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38631
·本书囊括了苏联军队在二战中使用的每一种武器,从一*的“斯图莫维克”(攻击机)到鲜为人知的潜艇和沿海炮艇,详实全*。
·200多幅大型彩绘和照片,高清精美,颇具收藏价值。
·所有武器都附有详细的规格参数,可谓集合了实用参考和观赏收藏为一体的现代兵器谱。
卖点
大卫·波特,知名研究者,他的许多作品都有中文引进版权,题材颇受读者欢迎。
收录*面,二战苏军所用的每款武器装备基本上都在这本书里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涉及面广。
200多个武器装备,每一种武器都会配上一副高清侧视彩绘图或照片,且附带详细参数。
百科类型读物,浅显通俗且篇幅精炼,随手翻查使用方便。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且颇具创新性闻名。战后,它们或成为经典模型被载入史册,或影响了之后数十年间的武器发展。比如:T-34坦克,据统计它是二战中用途*广的中型坦克;M1943型152毫米榴弹炮,直到20世纪90年代它仍在非洲和中东的部队中使用;PPSh-41冲锋枪和SVT-40步枪,它们为冷战时期声名赫赫的AK-47突击步枪奠定了基础;至于“喀秋莎”火箭炮,则一直被世界各地的军队复制和改进……
本书介绍了苏联军队在二战期间部署的每一种武器,并按照类型分章介绍了“坦克和装甲战车”“火炮”“轻武器”“飞机”和“海军装备”。此外,本书还专门用一章介绍了西方盟国提供的大量租借武器,包括坦克(马蒂尔达、谢尔曼和丘吉尔)、轰炸机(道格拉斯A-20和汉得利-佩季“汉普登”等),以及由通用汽车、雪佛兰、GMC、奥斯汀和福特公司制造的许多卡车和辅助车辆。
除了详尽的文字介绍外,本书还提供了大量通俗易懂的插图和表格,是每位对二战军事技术感兴趣的读者的参考佳品。
引言
*一章 装甲车辆
*二章 远程火炮、火箭炮和迫击炮
第三章 步兵武器
第四章 苏军战机
第五章 《租借法案》援助武器
第六章 海军武器
附录
参考书目
1941年中期,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实际是一个“泥足巨人”,该国拥有500万名现役士兵,以及1400万名受过部分训练的预备役人员。虽然该国的装甲车辆数量庞大(包括23000辆坦克和4800辆各种装甲车),但在上述坦克中,只有14700辆处于战备状态。这些装甲车辆虽然大部分都不输给德制产品,但由于维护不足、乘员训练有限,其战斗价值早已大打折扣。此外,备件和合格机械师的缺乏,更是加剧了前面提到的维护不足的问题。
类似的问题也困扰着苏联炮兵:尽管在1941年6月,苏军一共有117600门各种口径的身管火炮,但由于炮兵牵引车不足,其机动性受到了很大影响,有些火炮更是连挽马都无法配齐。虽然后来西方盟国援助了大量车辆,但在整个战争期间,依靠马匹牵引的苏军火炮仍然不在少数。
在德军入侵之初,让苏军武器无法施展威力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支援车辆。缺乏经验的红军指战员很快发现,没有这些车辆,他们就无法获得燃料和弹药补给,抢修受损坦克更是无从谈起。由于缺乏运输工具,本来*大的装甲部队还没有参战就“瘫痪”了,坦克沦为了固定火力点,甚至与废铁毫无差异。
另外,武器的决定因素永远是使用者—尽管在每次红场阅兵中,苏军都会拿出强大的装备。但在战时,苏军本质上仍是一支由农民义务兵组成的军队,其兵员大多来自穷乡僻壤。在那里,生活条件几百年都没有变化—1945年,位于被占区域的德国市民更是惊讶地发现,有些苏军小心地拆走了灯泡和水龙头,因为他们天真地认为“不管走到哪里,这些‘战利品’都会发光和喷水”。
从这个角度来看,苏军*伟*的成就之一其实是训练出了海量新兵,并保持了必要的训练水准——这些新兵来自四面八方,有些甚至完全不懂俄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