,获取反馈和动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今天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个人是靠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不善于解决具体问题。也有些人认为,为了培养孩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好是取消考试。今天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不少。那么,考试真的没有意义吗?或者说,如果取消了考试,我们会失去什么?20 多年前,谷歌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大家,考试还是有意义的。
为什么谷歌招聘以绩点为标准
那时,美国公司的招聘还没有太考虑政治正确的因素,基本上是以才能作为招聘的标准。而衡量一个人才能的指标之一,就是他在大学里的 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学分绩点)。招聘方一般会要求应聘者告知自己在大学的 GPA,不仅对应届毕业生如此,对往届毕业生,甚至是已经毕业 20 年,成绩单都找不到了的人也如此。如果一个人的 GPA 在 A-(3.7)以下,HR(人力资源)就会在他的简历上写一个红色的 A。外人看了可能还以为这表示要被优先考虑呢,其实是表示这份简历已经被放到了另册中。虽然 HR 还有可能会邀请他参加面试,但录用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谷歌对这种做法给了一个解释。首先,它认为 GPA 不够高的人在上学时没有责任心。因为作为学生,好好学习是基本的要求,这个要求都没有达到,显然就无法得出相应的“人有责任心”的结论。其次,GPA 可以衡量一个人是否把一些专业知识学到了手,GPA 高不等于把知识学好了,但 GPA 低肯定说明他学得有问题。当然,还有一个谷歌内部人士都知道,但不往外说的理由——GPA 其实是和智力水平正相关的。我在得到App 的专栏《硅谷来信 2》中讲过发明晶体管的科学家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考察人的方法,就是看谁聪明。这个方法微软和谷歌都用过,非常有效。
当然,有人可能会挑战谷歌的做法,认为各个大学打分的标准不同,GPA 不具有可比性。这一点你可以放心,谷歌会这么做,自然是想到了调整的办法。比如,它把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生的 GPA 录取标准降到了 3.0,也就是 A 的水平。至于麻省理工学院,虽然 GPA 满分是 5.0,但谷歌依然采用 3.7 的分数线,相当于把标准降到了 B-。这是考虑到麻省理工学院的课比较难学。再比如,斯坦福大学 GPA 的天花板其实是 4.3,也不是 4.0,因此 3.7 的 GPA 也不难达到。至于从其他大学毕业的人,可能未必好意思跟这三所大学的毕业生相比,被要求有高一点的 GPA 也只能接受了。
谷歌这样做的效果怎么样呢?非常好。在开始的前 10 年 里,谷歌招收的学生被大学公认为是在学校里表现好的,以至于美国各个大学的计算机系私下里会以每年有多少学生能进入谷歌作为教学水平的排名标准。而那些进入谷歌的员工,日后也都很有出息。可见,虽然应试教育不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但是在考试中表现好的人,综合能力应该就差不到哪里去。当然,后来因为政治正确的原因,谷歌至少表面上不再要求求职者提供 GPA,员工的表现和他之前学业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就很难衡量了。
为什么考试是必要的
为什么考试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告诉我们自己是否掌握了某项基础知识,如果没有掌握好,欠缺又在哪里。如果没有考试,不仅大家会学得稀里糊涂,还会有很多人根本就不学习。我之所以敢下这么肯定的结论,是因为我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学时,我是在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子弟小学上的。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所小学的学生都是大学老师的孩子,按理说大家的家庭条件和智力水平应该都差不多。那时考试不像现在这么多,一学期只有一次期末考试。平时老师会在大家的作业本上写上“优”“良”“中”“差”作为反馈,并且把答错的问题指出来。因此,虽然当时的考试压力并不大,但是大家对自己学得好不好还是大致清楚的。我们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一次考试,我至今都不知道成绩,因为还没有公布成绩,上头就宣布以后不许再有考试了。我一直很好奇我那次考了多少分,但或许这辈子都无法知晓了。我接下来参加的第二次考试是在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这中间的三年半里都没有考过试。
讲到这里,今天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学生们可能会羡慕我们,觉得我们很幸福。但先别急着羡慕,因为很多人之后的命运都不是自己想要的。
这么长时间没有考试,即便老师再苦口婆心地劝大家学习,也有很多人就是不学。所幸老师依然认真教学,依然会布置作业,依然会在课上给大家听写生字,因此包括我在内的不少人才没有把学业落下。但是,有一位同学给我的印象很深。每次上课,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上第几课,然后开始听写生字,可她交上去的作业本总是只有“第×课”那三个字。后来我们换了一位老师,新老师不在黑板上写“第×课”这几个字了,她就开始交白卷。
因为没有考试,这位同学就一直跟着我们升级。直到在四年级下学期要升五年级时恢复了考试,她三门课(数学、语文和自然常识)的考试交了三张白卷,学校不得不为她找一个合适的年级插班。学校让她把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考试题都做了一遍,后发现她只有一年级的考卷做及格了,于是把她插到了二年级。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在考试中的表现没有那么差,但也被留级了。不过,也是在那次考试中,班上好几个人数学都考了满分,成绩好的一位同学三门课全是满分。可见没了考试这个有效的反馈机制,大家的差距会有多大。
当时初中是就近入学,大家无论表现好坏,总有学可上。但那几位留级的同学,有的终只读完了初中,有的甚至连初中也没有读完。而同一个班上,超过 20% 的同学后来上了清华或者北大。现在想起来,很多人其实是成了取消考试的受害者。
没有了考试,人们不仅难以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甚至会干脆不学了。不要说中小学生不懂学习知识的道理才会放弃学习,就算是成年人也未必能做到自觉学习。即使曾经学了,后来没有了考核,通常也会将知识荒废掉。举个例子,1977 年年底,我国恢复高考制度,我父母的一些同事参加了高考的阅卷和随后的招生。据他们讲,当时各省市的考卷,有的满分是 400 分,有的满分是 500 分,而大部分考生的总成绩只有一二十分。你没有看错,不是一门课考一二十分,而是总分就这么点;不是其中一些人,而是大部分人。这其实很正常,没有考试的压力,绝大部分人都是会犯懒的,然后很快就会把之前学的那点东西忘光了。
如果经常看综艺节目,你可能会发现,有些演艺明星已经连基本的四则运算都不会做了,而他们当年也是一路学过来的。比如我有一次看美国一档综艺节目,一位从常青藤名校毕业的政治明星,居然把“408 48”算成了 4416。可见没有了考察,人们曾经拥有的知识也会失去。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没有了考试,就算孩子不懂事,有知识的家长也会督促孩子学习的。但我的经历告诉我,有这样负责任的家长,也有让孩子完全“放羊”的家长,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我的同学中有些人连初中都没读完。
在美国,公立中小学并没有对学生放任自流,但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考核并不严格,于是同一所学校里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得可怕。中国的很多学校则走到了另一个,考试太多,学生压力太大。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学校里有很多的考试,学生虽然会辛苦一些,但不容易掉队;当学校秉承“快乐学习”的原则来教学,完全不在乎考试成绩,学生中依然会有学霸,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可能会拉得很大,就像我小学时的班级和今天美国的公立中小学那样。因此,考试正面、积极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副作用。
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设置KPI
今天,人们要面对的考试不仅有学校里那种笔试和口试,还有单位里的 KPI(关键绩效指标)。在一个单位,如果凡事都用 KPI 衡量,那大家一定是短视的,这个单位也难以完成具有创造力的工作。但是如果没有 KPI,吃“大锅饭”,就一定会有很多人在混日子,情况会变得更糟糕。
我父母那一代人在四五十岁之前,工作是没有 KPI 的,干好干坏差不多,全靠自觉。结果就是一个单位里,认真工作并且能做出成就的人,基本连 1/4 都不到。我认识的一些叔叔阿姨当年也算超级学霸,否则也无法在那个年代考入清华,但他们中居然有很多人毕业 20 年都没有一项能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后来,各个大学都对老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科研经费的数额、获奖的数量有了明确的要求,混日子的人便不见了,而这些要求其实就是为他们制订的 KPI。
我上小学的时候,暑假经常去我父母的实验室,那些叔叔阿姨总是喜欢拿一些智力题来考我、逗我玩,一玩就是大半天,因为他们毫无紧迫感。等到我中学时再去实验室,他们就只能跟我打个招呼,再也不会拿智力题来逗我玩了,因为他们忙得很,有好多事情要做。
今天,中国各高校的科研成果,无论质量如何,至少数量比以前多多了,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经过之前那些年考核制度的实行,我估计今天即使各个高校放宽对考核的要求,依然会有一大批老师兢兢业业地进行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习惯。
很多人觉得,考试让中国的学生失去了创造力,这也是一种误解。一位读者朋友曾经给我分享过一些数据:2009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做了一项研究,调查世界各地的学生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调查对象是那些参加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考试的 15 岁中学生。你可能也听说过这个考试,看到过上海学生在这个考试中考的新闻。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 15 岁中学生平均每周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是4.9 个小时。其中,芬兰少,每周 2.8 小时;韩国其次,每周2.9 小时;美国排在倒数第六,每周 6.1 小时;俄罗斯排第二,每周 9.7 小时;排在的是中国,每周 13.8 小时。
这位读者朋友是想通过这些数据说明中国的孩子课业负担太重,但我无法确认这个统计数据是否合理。因为据我所知,在美国,15 岁(9 年级或 10 年级)的学生每周做功课的时间可不少,特别是私立学校的学生。在我的印象中,我的两个孩子自从进了高中,每周做功课的时间恐怕要有 20 小时。虽然有的学校功课很轻松,但它们的教学质量肯定好不了,所以大家也不会去和那种学校做比较。
至于韩国,虽然普通高中留的作业不算多,但是韩国高考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是世界闻名的。但凡一个中学生想上好一点的大学,就需要参加课外补课。如果不是 SKY(天空联盟),即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的毕业生,就完全没有机会在韩国当上政要、大公司的经理或者进入医学界和法律界。也就是说,他们比中国更看重学历。
根据我对欧美、日韩和中国的教育界和工业界的了解,考试负担和创新能力没有直接的关联。过多的考试不会对创造力产生多大的帮助,没有考试也不会提升创造力。
除了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从小参加考试还能培养我们终身学习的习惯,以便于我们在将来没有考试时依然会自主学习。前面说到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时,大部分考生的总分只有一二十分,但也有一些人在农村插队时坚持学习,后来考上了名校。我的一位中学老师就是这样考上了清华。这位老师一直以亦师亦友的态度对待我们。他说,1968 年他高中毕业,去了北京偏远的郊区县插队。当时从那里回一趟家,单程需要两天的时间。插队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白天的劳动强度很大,到了晚上,绝大部分人马上就躺倒了。但我这位老师一直没有荒废学业,因此 10 年后,当初一起插队的人早就把所学的那点基础知识都忘光了,他还能考上清华。
我在国内时有一位老板也是这样的人。他对计算机技术非常了解,让我很吃惊,因为我在大学时经常利用暑期做社会调查,知道大国企和部委机关里的干部们的专业水平有多高。后 来,这位老板告诉了我他的经历。
他比我大十六七岁,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他从北京去大西北插队。去的时候自然没有想到要带书去读,而且当时家里的课本早就扔了。但是,在学校不断参加考试让他养成了要读点书、看看自己会不会做题的习惯。于是,他在当地县城的废品收购站,5 分钱、1 毛钱一本地把没人要的教科书收集来了一些。他当时并不知道将来会恢复高考,只是习惯了每天在农忙之后点着油灯看几页书。10 年之后,他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而和他一起插队的人,虽然后来都返城了,但绝大部分也和“有知识”这三个字无缘了。
天生就能不断激励自己终身学习的人很少。大部分人开始学习都是被形势所迫,不得不为,特别是学校有考试,自己不想落在别人后面,于是被这种压力逼着读书。虽然开始有些不情愿,但是想到可能会考试不及格,浪费之前一年的努力,只好硬着头皮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人会慢慢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后不仅是学习,做任何事情都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总的来说,对绝大部分人来讲,没有考试、不留作业其实未必是件好事。从表面上看,好像学校里不存在竞争了,但从教育的结果来看,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一定会拉大。这不仅是因为没有了督促,人会缺乏努力的动力,也是因为没有了反馈,人会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和弱点在哪里,即使想进步也无从入手。
不仅在学校如此,在单位也是如此。对大部分人来讲,KPI或其他量化衡量工作表现的工具也是一种考试。虽然它们会给人带来压力,但是从结果上讲,它们也能帮人高效完成工作,提高能力。当然,当人的自觉性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这类考察可能就不再重要了,因为那些人不仅可以自我驱动,还可以自己找其他反馈。但是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考试还是很有益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