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314365
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论断,一经提出,特别是经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释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成为学界积极研究的重大问题。该书可作为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理论学习的辅导读物。
2.该书作者在为党校学员上课时,分享了自己关于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课题的初步思考,学员们普遍反映,授课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主动地把握规律,增强工作的自觉性、系统性、创造性,以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较大帮助。因此,该书适合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理论宣传骨干、基层干部等工作时阅读参考。
3.该书作者长期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工作,先后在多个地方实施了若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同时,也一直在思考研究其中的理论问题,出版发表了多部(篇)论著。该书融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精神,对于读者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阐明了生态文明概念的由来、内涵,探讨了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阐释了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及启示,分析了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工作,并着重探讨了国家公园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若干对策措施,旨在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绵薄之力。
第一章 生态文明基本理论
一、生态文明是什么?
二、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生态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构成
一、“现代化”的概念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实践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五、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第三章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及启示
一、“天人合一”与“仁爱万物”:树立尊重生命的整体生态观
二、“道法自然”与“知常曰明”:尊重了解自然规律是人类的“大聪明”
三、“有度有节”与“以时禁发”: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
四、“乐山乐水”与“普度众生”:以爱美之心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第四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一、生态文明的践行存在“知行合一难”的问题
二、生态文明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治与系统治理协同难”的问题 三、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转化未能发挥最大效能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不断丰富和完善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
第五章 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实现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三、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五、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
七、加强生态文化培育
第六章 国家公园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建设国家公园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
二、国际上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
三、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历程
四、首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的特点及试点成效
五、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情况
第七章 “双碳”目标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一、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双碳”目标的提出
三、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前景分析
四、坚决防止和纠正运动式“减碳”
五、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努力实现碳达峰目标
第八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意义
一、中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历程
二、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环境治理的挑战
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方案
四、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环境治理的行动策略
五、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式现代化”是由邓小平最早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论断,一经提出,特别是经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释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成为一个热度极高的概念,也成为学界积极研究的重大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方向、目标和路径。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有了主心骨、领路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其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予了新的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为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一是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邃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理论创造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承和发展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成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空前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最鲜明的新主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其中一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目标。十八大党章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总纲,十九大党章增写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2018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人民意志的统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是所有中国人必须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
三是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新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修订施行了“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并制定或修订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长江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等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和法治保障。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坚决查处了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四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及海岸带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绿色答卷”。
五是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深度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做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形象,并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绩固然可喜,形势依然严峻。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存在明显短板,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建设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仍然突出,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殇、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我们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重。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保持战略定力,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加坚实、更加稳固的绿色根基。
“中国式现代化”是由邓小平最早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论断,一经提出,特别是经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释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成为一个热度极高的概念,也成为学界积极研究的重大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昭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方向、目标和路径。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有了主心骨、领路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其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予了新的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为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一是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邃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理论创造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承和发展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成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空前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最鲜明的新主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其中一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目标。十八大党章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总纲,十九大党章增写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2018年3月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人民意志的统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是所有中国人必须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
三是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新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修订施行了“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并制定或修订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长江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等生态环境
评论
还没有评论。